杜如晦道:“然也!消灭寿春袁逆,天下大义也!即可提升我主之名望,亦能接壤徐州、江东,威慑孙刘!”
“雍凉之战前,王守仁就曾上报,建议对袁术用兵,且已拟有方略。伯温先生,待朝廷之事稍有眉目,你便赶去颍川。汇同王守仁,拟定详细战略。铲除寿春伪汉朝廷,彻底消灭袁术!”
“好!”
……
作对的朝臣、诸侯,需要惩戒。
如何对付小皇帝,既简单,又麻烦。
简单的是,只要将其身边羽翼铲除,震慑住周边诸侯。小皇帝便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兴不起任何波澜。
麻烦的是,他是皇帝,是天子!
皇帝被称为天子,其本质是“皇权天授”之思想。
皇权天授,深入民心,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
这是小皇帝的保护伞,也是刘芒集团投鼠忌器之器。
废黜小皇帝,另立新君,甚至取而代之,刘芒自己做皇帝。
这个想法,不是没人提过!
今日,程咬金来领命,得知朝堂上发生之事,便说过:小皇帝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整天供着敬着他,他还要搞事情!废了他,少主做咱们的皇帝吧!
只是,不用刘芒训他,程咬金自己就挠挠脑袋,觉得不妥。
废黜皇帝?取而代之?
不是不可以,但现在这样做,刘芒就将成为下一个董卓、王莽。
董卓废了原来的小皇帝刘辨,换上现在的小皇帝刘协,被视为大汉罪人。
王莽篡汉,下场更加悲惨。汉军兵卒,哄抢杀之,割头裂尸,“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而他的头颅,现在还存在洛阳武库!
小组长都没当过,却天天想着称帝;一无所长,却守株待兔般,幻想着名臣猛将纳头拜求收留;看见凤姐都流口水,却梦想着包揽四大美女、妻妾成群……
这些,都是无脑穿越者的梦呓。
在穿越者中,刘芒已经属于研究生级别了,没空做这种缺心眼的美梦。
刘芒不会犯傻,他身边的幕僚,无一不是历代政治大能,他们更不会出这种馊主意。
他们清楚小皇帝的作用,且更清楚,如果处理小皇帝的方式不当,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
轻则,将导致刘芒成为天下公敌。
重则,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
没有经天纬地之才,被尊着供着,却不满足,总想摆出君临天下的派头。
小皇帝也犯了无脑穿越者的毛病!
只是,毕竟是皇帝。对付他,要慎重,不能授人以柄。
方式要巧妙,表面伤害要小,心理打击要重!使其再不敢有类似妄想,老老实实做大汉帝国的吉祥物!
对付小皇帝的方法,刘芒已经想好了。
策略,依旧是有条不紊。
只是,有些事情,需要仔细研究,考虑周全……(未完待续。)
第1032章 做好一切准备()
天下,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
朝廷,也不是刘芒一个人的朝廷。
朝廷百官,说白了,就是各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在朝廷有一席之地的利益集团,包括皇族、诸侯、卿大夫、世家门阀等。
而各个利益集团内部,也另有派系。
比如卿大夫阶层的代表,是司徒赵温。
王服,也是卿大夫,却不属于卿大夫利益集团,而是死忠保皇一派。
朝廷,一直是权贵利益交易的场所,社会的低级阶层,如庶民、部曲、百工、罪奴等,没有进入朝堂的机会,朝廷中,自然没有穷苦人的代言人。
刘芒的思想境界,本来也未达到替穷苦人代言的高度。
但是,刘芒身边的幕僚、麾下的将领、军中的兵卒、甚至他的妻妾,大部分是穷苦出身。
刘芒视这些人,为自己的亲人、兄弟、朋友,自然要为他们,争取利益。
不知不觉间,刘芒竟充当了穷苦阶层的代言人。虽然他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朝廷中,那些为了各自阶层利益,斤斤计较的朝臣,却把刘芒视为异己。
只是,因为朝廷处在刘芒的地盘,朝廷的开支,全要依仗刘芒,朝廷和百官,不得不接受刘芒这个异己。
而且,因为刘芒手中的兵权,使得朝廷和百官,不敢不接受这个异己。
……
自进入朝廷以来,刘芒先后和朝中西凉集团、袁术集团的代言人,进行较量,均获得胜利。
而这一次,刘芒的对手,实在太强。
不仅包括袁绍、刘备、孙策等诸侯,还包括保皇一派,以及最令人挠头的小皇帝本人!
袁绍等诸侯,有军事实力。
小皇帝一伙,有“皇权天授”这个护身符。
皇权与实力结成一派,这次的对手,太过强劲!
迎战这样的对手,孤军奋战,虽不能说没有胜机,却没有必胜的把握。
这场战斗,双方谁都输不起,刘芒必须确保完胜!
想要必胜,必须找到盟友。
在朝廷中,可以结盟的,只有以赵温为代表的卿大夫阶层,及以钟繇、杨彪为代表的世家门阀阶层。
将朝廷中,袁绍等诸侯、保皇一派的势力清除。空余出来的高官之位,就是刘芒与卿大夫和世家门阀阶层进行利益交换的筹码!
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
今天,没时间和钟繇、赵温见面了。刘芒本想让宿卫去通知两人一声,又觉得不妥。
“克明,你跑一趟司空府和司徒府,告诉钟司空和赵司徒,说我明日登门,和他们商议亲政之事。”
“好。”
“一定要客客气气。”
“诺!”杜如晦刚要走,又问道:“要不要去杨太常府上?”
刘芒和杨彪,同盟过,也敌对过。对杨彪,刘芒太熟悉了。
“不必。文先公那里,我另外安排。”
……
除结交朝中盟友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提前做好准备。那就是如何对付羽林卫。
羽林卫,是宫廷禁军,归属光禄勋。
羽林卫,是刘芒唯一不能直接控制的队伍。
从某种意义上讲,羽林卫是皇帝直属的军队。
羽林卫统领高肃高长恭,虽是刘芒召唤出来的人才,却一直担任羽林郎,在小皇帝身边任职。
肩负保卫小皇帝安全重任,高长恭恪尽职守。
刘芒不认为高长恭会与自己为敌,但是,特殊时期,紧要关头,凡事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如果羽林卫真的成为小皇帝的死忠,到了斗争的关键时刻,难保不会发生军事冲突。
就实力而言,无论是人数还是操训程度,羽林卫都无法与刘芒掌控的汉军相提并论。守卫洛阳的程咬金部,足以彻底消灭羽林卫。
汉军与羽林卫在洛阳开战,结果虽无悬念,但影响和后果,无法估量。
不开战,不流血,上之上者也。
房玄龄道:“属下与高长恭相识已久,有办法说服他。”
房玄龄少年老成,说话办事慎重。他说有办法,便一定能。
……
夜深了,诸般事情,终于商量妥当。
众幕僚各领使命,拜别。
刘芒来到杨玉环的房间,屋内却只有她的贴身婢女。
“夫人在哪?”
“回主人,在尚食夫人那里。”
刘芒上朝回来,情绪吓人。和幕僚开了一天的会,书房外戒备森严,家人都感恐慌。
杨玉环也怕。
想找人说话,不敢去打扰夫人无垢,婉儿又不待见她,袭人性格好,杨玉环便来找袭人说话。
听说刘芒在屋里等自己,杨玉环一路小跑,赶了回来。
几个夫人中,杨玉环最是娇媚。
兴云播雨,其乐无穷。
刘芒慵懒地躺着,揽美人在怀。“在我们老家,有个规矩。过了新年初一,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拜望长辈。明晚,我们去看看文先公,天亮后,玉奴儿派人过去打个招呼,让文先公给咱们备些好吃食。”
“嗯。”杨玉环低低应了一声。
刘芒陪她回娘家,是给她挣面子的好事,她该开心才是。
可是,今天,杨玉环的情绪并不高。
在刘芒怀中缠绵了一小会儿,杨玉环轻轻坐了起来,披上衣服。
刘芒注意到,杨玉环悄悄抹了下眼角。
“玉奴儿怎么了?”
“呃……没什么,妾伺候夫君更衣……”
杨玉环,只是妾室。依规矩,妾室没资格同宿。
刘芒何等敏锐,他意识到杨玉环的异常。
刘芒要和杨玉环去看杨彪,其目的,自然是拉拢杨彪和世家门阀集团。
刘芒虽然没有明言,杨玉环却明白。
杨玉环是弘农杨氏之女。这几年来,刘芒与杨彪明争暗斗,合合分分,杨玉环处于极为尴尬的位置。
刘芒不否认,自己曾利用杨玉环,暗示、敲打、警告杨彪和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
只是,刘芒以前从未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对杨玉环产生的伤害。
家庭出身和个性使然,杨玉环在府中,少有知心的人。苦闷了,只能去找脾气最好的袭人说说话。
和几个姐妹相比,杨玉环不够大气、不够聪颖、不够贤惠,有些傲娇、任性,但是,杨玉环却最简单。
她没有那么多心机,唯一的愿望,就是得到更多的宠爱。
让这样的女子承受压力、受到伤害,刘芒不忍。
轻轻地抚摸杨玉环有凝脂玉肌,刘芒温柔地道:“躺下吧,我不回去了,就睡你这儿……”(未完待续。)
第1033章 他还是个孩子啊()
朝廷东归后,经过数次明争暗斗,朝中各利益集团的实力,不断发生变化。
朝中主要利益派别包括:以小皇帝为首的皇族、以刘芒为首的实力派、以钟繇杨彪为首的世家门阀、以赵温为首的卿大夫以及各地诸侯在朝中的代表。
朝廷寄居在刘芒的地盘上,刘芒掌控兵权、钱粮,无疑是朝中实力最强的一派。
世家门阀一派,实力次之。
需要说明的是,钟繇和刘芒的关系亲近,是因为刘芒主动示好,而钟繇本人个性相对平和。但从本质上,两人仍处在不同的利益集团。
再次者,是卿大夫集团。
自先秦起,卿大夫集团就是华夏政治的积极参与者。不论春秋战国,还是秦汉两朝,卿大夫集团,都是朝廷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诸侯集团,力量也不容小视。
至东汉末年,皇权衰微,诸侯崛起。
每一个拥兵自重的诸侯,都会在朝中安插羽翼,充当自己的代理人。
严格来说,各路诸侯在朝中的实力,远超过其它各个利益集团。
但是,因为诸侯心思各异,他们并不能形成统一的利益集团。单以每一路诸侯在朝中的势力而言,实力较前三者,弱得多。
皇族集团,本应是朝权的主体。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天不庇佑,皇族子嗣不旺,到后来,已无有正统的皇位继承者,只能从宗亲旁支中,挑选继位人。
皇帝血统不正,皇权自然衰弱。
先有十常侍乱政,再有何进瞎搞,最后是董卓专权,加之小皇帝刘协年纪小、声望低、能力差,现在的皇族集团,是朝廷中,实力最弱小的一派。
……
自朝廷驻跸陪都安邑起,刘芒先斗董卓,再斗袁术、袁绍,逐渐将董卓、袁术的全部党羽,以及袁绍的部分党羽,清除出朝廷。
刘芒接受长孙无忌等人的建议,对世家集团和卿大夫集团,一直采取控制加合作的策略。
控制,可以防止其过度扩张。
合作,可以确保朝局安稳。
世家集团和卿大夫集团,愿意和刘芒保持合作关系,也是有原因的。
这两大集团代表的人数虽少,却控制着大汉帝国内,大部分的物质和文化财富。
正如后世常说的,20%的人掌握着80%的社会财富。
他们,就是所谓的社会精英阶层。
而精英阶层,永远都会在权力核心层,拥有一席之地。
精英阶层的影响,不限于在朝廷。各路诸侯,也要仰仗他们的支持。
比如袁绍,当初就是在冀州世家的支持下,取代了韩馥。
精英阶层地位特殊,他们并不关心,掌握权力的,是皇帝还是权臣。
他们关心的是,谁掌权,能给他们更多的权力,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
袁绍比韩馥更能保证世家的利益,因此,冀州世家才会支持袁绍。
刘芒赋予了世家和卿大夫集团权力,且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愿意和刘芒保持合作。
三大集团联合,其它集团就只能煽动小波澜,而无法掀起大风浪。
而今,小皇帝跳了出来。
亲政只是名目,夺权才是其目的。
表面上,小皇帝要夺刘芒手中的权力。但是,也直接影响到世家集团和卿大夫集团的权力。
最简单的方法就可分析清楚:原本是三大集团分享权力,小皇帝如果介入,就会变成四家分享,世家和卿大夫两个集团,当然不愿意。
……
基于上述原因,世家集团和卿大夫集团,虽然愿意看到小皇帝与刘芒拼个两败俱伤、你死我活,却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小皇帝要亲政,就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钟繇杨彪赵温等人,从心里,都不希望小皇帝亲政。
刘芒也不希望小皇帝亲政,从这一点上,刘芒和两大集团,可谓利益攸关。
立场相近,刘芒与钟繇赵温商讨亲政事宜,很快就达成一致。
小皇帝亲政可以,但是,独揽权力,绝对不行。
商讨到具体问题,钟繇和赵温不说话了,他们不希望小皇帝插手自己权力范围内的事务,更不想把自己的权力,还给小皇帝。
刘芒早知他们会如此,且已和幕僚们商量过。
刘芒主动表态,愿意将太常寺部分权力,交给天子亲理。
按照三公分工,身为太尉的刘芒,统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
太常寺主要负责礼仪、祭祀、大典、陵园、天文、历法、乐律、图书以及国子监。
具体说,就是负责各种庆典、祭祀的礼节,天文历法的编纂记录,还负责管理国家乐队、皇家陵墓的巡视打扫,国家图书馆的整理校对,国子监博士的考核等等。
礼仪祭祀,在古代倍受重视。太常卿因此才是九卿之首。
刘芒同意将除国子监博士考核之外的太常寺职权,交给小皇帝。
国子监博士考核,是人事权,决不能交给小皇帝。
至于其它,多是形式上的东西。交给小皇帝,也无大碍。
刘芒出让的,都是虚的权力。
钟繇赵温自然明白,但只要不涉及各自的利益,他们当然不会有意见。
刘芒主动让权,钟赵二人自然要为刘芒分忧。两人为亲政的权力划出界限,并找到如此划分的充分理由。
界限就是,繁文缛节、形式一类的事务,可以亲政;涉及军政钱粮等实实在在的事务,不许插手。
界定小皇帝亲政的权力界限,不能拍拍脑袋,随口说说,有理有据才能服众。
钟繇赵温,从历朝历代典籍中,找到了如此界定的理由。
钟赵二人,都是学富五车之才,他们引经据典找到的理由,复述出来,读者也无法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