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对于北方的胡人大部落来说,斥候可从来都不只是人,天上的雄鹰也同样可能会是他们的斥候。
虽然以王柱那里得到的情况看,雄鹰就算再有灵性也只能是起到预警、传递密信、以及追踪敌人的能力,而无法具体的汇报情况。
但蔡旭同样的也不能肯定自己今天的行军有没有被探查范围极广,视力极佳的雄鹰发现,被发现了,这三四千的人又会不会被传递消息回去的乌恒人重视,因此他觉得明天需要先试探一下。
不然贸然行动下,要是乌恒人早有准备,那反而会变得极为不利。
“世间之事没有绝对只有相对,但唯谨慎之心不会有错。“蔡旭想起了上辈子听人说过的一句话,套在这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心中抱着反正现在的乌恒人都已经原地驻扎了下来,准备着他们那坐收渔利的想法,在没有摸清楚沮阳城战事情况下应该是不会随便进军的心里。
蔡旭觉得如此花费一点点的时间去试探一二以保障万全,怎么看都是值得的选择。
第八十七章 称呼的意义()
“这样,明天我于你三百亲卫,你带着他们深入乌恒人的斥候和我们的斥候争夺的范围,让他们去屠杀乌恒人的斥候队伍,务必保证每次战斗都是全歼敌手,我需要看看乌恒人的反应。”蔡旭沉声说道。
“是,主公。”听到有支援,这名斥候军侯当即大喜的说道。
而蔡旭听到对方的那声主公,心中也更加高兴。
对于黄驹等人隐蔽的以蔡氏集团为核心侵蚀黄巾军的力量的计划和安排,蔡旭自然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因为自从蔡旭等人在得到张角的回应之后,就马上着手开始在手下的士卒之中实行了主公和圣子大人并列的称呼,其目的为的就是希望能让麾下的人尽快的自动喊蔡旭为主公。
这是一种隐性的站队划分。
虽然只是一个看着类似的称呼的问题,都是以蔡旭为主,好像没有什么差别的样子。
但实际上对方自动的改变称呼在蔡旭和黄驹等人看来其实也是十分准确的反应出了对方的真实内心。
叫主公的那自然就是要做蔡旭个人的家臣,家将,要投入以蔡旭为首的蔡氏集团之中。
而叫圣子的,那就是完全投效黄巾军的信仰怀抱的人。
听命蔡旭等人,完全是因为蔡旭是黄天圣子,如果有一天蔡旭和张角这种黄天的代表起了冲突,或者他本人与太平道的教义相违背了,那这些原本十分忠诚的人可就不能肯定还会一如既往的忠诚了。
毕竟人家投靠的是信仰,并不是蔡旭本人。
这种情况真要说起来这种情况到是和某位曹丞相晚年时期的情况十分类似。
那位毁誉参半的曹丞相所处的时代恰逢是乱世,在政治上,战争上奋斗了一生的曹丞相花了半辈子打下了一大片大大的版图,可等到他晚年时,他才发现从他当初为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接过朝廷大义之时开始。
一直到他晚年的时候,他还是一直都无法完全也分清自己手下的人到底是真正效忠他自己所代表的曹氏集团,还是他名义上尊从的大义。
不管曹丞相自己心中是怎么想的,当他开始思考起自己的继承人的问题之后,他就不得不想办法确定下这个忠诚的问题了。
否则他在还好,可他要是死了,那他也怕自己前脚刚死,还没入地呢!后辈家族子嗣搞不好就要被人给连根屠掉了。
要是打天下,打了大半辈子,生前战场功业上没输,死后却连他自己最后都被人拉出来鞭尸了,那才是真的不可接受。
因此当初的那位曹丞相就找了个借口试探了一下,为此就算是自己最得力的谋主引起了他的怀疑,也被他毫不犹豫的杀了。
当然蔡旭这里就不需要和那位曹丞相一样了。
曹丞相当初一开始可是势弱无比的,接受大义的时候基本上一直都是在面对强敌环视的情况,为此他不得不反复屡次的借用大义的力量,也因此他自身的根基本身也在不断的和所代表的大义名义结合在了一起。
这才让他最后不得不采用激烈的方式,硬逼着手下的人自己表态,不惜举起屠刀一刀切下去,损失自己也要得到准确的答案。
而蔡旭不同,蔡旭一开始做的基本就是无本买卖,如今的一切大多都是靠的坑蒙拐骗而得来的。
当然现在他也已经洗白转正了,再加上大义虽然在的,但却没有在蔡旭面前跟他争什么,一切都是蔡旭自己做主。
所以蔡旭可以从容的慢慢的去转化吸收,不需要和那位曹丞相一样激烈的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去割除隐患。
而手下人之中有多少人会自动喊他主公而不是圣子,其实就是代表着蔡旭对幽州黄巾军私人影响侵蚀的程度达到了什么地步。
………
翌日一大早,蔡旭才刚刚起来,准备吃早饭的时候,就被一声沉闷的牛角吹号声打断了。
“这是乌恒人的斥候出动的信号。”一旁随侍左右的斥候军侯恭敬的说道。
“斥候出动还会吹号角的?不应该是隐蔽的派出人手的吗?”蔡旭惊奇的问道。
在蔡旭的理解中,斥候这种兵种不就应该是隐蔽的行动的吗?怎么能吹气号角。
也许是看出啦蔡旭眼中的疑惑,斥候军侯恭敬的解释道:“回禀主公,我们斥候虽然平时的时候是以隐蔽为主,但假如是在进行斥候交锋战的时候,那就没有必要如此了。”
“因为我们和对方都是互相知道对方的存在的,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最大的隐蔽机会,再加上这里大部分都是平坦的丘坡地带,少有林地的地方,因此也很难真的影藏下来。”
“加上这次乌恒人主力军没有动,因此也就形成了这种明着通知,而后双方进入一定范围的斥候厮杀的情况。”
“哦,原来如此,那为什么乌恒人不出动大部队围剿你们!”蔡旭好奇的问道:“在这片大多数都是平原的地带,如果乌恒人真的出动的话,你们应该都已经死了才对。”
“可如果我们都死了,那乌恒人就没有一直赖在这里不走的理由了!”斥候军侯恭敬的说道。
“嗯!你倒是看得挺明白的吗?”蔡旭颇为诧异的说道。
虽然蔡旭昨天在得到乌恒人行为的准确的消息后也猜出了乌恒人的心里,但他可不记得有和别人说过。
因此眼前这个从来就没有见过的斥候军侯八九成就是自己想出来的了。
这可就显得十分的难得了。
要知道在这个文盲遍地,民智不开的时代。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个人无论才学如何,只要他会,那就百分百是士的一员,区别只可能是显赫世家还是破弱寒门的区别,就算真的是底层农夫之家出身的,最差也会有一个士人作为老师教导接迎其踏入士人的门槛。
否则连字都不认识的话除了上战场拼命外,实在难以谈什么才华之言。
第八十八章 钮钴禄和()
也因此在这个时代的底层人员之中,绝大多数的人虽然也有聪慧思考的时候,但因为受限于自身眼界的关系,基本考虑不了什么太长远或者太过深入的事情,对于自身的职务非经验丰富者基本也都只是照章办事而已,少有能深入思考着。
凡是能有自己思考的,一般也够资格担当如小队长之类的一些底层或中层指挥者了。
“虽然斥候一般都是挑机灵的精锐去办事的,不过能自己猜出乌恒人的举动和出发考虑,显然眼前这个年轻的人见识不短,这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斥候经验极为丰富的人就可以解释的。”
“没有任何知识学习,就能做到这一步,至少这人不同于一般的底层士卒军官,不是有特别的经历就是真的十分有天赋才华,不管是那种都至少是有些培养价值的人呢!”蔡旭心中打量着对方想到。
他并不觉得一个会被派来当斥候的人会有什么文化传承。
因为斥候所部虽然都是军中精锐之所,但同样的那也是死亡率仅次于先锋敢死队的兵种,能被安排来的,大多基本上都是本身精锐,但之前在军中地位有些低下或者被人排挤打压的一些人。
无论是他们自己急于立功翻身的内心,还是源于军中的一种隐性打压,都表明了会成为军中斥候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的起点。
不过蔡旭可不觉得他自己的麾下那些基本上都是泥腿子出身的家伙们会有人敢打压或排挤一个可能会是士人的人才。
要知道蔡旭本人对读书的寒门士人的人才的渴望程度那可是传遍了幽州所有黄巾军的,求贤若渴都不足以形容他的渴望,蔡旭想不出是什么样的疯狂嫉妒会让人冒着得罪他的风险也要陷害别人。
想罢!蔡旭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对方说道:“你叫什么?哪里人?为什么加入黄巾军,而且还是成为了一名斥候。”
“启禀主公,属下名叫”钮钴禄和”乃是右北平郡人士,因为当初感念黄天欲要建立大同世界的教义而加入了黄巾军。”
“因为属下曾经也是部落之中的勇士,后来虽然部落被灭,属下自己也被乌恒人抓去当了一段时间奴隶,但因为及时逃了出来,所以身上的本事还没有颓废掉,加入军中之后,属下就被分派入了斥候队伍之中。”
说完,钮钴禄和一脸紧张之中带着一丝期待的目光看向了蔡旭。
要知道他今天之所以没有去战场上杀敌立功,就是因为蔡旭,作为一个小部落出身的人才,钮钴禄和自然知道怎么做才能引起大人物的赏识,因此他放弃了今天甚至之后的立功机会反而是来陪着蔡旭。
如果能被蔡旭看中,那可是直接胜过了再立十倍的功劳。
当然再这之前,钮钴禄和也是时常打听过关于蔡旭整个黄天圣子的事情的,虽然他从来没有想过会那么快的就见到自己效忠的主人,但好歹他准备过了一二。
“听说这位大人最看重的是才华,其他的地方反而不太重视,如果他能不像其他汉人大官一样看不起胡人就好了。”
“那样我钮钴禄和也算是有出头之日了。”钮钴禄和心中紧张的看着蔡旭,此时蔡旭已经褪下了脸上的黄巾面具,钮钴禄和可以清楚的看到蔡旭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
他怕自己再次看到鄙视和厌恶的目光以及那皱眉的表情。
一旦那样他进觉得自己想要成为人上人的机会恐怕真的没有什么希望了。
在钮钴禄和的期待目光下,闻言的蔡旭先是微微皱眉,而后在对方有些黯淡的目光下,蔡旭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胡人啊!”
“胡人不好。”钮钴禄和整个人脸色变得有些煞白了。
“但是,我看你打扮的完全看不出什么胡人的模样的,相比也是心慕我华夏文化之人。”
“你刚刚说自己的部落被乌恒人灭掉了,那你不如改个名字吧!”峰回路转,不足以形容钮钴禄和此时的内心。
天地翻转啊!虽然蔡旭说得不直接,但机灵的钮钴禄和却听出来了,这是要自己该名字直接当汉人啊。
打死钮钴禄和,他也不相信要是对方没用重用自己的想法会提这种事。
“这不见是摆明了要自己和过去完全割断了,一切从新开始啊!”钮钴禄心中激动万分的想到。
因此在蔡旭话音刚刚落下,钮钴禄和不过是惊喜的一愣,随后马上四肢伏地的恭敬跪拜道:“属下才学浅薄,还请大人赐名,让属下可以以您的恩赐行走于世间。”
“嗯。”蔡旭眼瞳一瞥想到:“这马屁拍得很有水准啊!”
“虽然要和过去割断,但也不需要完全摒弃,就取一个和字吧!”
“至于姓,就跟我姓蔡吧!”
“不如你以后就叫蔡和吧!”蔡旭想了想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蔡和多谢主公的恩赐。”钮钴禄和,哦,以后的蔡和面色大喜的再次拜谢道。他可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起一个跟主公蔡旭一样的姓。
以蔡和加入汉人之后的了解来看,汉人对姓氏可是十分重视的,并不是可以随便冠带给别人的。
同辈之中论资排辈,长辈之中追溯血源,那都是常有之事,至于手下奴仆,那更是非几代人的功夫或者泼天大功不足以添上主人家的姓氏。
“如今我这算是已经成为大人的家仆或者家臣了吗?”蔡和心中窃喜的想到。
“嗯,你喜欢就好。”相对于蔡和的惊喜,蔡旭到是没有多想,他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的姓好,所以就送给蔡和了,可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最多也就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亲近拉拢之意而已。
反正只是一个姓,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付出,给了也就给了。
蔡旭可没有这个时代人,同源血脉、姓氏对自身祖先所传下来的姓氏的那种荣誉感和责任感。
“你竟然都做到了斥候队中军侯的职位了,那本事应该不小才是,说说看你都用什么本事?”蔡旭再次问道。
“属下懂汉语,精通乌恒部落语以及鲜卑文字和草原上一些南部草原上大多数草原中小部落的部落语言。”蔡和自信的说道。
第八十九章 赐名蔡和()
他没有提自己在武艺骑射上的才能,不光是因为蔡和清楚自己那些骑射的能力虽然也算是不俗了,但那也要看是和谁比了,显然他是还没有达到能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的地步的,因此他也清楚蔡旭并不需要这样的人,因为他手下多得是这种有武力但却没有强大到够资格当大将的人。
因此蔡和报出的是自己另外一个特别一点的本事。
那就是他的语言天赋。
要知道作为一个总共只有几百人的无名小部落出身的人,蔡和和他曾经的族人可都一直是在汉人以及乌恒人和鲜卑人这三座大山之间小心的生存着的。
因此作为小部落的人,你不可能说不去了解身边这三个随时打个喷嚏都可能灭了你的老大。
而蔡和就是很多小部落之人中比较出色的沟通人,虽然胡人的出身导致没有人教他学习,也没有人带他多久。
但在部落兄弟直接行动的潜移默化下,曾经的蔡和不只是学会了诸多小部落的偏僻方言口音,对主要的乌恒文化,汉人文化以及鲜卑文化都有着他自己的了解,比曾经示范给他看的那些人学得都要好。
其中尤其是对汉人文化,蔡和是最仰慕也最花费心思的,因为在他的眼中衣冠汉人要比胡人高尚的多。
尤其是那些汉人世家的贵族,哪怕是乌恒和鲜卑的那些大人物在他们面前,两两对比,差距大简直都不想是生活在一片天空之下的人。
不过因为条件有限,蔡和也只能做到能听懂和会说,但汉字他也是不认识的。
“哦!你竟然懂得汉人和乌恒人以及鲜卑人的三族语言。”蔡旭心下惊诧的说道。
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人会特意举办什么的教导人学习是外族语言的地方,因此要想学会外族的语言都必须是让学习者自身深入接触那个种族才能通过耳语目染的相处学会一二。
其中汉族还好说,毕竟汉人的地盘极为广阔,人口也十分繁多,文化传承多种多样,拥有前所未有的包容性。
而汉人虽然极为看不起异族,但他们却并不会限制其他人学习他们的文化,反而十分乐见其成的去宣传自身文化的优越性。
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