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发展,华夏族不断融合许多周边小民族。至汉朝建立,才获得“汉族”一称。
汉,字义宏大。意指天河、银河。
汉民族,也如其名字的含义一样,发展成天下最大的民族。居住地域,也由黄河流域,扩展至东至大海,南至岭南,西至高原,北至广漠的广大疆域。
而周边民族,那些未融入中华大家庭的少数民族,被汉人习惯称为蛮夷戎狄。
其中,北方和西方,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为了争夺肥美的牧场,与汉民族的争斗一直不断。
而对匈奴的政策,是历朝历代汉族朝廷最重要的政策。
对洛阳大汉朝廷而言,与南匈奴的谈判,也是重中之重。
刘芒虽是当朝首辅,也无权独自做出决定。
这次谈判的条件,是朝廷反复商量决定的。
既然是谈判,就不能奢望这些条件全部得到对方同意。只要同意其中七八成条件,就算成功。
这次谈判,李鸿章坐镇并州,掌控局势。前方谈判,以裴矩为主。
而谈判,不仅仅取得成功,还带来大大的惊喜!
在裴矩的努力下,南匈奴一方,几乎同意了洛阳朝廷方面提出的全部条件!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刘芒的意料。
因惊喜,而发愣了半晌,刘芒端起一樽酒。
“我,代表朝廷,敬诸位一杯!”
一饮而尽!
这酒,喝得痛快!
李鸿章裴矩等,也是一饮而尽。
“不过,南匈奴也提出了几个条件,我们未敢做出,因此赶回洛阳请示。”
谈判是互相让步的过程,南匈奴提出条件,很正常。
裴矩道:“简而言之,有两点:一是南王庭的设立位置,二是和亲。”
匈奴王庭,也叫单于庭,既匈奴单于居住之地。
南匈奴,半游牧半定居。
夏季向漠北追逐水草放牧,冬季南迁越冬。他们习惯在漠北和南部,设立半永久性的王庭。
而匈奴南王庭,通常设在长城以南的草场。曾经有匈奴部族,将南王庭设到上党、河东一带!
匈奴要求设立南王庭,早在洛阳朝廷的预料之中。
从匈奴角度看,南王庭当然越靠南越好。而从洛阳朝廷角度看,匈奴南王庭设立得越远离中原越好。
按洛阳朝廷之前的考虑,希望匈奴南王庭设在并州西河郡美稷一带。既斛律光的护南匈奴校尉部附近。
而南匈奴的谈判代表表示,美稷太靠北,希望选择更南部的地点。
刘芒皱皱眉。“南王庭太过靠南,对我汉民影响太大。况且,以现在汉匈的实力,太靠南面,他们的单于也未必敢来居住。”
裴矩道:“属下也是以此言词,与之磋商。匈奴代表却坚持这一点,称他们的单于未必南下过冬,但我方同意与否,代表着大汉朝廷和谈的诚意。”
匈奴代表这个说法,确有道理。
刘芒点点头。“我本人的观点是,同意南王庭设在更靠南的位置。但前提是,不能越过几个屏障。东面,不能越过吕梁山,南面,不能进入河东。”
裴矩点头道:“若能准许其在西河郡治所离石一带设立南王庭,匈奴一方当无异议。”
刘芒道:“此事,我不能做主。明早朝会,请众臣商议,陛下定夺。”
南王庭一事,问题不大。刘芒挠头的,是和亲。
和亲,是汉民族结好少数民族的常用手段,也是同化少数民族的惯用手段。
南匈奴提出和亲要求,并不奇怪。
可是,洛阳朝廷有难处啊!
近些年,刘汉王朝衰微。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帝位继承人问题。
自汉安帝刘祜至现在的皇帝刘协,五代共七位皇帝,均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
帝位承继名不正言不顺,且汉室人丁也不兴旺。
现今皇帝刘协年幼,还没有女儿,且只有一个姐姐,既万年公主,已经嫁人。
刘汉皇族没有公主,怎么和亲?
刘芒无奈地摇摇头。“这个条件,可怎么满足?没和他们说,我洛阳朝廷,没有可以和亲的公主吗?”
裴矩道:“此事,也已说明,只是……”
裴矩话说了一半,见李鸿章使了个眼色,便收住了口。
刘芒知道,裴矩后面的话,一定有诸多忌讳,不便让更多人知晓。
杨延昭虽是军中高级将领,却不参与政务。
刘芒冲杨延昭点点头,杨延昭便知道,自己该回避了。“属下先行告退。”
倒是吕阔,吃得正欢。
六郎把他拎起来,这家伙仍在和一个肘子搏斗!
刘芒笑道:“吕阔,拎着肘子,去洗个澡吧。”
“嗯嗯……嗝……”
杨延昭和吕阔离场,李鸿章仍没说话。
屋里只剩下四人,婉儿知道,自己也不便在场。
嫣然一笑,婉儿借起身之机,在刘芒耳边低声咒怨一句:“你不许胡来!”
刘芒诧异:我胡来什么啊?!
婉儿出去,带上房门。
李鸿章谨慎地扫视一下,才向裴矩示意。
裴矩探身向前,低声道:“和亲一事,属下已经说得十分明确,我大汉朝廷,没有可以和亲的公主。但是,匈奴态度坚决。后来,属下见到了匈奴单于。”
“孛儿只斤。格根出面了?”
裴矩点点头。“是的。”
“格根怎么说?”
“格根单于说,他不在乎……”裴矩多有顾虑,但还是直说了,“格根单于说,他同意与我大汉和谈,只因主公执掌大汉朝廷。他表示,与我主结成亲缘,才能安心。至于大汉公主,他不稀罕。”
“咝……”
重臣属,轻帝王。
这类话,的确不能对外人说。
啊!
瞬间,刘芒明白了!
聪明的婉儿,早已料到,和亲一事,可能和自己有关,所以才说了那么一句。
刘芒为难道:“纵是如此,我也没法应允啊!我只有两个女儿,年纪尚幼。而且,已分别许给曹氏和荀氏,岂能毁掉婚约?”
裴矩道:“属下也是这般说。格根单于说,不结亲家亦可,但他要和我主结安答。”
“结安答……”
匈奴最重血亲。
结安答,对匈奴人来说,就是结成血亲。
“结安答,可以!”
……
刘芒的屋里,灯亮着。
婉儿坐在榻上,脸上泪痕明显。
一见刘芒,婉儿就扑了过来。“不许把女儿嫁到匈奴!”
婉儿太聪明,也太敏感。她虽然没有完全猜中,所料却也差不多。
刘芒逗道:“不是要用女儿和亲,而是要把你送去和亲。”
婉儿哼了一声,学着前天王琳儿的话,道:“为了汉匈和睦,去和亲,婉儿认了!”
说罢,手探到刘芒身上紧要处,狡黠又娇媚地道:“我去和亲,你舍得吗?”(未完待续。)
第0828章 满门忠烈添虎将()
朝会上,匈奴提出的两个条件,得到认可。
朝中主要大臣,和小皇帝刘协,一致同意,匈奴南王庭适当南移。允许匈奴在西河郡治所离石附近的皋狼,设立南王庭,既匈奴所称龙城。(注:王庭,既龙城。匈奴视之为圣地。也就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一句中,所称的龙城。)
同时,在皋狼和附近的蔺县,设立永久胡市,方便两族间贸易。
至于和亲一事,大汉朝廷没有公主,自然没法和亲。
李鸿章和裴矩在朝廷上,也不会说格根单于不重视天子刘协,而只重视太尉刘芒。
他们只说,格根单于希望和大汉天子会面,并结为安答。
这一点,遭到不少朝臣的反对。
大汉天子,岂能和番邦酋长结为兄弟。
最终,朝臣一致同意,由太尉刘芒,代表天子,与匈奴单于结为安答。
刘芒是汉室宗亲,是天子认的皇兄。刘芒与格根结安答,相当于天子与格根结安答。
而同时,刘芒是大汉之臣。那么,格根便也算是大汉之臣。
……
群臣意见一致,天子刘协对此次谈判,也甚是满意。
刘芒立刻命人飞鸽传书美稷斛律光,让其联络格根单于,约定会面的时间、地点。
此番谈判,裴矩当记首功。被任命为朝廷特使,专门负责与南匈奴相关事务。
李鸿章、裴矩、杨延昭、吕阔等人,马上就要赶回并州。
刘芒准备了丰盛的家宴,为几人饯行。
此番谈判,吕阔也是有功之臣,获得了朝廷和刘芒的褒奖,吕阔很兴奋。
饯行宴席上,吕阔端着酒樽,向刘芒和婉儿敬酒。
吕阔脸上,泛着古怪的红晕,刘芒没注意,婉儿却看穿了这个家伙。“吕阔,你是不是有事要求太尉?”
“夫人太聪明了!”吕阔的脸,更红了。
婉儿狡黠一笑:“我没猜错的话,你有心仪女子了吧?”
吕阔更惊了,脸也更红了。
刘芒笑道:“男大当婚,你害什么臊嘛!”
裴矩笑道:“主公,吕阔也要和亲呢!”
吕阔用细不可闻的声音道:“因是胡人之女,所以不敢擅自做主。”
刘芒没有种族偏见,也不感觉奇怪。“汉人、胡人,并无不同。不过,你身为朝廷命官,要娶胡人之女,事先请示,做事也是有分寸。不错!准了!”
“谢主公!”吕阔美啊,嘴咧到耳根子了。
婉儿问道:“你心仪女子,长得好看不?”
“好看呢!”吕阔的嘴,咧得更大了。“像夫人一样美丽呢!”
婉儿是吕阔心目中的偶像。
只是,婉儿是主公刘芒的夫人,吕阔不敢有非分之想。但在找女人时,不自觉地以婉儿为标准。
还别说,他的未婚妻,还真和婉儿有几分相像。
李鸿章喝道:“吕阔,大胆!”
吕阔这才意识到自己太过得意忘形了!“我该死!说错话了!那女子,丑着呢!”
刘芒不会在意这些,笑着道:“你这话,可别让未婚妻听到啊!”
婉儿美目一瞪,喝道:“你先说像我,又说长得丑?罚酒!”
众皆大笑。
吕阔一言不慎,便被罚得烂醉如泥……
……
吕阔被搀下休息了,杨延昭又来向刘芒敬酒:“属下也有一件事,要向主公禀明。”
“延昭将军,有话尽管直说。”
“属下犬子,今已一十有二。以我杨家的规矩,一十二岁,便要从军入伍,戍边卫国。属下恳请主公,允许犬子入雁门军中效力。”
刘芒点点头吗,感慨万千。“忠烈满门杨家将,可敬可佩!延昭之子,叫什么名字?”
“犬子名文广。”
“哦,杨文广……杨文广?!”
嗡……
恭喜获得人才一名!
杨文广,字仲容。北宋名将,杨延昭之子。
历任侍卫亲军龙卫(骑军)、神卫(步军)四厢都指挥使、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候。
抗击西夏,献攻取幽燕阵图。
代入身份:杨延昭之子。
实在没想到,召唤狄青,附带出来详情未知的人才,竟然是杨文广!
满门忠烈杨家将,再添一员虎将!
刘芒惊喜之余,点点头,又摇摇头。“文广从军,可以。但是,我不同意他留在边关。”
杨延昭楞了。
刘芒起身,拉着杨延昭的手。“忠烈杨家将,为我大汉守卫边关,付出太多了!让十二岁的孩子守卫边关,我心不忍。让文广来京城,读书识字,学习兵书战册,培养成文韬武略的忠义之将!”
刘芒此举,是对忠烈杨家将奖励的奖励,是对浴血守边的六郎七郎的褒奖。
“杨延昭……叩谢主公……”
“快起来。”刘芒拉起延昭。“哦,对了,还有一事。乔当家的,已经与刘太傅同族之女订了婚约,陛下亲自赐婚。不日就将完婚。”
“啊!乔当家要续弦了,大喜之事啊!”
乔致庸当年义助杨延昭守卫雁门,两人可谓生死之交。
杨延昭又道:“乔当家婚事定在什么时候?边关军务繁忙,属下怕是难以出席。我还是备份厚礼,以表心意吧。”
杨延昭说归说,心里却发愁。
他在边关,俸禄都接济有难处的属下将士了,哪有闲钱?
乔致庸富可敌国,太寒酸的礼物,拿不出手啊!
婉儿笑道:“边关清苦,延昭将军就莫要费心了。太尉已经替你备下厚礼,待乔当家大婚之日,让七郎兄弟奉上就是。”
杨延昭倍感尴尬。“这……使不得……”
刘芒摆摆手。“什么使得使不得,就这么定了。而且,乔兄已表态,婚事从简。把省下的钱,全部捐了。”
吕阔吐完折返回来,迷迷瞪瞪听个大概,却也豪气迸发地嚷道:“我……也学乔当家,婚事从简,省下钱,捐给大军,打那些叛逆!”
婉儿笑道:“乔当家有钱,省下的钱,数以百万计。你能省下多少?三缗五缗的,还是乖乖留下当聘礼吧,小心胡人妹子不与你和亲!”
众人大笑。
饯行酒席,很热闹,很欢乐。
刘芒找个机会,冲李鸿章点点头。
李鸿章会意,跟着刘芒,来到书房。
“鸿章啊,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未完待续。)
第0829章 改元建安奉正朔()
刘芒询问李鸿章对群臣公推自己为丞相一事,以及改元一事的看法。
李鸿章的想法,和刘芒、刘伯温基本一致。
他也认为,刘芒身为当朝首辅,虽无丞相之名,但实权在握,完全没必要为虚名,而授人以柄。
同时,他也认为,必须留意以杨彪为首的世家集团,防止其结党。
“主公,属下听闻,陛下为祁县乔氏赐婚,还封刘太傅族女为广阳长公主?”
“是啊。不仅封了长公主,陛下还封我的侍妾绿珠为尚寝夫人,准许我纳甄宓为尚宫夫人。”
李鸿章轻轻啧了几声,压低声音,意味深长地道:“陛下,长大了……”
刘芒的担心,也正在于此。
李鸿章见刘芒没说话,又继续道:“甄氏女儿一事,非主公亲近之人,不知其详。陛下却了解得如此清楚,可见陛下耳目甚广矣!属下觉得,陛下封长公主一事,也绝不仅仅是卖主公一个人情,而是……”
刘芒认真地盯着李鸿章,鼓励其继续说下去。
“而是,陛下想以此笼络刘姓宗亲!”
刘芒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也有此猜测,而李鸿章的猜测,与自己不谋而合。
“属下斗胆妄言,当年,若非走投无路,陛下未必会认可主公汉室宗亲的身份!而今,天子安居天下之中,且已成年。即便陛下无心,也难免有奸佞之臣,进献谗言,劝进亲政!”
刘芒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汉室衰微,刘姓诸侯王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但是,几百年的积淀,汉室宗亲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鸿章继续道:“笼络了宗亲,再笼络世家,陛下真的长大了啊!主公有伊霍维护社稷之功,无博陆侯专权之行,却被视作跋扈权臣,属下替主公不平啊!”
李鸿章所说的伊霍,既伊尹、霍光。霍光封爵博陆侯。
伊霍都是杰出的辅政大臣,但霍光也被指过于专权跋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