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君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最强君王-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尔衮皱着眉头。

    “不少了,不少了,吴越之地吃惯了白米,对你大清产的面粉没什么兴趣,只有大秦和藏州才会去买,对于藏州和大秦,我自然不会给他们低价,所以这三钱银子已经不低了。”

    “好,三钱就三钱,反正我也不懂。”

    多尔衮摆了摆手不再询问这价钱的问题。

    “这才痛快嘛,来,我们再饮一杯茶。”

    “什么狗屁茶叶,大丈夫要喝就要喝酒,你们这里有没有酒?”

    多尔衮大叫道。

    “这茶喝的是文化,你就是没文化,我是为了你好呀!”

    对方依旧笑道。

    “什么文化,文化能杀人放火?文化能打下天下?”

    多尔衮露出不屑的表情。

    “既然公子不喜欢喝茶,来人,上酒!”

    一声令下,仆人端来了一壶酒。

    “用壶?哈哈,你们吴人真是小气,我们北方喝酒都是用坛子的,你去给我搬来两坛,莫要那这妇人用的东西!”

    多尔衮大叫道。

    “按照公子所说去做!”

    对方示意仆人。

    很快,三坛子酒被搬了上来,多尔衮拿起一坛子就狂饮起来。

    “此酒不够劲,还需两坛子才可!周瑜,你也别看着,来,与我同饮………!”

第一百五十八章 经商的理念() 
刘越天此时正站在江边,身旁只有沈富一人陪伴,其他人这些天来贴身跟随也累的不轻,刘越天就放了他们的假,让他们好好玩玩,张行三这些士兵也不过是三十多岁的青年,平时就喜欢玩什么牌九之类的赌博游戏,现在聚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

    “万三,你说这金陵郡太守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越天看着远处一艘高大的楼船问道。

    “主公,这周瑜我没有见过,但本地人都说他很有才干,年纪不到四十就当了十多年的金陵太守,这在大吴那是唯有他一人,不过跟主公相比,他就差得远了。”

    沈富评价周瑜时还不忘奉承刘越天一句。

    “大吴有天险长江保护,可谓是易守难攻,加之这巨大楼船镇守江中,要想突破更是难如登天,有这两道保障,吴越之地还真是天下百姓向往的地方,起码能免受战乱之苦。”

    “主公体恤百姓疾苦,他日必是一位明君!”

    沈富在一旁赶忙说道。

    “你小子反应倒是快……万三,你是明经商天才,那我问你,如何将一家商户做大做强?”

    “如何做大做强?主公,小人认为,要想发财,那就要胆大,胆大就能冒险,冒险才能发财………不过,光是胆大,那也只能发笔小财,非长久之计,要想赚大钱,那就要胆大心细,看准时机低入高卖………但这样做,也只能成为一方的富户而已,要想成为范蠡这样的巨富,那就要借势而行了。

    范蠡借助吴王的势力成为天下公认的富商之首;西蜀秦氏为刘备成为蜀王立下功勋;大唐王家则是出了位大将军,这三家就是靠着官府才富甲一方。

    而小人此时正是借助主公的权势,相信未来十年之内我便有与这些人同台竞技的实力。”

    “万三呀!你说得没错,这个时代要想成为巨富,没有强大势力的支持根本做不到,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最后大吴被灭,那范蠡又将如何?如果大蜀被灭,秦氏会如何?”

    刘越天反问。

    “那自然是一场空了!”

    沈富回答。

    “没错,这就是他们的弱点了,所以十年之后,这几家巨富必定有某一家衰亡,或者他们都会衰亡,落个家破人亡,你说我说得对吧!”

    “没错,而我沈家必会借助主公之力成为天下首富!”

    “呵呵,你对我倒是信心满满,不过,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我第一个就要收拾你了!”

    刘越天突然说道。

    “主公饶命,万三可从没有欺主之心呀!”

    沈富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起来起来,我不过是说说而已,但此话却是非虚,我问你,如果天下被大吴夺取,孙权作为天下之主,会任凭范蠡掌握这么多的财富吗?”

    “这………!”

    沈富陷入了思考,换位一下,他也不会放过范蠡的。

    “万三,一个商家成为首富固然是重要,但成为一家传承百年千年的老店,才是最重要的,你知道如何去做吗?”

    “百年千年的老店?那得赚多少钱呀?”

    沈富不解刘越天的意思。

    “即便你成为首富,拥有亿万身家,当你死掉,这些钱会留给你的后人,可是你的儿子,孙子,他们会想你这般勤勉吗?他们坐拥白得的亿万家产,必定会大肆挥霍………。

    就如这大周,周武王建立江山王朝,他的儿子还很勤奋,可五代之后天下就开始动荡,各方诸侯陷入混战,直到现在整个大周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其实这经商和管理国家有着相似之处。

    一个国家要想传承下去,军队其实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机制,这个机制首先就是公平,那就需要法律来约束,但这法律可不是给老百姓制定的,是为执法者们制定,因为执法者才是国家内部最大的隐患,一旦他们执法犯法,那时国家就完了。

    另外还要让所有国民都有辛福感,不断进取为国家造福,这就需要不断提升生产力了………当然,生产力你现在还不懂,简单来讲就是一亩地能产出多少粮食,一千斤生铁能炼出多少斤精钢,多者自然就是生产力强了。

    这生产力才是这个社会进步的关键,一个商户也是如此,必须要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尽最大努力提升生产能力。

    另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比用人管理要可靠的多,做到这两点,你就能做一家百年甚至千年老店了。”

    刘越天也不过是对沈富植入一种他那个时代的经商理念,但他的话实在是太超前,即便是沈富这位经商奇才也无法理解。

    “我知道你现在还无法理解,等这件事毕,你随我去天水,到时候你就会了解了。”

    对方的智商非常高,刘越天相信只要让沈富接触到现代科技的力量他就会逐渐理解,要知道他那个时代,生产力的进步来源一是科学家,另外一个就是企业商家,现在他已经有了祖冲之这位科学家,而沈富也成为他另一个助力。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湖心岛就开始沸腾起来,所有商户齐聚在岛中心一处位置,这里已经被布置成一处巨大露天的广场,搭设了很多竹棚,能容下近千人之多。

    刘越天来到之时已经有很多人各自围在场地之中,三五成群五六一伙,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在讨价还价,有的还面红耳赤大声争吵,沈家人也在一个角落里,面前摆着从大蜀收来的各种草药,有两三个人围在跟前,拿着草药不断闻着,有一个人还询问起价钱来。

    这些人都是那些小商户,最大的买卖不过是百两银子,而在广场最中心的位置有一栋高台,现在还没有人,那里才是珍宝以及大宗商品买卖的地方。

    一直快到中午时分,很多商户都谈完了自己的买卖,不少人脸上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显然对价格非常满意,还有一些人自己的商品没有卖出,依旧不断的和他人讨价还价,市场就是如此,商品紧俏自然价格就会上涨,要是存在大量商品,那价钱就很难上去了。

    不过即使那些已经将手里商品卖光的商客也没有立刻,他们站在外面,就等重头戏开始。

第一百五十九章 赏宝() 
中午时分,数艘渡船停靠在了马头,从船上熙熙攘攘走下近百人,都抬着大大小小很多箱子出现在了会场外,这些人穿着各异,有的是藏民打扮,有的是西域胡人,他们很快走进会场直接来到中央位置,然后各找地方坐了下来。

    此时出现了一名清秀的男子,他站在高台之下对着下方众人高声大喊。

    “各位来自天南地北的商户们,刚才想必大家都买到了自己需要的货物,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大吴通衢四方,所有商户都愿意来到吴越之地贩卖自己的货物,不光那些常见的,就是天下罕有的宝物,这里也可以买到,下面即将进行的就是来自天南地北的珍惜宝物,大家可以随意赏宝,看到喜欢的即可买下!”

    随着这名知客的叫喊,所有人都走向了会场的中央。

    “快,看看,他们都买什么东西?”

    经常来此的人都知道这个步骤,这些人卖的都是一些珍稀的物品,只有有钱人才能购买,虽然那些小商户没钱询问,但这些宝物谁都想看,起码回去也有吹的了。

    这些人坐到自己的位置,然后纷纷打开箱子包裹,将宝物放在了面前的巨大桌子上,周围分别站立五六名彪形大汉将这些宝物保护其中。

    很多人就向中央位置围拢了过去,在一帮仆人的维持下,站成数排开始了赏宝。

    “哇!好漂亮,这应该就是和田白玉,而且是最上乘的那种,雕刻成一条巨龙,简直是栩栩如生。”

    一位商户看到面前一个足有一尺长的玉雕不住的感叹,这么大的玉石本来就少,加上雕刻的手法非常精湛,价格注定不菲。

    “是个好东西,不过价格也贵的很,足足五十两黄金,老田,你买得起?”

    身后一人撇了撇嘴问道。

    “五十两黄金,我一年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这只是最便宜的,你看那件东西,更是要八十两黄金。”

    在这玉雕旁边还有一件,是一只猛虎下山的玉雕,足有两尺高,刻画的更加生动。

    这一处都是珍贵玉石雕刻而成的物件,最贵的是一件足有四尺高的巍峨山峰,通体洁白,上面有翠竹、亭台和楼阁,翠竹是由绿松石雕刻而成,另外还有青玉、翡玉等各种宝石,这么一件要件一百五十两黄金。

    “好贵,咱们可是买不起,到下一家看看。”

    大部分人只能望而兴叹,不过还是有几个人眼睛放着光芒停了下来,看他们的穿着,定是有钱的大户,对这玉石颇感兴趣。

    紧挨着这玉石行的是一家药材行,桌子上放着各种药材,一位老者带着数人安静地坐在桌前,这老者看年纪足有七十多岁了,头发胡须皆白,但纵然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但精神却是抖擞,双眼烁烁放光,比年轻人还有精气神,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人参、雪莲、石斛、何首乌等等,都是珍惜的药材,其中一株人参更是如同一个小娃娃,长长的参须足有三尺多长,如此大的人参懂点行情的人都知道,最少三百年以上。

    百年以上的药材那是都快成精了,尤其这人参,病人垂死之时喝上一口参汤就能吊住一口气,甚至可以起死回生也有可能,这种堪称仙药的药材那是可遇而不可求,即便是那些参客们就深山老林中采摘,几年甚至几十年或许都碰不到一株,即便有,在这老参周围也必有野兽出没。

    可以说,这样的一颗人参背后或许有几条人命相陪也说不准,但这价钱也是惊人,最便宜的一株也要十两黄金,那一株三百年以上的老山参更是标价二百两黄金,足以称之为参王了。

    “原来是白先生,想不到这一次您亲自前来。”

    其中一位商客认出了那位老者。

    “哦!白老先生亲自来了,怪不得能见到这一株参王出现。”

    这白老先生名叫白风,在药材一行那是堪称老祖宗,他是极北之地深山中的一位郎中,以白家药行起家,二十多年时间在天下开设了十几家,手下徒弟众多,虽然店铺不算多,可是白家药行专门贩卖珍惜的药材,普通人根本买不起,而且他医术很高,所以在那些权贵之间很有名气,据说当年清王努尔哈赤得了重症,很多医术都束手无策,最后白风带着一株参王前往,一碗参汤下肚硬是把努尔哈赤从鬼门关里救了回来,从此更是名传天下。

    这一次他亲自前来,一些人能看到他的真容已经感到不枉此行了。

    “哈哈,多谢各位朋友还惦记我这老家伙,老了,那极北之地实在太冷,我这身子骨已经受不住了,这次到金陵就是养老的。”

    白风抱拳向周围的人说道。

    “白老先生到我们吴越之地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几个和他认识的客商大为欢迎。

    “白老,这两株人参我卖下了。”

    正说着,一位四十多岁的汉子拿着一锭金子走了过来,指了指放在桌旁的一株人参说道。

    这株人参标价十两黄金,也是价值不菲了,看样子也有七八十年的年头,也算是一株老参。

    “老刘,算你运气好,碰到了白老,要不然可没有这么好的参可以买到呀!”

    “是呀!我老父亲年前得了伤寒,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只要这老参才能医治,我寻了好久都没看到一株,这一次就等白家出现,看来我父亲有救了。”

    那汉子脸上带着笑容,虽然这十两黄金是他半年的收益,但能治好父亲的病痛也是值了。

    “好好好,都说大吴之地人杰地灵,人人都是忠孝之人,想不到我这第一笔声音就碰到了一位孝子,小六,给这位兄弟包好老参,另外加上三两枸杞,这也是十年的枸杞,配合老参一起熬制,滚烫的参汤下肚,什么风寒都能祛除。”

    白风吩咐一个徒弟。

    “那就多谢老先生了。”

    汉子一听连连施礼,这三两枸杞也得几两银子,虽然不多,可对方白送自己那就是仁义。

    白风此举顿时引来一片叫好,不少人也都商量着准备买下一株药材。

第一百六十章 稀世珍宝() 
“老先生,这株参王,我卖了。”

    突然一个声音响起,随后四位冷面男子将周围的人推开,一位三十五六岁的男子走了过来。

    “把钱给白老先生!”

    男子脸上带着一丝微笑,身后一人端着一个木盒放在了桌上,盒盖打开,里面放着明晃晃的金锭,整整二百两。

    “大唐的金锭!”

    身后明眼人一眼看出这金锭的样式来自大唐,看来这位男子必是大唐的某位权贵。

    “这位公子真是大方,我刚坐在这里没有盏茶的工夫就有人出手买我这参王,看来我这运气不错呀!好,徒儿,将这参王替这位公子包好。”

    几个人立刻行动,如同对待一个婴儿般将这参王轻轻拿起,放在一个上好的木匣中,这木匣是楠木打造,木匣的气息和人参的香气混合在一起让人闻上一下就很提神。

    “辽北白老爷子参王两百两金子卖出!”

    那位知客突然大喊,引来全场的人纷纷叫好。

    这是大会的规矩,每当有珍贵的宝物成功交易后都会告知全场。

    此刻在一个桌子前,沈富正坐在那里,面前有一个木盒,木盒上盖着一块绸缎。

    “这么快就有宝物卖出了?二百两金子,价格不错嘛,看来我该登场了。”

    此时几个人走到进前,看到桌子孤零零地放着一个遮盖住的木盒都很好奇。

    “我说你卖的是什么东西?为何不让别人观看?”

    “呵呵,我这东西可是稀世珍宝,只有人多了才能打开,不急,马上就有人来了。”

    话音未落,周围有人都走了过来,每个人眼里都是放光,这宝物实在是太多了,看的眼花缭乱,这些人是想先全场看一遍,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