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昭烈帝-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牛辅大获全胜,不久之后必将卷土重来,到时候朝廷用什么去抵挡他?”吕布转过身来,咬着牙一字一字地说道:“李肃,你葬送了保住长安的最后希望。”

    李肃被说得沉默不语,浑身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他与吕布是同乡,早在边地闯荡的时候就认识,此时更是听出了对方话语中的杀意。

    士卒和能打仗的士卒不一样,前者只需要拉来人,套一身铠甲、塞一把长矛就行了,若是没钱,不给铠甲都行。

    可是能打仗的士卒首先需要身体强壮的人,想要达到令行禁止,上阵不乱跑,能走队列,敢杀人的程度,至少还得经过半年时间操练。

    然后还需要精良的武器装备,充足的粮草辎重,大量的中低层军官,这样才叫一支军队,而不是流寇。

    朝廷百废俱兴,还有这样的能力吗?

    牛辅还会留给朝廷这么长的时间吗?

    “华阴,华阴还有段煨的一万多人,只要他们卡住潼关,依仗天险,牛辅就是本领再大也没办法。”李肃突然想起还有一支部队,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切地说了起来。

    此时只要能宽慰吕布的心情,他什么话都能说。

    吕布冷哼一声,“托你那个恩主王司徒的福,现在整个长安三辅都传开了流言,说是朝廷要杀尽凉州军,段煨吓得不行,连番上奏请求解散部队告老还乡,他麾下将士也早已人心惶惶,真要打起来,不直接临阵倒戈就是好的。”

    说到这里,吕布心中怒火更盛了。

    就是因为段煨几次三番上奏朝廷,王允也害怕了,担心段煨倒向牛辅,对李肃的部队展开腹背夹攻,这才急令吕布前去接应。

    急切之间,吕布连粮草都备不齐,只得带了高顺的一千人马赶往陕县,经过华阴的时候还给高顺分了一百人,让他留在那里震慑段煨和胡轸,防止这二人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来。

    可是紧赶慢赶,这两万人还是被李肃干净利落地葬送了,战死的加上跑散的接近一万,剩下的各个带伤挂彩,魂不守舍,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再充当战力了。

    现在朝廷手中真正能打的,只剩下了吕布的五千狼骑,就算他放低标准,再加上长安卫戍部队中的老弱病残,满打满算也就万把人。

    这仗还怎么打?

    事到如今,吕布也不想多说了,挥挥手,让人把李肃押下去砍了,一阵鬼哭狼嚎之后,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被提到面前,却让他更加恼火,“扔去喂野狗就行,给我干什么,挂家里辟邪吗?”

    就在吕布这边恼火的时候,驻守安邑的凉州军再次分兵,主将张济自然还是按兵不动,拼命搜刮粮草,而张绣则是带着五百人马向西而去,他们将要从蒲坂津渡过黄河,进到左冯翊境内。

    “先生真的要我去左冯翊?”直到临行之际,张绣还是有些怀疑自己此行能不能奏效,拉着贾诩问个不停。

    “放心吧,朝廷根本没能力顾及北面,你只需按照吩咐做就是。”贾诩微笑着说道:“车儿你也见过了,应该知道他的能耐。”

    一想到那个能够日行数百里的车儿,张绣对贾诩的计划又多了几分信心,便重重一点头,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第414章 是个人才() 
“打得还不错嘛,是个人才。”

    刘备看完手中的战报,有些得意地对卢植说道。

    前两年青州刺史焦和病逝,袁绍便任命了臧洪前去接任,这个臧洪出身名门,是故使匈奴中郎将臧旻的儿子,而他也确实有本事,在南线与臧霸孙观等人相持不下的同时,还能腾出手来痛殴辖区内的青州黄巾军。

    在臧洪的打击下,青州黄巾实在是待不下去了,于是他们开始试探周边地区,想要来一次战略转移,而青州黄巾第一个寻找的方向,就是与青州北部接壤,刚刚经历了土地改革,正在热火朝天搞建设的渤海郡。

    于是乎,数万黄巾军战士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向北开进,等到他们渡过黄河,进到渤海郡地盘的时候,队伍人数已经膨胀到了近三十万。

    如此大规模的行军自然瞒不过渤海太守审配的眼睛,这个人本事大胆子也大,一边派人向远在幽州的刘备汇报了这边的情况,让刘备不用担心;另一边则是派人去西边河间、巨鹿、安平等地抽调兵力,召集起来的士卒都不用走路,直接乘坐漳水上的货运船只顺流而下,迅速季节到了渤海郡的治所南皮。

    郭嘉听说有黄巾军给他练手,水贼和走私的生意也不做了,带着鞠义和手中的主力就走水路赶过去了;关羽听说了这个消息,又让黄忠带了两千弓弩手前去助阵。

    结果等拖家带口的黄巾军到达距离南皮还有近二百里路程的乐陵,刚刚踏入渤海郡境内,就撞上了黄忠、鞠义、郭嘉、审配等人率领的部队。

    若是打硬仗的话,这支混编部队或许还存在着许多沟通和磨合上的缺陷,但拿来对付拖家带口,混编到无以复加的黄巾军,就完全是碾压了。

    乐陵一战,黄巾军被迎头痛击,为首大将还没来得及叫出自己名号,就被黄忠一箭射穿了咽喉,几轮远程火力的压制之后,鞠义带着自己的八百壮士冲入已经散乱不堪的黄巾军阵中,在十几名队率的统辖之下分散开来,击溃敌军任何反扑的势头。

    青州黄巾本就是黄巾军中的旁支,是在张角三兄弟的主力覆灭之后,朝廷大军撤回洛阳,才重新崛起的一股势力,压根就没经历过什么正儿八经的战争,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不用说,也就将将达到水准线上。

    他们最早遇见的青州刺史焦和是个名士,高谈阔论可以,打仗一窍不通,双方啄了个有来有回,结果熬死焦和,来了个臧洪当刺史,青州黄巾就打得有些吃力了。

    如今和幽州军打,简直就是刚出新手村的小菜鸟一头撞上满级大佬,对方还没用力呢,他们就已经满地打滚,爬也爬不起来了。

    双方交战还没一个时辰,这支青州黄巾军就全面溃败,开始做起了他们最擅长的事情——跑路,心想着打仗打不过,跑总能跑过吧。

    可是当他们经过两三天的逃跑,一路逃到黄河边上才绝望地发现,河面上已经满是幽州军的船只,压根没有逃回南岸老巢的机会了,于是数十万人当机立断,选择了投降。

    “这个审配确实有一套,居然能让手底下的船队运送完将士之后直接入海,几天之内强行五百多里,又在黄河里面截住了黄巾军。”卢植思前想后,都觉得这样的战争模式有些超过他的理解范畴,不由得连声赞叹起来。

    “能够充分利用手中资源,这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本事。”刘备也有些得意,但他得意的不是自己有识人之明,而是自己给这个时代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

    在以往的岁月里,那些军事家们也十分重视在军队的机动性上面做文章,兵圣孙武最经典的郢都之战,就是率领部队绕过楚国的长江防线,从淮水西进,沿汉水而下,奔袭千里,深入楚国腹地。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次审配策划的,十几天之内绕着整个渤海郡的边缘兜了一圈,换了过去,船工就是把手给摇断了也做不到这一点。

    有了动力强劲的千里船,有分成四五班交替驱动的船工班子,二十四小时不间歇前进,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卢植感慨了一阵,突然想到了那些黄巾成员的安置问题,近三十万人,其中半数是年轻人,这可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啊。

    “审正南说了,渤海地广人稀,有的是土地给他们开垦,虽说现在误了农时,即便开垦了土地也种不下主粮,但种些豆菽养地、平整道路、开挖沟渠,为明年做准备还是可以的。”这份战报后面附了一份文书,刘备看过之后,便将其递给了卢植,“该想到的都想到了。”

    卢植接过一看,便不由得再次赞叹起来,这份文书上面大概记录了投降人员的年龄构成,男女比例,并详细阐明了审配将他们分散安置,铲除刺头的思路,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可谓是面面俱到,教科书一般的公文。

    “这种性格刚强,精力充沛,能做事,敢做主的人才,本来就不应该留在中枢,整天跟人争吵怄气,把他们放在一郡太守的位置上,现在就都能独当一面了。”刘备笑着说道。

    他说的自然就是沮授和审配二人,当初这两个人没有正经事做,整天像是斗鸡一样,看谁都不顺眼,看什么都不顺眼,后来被安置到地方,许多事情不用上报,自己就能做主,反倒是发挥出了他们做事方面的才能。

    如今沮授在中山,把数十万流民安置的井井有条,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还有余力支援张燕,在他的大力支援下,那个被部下背叛,丢失了大部分战斗力的黑山军统帅开始重整旗鼓,现在又重新回到了上党地区,跟上党太守张扬,还有于毒眭固等人率领的黑山军叛徒打得不可开交。

    渤海郡则是发展水运,与辽东的重工业基地联系极为密切,有了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还能在航运上吃到海量的税金,让审配做起事来财大气粗,化身基建狂魔,短短一年时间就建立了完整的灌溉体系,还兴建了好几个大港口。

    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最多再过一年,冀州北部的新领土就会被刘备彻底消化,转进为出,反哺周边地区了。

    等到那时,就是他挥兵南下,与袁绍展开决战的时候。

第415章 头疼() 
刘备与袁绍在河北对峙,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而此时黄河南边发生的战事,却让袁绍不得不暂时把目光从北面的强敌身上挪开,转向了另外的方向。

    青州黄巾军在臧洪的打击下有些受不了,决心转战他方,但对于战略转移的方向产生了较大分歧,于是,在分出一支人马北上的同时,他们的另外一支部队则是向西进发,沿着黄河进到了兖州地界,在平原郡一带烧杀劫掠。

    听说了黄巾军进入自己的地盘,兖州刺史刘岱坐不住了,当即亲自迎击,可是他到了济北国,却遭到了济北相鲍信的严厉谴责。

    “青州黄巾声势浩大,人数众多,我方百姓恐慌不安,士兵毫无斗志,根本不是正面交战的时候。”鲍信对刘岱这样说道:“据我观察,黄巾军扶老携幼,粮草物资匮乏,我们不如收拢百姓,坚守不战,让士卒加紧操练,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再进行交战不迟。”

    可是刘岱不听啊,他当初跟着袁绍搞义军,把韩馥吓得一愣一愣的,还亲自带兵杀了个东郡太守桥瑁,虽说这个桥瑁是队友,可刘岱依旧觉得,自己也算是有过作战经验,是个人物了。

    跟着袁绍混过的,收拾个小小黄巾还不是手拿把攥吗?

    于是鲍信苦劝无果,刘岱毫无迟疑地选择了出战,毫无悬念地遭遇了失败,毫无价值地死在了战场。

    得知刘岱兵败身亡的消息之后,远在邺城的袁绍都快急疯了,他当初到处奔走,担心家人受苦,便将妻儿都托付给刘岱,刘岱也不含糊,在自己的治所昌邑城中找了一处大宅院,把袁绍的家眷安置得好好的。

    如今刘岱死了,万一青州黄巾军趁势南下,再把兖州给祸祸了,恐怕自己的家眷也是难逃一劫啊。

    正当袁绍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让他又是欢喜又是不安的消息传来:济北相鲍信与兖州豪强派出使者渡过黄河,联名邀请东郡太守曹操出任兖州。

    袁绍欢喜是因为他知道曹操的本事,这个小兄弟打仗有一套,当年还镇压过黄巾起义,对付黄巾军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比刘岱那种废柴要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有他在,兖州就稳了。

    袁绍不安也是因为知道曹操的本事,这个小兄弟拉拢人有一套,当了东郡太守还没多长时间,就已经得到许多颍川人才的效忠,兖州当地士人也多有前去投靠的,实力突飞猛进。

    当初把曹操弄到东武阳,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不就是担心他脱离自己视线之后搞出些大名堂吗?

    黄河南边的诸侯里面有好几个都是曹操的好友,剩下的都是些无法跟他抗衡的废柴,曹操去了那边,估计很快就能统合诸方力量,建立起足够和自己分庭抗礼的势力。

    真要放他走吗?

    “曹孟德去当兖州刺史可以,但要把黄河以北的地界交给明公,这样一来,我们有了更多纵深,还能把握住黄河沿线的几个渡口。”得知袁绍的烦恼之后,逢纪微微一笑,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尽占黄河以北,只要曹操有异动,自己就可以随时出兵讨伐他,袁绍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他稍一思索,又觉得这样有些太不仗义了,“孟德毕竟在东武阳那边辛辛苦苦建设了一年时间,如今让他交出来,是不是有点过分?”

    “我倒是觉得元图想得没错,这年头什么好友故交都是狗屁,亲兄弟都靠不住,捞在手里的好处,掌握在手中的土地才是真的。”许攸尖着嗓子说道:“明公都把兖州许给了曹操,他不拿出些诚意还像话吗?”

    经过两人一番劝说,再想想袁术这个跟自己做对的亲兄弟,袁绍也想通了,曹操不是甘居人下的性格,与其眼睁睁看他坐大,还不如在他还没崛起的时候就削一削。

    只要掌握住黄河以北的土地,有了随时南下的渡口要地,曹操击败黄巾军,再把那几个不听话的刺头收拾掉之后,就是自己收拾他的时候了。

    等到自己坐拥冀州南部、河南之地,再随便给曹操一个太守当当也就不算亏待他了,毕竟是宦官之后,刺史这种位置对他来说太高了。

    “就按你们说的去做,子远,你给孟德写信吧。”袁绍终于做出了决断。

    袁绍满意了,曹操却差点气死。

    “文若,你来看看。”

    荀彧本来正在城外巡视农田呢,结果被曹操派人请了回来,他一进到曹操的住所就听见这么一句话,再看看曹操无力地瘫坐在那里,双手抱着脑袋,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心中顿时一沉。

    可是在看完信件之后,荀彧却轻声冷笑了起来,“这个袁本初,真是从不做亏本买卖,什么都没付出,就先想着索要地盘了。”

    “若是不答应他,只怕我们没办法轻易坐稳兖州刺史的位置,若是答应了他,不但公台那边没法交代,我们这一年的辛劳也全白费了。”自从汴水一战受了水寒,又几天几夜没睡着,曹操就落下个毛病——头疼。

    如今被袁绍这么一气,曹操更是头痛欲裂,视线都有些模糊不清了。

    “袁绍想要就给他,只要能脱出樊笼,区区黄河以北的东郡地盘又算得了什么?”荀彧不慌不忙地说道:“至于公台嘛,他不是目光短浅之人,更不会在意东武阳在谁手里。”

    曹操和荀彧口中的公台是一位本地名士,姓陈名宫字公台,是他来到东武阳之后结识并征辟为从事的,此人心机深沉且交往广泛,为曹操在东郡站稳脚跟立下了大功。

    这一次曹操能得到兖州本地世家豪强的一致认可,除了济北相鲍信这个老朋友出了些力气,更大的原因还是陈宫在得知刘岱死讯之后火速南下,在兖州展开了多方游说,利用自己的关系网才搞定的。

    陈宫帮自己拿下兖州,自己却转头就把他的老家划给了袁绍,这件事说给谁听,别人都会说他曹操做事不靠谱,不仗义,不是个值得托付才能的人。

    到底该怎么做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