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来棒往,两人杀得难解难分。
张绣来援,胡车儿所受压力顿减。
抖擞精神,率部众杀开一条血路,直奔谷口冲来。
张绣和杨林激战正酣,胡车儿大喝一声“老匹夫,还我主公命来!”
舞动六十三斤方头开山刀,直杀向杨林!
胡车儿这一喊,险些要了张绣的命!
听闻张济已死,张绣只觉眼前一黑,险些一头撞下马去。
杨林哪能错过如此良机,一对虬龙棒,直奔张绣头顶砸下!
胡车儿见张绣近乎晕厥,毫无防范,不禁大惊。顾不得许多,猛地从马背上窜起,大喝一声,方头开山刀直奔杨林后脑劈下!
杨林几欲得手,突觉身后杀气腾腾,只得撤棒回身,一对虬龙棒,直奔胡车儿双腿砸去!
胡车儿人在半空,闪转不便,索性不躲不避,以命搏命,任由虬龙棒袭来,开山刀只管奋力劈下!
杨林没想到对手竟不要命,哪肯和他两命相抵。只得俯身马背,急踹马肚,向斜刺里冲了出去。
胡车儿有心去追杨林,却见张绣摇摇晃晃,精神恍惚,急忙挥刀砍死欲偷袭张绣的敌人,一把扶住张绣。
“少将军,少将军!”
张绣双眼血红,身子不停地颤抖。“你、你说什么?!”
胡车儿满脸血泪,嚎哭道:“主公、主公死于老匹夫之手……”
“啊呀……”
张绣身子一晃,眼前一黑……
……
张济的确死了。
杨广欲先解决西凉军内部问题,再对雍凉其它势力下手。
李儒说服不了杨广,只能按照杨广的想法,为其谋划。
西凉四校尉中,李傕郭汜最早表态,效忠董卓,也就是杨广。
李傕郭汜知道,此董卓非彼董卓。但是,作为董卓的嫡系,董卓所犯恶行,李傕郭汜都有份。
李郭二人清楚,即使不承认这个假董卓,洛阳朝廷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两人是董卓的亲信,和董卓身边的人,都有交情。
董卓遭吕布刺杀后,两人最先得知消息,较他人所知,也更加详细、确实。
两人知道董卓挨不了多久,曾私下商量,要解散队伍,带着钱财逃回老家。
李傕为此征求贾诩的意见,贾诩道:“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意思就是说,弃兵而走,早晚被抓。不如联合起来,努力一下。
李郭二人,这才下定决心。
后来,得知李儒又弄出一个董卓,两人没有太多犹豫,便表态效忠。
他们知道,自己早已绑定在董卓这辆战车之上,没有下车的可能。至于驾车者是谁,已不重要了。
徐荣胡轸,李傕郭汜效忠,西凉众军阀中,只剩下张济和樊稠,一直犹犹豫豫,没有表态。而张济的态度,最是暧昧。不仅不表态,且一直和洛阳朝廷及周边诸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李儒献计,拉拢樊稠、除掉张济。
让与樊稠关系密切的史思明,说服樊稠。
史思明能言善辩,只对樊稠说了一句话:我一个外族族长,都愿意效忠董公。你作为董公曾经的属下,还犹豫什么?
樊稠虽被说服,但执意不肯在自己的地盘杀害张济。
史思明献上一计,把泻药搀进马匹草料,再以阿史那族游骑引诱张济的铁骑近卫。
铁骑近卫追赶阿史那游骑,马匹狂奔,加速药性发作。铁骑近卫失去了战马,就成为待宰的羔羊。
谋害了张济,李儒让人散布消息。假说张济没死,而是被困在岐山。只为诱得张绣来援,以便将张氏父子一网打尽。
胡车儿还在路上,就听到张济被困的消息,情急之下,来不及多想,派人飞报张绣的同时,自己率部,赶来岐山。
李儒之计,只为诱杀张绣,却只骗得胡车儿上钩,当然不满足。
命杨林将胡车儿困在山谷,暂不屠杀,只为以此为饵,诱得张绣。
胡车儿被困谷中,才知张济已死,却不知张济死于何人之手,只认定是杨林所为。
……
听了胡车儿的话,张绣几欲咬碎钢牙,恨得目眦欲裂。
张绣大吼一声:“老匹夫休走!与我叔父偿命!”挥舞镔铁枪,与胡车儿再次杀向杨林!
若是张绣一人,杨林并不惧怕。但那手提方头开山刀的家伙,甚是难缠。
这胡车儿,是张济军中猛将。膂力过人,奔跑如飞。
胡车儿虽然没了马匹,但徒步而战,方头开山刀,专往杨林坐骑四条马腿上招呼。
上有拼了命的张绣,下有疯了般的胡车儿,杨林以一敌二,险象环生……(未完待续。)
第0889章 北地枪王兵败岐山()
双拳难敌四手。
张绣和胡车儿勇猛,为给张济报仇,已经红了眼,拼了命。
杨林有心摆脱,却被二人死死缠住,处境愈发凶险!
正在此时,山谷两侧,杀声大作!
两支兵马,一左一右,掩杀过来!
左手边,史思明率领着阿史那部族游骑。当先四将,正是阿史那四兄弟——额凌山、黑乞史、点赞匡漠和追姆。
老大阿史那额凌山于马上微闭双目,嘴里念念有词。突然睁开眼睛,大喊一声:“牧神昭示,此战必胜!”
额凌山占卜颇为灵验,一句必胜,大大鼓舞了几兄弟的士气。
“啾……啾啾!”
阿史那游骑人人奋勇,各个争先,直奔张绣杀来。
杨林见援兵已到,信心倍增。
两只虬龙棒,舞动如飞,连连抢攻。
胡车儿见势不好,急冲张绣喊道:“少将军快走!”
“大仇未报,死也不走!”
再纠缠下去,一旦被敌人合围,就完了!
胡车儿还算冷静,一把扯住张绣的马缰。“少将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死了,主公的仇就报不了了!”
张绣闻言,悲叹一声。
是啊,自己若死了,还能指望谁来报仇?
虽不情愿,也只能冲杨林喝骂一声,拨马就走。
落入陷阱的猎物,怎能让其走脱。杨林和史思明合兵一处,齐追张绣。
尚未接战,张绣就退走。阿史那点赞匡漠冲大哥额凌山一挑大拇指:“大哥神算,果然胜了!”
张绣和胡车儿刚摆脱杨林和史思明的纠缠,却见右手边,又冲来一支队伍。
旌旗招展,乃西凉四校尉之一,郭汜的队伍。
郭汜部中,当先一将,年纪轻轻,甚是魁梧。手提一杆七十二斤阔背砍刀,正是郭汜手下大将北宫珉!
当年,吕布与李傕郭汜张济等,为了争夺小皇帝和朝廷百官,在左冯翊大战。北宫珉曾与吕布、张绣激战。
那次酣战,北宫珉屡遭吕布和张绣嫌弃,被其视为奇耻大辱。
今日,张绣穷途末路,正是一雪前耻的大好时机!
北宫珉大吼一声,纵马挥刀,直取张绣。
“番贼,别嚣张!”胡车儿大吼一声,抢在张绣之前,挥刀抵住北宫珉。
二将登时杀到一处。
这两员猛将,同样勇猛,又是同使大刀。
北宫珉使的是七十二斤阔背砍刀,胡车儿用的是六十三斤方头开山刀。
二将都是力大无比,功夫精湛。招招凶险,刀刀夺命!
只是,胡车儿失了坐骑,徒步对战,不能借助马匹之力,颇为吃亏。
几回合下来,已陷入被动。
虽是被动,胡车儿却力战不退。冲张绣大喊:“我拦住敌人,少将军快走!”
张绣怎肯舍了兄弟,独自偷生。
“要死便死在一处!”
虎啸一声,挺枪挑开一条血路,来援胡车儿!
北宫珉渐占优势,正想着斩杀胡车儿,抢一份大功劳。
突然瞥见斜刺里,张绣镔铁大枪疾刺而来!
这大枪,迅如疾风,势似惊雷。金灿灿夺人二目,冷森森摄人胆寒!
镔铁大枪猛地一抖,撒开一片金光!
北宫珉急忙撇了胡车儿,收刀自保,来挡张绣。
阔背砍刀奋力一挥,撒开一片耀眼光芒!将道道枪影,尽数笼罩!
只是,北宫珉还是慢了一步!
北地枪王,绝非浪得虚名。
镔铁大枪,游蛇一般,在弥漫的刀光中,找出一道缝隙,直窜而入!
“噗!”
这一枪,正中北宫珉左侧腰际!
北宫珉身披厚甲,这一枪,虽未能贯透腰腹,却也深入皮肉!
“啊……”
北宫珉痛叫一声,急忙拧身欲走。
但张绣动作更快!
镔铁枪猛地向上一挑!
枪尖挑在北宫珉厚重结实的腰甲之上,竟将其庞大的身躯,挑飞在空中!
“啊……”
北宫珉人在空中,双手双脚拼命挣扎,姿势滑稽,满脸惊恐!
胡车儿纵身而起,直窜上北宫珉的坐骑。大喝一声“番贼受死”!
方头开山刀,斜斩而去!
六十三斤大开山刀,势大力沉,正中北宫珉腰间!
“咔!”
可怜北宫珉这员悍将,竟被劈为两断!
猛将被阵斩,且死得恐怖至极,郭汜军大乱!
军中将校虽竭力弹压,也难以控制住局面。
“突围!”
胡车儿大喊一声,和张绣二人,从郭汜部乱军之中,杀开一条血路,向东突围而去!
……
精心设计的包围圈,几欲成功。
却被张绣突围而去,郭汜杨林史思明等怎能甘心,立刻收拢队伍,疯狂追击。
张绣部下,近半兵卒,原本就属于西凉军。见张济已死,张绣落荒,大势已去,纷纷跪地请降。
但张绣的部下中,也有部分死忠之士,拼死抵抗,掩护张绣突围。
怎奈敌军势众,不降死士,终遭屠杀……
……
张绣胡车儿疾奔出三十余里,见身后已无追兵,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
扭头看,左右追随者,仅剩不足百骑,且丢盔卸甲,浑身是伤。
叔父惨死,大军溃散。力战之后,心气已近衰竭。遭遇巨变,张绣欲哭无泪,只觉眼前一黑,一头跌下马去!
“少将军!少将军!”
胡车儿和近卫急忙跳下坐骑,揉搓前胸捶打后背,用力掐着张绣的人中……
“噗……”
张绣突然张嘴喷出一口污血……
“少将军……”
张绣缓缓睁开双眼,脸色惨白,嘴角满是血污。
堂堂北地枪王,竟如此凄惨狼狈,众属下纷纷落泪。
“我……无妨……我要……报仇!”
张绣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又昏了过去。
“快!快扶少将军上马,回郑县再说!”
胡车儿赶紧命近卫将张绣担到马上,赶往郑县。
离郑县尚有十余里,只见前面狂奔而来一群散兵,正是驻守郑县的张绣的部下。也是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胡车儿大惊。
郑县溃逃兵卒见到张绣和胡车儿,远远地就哀嚎不已。“少将军……郑县……丢了……”
……
张绣不听吴用劝告,执意救援岐山,正中了李儒之计。
张绣率部离开郑县不多时,左冯翊李傕部,便杀至郑县。
郑县本非险关要塞,吴用和留守部队虽拼死抵抗,但终究难以挽回兵败城破之势。
吴用无奈,弃城而走。
其余驻守兵卒,或请降或阵亡,只剩下百余人,逃出郑县,来寻张绣。
张济惨死,张绣昏厥。兵败岐山,丢失郑县。
胡车儿虽然勇猛,却也被这一连串的噩耗击得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未完待续。)
第0890章 大仇未报死不瞑目()
众属下,或流泪痛哭,或乱哄哄嚷嚷着,不知何去何从,拿不定主意。
张绣被搭在马背上,颠簸了一阵,悠悠转醒。
“别乱……”
“少将军醒了!”
张绣是众人的主心骨,属下纷纷围拢过来。
“去上雒……”
“诺!去上雒!”胡车儿一挥大刀。“上雒武关那边,还有咱的兄弟,集合了队伍,再来报仇!”
两百余残兵,毫无战斗力。不敢走大路,绕着山间小路,穿过冢领山、蓝田谷,抵达上雒附近。
……
张绣本无伤病,皆因惨遭巨变,急火攻心,气血淤塞,才致昏厥。
一路上,众人精心照料,张绣慢慢醒转。虽然身体虚弱,但性命无忧。
将至上雒,没有追兵,众属下松了口气。纷纷商量着,待到了上雒,缠裹了伤口,饱餐一顿,纠集兵马,返回报仇。
“不要去上雒……”
张绣虚弱,但头脑还清醒。
郑县丢了,上雒也未必安全。
张绣吩咐,队伍原地休息,先派人去上雒看看情况。
……
一路奔逃,终于能坐下歇歇脚,众人纷纷卸去衣甲,处置伤口,放松肿胀的腿脚……
张绣心力憔悴,疲惫不堪。靠坐树下,只觉万般悲苦,一起涌上心头。
属下拿来干粮,张绣哪有心情下咽。属下再三苦劝,张绣也只喝了一小口水。
突然,一阵惊嚎声,远远传来!
张绣挣扎着起身望去,只见上雒方向,派去探听情况的兵卒,正狼狈逃回。他们身后,是飘扬的旌旗,和黑压压的追兵!
完了!
上雒,丢了!
上雒,地处长安至武关一线中段。
上雒,虽然不似武关那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其所处之地,位于秦岭、蟒岭、熊耳山交汇之处,地形复杂,地势险峻。是武关以西,长安以东的又一屏障。
武关虽险要,但因距离长安太远,军队物资调运十分不便。
而上雒距离长安较近,易于调运物资,也利于军队长期驻扎。
且上雒地势,西高东低。从西面进入,相对容易。而如果有兵马驻守,想从东面进攻上雒,甚是困难。
李儒设计,谋害张济,自然要夺取张济控制的地盘。
张济控制之地,有三处最为紧要,分别是郑县、上雒和武关。
武关险峻,易守难攻。且驻守武关的队伍,是张济军最嫡系、最精锐之部,攻取难度极大。
因此,李儒将目标定在郑县和上雒。
夺取郑县,保证长安至潼关一线交通顺畅。
而夺取上雒,即便不能夺取武关,也可以确保长安东南一线安全。
史思明计杀张济后,立刻取了张济的首级和印信兵符。李儒在第一时间,命胡轸带队,持张济的印信兵符,疾驰上雒。
在郑县被攻克不久,胡轸便用印信兵符,赚开上雒城门。
胡轸手提张济人头,冲入上雒城。
上雒城守军见张济已亡,军心大乱。
胡轸没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上雒。
收降了上雒守军,胡轸随即调整部署,防止武关方向之敌来攻。
没想到,武关兵马未到,却等来了败逃而来的张绣!
胡轸大喜,立刻率部出城,追剿张绣!
……
“呜……完了,完了,杀了我吧……”
张绣手下,只剩残兵败卒,士气早已衰落到极点,听说上雒也丢了,将士的心理彻底崩溃。
人困马乏,浑身是伤,很多兵卒,已经没有心思再作抵抗,甚至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