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天鼎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黄天鼎立-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能感受到如果相聚不是太远的话,我心中的想法,通过它好像也能模糊的传达到弟兄们的心中。”

    “嗯。”蔡旭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战旗除了临时增幅你们的战力外的的基本能力之一,团队联系,是所有战旗都基本具备的外显能力之一,你以后多多接触它,就会随着对它的了解而得到更多更紧密的联系强化。”

    “不过因为战旗初立的关系,除了这两个能力外,其他的特别效果并没有存在,因此需要你们以后自己添加上去,记住一定要选定方向,进益求精,可别三心二意了,那样最后最大的可能只会是一事无成,就算勉强成功了也必然会因为分散而显得平庸。”蔡旭嘱咐的说道。

    “大人,您!”褚燕紧了紧手中的战旗,神情紧张而诧异的看着蔡旭。

    蔡旭刚刚的话中意思明显不只是一次寻常的交代,其中蕴含的深意让褚燕即感到惶恐却又浮现了那么一点窃喜之意,当然那丝喜意很小而且刚刚出现就被褚燕自己给斩灭了。

    “没错,战旗既然交给你了,那我就不打算再拿回来了,加上我也要不了多久,就会回转幽州,因此我打算让你先拿去,也好趁早熟系起来。”说话间,蔡旭转头看向了身边已经在热切的注视着它的周仓和何曼说道:“你们也是如此,等下如果我觉得时机合适,我也会把你们的战旗交给你们的。”

    “大人。”看着神情认真的蔡旭,何曼和周仓两人沉声拜谢道。

    “记住了,战旗的特异是由士卒全军的共同意志所凝聚出来的非凡力量,而掌旗的主将在这其中是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的。”

    “因此一柄战旗一次就只能是对应一个意志,也只能是由一个统帅在同时驾驭。

    之前能我兼着,是因为我是它们的创立人,再加上它们本身也还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因此兼着也无妨。”

    “但你们不同,战旗将会从你们手中开始真正的成长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你们自己的努力,战旗最后肯定都会是极为契合你们自己的意志和军团的意志,那时候除非是到了需要传承的时候,否则战旗的掌控权绝对不能放手。”

    “一旦放手,就意味着战旗将真正的被交出去了,那时候可就不是你想拿回来就能拿回来的了。”蔡旭语气意味深长的说道。

    “可属下感觉自己和战旗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啊!为什么交出去了就拿不回来了。”感受着手中隐隐和自己时刻联系在一起的战旗,褚燕不解的问道:“这种联系,难道会因为主动将战旗交出去而被割断吗?”

    “不,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意志思想的问题,战旗真正的力量来源就在于寄托在上面的庞大的意志力量,其他的煞气能量和生命精气之类的都只是以意志为核心的依附产物而已!”

    “掌旗者是最接近战旗的人,他的意志对战旗会有着极大的影响,虽然每一个能够继承成熟战旗力量的人,其意志必然是先被战旗本身认可的,但意志虽然认同可人毕竟没有完全一样的。”

    “就和很多人的目的可能是一样的,但其做事的方法,选择的途径,思考的方向却可能是南辕北辙的一样。”

第二百四十六章 放手(二)() 
“因此,一旦接替你们的继任者在被战旗意志认可的情况下,心中所认同的想法却又是和你们有极大差别的。

    那么只要战旗到了他们手中,而他们本身也够强要不了多久,那么战旗之上的集体意志力量也必然会因为他而逐渐转变过来。”

    “这是人在影响战旗。”

    “因此,那时候就不是战旗和你的联系还在不在的问题了!而是那时候战旗本能的意志本身就已经不再和你完美契合了,所以到了那时候,除非掌旗人自己答应,否则没有人能越过他直接掌控战旗的力量。”

    “包括战旗的前人掌旗人也不行。”蔡旭沉声解释的说道。

    这番话说的好像是在提醒三人在未来挑选军团继承人的时候,一定要郑重一些,谨慎一点,但实际上蔡旭真正的想法确是希望能通过这种隐晦的方式能加大他们挑选继承人的难度。

    以便他自己日后在收回这三面战旗时能够少费一些力气。

    虽然蔡旭并不是真的觉得自己将来收回这三支的时间会很久,但凡是多做些准备总是好的。

    而且他的话其实也没有错,至少这三面交给张角的战旗蔡旭虽然做了一些手脚,但最根本、最主要的地方却是真的一点手段也没有用的。

    虽然当初是有过一些想法的,但在他见过张角之后,无论是张角的态度还是他那隐隐传来的致命威胁感下所代表的实力,蔡旭都不想主动因为非根本性原则的问题而和张角闹翻了,因此还不如一开始就选择坦诚一些的好。

    也因此,褚燕三人即将拿到手的这三面战旗一旦真的被蔡旭交出去了,而后战旗也真的在这三人手中成长了起来,那么蔡旭就真的无法再直接掌控这三面战旗了。

    当然在这个时候,蔡旭毕竟还只是上代掌旗人,褚燕三人继承的战旗,其内部蕴含的意志本身就是他的一部分意志想法,此时全军包括褚燕他们自己也是已经认可了那种意志的。

    因此之后就算是再变,但蔡旭的影响力也只会是被无限的降低,和消弱,却无法被完全根除,这样的结果虽然让蔡旭无法再直接影响和掌控他们手中的战旗,但如果蔡旭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将它们当作战利品拿回来,那借助这那一点点的共同性,蔡旭费点时间和功夫,还是能再次回收它们的。

    区别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但意志这玩意就和很多靠传承理解的古文学典籍经典一样,没有如白话般的将意思锁定了的文字记载。

    在没有标点符号的时代之中,任何走心的典籍文学,一千个人看,不一定有一千种解读之法,但几百种大致抡圆的读法意思却是很有希望的。

    因此就算是老师言传身教的在教导弟子,都可能会教出一个和自己想法完全不同的学生,因为走心的学问就必须要会思考,而人的思考很多时候,外人能影响的说大也大,但说小也小,如果不是想要一个傀儡木偶的话,那就更是要尽可能的缩减外人的影响,以激发起自我思考的能力。

    因此,每一个成功的继承了老师意志想法的合格弟子,其本身的意志在和自己老师高度想象且合并的同时,也必然有着某一些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意志继承者,而不是傀儡。

    而这其中就有一个需要释放注意的地方了,那就是学生在理解和继承老师意志学问的时候,本身必然会带上自己的意志以至于衍生出不同于自己老师的东西来。

    那么当这个学生再去教导下一代的时候,他的学生去理解和继承的肯定不可能会是自己师公的学问和意志,而只可能会是他老师的意志,而这其中却是有着些微差别的。

    同样的当这个弟子学成之后,那么他自己的意志想法肯定还会再次和自己的老师发生些微差别,如此循环往复下去,虽然其中一些根本的东西,在没有大变的情况下,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细节上别说是十七八代了,就算是五六代之后,可能都会出现让一开始的那位老师目瞪口呆的变化。

    且一旦有大变发生,后辈扭曲先辈意志的事情多的去了,反正死人又不可能跳出来搞事,能做出改变祖宗之法的人,肯定不会在乎自己往上数七八代以上的祖师的想法的。

    就如同儒家理念一般,仁字是从孔子那辈传下来的核心,之后虽然添加了义,礼、智、信等,但多少年之后这些核心的东西好似一直没有变,可它们的解读却早就已经扭曲了。

    同理,从蔡旭手中流传出去的战旗,在没有特殊手段上手之前,蔡旭如果能一直保留着战旗上一代掌旗人的身份,那么他接受战旗的可能还是十分大的。

    因为褚燕他们承接的本身就是从他身上继承下去的部分意志力量,这一点,无论他们三人如何努力,以后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掉的。

    可如果在这之后,除了他们自己外,还有其他人接手了,且接连接手的人太多了,那么每多接手一个人,就代表着战旗内部蕴含的集体意志被污染和串改的就越会偏离之前原本的意志。

    如此,就算之后蔡旭将它们当作战利品拿了回来,也很可能会因为其上的集体意志早就因为很多人的接手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化,而完全没有了再接手回战旗的可能。

    不是本身就被战旗意志所笼罩的人是无法得到战旗意志的认可,掌控战旗的,这一点那怕是蔡旭在没有系统的帮助下也是不可能例外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的这个问题的考虑,所以蔡旭才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就是希望能逼迫褚燕三人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有放弃战旗的心思和念头。

    “多谢大人提点。”并不知道蔡旭这一番表面关系提醒,但实际上自己心中蕴含着深意想法的褚燕三人当即恭敬的再次拜谢道。

第二百四十七章 攻打() 
“嗯,既然都明白了,那就去行动吧!时间有限,我们等下需要先去汇合张牛角所部,而后带着他们一起去找天公将军。”蔡旭沉声下令道。

    “是。”虽然对为什么要先汇合张牛角而不是直接去找大贤良师张角有些疑虑,不过这个在时候三个之中哪怕是最有智慧的褚燕也只是自我揣测的以为蔡旭是想咬先集合更多的力量之后,再一起去看看罢了。

    “咚咚咚咚”轰鸣的战鼓锤击下,早已经在青锋营的士卒的掩护下,悄悄摸到了汉军南面营门之前的何曼,带着破军营在战鼓响起的刹那,就全军发起了最强的冲锋之态。

    与此同时,营外突然之间战鼓轰鸣响起,汉军大营之中负责南门营寨守护的将校士卒自然不可能没有丝毫的反应,相反,几乎就是在战鼓响起的瞬间,无论是当时守在营寨之上的士卒,还是本身留守在营寨内部的守卫士卒全都在瞬间行动了起来。

    只可惜就算是反应最快的本身就位于营寨上驻守的汉军守卫也才不过是刚刚朝着外面全神贯注的看过去,结果看到的却是一片片本来用来照面之用的外部火盆、火坑被一道道黑影瞬间掩埋的的画面。

    还不等他们开始拉弓射箭,本来布置在外面充当照面的无数火盆和火坑就瞬间被抹去了。

    零星的那一点点火红点点,完全不足以照明什么东西,加上早就被张角遮掩了的月光和星光,以至于整个汉军南大营外处基本就是漆黑一片的环境了。

    “该死的,竟然有如此多且厉害的斥候士卒,能马上去通知校尉大人,敌人不简单,希望他能赶紧过来支援。”负责南面营门守卫的营门卫统领,王峰在看到那一道道飞扑着灭掉了火焰的黑影之后,当即暗骂了一声的对自身身边的亲卫命令道。

    虽然都是驻守南面营寨,但在没有敌人的时候,自然是不可能一口气把驻守人员全都派上去的,分班那是必须的,区别只是三班还是两班而已。

    “诺。”身边的亲卫转身离开。

    “与此同时,城外,就在黑暗骤然笼罩了整个南面营门的下一刻,负责第一批冲锋的何曼当即大声惊喜的呼喝了起来。

    “火焰已灭,敌人看不到我们,兄弟们加把劲,冲过去就是胜利。话音刚落,何曼就自己提着那几乎和他等人高的巨大狼牙棒迈着沉重的步伐,飞快的朝着前方的汉军营寨大门冲杀了过去。

    “嗖嗖嗖“因为黑暗先一步下来,守卫在营寨之上的汉军士卒完全看不清楚下面的一切,只能是靠着之前的感觉来打击下面必然存在的敌军,然而这种情况下,其效果可想而知。

    杂乱而稀疏的箭雨在能见度十分低的黑暗之中完全无法阻挡敌军的冲锋,哪怕守军的营门守将已经尽可能的第一时间招呼麾下的士卒一起朝着营门口的放向,估算着时间和动静发出了齐射。

    然而也不过是一轮射击之后,连结果都看不到,一个恐怖高大的巨汉就提着一柄同样恐怖巨大的兵器从黑暗之中杀出,在营寨上的微弱火光照耀下,对方以恐怖峥嵘如妖魔的姿态轰鸣的将手中的武器重重的轰击在下方营寨的大门之上。

    “轰“一声惊天巨响,伴随着巨大的震动之声,让正处于营寨大门上方的守营副将都有些脚步微颤,更别说是其身边的其他士卒了。

    基本上人人都被小小的晃动了一下,虽然并不会对他们的身体照成什么巨大的损伤,但轰鸣的巨响伴随着下方传来的恐怖震动和摇摆,任何一个明白刚刚发生了什么的人都不可能会对此没有丝毫影响。

    “好的力气,此人之肉身已经近妖,不可力敌。”一手狠狠的抓住身前的木制城垛,王峰心悸的说道。

    作为汉军守营副将,王峰也是北军五校中层将校之中的资深军官了,因为本身所处的位置,让他能够接触到很多寻常地方的军官将校无法接触到的消息和知识。

    因此在今天之前,他从来都不觉得个人武力是真正决定战争胜利的极大要素,毕竟霸王就只有那么一个,而其他的依靠个人武力称雄的,哪怕是能纵横一时,但一旦遇到真正的强军了,除了逃外,就也只有被围杀一个下场了。

    而且最出名的霸王不同样还是被韩信逼杀了的,而相对的以兵法韬略为依仗成名的名将确是比比皆是。

    因此武将的个人武艺力量只能是一个保命依仗,有最好,但没有也不是非常重要,只要能保持基本素质要求就可以了,毕竟统兵越往上走就越不需要亲自动手。

    真正重要的还是要看麾下的精锐和军团的煞气云层的力量,以及主将对麾下士卒军团的指挥能力,这才是属于军队的真正的力量。

    这种想法不只是王峰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很多北军五校等站在汉帝国最上层的所有强大集团军之中的中高层将校的大多数想法。

    包括北军五校,甚至包括现在的董卓带出来的西凉军,从上到下基本上都是如此的想法。

    因为精锐,因为团队的强大,所以从古到今,所有非勇战派武将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精锐军团都是并不迷信个人武力的。

    那怕因为传承他们很多都知道个人武力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配上同样强大的军团,其所能爆发出来的战力十分强悍。

    但最后打的时候,不还是在靠团队作战吗?而起基本上大多数时候,事实都能证明团队的力量才是在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

    几百年来第一个打破了这种规矩常识的是西楚霸王,第二个拉开这种武将为尊的人还在并州默默无闻。

    因此匹夫之勇在此时的战场时代之中,一直都是不被提倡的,至少在真正的汉军正规的精锐大军面前,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勇士将校去靠比武来提升己方的战斗士气,这种事只有杂兵才会需要好吧!

第二百四十八章 奇怪的命令(一)() 
然而今天在看到下面的那个依靠自己的一己之力,打出如此动静的巨汉,王峰第一次觉得,个人武将的武艺还真的并不是完全无用的。

    “至少如果有那种恐怖的肉身的话!”王峰心中有些艳羡的想到。

    “轰轰轰……”下一刻,伴随着之前的轰鸣巨响,在远处敌军那咚咚咚的战鼓声下,一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