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不是计较的人,被刘芒哄了。悍妇也走了,婉儿也消了气。
刘芒正准备带着婉儿出去逛逛街,散散心,却见几个胡人往同福驿走来。
当中一人见到刘芒,紧走几步。行礼问好:“属下见过刺史。”
“你是……”刘芒楞了一下,笑道:“哦,你是吕阔!”
被刺史喊出名字,吕阔美得什么似的。“是我是我,正是属下。”
“你这是?”
“出公差!”吕阔很得意的样子,“属下奉雁门李郡守之命,陪同胡商来河东考察,促进汉胡贸易。”
李鸿章执政雁门,政绩卓著。矿业红火,贸易兴旺。针对匈奴孛儿只斤部。也是打打谈谈,既扬了大汉军威,也迫使匈奴垂下高傲的头,放低身段,和汉人贸易。
吕阔是雁门通商从事,主管通商贸易。
刘芒满意地点点头。“和胡人和睦相处,保证边境稳定是大事,好好干。”
“好咧!“
吕阔喊来几个胡商,给他们做了引荐。胡商头一次见到大汉刺史这个级别的大官,不免紧张。赶紧行礼。
刘芒客气地还礼,好言安抚。
胡商见大汉刺史如此亲和,很感意外,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
吕阔听了。脸上有些尴尬,赶紧用胡语向胡商解释一通。
刘芒问道:“他们说什么?”
婉儿也精通胡语,不等吕阔翻译,便气哼哼地道:“哼!胡商说,咱大汉刺史和蔼,大汉官员也不错。就是这里的民风不好,竟然有悍妇在街上打骂自己男人!不用说,一准是看到那个悍妇了!”
刘芒无奈,赶紧让吕阔解释一下,这只是个别现象,大汉百姓普遍还是淳朴善良的,请胡商放心和大汉行商做贸易。
“哎,哎。”吕阔应承着,“那属下先安排他们进去住下。”
吕阔和刘芒打了招呼,又冲婉儿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胡语。
婉儿掩嘴窃笑。
等吕阔他们进去了,刘芒问道:“他方才说的啥?”
婉儿笑道:“他说的是胡人常说的祝福语,翻译成大汉官话,就是上官女神如天上月亮,福贵安康。嘻嘻……”
“这小子……”刘芒笑了。
……
转过一个街角,婉儿叫道:“就是那个悍妇!”
只见前面街上,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正一手叉腰,一手指点着身边的男人,数落个不停。
刘芒本就讨厌泼妇悍妇,恼她骂了婉儿,更恼她撒泼一事被胡商看到。
大步过去,喝道:“放肆!”
那女人数落得更起劲,闻听喊声,转过身来,没好气地吼道:“老娘教训自家男人,干你们屁事!”
悍妇竟敢当着地方大员的面,口出污言秽语,这还了得。
“大胆!”随行宿卫冲上去,一把扭住那悍妇。
“杀人了,救命啊!”那泼妇撒泼打滚,哭嚎起来。
宿卫统领吼道:“放肆!此乃统领并州及河东刘刺史,泼妇安敢无礼,掌嘴!”
“啪!啪!”
宿卫抬手就是两记耳光,毫不留情。
那悍妇被打懵了,杀猪般哭嚎。
“带去衙门!把那男人也带了去!”
……
先把那泼妇押在外面,男人带了进来。
“你叫什么名字?”
“鄙下,敬翔。”
刘芒眉头微微一皱。
“鄙下”是常用的谦称,却是很正式的自称。寻常百姓,通常自称“草民”,而以“鄙下”自称者,应该是做过官的人。
“你做过官?”
“是。鄙下曾在上党做过县丞,后被李助排挤,辞官来到河东。”
嗡……
铜镜震动了!
难道,这个敬翔是自己召唤出来的人才?
刘芒寻个借口,查看铜镜。
果然!
恭喜获得人才一名!
类型:政治
姓名:敬翔,字子振
原属时代:五代十国
特点:勤劳,懦弱
人才简介:敬翔,五代后梁名臣。少年英才,初不得志,后被梁太祖朱温赏识,委以重任。擅文笔,多谋略。官至光禄大夫、大学士,宰相。辅佐朱温三十余年。后梁被后唐取代,敬翔自缢,以忠其君。
忠诚、勤勉之才,最堪大用。
刘芒很满意敬翔这个人才,可是他那彪悍媳妇,也太让刘芒挠头。
敬翔有才学,喜风流。在勾栏瓦舍,结识了这个媳妇,奉为天仙。
敬翔为官之时,夫妻二人尚能相敬如宾。待得敬翔辞官,落魄于野,生活水准下降,那媳妇便终于露出泼妇之相。
敬翔性情懦弱,辞官后又无养家之能。靠给人代笔,挣些小钱度日。每遭媳妇数落,也不敢回嘴。
那悍妇变本加厉,责骂敬翔如训儿孙,远近皆闻其名。
敬翔是个人才,刘芒要重用。至于他的媳妇,还要看敬翔的意见。
这夫妻一起生活已久,还生有孩子。敬翔虽常遭责骂,却已经习惯了。
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
敬翔自己乐意受着,刘芒也不好说什么。
把那悍妇唤来,斥责一番。
“要吵,在家里吵!再敢在大街上撒泼,见一次掌嘴一次!”
那悍妇虽泼,却也知道惹不起刺史这天大的官。
敬翔暂留刘芒身边,终于再获启用,对刘芒自然感激不尽。
……
一星召唤,人数虽少,即召即来,甚是好用!
收了敬翔,教育了悍妇,上党、太原方面又传来好消息。(未完待续。)
第0471章 冀州甄氏有麻烦()
上党徐达信报,近期,中原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
为了生计,大批流民通过轵关陉、太行陉、白陉等隘口,进入并州上党郡。
人口,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资源。
人口增加,带来劳力和兵源。
长孙无忌和董昭,为流民大开方便之门。分配土地,官府帮助修建房屋。
并州繁荣的景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百姓迁居。
很多壮年,主动投军。短短两个月时间,仅上党招募到的新兵就有两千余人。
移民剧增,上党郡县各级府衙忙成一团。
虽临时招募了不少佐吏协助处理政务,但急需有能力有经验,可主政一地的官员。
去年年底开科取士,有了成功的经验。长孙无忌建议再次选拔人才,以满足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刘芒同意了长孙无忌的提议,同时,派敬翔赶去上党,协理政务。
不过,刘芒提出要求。敬翔可以去,他媳妇儿必须暂时留在平阳。让敬翔暂时离开刁蛮媳妇,免其分心。
……
太原方面,范仲淹和苏定方也传来好消息。
袁绍和公孙瓒交兵数月,冀州百姓不胜其扰,有部分百姓迁居并州。
而且,一些冀州世家大族,已秘密与并州官府联络,表达移居愿望。
世家大族不像寻常百姓,举家迁徙,伤筋动骨。不是迫不得已,世家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一些世家下不了决心,但也主动联络并州方面,希望在太原置办土地房产,留一条退路。
人口迁徙、世家迁居,太原方面大力支持,提供了各种便利。
虽然,有迁居意愿的世家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是,有人从经济最发达的冀州迁往荒僻的并州,这是一个苗头。是冀州逐渐走向衰落,并州正在崛起的苗头!
并州要赶超冀州。还需很长的时日,但是,已足以证明,刘芒在并州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举措,都是正确的!
……
各地传来的。都是好消息。而刘芒并不知道,范仲淹和苏定方向他隐瞒了一件事——冀州甄家的事情。
甄家有恩于刘芒,而甄家小女儿静儿年纪虽小,却对刘芒一往情深。
这件事,发生在刘芒起兵之初。除了曾护送过甄家的吴用、燕青外,只有花木兰知道,她还替静儿小姐给刘芒捎过荷囊。
甄氏是冀州大户,但甄家老爷去世后,家业衰落。
为帮助刘芒,甄氏得罪了袁绍的亲戚高氏一族。怕遭报复。甄家老爷过世后,甄家夫人张氏带着家眷,迁居到常山国自己的娘家。
常山张氏,也是大户,和胡商有贸易往来。
井陉之战,冀州与并州交恶,两州间贸易和人员往来减少。
前一段,花木兰从红娘子那里,偶然听说有关常山国甄氏的情况。而红娘子曾是江湖艺人,她是从冀州江湖艺人朋友那里。听到的消息。
近年来,汉胡间贸易量越来越大,利润也越来越可观。常山张氏的生意红火,引人羡慕的同时。也引来嫉妒的目光。
而嫉妒常山张氏的,正是早年从青州迁来冀州的韦氏一族。
韦氏是外来户,土地田产不多,近年也开始做胡人贸易,和常山张氏屡有竞争,而韦氏始终处于下风。
为了挤垮张氏。独占常山国与胡商贸易,韦氏向官府举报张氏贸易中,有违禁货物。
官府介入,韦氏花钱打点,张氏大批货物被官府扣留,造成巨大损失。
而想出举报主意的,就是韦氏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韦昌辉!
韦氏家门不兴,韦昌辉却素有大志。他不仅想挤垮张氏,更想藉此跻身冀州官府,实现重振韦氏家门的梦想。
韦昌辉花了大本钱,不遗余力。常山张氏陷入困境,而寄居在张氏的甄氏一家,自然受到牵累。
……
花木兰得知消息,立刻去找苏定方和范仲淹,让他们想办法帮助甄氏,最好能派兵将甄氏接来并州。
范仲淹和苏定方了解主公刘芒。刘芒讲义气,重情义。甄氏有恩于他,刘芒若得知此事,一定会想法设法帮助甄氏。
但是,甄家一事,毕竟只是主公刘芒的私人恩情。此时,正值河东初定,奉迎天子东归的关键时候。不能让主公刘芒因此事而分心。
这件事虽小,却可能影响到并州与冀州、主公刘芒与袁绍之间的关系。必须谨慎处理。
太原是并州的心脏,也是防御冀州的前线。
范仲淹和苏定方忙于军政要务,无暇分身处理此事。两人商量后,决定将此事交由办事谨慎的太原将军李秀成。
花木兰性子急,她参与其中,容易把事情搞砸,范仲淹委托红娘子和李秀成联络。
李秀成驻防井陉,负责井陉防务,熟悉冀州的情况。
红娘子是江湖中人,见识多,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
有李秀成和红娘子,可妥善处理此事。
……
袁绍和公孙瓒的争斗,使得井陉方面的压力减轻许多。
李秀成和史万岁有时间整备井陉防务。
宇文恺组织整修盂县和狼孟两座城池,李秀成和史万岁操训士兵。
李秀成收到范仲淹和苏定方的命令没几天,红娘子便赶到盂县。
和红娘子一同来找李秀成的,还有一个女子和一个少年。
这女子和红娘子年纪相仿,二十出头的年纪。一样的英姿飒爽,一样是巾帼红颜。
同样的美,却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红娘子未开口,先露笑,娇美温柔,像一汪水。
而这个女子,惜字如金,冷艳,像纯净晶莹的冰。
那个少年,十七八岁年纪。容貌清秀,双眼下,对称长着两颗并不显眼的痣。这两颗痣,如同两支警惕的眼睛,给少年清秀的容貌,凭添几分英武之气。
李秀成不擅长与人打交道,更不擅长和女人打交道,尤其不擅长和漂亮女人打交道。
李秀成心里埋怨范仲淹和苏定方,为何派女子来,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
“二位是?”
那女子很潇洒地抱拳。“民女洪宣娇,这是我义弟陈玉成。李将军施以援手,民女在此先行谢过。”
洪宣娇、陈玉成躬身施礼道谢,李秀成却眉头紧锁,发愁……(未完待续。)
第0472章 先收人才再召唤()
李秀成知轻重。甄家之事,虽和主公刘芒有关,但和并州与冀州的关系比起来,也是小事一桩。
带兵越境,进入冀州,会惹出大事,李秀成不可能这么做。
“情况,李某已然知晓,会慎重处置,几位回去歇息,等候消息吧。”
洪宣娇问道:“请问李将军何时发兵?”
“发兵?”李秀成不快,“那会引起并冀之间的战事,你们当是儿戏吗?”
洪宣娇和陈玉成是江湖中人,不懂军国大事。他们落难,曾受常山张氏和甄家的庇护,今恩人有难,他们只想着舍命相报,而不考虑其它。
红娘子性格好,会说话,笑盈盈解释道:“秀成将军别急。洪姊姊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急于报答恩情。秀成将军不便发兵,可否让洪姊姊他们出面去冀州联络,秀成将军佐以人手?”
李秀成神情古怪地看看红娘子,又瞄了眼洪宣娇,撞上洪宣娇的目光,赶紧避开。“不行,女人怎能做事?”
救人脱困,而且是救一大家子人,定会有风险。这种事情,李秀成不会让女人出面,而且他也不相信女人能做好。
洪宣娇看穿李秀成的心思,秀眉一挑,道:“我们是来求李将军帮忙,不是来听李将军奚落的。”
在并州统帅中,李秀成最为严肃。众将对他的敬畏,甚至超过苏定方。从没人敢用这种口气和李秀成说话。
洪宣娇是江湖奇女子,不懂太多规矩,说话做事也就少了束缚。
李秀成太原将军的威严,在洪宣娇面前,竟毫无效果。
如果面前是个男人,李秀成一定会发火。
李秀成不会对女人发火,眼前这个女子,李秀成甚至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红娘子怕把事情搞僵,赶紧接过话头打圆场。
“秀成将军,洪姊姊没有别的意思。她和玉成弟弟走江湖。对冀州情况熟悉,和常山张氏和甄家也熟悉。他们出面,比并州出兵更方便,不引人注意。”
李秀成还是不放心。“此事没那么简单。必须筹划周详。”
洪宣娇道:“我们有主意。”
一个女人,李秀成已感无奈,何况眼前有两个女人,只能硬着头皮听洪宣娇说他们的计划。
今年是壬申年,闰八月。立冬日在九月十六。
立冬,是大节气。天子要去北郊祭祀,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
而民间常举行祭鬼仪式。
大户人家,祭祀地神,祈求来年丰收,还会请艺人演鬼戏,小孩子要戴面具。
冀州常山国,和并州只隔着太行山。张家所在地向北不远,就是井陉县。从井陉县再往西,经井陉穿过太行山。就是并州太原。
洪宣娇等人计划,趁立冬祭鬼,带张氏甄家人穿过井陉,赶来并州。
这一计划,简单易行,唯一担心的,就是怕穿过井陉时,遭冀州军追剿。
“李将军只需派出队伍,在井陉中段接应皆可。”
“这样啊……”李秀成凝眉沉思片刻,终于缓缓点点头……
……
嗡……
平阳。铜镜震动……
恭喜获得人才一名!
类型:特殊
姓名:洪宣娇,又名杨云娇
性别:女
原属时代:清
特点:骁勇、传奇
代入身份:江湖侠女
现在地点:井陉
人才简介:洪宣娇,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义妹,太平天国核心人物。洪秀全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