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立即行动起来,不打折扣地完成消防整改任务。
现在再到开车到汉中街走一圈,那可真的少有的顺畅。
汉中街的消防通道,现在也切实地进行了扩建和清理。再没有“出门经营”或“占道经营”。这样以来,穆天宇也可以在重大节庆假日,将江城的几个重型装备,调集到汉中街周围待命。即使汉中街真的出现了火灾,也将在两分钟内形成立体型战斗力。将全面迅速制止火灾发生和蔓延。
正常时间,汉中街的大街小巷,现在的经营都能通畅有序。在自己的商铺范围内实行一岗双责,规范管理,合理经营。
商家们反而普遍反映,虽然经营、吃饭住宿生活和仓储,都严格实行了分开。虽然好像成本提高了,但整体效益却让商家们超乎意料地好!
商家们的效益好,才是重要的。
这实际上应验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这样的条件下,穆天宇仍然从支队开始,到各消防大队,再到各消防中队,全部都有详细的节假日值班制度。穆天宇自己也有一天参加汉中街的值班。
真是多管齐下,汉中街再想遇到失火,也是不可能的。即使退一万步,哪怕汉中街真的遇到了火灾,这么强大的立体防护设施及措施,也将让火灾瞬间烟消云散,灰飞烟灭。
金晨找到穆天宇,对他参加汉中街重大节假日值班的事情,提出了异议:
“小宇,你如果现在还参加汉中街的消防安全值班,会引起大队指战员的巨大压力,反而使值班效率下降。”
“怎么会?”穆天宇不同意:“因为汉中街现在还是重点防护区域,支队领导参加重点区域值班,是很正常的,也是有传统的。”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以前汉中街混乱不堪,加上‘三合一场所’泛滥,消防通道拥堵,等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防不胜防。只好加强‘人防’以补充‘硬伤’。”
“就是因为现在条件改善了,有些人员在思想上会出现松懈情绪,可能也带来一些问题,仍然需要加强值班管理。”
(感谢大家订阅,还求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多多投票!)
第612章 新汉中街()
金晨看着穆天宇,有些无可奈何地说道:“好吧,小宇,你说的我也理解,哎,你这样累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
“没事儿,都习惯了,你知道的,咱们能顶得住。”穆天宇并不在意地,与金晨对了一下拳头。那意思让金晨也无话可说,因为他们是两个人,两个人一起奋斗,是战无不胜的。他们互相加着油,更是充满了信心。
江城的汉中街,经过整体规划,重新进行了消防改造,现在分为新区和旧区两个区。新区完全是在原汉中街周边新开发出的街区,道路宽阔,标准的服装加工企业厂房,和窗明几净、金璧辉煌的店面,里面陈列着各自的品牌。
汉中街的老区,也像新区一样,所有的厂房、店铺全部安装了消防报警和消防自动喷淋系统。没有了小做坊和“三合一场所”。
而且,在汉中街老区,创建了步行街,店铺门前是宽阔的步行道路,可并行四辆大型消防车。
步行道路中间,有一排景观大树,树下有休闲长椅,让在长长的步行街上购物,也变得十分休闲、舒适。
所有的店面商铺,再没有出门经营,也不会再占道经营,每家店铺,都是大玻璃门窗,可以在不进入店铺里面,就能看到各家商铺的明显特色,以及各自拥有的特别的品牌。
像延平服饰、丽雅服饰,这些大品牌,也在新街和老街上,都有自己的连锁店铺,经营规模和品牌效应,使得它们更加繁荣发达。
特别是步行街上的百年老店,也都焕发出的青春活力,他们不仅在新区里扩建了生产基地,而且它们的服装品牌,点心和风味小吃,都走向了世界。
而像叶开泰这样的百年老店,也在比较远的市郊开辟了大规模的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很多中草药,特别是一些非常稀少,甚至濒临灭绝的奇珍异宝,在那里都有了新的生命。
那里,现在已经建成了一个,具有很强势的中国最大的百草园。
现在汉中街,不仅是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小商品商家前来打货的集散中心;而且,它还拥有着很多自主品牌,在世界上都很知名;同时,汉中街的很多具有好几百年历史的百年老店,都注入了青春活力,散发着诱人的魅力。
古尊和斯蒂文斯带着雨田裕太和李昌珉他们又回来了,他们要实现当初承诺的,要在汉中街过第五个年头的春节,要与汉中街共存亡。
现在好了,他们不用担心汉中街会再在春节期间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他们是来核查汉中街消防改造资金使用及剩余或差额情况,评估资金使用效果,以及是否有追加资金的必要。
江城市的老百姓,特别是江硚区的老百姓,都对古尊所率领的联合国RFP观察团,有种感激之情。
一听说古尊他们一行人要回来,汉中街的大街小巷,都在春节张灯结彩的氛围上,又悬挂起了不少横幅标语,欢迎联合国官员前来视察。
市、区各级政府官员,更是全程热情陪同,表示希望联合国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古尊来到江城后,虽只是节前的一个星期,他却依然沿袭着一、三、五到江硚消防大队上班,二、四自由活动和六、日休息的习惯。
市区领导想拜访他们,却全被拒绝了。
因为古尊知道,他对江硚的评价,特别是对汉中街的评价,将直接会通过联合国组织机构,送达到国务院中央领导那里。
因此,古尊的评估意见,对官员们的工作成效,甚至对官员们的德行,都会起到一个印象性的作用。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并成为考评官员的重要依据。
古尊现在再回到他夫人古文丽雅的家里,他们俩口携手走在汉中街步行街的林荫大道上,再不会发作他的职业病,也再不会担心,如果这里发生火灾,他夫人逃生便利的问题。
他看着半年来的巨大变化,心里还是蛮高兴的。
他想着自己也为自己华裔老辈的祖国做出了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他也算尽到了一个丈夫的责任,发现了夫人和家人身边有不安全的因素,就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完善它。
对于斯蒂文斯个人来说,他也算是名利双收了。
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他也是花费了高昂的学费和刻苦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他回国后,就受到了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经常被请去参与与中国有关的外事活动和工作。特别是参加这次联合国RFP观察活动,他不仅在中国推广了他的关于旧城区消防管网改造专著。
他这本专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帮助他推广了多年,但也没有在中国半年销量的一半。他的第二本书,在中国的销售也是非常不错的。
他甚至和穆天宇、金晨开玩笑说:“我都觉得中国才是我的家乡,只有中国才待我不薄!”
穆天宇和金晨当即就邀请他,如果愿意,可以在江城买套房子,成为这里的永久居民。
但是,斯蒂文斯还有太太和孩子,以及很多家人,都在美国的密尔沃基附近生活。他一下子还做不到,一家人都来个大迁徙。
其实说到底,穆天宇和金晨也知道,斯蒂文斯和古尊不同,他并没有根深蒂固的祖国情源,他只是在中国工作的收益更好,让他愿意来中国而已。
雨田裕太这次来江城,他也是特别高兴。他上次在中国过春节,还是在北京,在穆天宇的临时宿舍里。那时他教穆天宇学日语,准备一过完年就去东京留学。
而当时,雨田裕太第一次来中国,是她姐姐雨田和美介绍去找穆天宇的。他正渴望着好好学习中文,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如饥似渴地时候,他就住在穆天宇的临时宿舍里,向穆天宇学习中文。
现在想起来,他还是那么地激动,他总以为那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对最开心的事情。他现在一到江城,根本就不去她姐姐的和美国际大酒店,直接搭车就到了省消防总队大院,到穆天宇的家里住宿。
他还是那样叫着穆天宇哥,叫着张乐童嫂子,完全像回家的孩子,比回到东京自己真的的豪宅家里还开心,还像是真正地回家!
(感谢大家订阅,还求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多多投票!)
第613章 论下一代()
通过斯蒂文斯为主导的汉中街消防改造项目执行情况核查,得到了相当好的评价,联合国官员特别认可整个项目的执行和监管情况。
对后续建设配套工程,还进行了项目投资的追加。
并且把穆天宇的《汉中街消防改造实施方案》,作为联合国RFP推荐的样板工程,将向世界各国进行推广。
汉中街消防改造的成功,不仅使得汉中街的经济效益蒸蒸日上,又成了江硚区的经济发展的新的强有力的增长点,更使得江硚区的发火率一下子成为全市最低的地方。
江硚消防大队也因此,逐渐由最繁忙危险的消防大队,变成为最安全火警最少的消防大队。
金晨打趣地对穆天宇说:“以前心里总有些嘲笑不打仗的军人和军队,现在也该轮到我们被嘲笑了!”
穆天宇则觉得金晨有些轻敌思想,忙认真地说:“轻敌思想可不能在部队里扩散,往往在防火状况好时,出现意想不到的火灾,这也是有先例的。”
“是的,小宇你说的对。我有些只看表面了,防火安全工作不能放松。”
“晨晨,我想从江硚大队开始,开展一轮大练兵活动,有好的经验和创新,向其他大队推广。”
“是。”金晨答应着就要站起身,接受任务。被穆天宇按住了他的肩膀,不让他站起来,以免弄得这么严肃。
穆天宇说:“晨晨,我们现在是随便聊天,不用正规地像工作时一样。”
金晨忙说:“可刚才实际上是布置了任务。”
“要理解是任务也行,不过这个任务是我们商量出来的。”
“嗯。我会安排江硚大队先开展起来大练兵活动,通过活动,把中断了一些时间的筛选飕鷈成员的工作,建议也该重新开展起来。”
金晨自从担任江硚消防大队的工作,就再没有机会,考虑飕鷈战队的事情了。
但事实上,金晨回江城任职以来,他的飕鷈组长的职务并没有正式免职。
而穆天宇更是江城计划的负责人之一,他一直都与飕鷈战队有着密切的联系。
穆天宇也觉得金晨想到的问题非常及时。
现在,中国武警大学的飕鷈战队选拔培养机制,虽然已经常态化。但是自从飕鷈一组的八位成员们奔赴一线部队任职之后,二组和三组的工作,就只有左建超和卫立两位原一组的成员继承下来,继续在训练发展。
而二组的成员,目前也已差不多都走了,都到一线部队去任职了。
而且二组成员和一组成员不同,他们并没有被学校留下编制。也就是说,他们是江城计划完全向基层部队输送的十名较高级别的指挥人员。
三组成员们也即将面临毕业分配,目前可能会有一两位成员将留校工作,其余的成员,也将像二组一样,会不保留编制,分配到基层部队,充实基层部队的骨干领导力量。
“是的,”穆天宇非常赞同金晨的建议,他知道,现在飕鷈又到了组建新战队的时候了,他也和陆伟长、苏不凡、欧阳景航、展学锋、邵宁、陈晓铎几位学长联系过,希望他们也在各自的基层部队,能发现一些人才,保送到中国武警大学。
然后再在中国武警大学的学员中,选拔新一组的飕鷈成员。
“江城历来都是人才重地,从这里发掘具有军事潜力的人才,也是我们的职责。”
金晨想起当初他和穆天宇被招收到中国武警大学的情景,深有感触地说:“记得当初何主任招我们的时候,那可是比我们现在用心多了。”
“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在部队里接受训练,很多长辈的战友们都知道。也许我们早就上了他们的招收对象名单,哈哈。”
“嗯,绝对没错!”
两兄弟谈起往事,都自然而然地看着遥远的天空,那满天的星星,仿佛有两颗就代表着他们自己,一直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发展。
金晨突然说道:“小宇,将来你会不会也像穆叔叔一样训练你儿子?”
“不知道啊!”穆天宇感慨地说:“看他是像他妈妈乐童,还是像我从小就是个军迷!”
“我觉着吧,只要乐童弟妹没有要带你儿子去美国上学的想法,他要是一直在部队长大,肯定会也是个军迷!”
“为什么这么肯定?”穆天宇自己现在心里并没有一个想法,要不是金晨问起,他甚至都没来得及想起这个问题。
穆天宇知道,他的大舅子,只要乐童提起,他绝对会把儿子带到美国发展。
所以穆天宇现在想起这件事情,他心里的确是没有一个定论,甚至还没有个谱。
听到金晨这么肯定的说法,也开始认真的想起这个问题。
他想到,当初父亲为了不让母亲担心,违心地主张他不要去部队,希望他去报考清华或北大。
而现在,他的儿子,可以有比上清华或北大更好的选择。他的儿子可以去上哈佛大学,可以像他的舅舅那样,成为世界金融商界的巨擘。
“晨晨,我觉得不能自私地自己作出决定,儿子的事情,得容以后和乐童商量。不过,我从心里,希望儿子将来能具有我们的军人气质。”
“嗯,我和孟媛提起过,她并无特别的想法,说将来儿子想当兵,像我这样她也喜欢;说儿子要是想学习纺织服饰艺术,她也觉得可以。”
“你儿子的这两个选择也悬殊太大了,军人和服装、打仗和艺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嘛!”
“也不尽然吧,小宇,你指挥飕鷈、指挥消防支队,无论大小团队,难道不是艺术?”
“哦,哦,晨晨,我错了,哈哈!我们也是艺术家?”
“嗯,我们也是艺术家!”
“好吧,那我们是军事艺术家!”
金晨也大笑着说:“艺术家就艺术家吧,挂上‘军事’二字,觉得不伦不类的了,哈哈!”
“好吧,我们就是纯粹的艺术家!”
“嗯,嗯,哈哈!”
(感谢大家订阅,还求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多多投票!)
第614章 校官大赛()
穆天宇和金晨,他们就是这样一如既往地练兵,指挥着扑救日常的火灾。时间也过的很快,转眼,穆宇乐也快一岁了,她比哥哥穆宇童小一岁。
武警总部发出通知,要在全军举行校官指挥员素质能力大赛。
这次大赛,不分解放军部队还是武警部队,也不分军兵种,就是在全军部队中进行选拔比赛,选出各大野战兵团的代表团队。
武警方面,按照全国各省武警总队,经过层层选拔比赛,确定了三名校官,代表着本省参加比赛。
穆天宇和金晨,作为全省武警最年轻的校级军官,自然被点名参加选拔比赛。
通过多方面的考核、对抗、比拚,穆天宇和金晨,都被选拔为三名最强的选手中。另一名代表省武警总队的选手是一名刚被提拔到大队长岗位的中校军官,31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