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天鼎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黄天鼎立-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武道前期修炼除了基本通用的锻体阶段外,在战斗方面关羽九成九的风格就是重在爆发,重在气势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其实就是没有跟名师学过,招式什么的就是他的短板,因此为了战斗,于其去和敌人比自己最弱的部分,还不如以自己最强的优势去碾压对手,而相比于那些有传承的人来说,关羽唯一可能占优甚至是持平的可不就是他先天的强悍体魄了吗?

    不需要什么华丽的招式,也不需要什么战斗布局意识的节奏安排,更不需要去揣测对手的下一招,对关羽来说,那些都不适合他这样没有传承的草根的战斗方式,全力爆发,完美的发挥自身体魄的先天优势,以最有力,最快速,最巅峰的状态直接出手,全力,乃至是超额的爆发下,争取一刀斩杀敌人才是最适合关羽的战斗。

    那只需要全力爆发,只要够快,只要够强力,简简单单的匹夫三刀也同样能爆发出无法抵挡的战斗力。

    所以关羽的武道注重爆发,注重气势,当然这里的气势,在今天之前,都只是关羽下意识的本能调整,他认为那是一种战斗技巧,但却并不是说他就真的理解了何为气势的力量了,只是多年逃亡天下的经历让他学会了要时刻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自己的力量的习惯,而他在调整自身状态的时候,就会给人一种聚势于心的感觉。

    只是就算之前因为武道修为不够,关羽还无法明确的感悟理解到气势的力量,但毕竟也是常年使用哪种力量的,在这一刻随着他心中感悟的明确,多年的习惯下,关羽对这种类似气势的力量在捅破窗户纸的瞬间就有了极大的认知和感悟。

第四百六十四章 关羽的蜕变() 
    

    关羽的变化就好比于往池塘内倒入颜料水的同时,那股子轻微的冲击力竟然还将本身就沉浸在池塘内的颜料包给弄破了一般,无数的理解,曾经的无视下的瞬间灵感都在那一瞬间好像粉碎了时光的隔阂,一起跨越时间如同泉涌喷出一般从关羽的心底迅速冲入了他的思维。2yt

    于思维的火花中带给他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而随着关羽思维中的理解明悟,无形的气机能量世界中,关羽体内好不容易才刚刚恢复的那一点的煞气能量,也在瞬间就开始产生了极大的渲染变化。

    碧绿,一种青到碧绿的翠光在关羽无法察觉的情况下,瞬间就将他体内的那点煞气能量给彻底改变了。

    凌然之中,一股无形的威势开始随着关羽的体内煞气能量的转变而从他体内迅速扩散开来。

    “吁吁”突然爆发出来的强大威势在爆发的瞬间就给与了关羽身边众多士卒极大的精神压力,有那么一瞬间,一丝微弱的有点神威如狱的气势味道让将近三百多匹受本能掌控的战马齐齐受惊一般的嘶鸣而起。

    要不是远处战斗早已经进行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就这一下,关羽等人必然要因此而完全暴露。

    “这就是心意的力量吗?”十个呼吸之后,关羽带着欣喜和感慨的语气眨巴了一下直视不动的双眼。

    不同于张飞,也许是因为领悟和理解程度的不同,以至于导致了双方各自体内的变化程度也极为不同,相比于张飞几乎只能算是刚刚种下一颗种子,关羽这边因为领悟的本身就是十分契合其之前的积累,因此除了当场明悟的那点入门理解,还在底蕴积累的燃烧下跨进了很大一步,在自我心意的道路上领悟的更多。

    也因此关羽的蜕变程度要比张飞强很多,已经能让他在体内煞气能量瞬间发生转变的那一刻,就察觉到了自身的变化,结合蔡旭曾经送给他的武道书册,关羽瞬间就明白自身身上发生的是什么了。

    武道修为,从觉醒煞气能量开始才算是真正踏入了超凡力量的大门,否则没有跨过这道坎的人,再厉害依旧属于凡人程度,虽说,古今一来,一些以时代论都是极度稀缺的特别妖孽,在天赋异禀配合人体极限的程度上同样能爆发出极大的战斗力,不一定说就比不上二流武者,但只要无法跨越这道坎,那毫无疑问,未来就是没有什么未来的,因为武道大门他们就从来没有跨越进来过,门外就算搞得再厉害,也就那样了。

    而从觉醒了煞气能量的二流武者开始,如果想要再进一步,那就不光是需要积累足够的煞气能量,更主要的还是掌控全身上下所有的煞气能量,而不是入门时的那一点点,必须完全掌控全身所有的煞气能量(这不管影响着武者突破的成功几率,更影响着武者未来的潜力),最后再找到那个最关键的一点,这三个条件才算是二流到一流之路上突破必须要满足的隐形条件。

    通常这种类似的修炼条件除了机缘无法确定,都是十分磨功夫的,就算是有传承的人也需要花费一两年的时间进入正轨,而没有传承的,在这里浪费个好几年的时间去摸索是十分正常的。

    因此关羽是幸运的,虽然因为蔡旭,他的命运已经彻底改变了,未来的前途几乎也就被蔡旭限定在某个方面了,但至少单单只是在武道修炼上,他同样因为蔡旭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作为此时的天下第一大教派,黄巾军背后的太平道,有道家背景出身的张角绝对就是世间传承最顶尖的人和势力之一。

    而得到张角看重的蔡旭也同样得到了此刻巅峰状态下,太平道除了核心的太平天书外的其他所有武道传承和此世之谜,借此,关羽不需要再和原本的命运一样,还得自己浪费时间的摸索好多年此案得出前进之路的方向,此时的他,单就武道未来而言,必然是会比起原本命运之中要更有前途。

    就如此刻,因为关羽早在得到蔡旭送于的太平道收集、整理后的武道传承之后,心中本就渴望这些的他自然是早已经将那些武道常识全部都牢记在心了,所以他知道除了以上常规情况下的苦修模式,基础磨砺的修炼积累自身以求突破外,还有一种力量是可以极大的缩短从二流到一流之路的时间的,而且在缩短修炼和积累的时间的同时,还不会影响武者未来的潜力,甚至应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在增强武者的潜力和实力。

    那就是他此刻领悟的所谓的心意的力量。

    华夏自古的传承,除了文字和文化习俗是通用的外,在学问,在道途理念上的前行就是十分注重个人领悟的,从春秋百家争鸣开始,名师真正用心教导出来的肯定不会是废材,但其学的却并不会就和先师一样。

    学其思,学其理,学其道德而摄取其中之精华,转化为自我之理解,这是自古一来就提倡的,老师不一定就对,学生不一定就错,徒弟不必,不如师傅,师傅不一定就要强过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脱于蓝才是真正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传承了。

    而在所有的传承之中,心意这方面的传承绝对算得上是最抽象的,因为其讲究的就是自我心意的理解,千百人看一物,能看出千百种不同的东西和看法以及感觉,维心之说最忌讳的就是无知的模仿和前人的限定规划。

    因此这类传承,任何一个有资格留下传承的人都不会选择讲明,只会以一种玄之又玄或者一笔带过的描述提醒后辈有这种情况,但却绝对不会说透,否则将自我的认知,自我的道途强行套在后辈身上,那只会变成扼杀天资出众之辈的未来,无形中本可能青出于蓝的潜力股就会随着这种明确道路指标而被限制了自己的未来。

第四百六十五章 关羽的蜕变(二)() 
    

    因为越是沿着先辈的道路去前行,虽然本身是在吸收着先辈的精华理念,但同样的也必然会被先辈的认知道理给限制了自己的眼界,最后如果对自身道途有没有足够的自我理解的话,那只会越加沉沦在先辈的道路上,根本无法挣脱,除非在最后能在这个基础上直接沿着先辈的路悟透了先辈之道,否则这辈子也别想超越自己学习的先辈,只能成为一个各方面都差很多的弱化版的先辈的影子。

    当然这点对古往今来百分之九十九的后辈学员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就是属于一辈子也无法超越先辈眼光的存在,但对那极少数,有着足够潜力媲美先辈的潜力股来说就不行了,他们是历史进程之中随机安排下来的几个可以有资格成为一派之祖,顺应时代发展,整理文化传承,指引千千万万的民族同胞继续保持优秀甚至是更加进步的文明传承的保障。

    对他们来说,先辈的道理和传承,完全继承虽然是学习到了,但却更像是一种枷锁。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此,每一个有资格留下文化,学问,或者强大武道传承的人都是一个时代的璀璨,他们也都不会希望出现那种情况,因为以他们的智慧,又岂会不明白后辈之中通常是很难涌现出在他们的道路上超越他们的现实的,这是每一个强大者的自信,后辈可以沿着他们的道途和学问以及传承走向正途,但要想在这条道路上超越他们,那就真的是想多了!

    而且一旦出现了僵化式的传承,后辈一味的将先辈的东西当做真理,而丝毫不敢逾越,那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后辈领悟能力的问题,这门学问或者传承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开始变味,开始缺失。2yt

    这点看蔡旭前世历史中,自五胡之后,华夏真正的先辈文化传承断绝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演变就完全可以看出来了,在隋唐时代还多少因为胡人野蛮,注重实力,崇拜强者,风气开阔的习俗融入的关系,让华夏之地就算文化有些断层的,但总体还是保持着精神风气上的上扬积极态度,但自隋唐之后,有宋以来,就真的是连所谓的开拓精神都失去了。

    从那连所谓的文坛盛世上就能看出来了,说是盛世,还不就是被阉割后的虚假繁华吗?

    远的就不说了,自春秋伊始,到战国争霸,霸秦,强汉以来,真正流传着华夏文化传承的,不管是哪家学说,哪家传承,不管是文道理念,还是武道霸途,什么是靠吟诗作对的风月之事来彰显所谓的文学经典了。

    区区玩物,就算再被冠以风雅,说到底不过是表达之言词而已,舍本逐末的去宣传这种东西,甚至连经典本身学问都开始靠边站,只求会背,不求通达理解,只求会遵守而不求理解,这样的环境下所教导出来的人,除非个别能坚持自我理念的,广大的平庸学士哪有不被糊弄的道理。

    深深的套路限制已经将后辈子弟的思想,先天都给禁锢在了先辈本就残缺了的传承阴影之中,加上奉行过度的愚民之策,家天下权利禁锢的,自宋之后也就那两个人算的上是真正在学问上出彩了的,其他的名声大的,基本都是靠一个清廉,靠风俗雅士,个人德操而闻名。

    于国,于民,于文化传承,最多的还是起了点德操上的榜样左右而已。

    别说是什么一道之先河,开创思礼之传世了,就算是在真正有用的治国,治民,强国,强军之道上真正学出来了的都是按时代来论个别的。

    孔子追求的从来不是华丽的表达言辞,而是礼节,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矩。百家诸子追求的道理从一开始就都是平天下的政策之法,而非所谓的风月。

    好在,蔡旭此刻身处的这个时代,华夏历来讲究师傅领进门,而后最多言传身教,让天资者自学自悟的教学大理念还没有断绝,关羽这类有天资的人,虽然没有名师指导,但在机缘到了的时候,靠着自身的积累,直接就能靠着传承书册上描述的那点只言片语的论述,自己跨过心中的门槛,成就自我道途的开始。

    一开始的他肯定是比不上那些真正强大的极致武者,但他至少已经提前拿下了半张通往极致强者道路的门票。

    随着全新蜕变后已经有了几分罡气煞气能量开始在关羽全身扩散流转后,之前他两次全力爆发下受到的伤势在淡青色的煞气流转下开始迅速恢复了起来,暖洋洋的感觉中,关羽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自身的状态在迅速恢复,尤其是本身就休息调整过的体力消耗,更是恢复的比原本情况下,凭空多出了三成以上的恢复速度。

    “已经开始像着一流罡气转变的煞气,凭空就能为我增添了三成突破一流武者成功的几率,而且看这情况,我煞气转罡气下带来的天赋之一应该是在恢复力上,倒也确实是和书上说的一样十分切合我自身的需要,这下我也可以更放心的积累自身潜力了。”细微的感受着体内截然不同的力量,感受到随着全新的能量在体内顺着煞气源流的通道在全身流转下,体力的迅速恢复,一股好似旧力刚去,新力接棒的感觉开始随着体内全新能量的流转而开始迅速从关羽体内各处蜂拥而出,这一切都让关羽的心气,气势变得更加高昂了起来。

    他的依仗来自于他自身的实力,而此刻毫无疑问的他的实力正在迅速恢复,且处于变强的蜕变之中,而随着实力的恢复变强,关羽的信心自然也就越足。

    以上说的虽然不少,但实际上也不过是关羽体内开始蜕变的那点时间而已,而思维上的顿悟,处于思维中自然是无比漫长的,但在现实中却往往只是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而已,

第四百六十六章 踏阵(一)() 
    

    关羽的蜕变大概花费十个呼吸左右的时间,从看到八百逆势疯魔下的明悟,到自我煞气转变,体力状态全面开始加快恢复,已经最后的完全苏醒回神,关羽总共花费了十个呼吸的时间,等到他完全恢复信心的开始再次关注远处战场的时候,他和张飞约定的时间也才不过是刚刚延迟了一小会而已。

    正好八百乌恒疯魔的爆发,毫无疑问的也是吸引了张飞的瞩目,因此一点点的时间误差,还不至于让张飞多想,他依旧忍耐着的跟在乌恒溃兵身后,细细观察着,体味着前面那些人的癫狂状态,细心的回味着自己之前那一闪即逝的一些灵感。

    言归正传,回过神来的关羽第一时间就开始重新审视起了战场的情况,毫无疑问的在意料之外的八百乌恒溃兵如同疯魔般的爆发下,战场的局面演变,虽然依旧还是不利黄巾军,但这也只是因为乌恒骑兵的坚韧以及人数的大优势在影响而已,真要说碰撞下的战力和气势,别说是还没有插手的关羽和张飞了,就算是那癫狂了的八百逆势乌恒也是在局部狂暴的压着对方打的。

    虽说这十几个呼吸后的正面逆冲下,八百乌恒疯魔已经降到了不足五百人了,但正在以自我生命,疯癫的杀意保持着碾压之势的他们不光没有因为身边不时倒下的同袍而感到什么负面的影响(都疯癫了自然也就没有啥恐惧之类的负面情绪了),反而随着杀戮的畅快和疼痛的刺激,这些还没有倒下的人的气势反而在越发的超上攀升着。

    与之相对的,面对此刻真真是如同从血海下杀上来的这种癫狂的修罗,就算是以乌恒精锐的实力和坚韧心性也不由的在近距离迎面的那一刻受到了来自心灵的巨大冲击。

    鬼神之说,在这个时代,可不光是华夏在相信,相反如果说华夏因为诸子百家的文化传承,虽然也信,但主流还是相信天,相信祖先的话,敬神,那部落野蛮的草原胡人则是除了天外,就是普遍更加相信鬼的存在,鬼神,鬼神,就是无法离敌的恶鬼,被尊称为神。

    回过神来,感受到身后三百骑兵正随着远处的血腥厮杀而变得呼吸粗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