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驱除舰是老式战舰,航速只有12节。英军驱除舰知道撵不上炮舰,便率先开炮追击。战舰在行驶中开炮命中率极低,尽管炮弹在炮舰两侧不断掀起水柱,但没有命中。
林强包括属下格外紧张,开足马力以最高速度逃跑。英军驱除舰见炮击效果不好,便停止炮击全速尾随。几个小时后,英军战舰还远远地跟着。终于看见了石城岛。林强命令在弹药舱安放定时炸弹,然后直接冲摊上岸。由于炮舰吃水浅,全力冲刺炮舰舰体冲上沙滩。
队员们敏捷的跳下炮舰,迅速向岛深处跑去。5分钟后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接着更大的爆炸声传来,只见战舰中部碎片横飞,大团打团蒸汽奔涌,两只烟筒一只飞向岸边的沙滩连续翻滚。炮舰被大火和浓烟包裹,并向天空蔓延。队员们忍不住顿足欢呼起来。
“有什么可看的,我们抓紧时间赶往海西联络点,迅速渡海。”“队长,我们不是要在长岛休整吗,为何要去内陆?”“我们已经被发现,日军很快会来围剿,长岛休整已经不可能了。”“队长说得对,日军会拉网式清剿,长岛无处可藏。”队员们闻听恢复平静,行动敏捷向东北方向疾驰。
英军驱除舰来到炮舰所在海岸,见炮舰已经成为一堆废铁,便向旅顺发报汇报情况。英军驱除舰没有走,而是在附近海域游戈,显然是要参加围剿行动。大岛义昌接到英军驱除舰报告,立即下令日军战舰封锁靠近内陆海域,防止敌人向内陆逃跑。大岛义昌已经竭斯底里,不消灭这股可怕的煞星,誓不罢休。
林强率领队员到海西后,迅速于联络站取得联系,然后马不停蹄渡海赶往内陆。他们上岸不久,海面上出现了几艘日军战舰。“队长,好悬呀!如果被日军封锁在岛上,我们都成为瓮中之鳖。”一名队员有些忐忑道。“队长,难怪督军赏识你,说你的能力超群。”“行了,我们抓紧时间赶路,趁着东洋鬼子没有醒悟,尽快隐蔽。”
“队长,原计划我们在长岛休整,现在去哪儿?”“我们去大连!”“队长,大连可是老虎鼻子,这不是主动送上门吗?”“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关键是要让日军摸不着头脑。督军说过,这叫灯下黑,你们忘了!”“督军上课的时候说过,能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是猎豹特战队必修课!”
队员们七嘴八舌,忘记了寒冷。时下,日军在辽东半岛的搜索已经暂停,在夜晚的掩护下,猎豹小队于次日午夜进入大连城。
日军在长岛连续半个月清剿,十余个岛屿让日军翻了个底朝天,没有发现袭击者任何踪影,这些煞神人间蒸发,让大岛义昌更加犯愁了。
第163章日本豪赌()
二月初,东京已经温暖如初,和熙的海风吹拂,令人心旷神怡。初春季节本来给人带来生机和希望,然而日本政府再一次面临危机。欧战爆发,本来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红利,很多欧洲实业家来日本投资,继而带动了日本经济持续发展。本以为借着欧战的契机,趁火打劫夺取青岛获取暴利,哪成想中国山东出现了一位“异类”。
率领日军第18师团在中国山东征战的司令官神尾光臣,损兵折将,回国后便被罢免军职,在家面壁思过。参谋长总长长谷川好道,由于决策出现重大失误被撤职,由上原勇作继任参谋总长一职。时下,日本政坛并不是军人掌权,前任内阁首相桂太郎,擅自扩编2支日军师团因而下台。
明治时代大发展,给日本带来了勃勃生机。是继续采用武力扩张还是经济扩张,这历来是日本政坛交锋的焦点。军人当政自然以军事扩张为主,文人当政大都赞成经济扩张武力铺之。此番新上台的大隈重信,就是力主经济扩张的代表人物。N年以来,日本都是以微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且在中国这块肥肉上屡屡得手。
本以为利用对德宣战,以微弱的代价夺取青岛,控制胶济铁路,继而获得梦寐以求的山东半岛利益。哪成想半路杀出一尊煞神,一出手便让日军一个半师团损失过半,日本朝野的震动如同海啸。甲午日本赌胜了,日俄战争日本赌胜了,此番日本人再一次站在牌桌前,如何选择?
也许是当下世界形势,让日本人再一次看到了谋取巨大利益的契机,也许是民国政府的懦弱,让日本人按耐不住。也许是列强各国的支持,让日本人信心十足。
日军在损失惨重,羞辱和利益交织,日本政坛出现难得的统一。文官政客于铁血军人,一致认为:大日本帝国,为了帝国的利益,务必全力平息山东内乱,确保东亚之和平。作为东亚冉冉升起的强大帝国,日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时,在东京日本皇宫内,大正天皇居首,两侧分别立有:首相大隈重信,海军大臣东乡平八郎,德高望重的元老西园寺公望,新任陆军参谋本部总长上原勇作等。大正天皇于周围的重臣,在面相上反差很大,显然大正皇帝的年龄具有绝对优势,在众位老臣面前鹤立鸡群。
大正天皇今年35岁,于1912年10月21日继位,并改年号为大正。大正天皇继位属于无奈之举,可以说大正无论德操、心智、能力,都不具备继承皇位。他自幼多病,曾患有脑膜炎并留下后遗症,用现在的话形容,就是半疯半傻之人。据说,他在公开场合对外国使节讲话,把讲稿卷成圆筒对着外国使节乱照,让日本国形象颜面皆失。
如此弱智之人为何能继大统,这是日本皇室的悲哀。由于明治皇后一直未能生育,明治天皇几位妃子生了5男10女。可是5个男丁仅存活三太子嘉仁,其他的儿子全部夭折。实属无奈,只能由三太子嘉仁继位,是为大正天皇。大正天皇继位,恰好赶上日本“盛世”,其父明治天皇播下的种子,在他这里开花结果。
此时,大正天皇正襟危坐,表情木然,醒目的牛角胡子有些滑稽,面对参谋本部总长上原勇作汇报,不知道在想什么。其实总长上原勇作汇报,是说给各位大臣听的,大正天皇就是一个摆设而已。
“天皇陛下,关东都督大岛义昌禀报,敌人在辽东半岛展开大规模袭击,而且越演越烈。”
大正天皇面无表情,上原勇作接道:“前不久,敌人袭击了旅顺军港,血洗海军俱乐部,炸毁旅顺弹药库,抢夺一艘炮舰并炸毁。参谋本部认为,为了遏制辽东半岛的袭击,务必继续增加兵力。”“我累了,你们议吧!”大正天皇扔下一句话离去,众位大臣似乎很平静,看样子这样的情景经常发生。
“上原君,请你说说朝鲜的情况?”元老西园寺公望询问。“元帅阁下,据朝鲜总督禀报,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敌人渗透进来,诱发了朝鲜抵抗者的大规模反抗,朝鲜人暴动频繁,目前正在镇压中。可是渗透进来的中国人不好对付,他们打完就走撤到中国境内,不知什么时候又渗透进来,参谋本部认为,务必在朝鲜境内继续增加兵力。”
首相大隈重信道:“内阁以天皇名义,已经向全国发布总动员令,迅速扩军50万,以缓解出兵压力。”西园寺公望沉思片刻道:“当务之急,是迅速平息山东半岛叛乱,只要打败了军阀葛云飞,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们要尽快在山东东部发起攻势。据我所知,中国的民间反日热潮高涨,其原因就是葛云飞所为。”
“元帅阁下言之有理,目前山东战区司令官河合操大将已经在威海上任,帝国第17师团、第3师团、第8师团,第13师团已经在山东半岛登陆。3月初,第2师团、第11师团、第14师团、重炮部队完成登陆,总兵为22万人。原计划2月中旬发起攻击,由于山东半岛东部抵抗、袭击活动频繁,因此进攻时间推迟一个月。”
日本高层商议之时,位于威海的日军司令部,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司令官河合操面对众将官威严道:“参谋本部原计划2月中旬进攻作战计划,由于频繁的袭击活动,不得不推迟到3月中旬。目前,烟台以东地区已经被我们完全控制,经过大规模清剿,这些地区见本上安定。为了保证顺利发起攻势,要迅速控制蓬莱、招远地区。”
河合操接道:“尤其是招远金矿,要迅速占领恢复金矿生产,为大日本帝国服务。另外,招远金矿东南部,有一座叫邱家庄的村庄,村民利用地道曾袭击过我们的轻重部队,一定要拔掉这个村庄,彻底消除威胁。”“报告将军,侦察部队发现,敌军在平度至即墨一线,挖掘了大量战壕工事。”
河合操蔑视道:“不必多虑,敌军购置的是土木工事。当年俄军坚固的堡垒工事,都挡不住帝国勇士的脚步,葛云飞用土木工事对抗,就是拿鸡蛋撞石头。”当天,司令官河合操下令,第3师团第10联队向由烟台向招远挺进。日军大规模调兵遣将,并不影响欧战的烈度,相反在中国大地产生连锁反应。
民间抗日热情高涨,可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国民政府,对葛云飞并不看好。伴随日军不断调兵遣将,袁世凯下令京城新闻管制,有关山东半岛的消息,一律不准刊登。这天袁世凯在总统府内,看完日本公使提供的大日本皇军,继续增兵山东的消息,精神萎靡不振。他踌躇了半天拿起电话,此时此刻,他要排解一下郁闷的心情。
最近袁世凯忽然感觉身体不适,经常口渴、饥饿,而且浑身无力。京城几位有名的郎中会诊,没有看出是什么病因,只是说他急火攻心,需要好好以调养。这个时代,糖尿病根本诊断不出来,不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没有什么剧烈的反应。袁世凯身体出现以上症状,说明血糖已经很高。而郎中让他调养,无非是吃得更好,无形中起到相反的作用。
召之即来,杨度匆匆赶到总统府。杨度知道大总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无非是心情郁闷而已。袁世凯的郁闷不仅仅来自外部压力,内部的压力更大。民众的抗日呼声越来越高,对他的指责越来越激烈,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心情自然糟糕。“大人,你的脸色不好,郎中不是让你好好休息吗?”一见杨度关切询问。
“山东战事一触即发,我是寝食难安。日本政府咄咄相逼,国内民众哪知道我的良苦用心。日本公使扬言,要在山东半岛增兵50万,你认为可能吗?”“不好判断,不过我在济南听葛云飞分析有道理!”“葛云飞说什么?“葛云飞判断,日本时下在山东半岛,只能登陆20多万兵力,否则他的后勤补给根本无法满足。”
“葛云飞说战争打的是后勤,日本并没有准备好上百万人的战争。他说防御作战初期会很艰难,只要顶住日军的疯狂进攻三个月,日军的攻势就会衰竭。”“葛云飞凭什么如此自信?”“他说咬采用人民战争击败日军!”“什么是人民战争?”杨度鹦鹉学舌把葛云飞有关人民战争的俄含义说了一遍,其实他也不怎们理解。
“人民战争,葛云飞太天真,自古征战,老百姓规避战火还来不及,利用老百姓抵抗日军,这不是笑话吗?”杨度无言以对,不知道如何解释。“我断定葛云飞必败无疑,我们必须早作准备!”
第164章地上地下()
寒风刺骨,灰色的山岭似乎没有生气。旷野上日军部队迤逦而来,中军队列里日军第3师团第10联队长中野俊雄骑在马上趾高气扬,一副高傲的样子。从烟台出发前,中野俊雄仔细了解了招远金矿的情况,此前第18师团某辎重大队,曾在此遭到金矿一支武装力量频繁袭击,损失惨重。
中野俊雄通过情报机关提供的情报,了解到招远金矿有一支护矿队,显然袭击的就是这支护矿队。在中野俊雄眼里,一支小小的护矿队不在话下,就是给自己留着打牙祭的。他的任务是尽快消灭这支护矿队,恢复金矿的生产。
“报告中野大佐,前锋部队报告,前面就是招远矿区。”一名属下前来禀报。“命令部队以战斗队形搜索前进,尽快占领招远矿区。”
日军士兵以教科书的形势,一丝不苟迅速散开继续前进。中野俊雄骑在马上,举着望远镜察看,前方出现了一座不高的南北走向的山脉。“前方是什么地方?”“报告大佐,前方是罗山,过了罗山就是玲珑金矿。”“命令前锋部队迅速通过罗山,占领玲珑金矿!”中野俊雄似乎意识到什么接道:“命令炮兵大队,立即布置火炮阵地!”
中野俊雄的预感没有错,招远护矿队队长英达,接到日军来犯的消息,立即决定在罗山实施阻击,打掉日军的嚣张气焰。罗山山脉北高南低,海拔最高处才700多米。英达率部在九曲实施阻击,此处是烟台通往招远的必经之路。阻击日军的目的,就是先给日军一个下马威,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
英达的护矿队依然维持500人的兵力,根据葛云飞的谋划,护矿队要利用金矿天然的地理优势,展开游击作战,所以没有必要扩从兵力。招远金矿分3大矿区,方圆上百公里。要坚持长期游击作战,兵力多了反而是累赘。何智带领护矿队主力离开金矿后,留下了部分人员从新组建了护矿队。
英达是最早葛云飞在金矿担任队长时的成员,当年他只有18岁,深的葛云飞的赏识。英达曾做过葛云飞的侍卫,何智率部离开金矿后,是葛云飞点名让英达留在金矿,担任护矿队队长。经过十余年的历练,英达已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葛云飞利用护矿队在金矿展开游击作战,目的就是让日本人无法开采金矿。
山脚下的公路伸向远方,属下严阵以待。英达躺在掩体里似乎很悠闲,属下也看不出有紧张的情绪。一来可以看出护矿队训练有素,二来他们与日军交过手,积累了战斗经验。“队长,日军来了!”英达闻听翻身举起望远镜查看,果然公路上出现了日军士兵。“命令部队进入战斗准备,把日军放近了打!”
护矿队有两挺重机枪,组成交叉火力。日军前锋部队进入100米内,一声令下,轻重火力一起开火,密集的弹雨横扫。日军前锋部队被打的人仰马翻,没有想到一支地方武装火力如此猛烈。日军前锋部队遭到如此猛烈打击,死伤一片,狼狈的向后撤退。后队中野俊雄惊闻猛烈的枪声从前方传来,急忙下马。
不一会儿前锋部队一名军官飞马赶到:“报告大佐,前方遭到敌人阻击,火力十分猛烈,有两挺重机枪,人数大约四五百人。”“命令炮兵大队立即开炮,出动部队两翼包抄,全部吃掉这股敌人!”中野俊雄闻听很兴奋,职业军人需要的就是战斗。日军迅速两翼分兵,不久炮火开始轰鸣。
炸弹在阻击阵地上爆炸,英达没有料到日军如此快的炮击。炮弹不断的落在阻击阵地上,正面日军趁机发起进攻。
“大队长,日军炮火猛烈,看样子来了一支日军联队。”“命令部队马上撤退!”护矿队迅速下山,进入一条沟壑。日军进攻部队发现敌人逃跑,便紧追不舍。很快日军士兵把这条沟壑围的水泄不通。沟口,中野俊雄的身影出现。
“报告大佐,敌人进入沟壑,两翼部队已经完成包抄。”“立即发起攻击,全部消灭!”日军折腾了几个小时,攻击部队会师,竟然没有发现敌人一丝踪影。“报告大佐,敌人躲进了沟里的地洞!”中野俊雄来到地洞前,一名属下禀报:“大佐阁下,根据敌人遗留的脚印,就是从这个地洞进去的。”
中野俊雄望着黑乎乎的洞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