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昭烈帝- 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想知道,汉人是如何面对这些难缠的对手。

    “赵国的武灵王是一名敢于打破旧思想的勇者,在他的坚持下,赵国军队舍弃了笨重的战车、舍弃了宽大的袍服,毅然向胡人学习,着胡服,习骑射,训练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骑兵部队。”刘备滔滔不绝地说着,“面对顽固的贵族元老,这位伟大的国君曾经说过,德才兼备的人做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无须拘泥于古人的旧法。”

    “这位武灵王是个英明的君主,罗马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正是在他的带领和军事改革之下,我们才击败了北方的强敌。”梁固兴奋地说道。

    “你说的是马略?”刘备问道。

    距今三百年前,罗马与辛布里人、条顿人、阿姆布昂人和凯尔特人爆发过激烈的战斗,九年之中,罗马人七战七败,三名执政官战死,二十六个军团全军覆没,损失接近二十万人,形势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盖尤斯马略横空出世,他临危受命,改变旧有制度,将征兵制改为募兵制,又改变了兵种搭配、编制和战斗方式,重新奠定了罗马重步兵坚不可摧的称号,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被人们赞颂是拯救了罗马的人物。

    刘备自然不可能如此了解马略,但马略军改,这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事件,在各种古代战争游戏里也时常出现,所以对于这个强人,他还是能够说上来一点的。

    听到刘备一语道出马略的名字,梁固脸上再次露出了钦佩和叹服的表情,“使君是怎么知道的?”

    “大汉曾经在西域和北庭建立都护府,并且有使者和军队抵达过罗马边境,对很多东西都是知道的,只不过这些东西被藏在皇宫里,只有最亲近天子的人才能看到。”刘备矜持地笑了笑,转头对正在记录的士子们嘱咐起来,“这一段务必要记下来,还要写明,刘玄德深受先帝信赖和器重,并接受了天子赏赐的宫中深藏已久的文献。”

    “还有这种事?”为首的士子惊讶地抬起头来。

    刘备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这种事情难道还要先帝托梦给你你才信?”

    “哦哦。”几名士子连忙奋笔疾书,按照刘备的吩咐,写下了一条全新的记载。

    再过几百年,这或许就也能成为一条史料,为后人了解汉末历史奠定理论基础。

    “汉人在不断提升着自己的战斗力,胡人也是一样,几百年间,无数强大的领袖和将军层出不穷,武器也不断地更新换代,你之前用过的环首刀,就是三百年前用来替代骑兵剑的。”刘备继续回到之前的话题,“因为游牧民的铠甲大多是皮制,劈砍更容易对他们造成伤害,但是,如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敌人也广泛使用钢铁盔甲,那么,劈砍这种攻击手段就会被捅刺取代,我们的刀就会加厚,减少开刃,加大护手,这就是时代的进步,而这些东西,没有战争,没有死人,我们又从何得知呢?”

    他这话并非无的放矢,事实上,在魏晋南北朝之后,汉人的威胁变成了北方的突厥人、西南的吐蕃人和更西面的阿拉伯人,这些民族都拥有强大的金属冶炼技术,而华夏文明最著名的捍卫者之一——唐刀,正是在那个时代横空出世。

    唐刀的形制和攻击手段,正如刘备所说。

    梁固听得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他离开罗马的年龄太小,还没有机会接触到深层次的东西,能够接触到,了解到的事物,又不足以支撑起这样的思考,如今听了刘备的讲解,他才知道自己原本以为的战争,内里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就在刘备讲得天花乱坠之时,敞开的房门却被人敲响了,众人转头望去,只见郭嘉正满脸纠结地站在门口。

    “怎么了,脸色这么不好?”刘备皱起眉头,心中隐隐升起不好的预感。

    ******

    在郭嘉的坚持下,刘备跟他来到蔡邕的书房,这里也是书院之中最僻静的院落,除了蔡邕老先生和两个女儿之外,几乎没有学子可以进入,说什么话都不会有人知道。

    “光说是南边出事,到底是什么事?”刘备一路走来,脸色变得越发难看了。

    难道是云长出师不利,折损了不少兵将?

    不应该啊,云长手里可是掌握着自己麾下最精锐的步兵,别说是对付吕布,就算袁术加上孙策一起来,他也见不得能输得多难看。

    老先生此时正在翻阅古籍,见到二人一脸严肃地进来,也是好奇万分,不住嘴地问着。

    在二人的追问下,郭嘉终于开口了,“半个月前,曹孟德与吕布在沛国展开大战,不幸中箭身亡,曹军大溃,死伤过半。”

    “哈?”刘备惊得连话都不会说了。

    另一边的蔡邕也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不是,这曹孟德怎么会死在这里,我不信。”刘备站起身来,在不大的屋子里来回转起了圈子,“别是他用诈死之计,想要引诱吕布吧?”

    “同时战死的还有曹军大将夏侯惇、曹孟德之子曹昂、侄儿曹安民。”郭嘉沉声说道。

第792章 无可厚非() 
刘备一把抢过郭嘉递来的情报,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了。

    据这份情报称,吕布事先通过袭扰粮道,拖慢了曹军先锋夏侯渊的行军速度,将战场控制在一片开阔的原野,另外还通过各种手段,使曹操以为自己势力内部出了大问题。

    为了准备突袭计划,吕布甚至在一个多月前就对外宣称自己酒醉烧伤了脸庞,还强迫所有下属也佩戴面具。

    正是由于面具的存在,吕布用替身迷惑了夏侯渊与其他曹军将领,集中精锐,对曹操进行了一次致命的突袭。

    好巧不巧的,曹操在会战当日突发头风,完全无法指挥战斗,甚至无法站立和走路,遭遇突击之后只能被曹昂和曹安民背着逃命,最终马车被吕布追上,父子叔侄三人无一幸免。

    夏侯惇则是在混战中被曹性射瞎了眼,但他为了救援曹操,根本无暇顾及伤势,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死。

    主帅和大将战死,曹军军心大乱,死伤极为惨重,另有许多将士四散逃亡,曹仁、夏侯渊二人竭力收拾乱军,但军心已丧,难以继续作战了。

    曹军遭遇惨败,吕布军同样损失惨重,八健将死了四个,突入曹军中军的精锐全军覆没,吕布张辽二人血战之后侥幸逃脱追杀,一线部队在曹军的决死反扑之下同样伤亡极大,短期内无法恢复战力。

    等到关羽军前部抵达交战地区,吕布军已经主动后撤到了七十里外的符离城,而曹军也已经重整旗鼓,准备护送曹操等人的灵柩返回兖州了。

    更为诡异的是,吕布在获得了久违的大胜之后,竟然派使者找到关羽,向他表达了自己想要投降的意愿,把关羽弄得一头雾水。

    “使者来邺城了吗?”刘备强忍着心中的震惊,抬起头来问道。

    “来了,而且这使者还是吕布军中大将。”郭嘉一脸严肃,“张辽,张文远。”

    刘备一脸的不可置信。

    一个带着几万大军能被人抄了指挥部,一个打完就投降,还让个武夫当使者,这些人是不是打仗打得脑子都飞了,都在搞什么呢?

    “先生,你看看。”刘备把情报递给蔡邕,老先生之前缓了一阵,好容易回过精神,再看了情报之后,没过片刻就再度情绪激动起来。

    “孟德啊”蔡邕长长叹息一声,摇着头,用力擦拭着湿润的眼角,然后再度长叹,“孟德啊”

    蔡邕是名满天下的博学之士,加之品德高尚,深得同辈和后辈敬重,在天下各地都有拥趸,曹操就是其中之一。

    老先生在洛阳的时候,曹操经常登门拜访,并与他结为忘年之交,非但老先生自己对曹操的才学大加赞赏,就连蔡琰也极为钦佩曹操的报国之志。

    所以这两年来,看着刘备与曹操两方势力关系日渐密切,隐隐有合二为一之势,蔡邕心中极为欣喜,还多次给曹操写信,讲述昔日情谊。

    结果咔嚓一下,曹操死了。

    这让老先生如何接受得了?

    “先生不要过于悲伤,战死疆场、马革裹尸,本就是武人的宿命,谁都免不了的。”刘备低声宽慰道。

    蔡邕和曹操,曹操和蔡琰之间的故事,千百年来多有逸闻野史讲述,直到两千年后,还有好事的“砖家叫兽”抠着史书的零星文字,说什么曹操暗恋蔡文姬,说得言之凿凿。

    对于这种路边社的“研究结果”,刘备向来是嗤之以鼻的,那些东西扯淡无极限,唯一真实的内容,也就是蔡邕与曹操是忘年之交这一点了。

    所以,见到老先生悲痛的表现,刘备也能理解。

    “生逢乱世,命如风中之烛,大家都一样,老夫不过是运气好些,早早跟着玄德你走了,若是留在洛阳,只怕早就变为一堆白骨了。”蔡邕这些年也见惯了生死,很快就收拾心情,自嘲地笑了笑,摆着手示意自己没事,不用担心。

    遇见这种大事,刘备也没有闲聊的心情,匆匆告别蔡邕,又跟梁固打了个招呼之后,便与郭嘉一起离开书院,乘车向州府走去。

    “云长那边还有什么情况传回来吗?”刚一坐进马车,刘备就急不可耐地询问起来。

    “曹军内部有分裂的趋势,预计很快就会闹得不可开交。”郭嘉压低声音答道。

    “这是必然的。”刘备点点头,“曹孟德麾下文官多为兖州和颍川士人,武将则以曹家和夏侯家为主,两方各有各的想法,只是倚仗曹孟德的威望来维系,如今他没了,曹子修这个继承人也没了,余者没有能服众的,迟早要分崩离析。”

    郭嘉轻笑起来,“使君说的没错,听说山阳大豪李乾之子李整已经率领自己的部众率先北返了,还跟曹仁弄得很不愉快。”

    “李整?想起来了,曹孟德麾下实力最强的外姓将领。”刘备从记忆中搜索着此前获取的情报。

    对于山阳李家这种可以聚集数千人马自保的地方大豪来说,加入某个势力,得到庇护和更多资源的同时,用自己的勇武和鲜血换取地位,本就是乱世中的必然选择,加入曹操麾下,只因为曹操是当时兖州的统治者,而且看起来比较有前途,仅此而已。

    换了其他人坐在兖州牧的宝座上,比如说袁绍、袁术这种出身和声望更高的,李家也会乐呵呵地归顺他们,不会有半点纠结,考虑什么“谁是真正为国为民”这种蠢问题。

    经过几年打拼,己方势力始终是半个兖州这么大点地方,换了是谁,都会有些丧气,如今曹军惨败,曹操也战死了,群龙无首之下,李整自然也不会蠢到在一棵树上吊死。

    他肩上扛的可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脑袋,而是数千名宗亲、乡邻、门客的前途、性命,还有山阳李家的未来,脱离曹操势力,回到山阳静待下一个主人,才是最稳妥的决定。

    对于这个决定,曹仁等人肯定是接受不了,认为李家是在背叛,而在刘备看来,树倒猢狲散,不过是历史的必然。

    无可厚非。

第793章 我们要投降() 
“张将军见谅,此举有些失礼,但阁下本事太大,来意不明,我方还是要谨慎一些。”

    议事堂中,刘备面色略显尴尬地解释道。

    偌大的长形木桌两端,刘备、郭嘉等人与远道而来的张辽遥遥相对,在二人之间,则是有十余名亲卫侍立,这些亲卫身穿皮甲,右手一直放在腰间的剑柄上,警惕地望着张辽。

    在刘备身侧和身后,同样有十几名亲卫站着,随时准备保护刘备,将他护送出这间大堂。

    听着刘备的解释,看着数十名紧张兮兮的卫士,一身便装的张辽忍不住笑了。

    “末将与使君曾有一面之缘,又蒙使君赠剑于我主之义,如今更是不远千里前来商谈要事,岂会生出歹意?”

    近十年来的戎马生涯、风吹日晒,在张辽的脸上留下了不少岁月的痕迹,与当年黄河渡口那次会面之时相比,明显成熟了不少,然而张辽长得棱角分明,岁月的侵蚀和沧桑感非但没有对他的容貌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反倒让他更有魅力,若是放在两千年后,也是能当个师奶杀手一类的。

    “并州的弟兄们有恩在先,我赠剑在后,只能算是礼尚往来,张将军不必太客气。”刘备也笑了起来。

    当年群雄讨董,刘备为了刷声望,也不远千里地带着白马义从南下,在河内郡遭遇了胡轸和吕布率领、刚刚击溃了河内军的并州狼骑,初次遭遇,颜良便吃了个大亏,折损了一百多名精锐,还是靠着吕布卖他一个面子,这才带回了袍泽的尸体。

    刘备的主力部队赶到之后,双方都不愿白白折损兵力,便心照不宣地来了几场文斗,以单挑的方式试探对手实力,最后刘备还送了吕布一把宝剑,各自罢兵离去。

    说起来张辽也跟着吕布一起见过刘备,双方并不陌生,又聊了几句当年的事情,议事堂内的气氛就变得没那么紧张了。

    片刻之后,侍者端着托盘进来,在张辽面前放下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沁人心脾的独特气味瞬间让张辽精神一振。

    唯一可惜的是,盛茶水的容器不是惯常用的洁白瓷杯,而是一个造型精致的木杯。

    “那个杯子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用瓷杯?”刘备眼尖,当即指着对面问道。

    张辽刚刚端起茶杯要喝,结果手举在半道就听了下来,有些摸不到头脑。

    “是我吩咐的。”郭嘉脸色有些尴尬,“下官不知道张将军是使君的故人,又听说张将军勇力绝伦,估计用瓷杯砸人也能砸死,所以——”

    张辽哭笑不得地望着郭嘉解释起来,“真没那么厉害。”

    “换掉换掉,待客之道都不讲了吗?”刘备板着脸示意使者重新上茶,“边地出来的汉子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别太小题大做了。”

    郭嘉嘿嘿一笑,又向张辽致歉,但从他不经意露出的狡黠笑容,刘备突然就明白了,这家伙是故意的。

    成心闹出这么一出,用自己的过分举动给刘备创造机会,让他可以表现个人魅力和胸襟,同时把张辽挤兑住,就是有什么心思也不好意思去做。

    片刻之后,又是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水被端了上来,张辽仗着厚厚的老茧,将热得烫手的白瓷茶杯握在手里,仔细端详起来,看够了如玉般细腻的瓷杯,闻够了扑鼻而来的清香,才轻轻嘬饮一口淡青色的茶水,随即满脸陶醉地长叹起来,“说来不怕使君耻笑,在下已经五年没有这样悠闲了。”

    “吕奉先那里没有酒宴吗?”刘备眉毛一挑。

    “心里不慌了,不用担心下一刻就有军情传来,弟兄们又要穿上铠甲去作战。”张辽自嘲地笑了,顺势挑明了已经通过书面文字表达过的意思,“吕将军这次委派在下前来,正是为了弟兄们不再徒劳的争斗,白白送了性命。”

    “哦?”刘备饶有兴趣地继续问道:“那你们还要跟曹孟德大战一场,宁愿付出惨痛代价,也要将他置于死地?”

    “他不死,我们就活不了。”张辽坦然答道。

    在此之前,吕布已经得知了曹操与刘备联手的消息,并且知道关羽要从豫州发兵与曹操汇合,面对这种极端不利、而且可能是灭顶之灾的局面,他们必须有所举动。

    不计任何代价杀死曹操,取而代之,成为刘备的盟友活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