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车前后布帘卷起、通透,视野极好。面对胡伯庸询问,顏家康收回望景的目光,略微沉思了一下道。
“据我所知,光绪28年(1902年),蒋方震公派日本陆军学校就读,光绪三十一年,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三期毕业。蒋方震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据说综合考评曾获得第一名。由于成绩优秀,光绪三十二年被公派德国研讨军事,此人有军事才干。”“如果老夫没有猜错,大人想聘请蒋方震,扩大讲武堂规模。”“你猜对了一半。”
“本官不能小富即安,要陆续网络军事人才,为我所用。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光绪28年,留日学生已达3000多人,就读日本士官学校的留学生就有上百人。经过几年积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留学生以有几百人。日后对付日本人,他们都是可用的军事人才。”“大人,他们毕竟是日本人教出来的胜算几何?”“胡先生,何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放心他们日后会成为日本人的噩梦。”
“大人,你对蒋方震为何了解这般详细?”“这就是情报的作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顏家康诳语脱口而出,脸不红心不跳。
两日后二人到达海州府硖石镇,远远望去,树荫遮蔽的村落,白墙灰瓦时隐时现,透露着古色古香。江浙的富足天下闻名,尽管蒋方震家境贫寒,但是窥视宅院并不寒酸。游客突然来访,蒋方震身着一身布衣出来迎接。
他中等身材、面相英俊,腰板挺直,一看就是经过军事训练才独有的风姿。“二位先生面生,请问从何而来?鄙人不曾于二位先生相识!”蒋方震抱拳见礼,脸上显露出迷惑。“蒋先生,鄙人是山东淄博府周村县令葛云飞,这是我的师爷。鄙人前往上海公干,得知蒋先生在家闲居,故前来拜访!”
“葛大人,草民见礼,请里面叙谈。”蒋方震客气礼让,宾主进入客厅落座,一名丫鬟漆上茶水退下。
蒋方震望着风流倜傥、气度不凡、如此年轻的县令暗自吃惊道:“葛大人登门拜访乃荣幸之至,草民不解,请直言不讳!”“恕鄙人直言,据我了解,蒋先生于光绪28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光绪3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是年,官派德国研习军事,成为兴登堡下面的连长,我说的没有错吧!”“大人说的没有错,位卑不敢忘国忧,在下也有一个报国之心。”
“说得好,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官不才,但报国之心不可有一丝懈怠,实不相瞒,本官是求才若渴呀!”“谢大人抬爱,在下受宠若惊。在下只是略懂军事,恐让大人失望了!”“蒋先生,实不相瞒,本官筹建了一座讲武堂,已经初具规模。时下我大清新军缺少现代军事人才,本官愿尽绵薄之力,恳请蒋先生屈身担任讲武堂总教习!”
蒋方震闻听眼睛一亮随即暗淡道:“葛大人的美意确实让我心动,但是我已经接受了京城禁卫军管带之衔,实难从命。”顏家康笑道:“人各有志,我不勉强。不过本官想在府上叨扰几日,是否唐突。”“大人是贵客,能屈就寒舍乃蓬荜生辉。”“蒋先生,我是真心想结交你这个朋友,得知家境不宽裕,请接受本官的诚意。”
胡伯庸掏出一张千两银票放在桌子上,“葛大人,这可使不得,无功不受绿,切莫羞煞在下。”“蒋先生,你认我这个朋友吗?”“大人年轻有位,谈吐不凡,前途无量,在下求之不得。”“既然我们是朋友,就请收下朋友的馈赠,否则視尔没有诚意。”“大人话都说到这份上,在下再矫情不成体统。权当在下借的日后必奉还!”“一言为定!”
诚意见真情,双方的感情迅速拉近。蒋方震27岁、顏家康25岁,岁数相仿便于双方沟通。席间,几杯酒下肚,顏家康有意道:“蒋先生是科班出身,本官对于军事非常感兴趣,最近几年潜心间研究德军和日军的武备小有心得。本官今日大言不惭,想班门弄斧?”“大人见识不凡,在下洗耳恭听。”顏家康起身在地上度步,思考了一番道。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经济和军事开始崛起。甲午战争和日俄之战后,让日军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军队。日本人自知是一个小国,国土面积不大,资源贫瘠,由此铸就了民族危机感。世界崇尚丛林法则,日本人深谙此道,因此他们自强不息、苦练内功,成为当今世界军事强国,这一点举世公认。日军训练出来的军官,其纪律性、服从性、忠诚无与伦比。”
“大人所言精辟,在下在日本士官学校时深有感触。面对日本军队大清军队一触即溃、正是如此。且不说士兵的战斗意志,军官的战斗素养、就战场指挥能力根根不在一个档次,这就是我前往日本学习军事的原因。”“是的,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进取。日军好的方面我们必须虚心学习,但是不好的一面也要坚决剔除。”
“不好的一面指什么?在下洗耳恭听。”蒋方震眼睛一亮。“日军的长处有目共睹,可是短处没有人去关注。比如:日军的盲目服从,下级对于上级的指令不加思索、不领会其意,一味的机械执行。比如:作战时一味的按照教科书方式执行,不知道变通。常言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者诡道也。日军作战在战术上无可挑剔,但是在战略上目光短视。”
蒋方震闻听明显有些激动站起来道:“大人身为文官乃军事眼光犀利,精辟说出了日军的优缺点。但在下依然不明白,日军在战略上为何目光短视?”“这是岛国的狭隘性,假如日本于大陆相连,今天的日本有可能是华夏一个省,正因为日本四面环海,避免了被外族侵略,这是日本人幸运的一面。相反,日本狭窄的地域,其爆发战争的规模小时间短。”
“纵观日本历史,几万人规模作战已经非常了不起,而且敌我作战时间非常短。以甲午战争为例,如果大清军队在朝鲜半岛节节抵抗,日军士兵再勇敢,其战争潜力只能支撑半年,如果大清军队在朝鲜挡住了日军,甲午战争的历史就会从新改写。至于说甲午海战,号称亚洲最强大的北洋水师惨败原因就一点,日本是以举国之力,对付一支北洋势力。”
“如果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形成合力,结果肯定不一样。这里的原因很多,说白了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完全是一场赌博,但是日本人赌赢了,中国战败是中国人自己打败了自己。另外,说到日俄战争,日军是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而俄军面临漫长的补给线,其实在开战之前,日俄之战的输赢已经注定。”
“大人真乃军事奇才,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属下改变主意,决定赴周村讲武堂。”“蒋兄!”顏家康伸出手,“葛兄!”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蒋先生,周村讲武堂的军事教材,是葛大人鉴戒德军、日军、英军所长编撰的,葛大人称为军事奇才不为过。”“葛兄,请你详细说一下。”“蒋兄,来日方长,这个问题我们有的是时间探讨。”
顏家康转移话题道:“蒋兄,依你之见,当下西方列强对我大清威胁最大的是谁?”“毫无疑问是英法俄德,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蚕食华夏的土地。”“蒋兄,此言差矣,英法俄德四国,俄国人对我领土威胁最大,但时下不足为惧。日俄战争就是范本,俄国人无法在东北与我爆发大规模战争。英法德的野心只是贪婪赚取在华利益,本官以为日本人是最可怕的敌人。”
“日本人?他们从其量跟在西方列强后面摇旗呐喊而已!”“错也,甲午战争,日本占领了台湾,控制了朝鲜半岛。日俄之战,日本人窃取了俄国人的南满利益,下一步日本人的目标是满蒙,即东北和蒙古。据我所知,日本人已经出台了满蒙计划!”“日本人居然有这么大的胃口!””是的,现在日本人做不到,但是他在积蓄力量,或者说等待机会。”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等作为军人一旦国家有难必挺身而出!”“你我的力量卑微,如果有千千万万志同道合之人形成合力,国家有难时才能以力拒之,这就是我经办讲武堂的宗旨??????。”
顏家康在蒋宅盘桓几日,二人谈古论今甚是投机,尤其是顏家康的博学,让蒋方震佩服的五体投地。由于顏家康有事要办,不能马上回周村,便修书一封让蒋方震自己前往周村讲武堂。
第73章物色帮手()
顏家康和胡伯庸辞别蒋方震,乘坐篷车直奔太湖方向。二人的最终目标是经南京、长江直奔武汉。这是一次有目的的旅游,以后恐怕没有这样的机会,此番是计划好的。其实此计划,顏家康是根据实际情况顺势而为。
驿道上马铃声有节奏的鸣响,江南迷人的景致让顏家康痴恋,可是胡伯庸似乎司空见惯,他心里的迷惑纠结伴随旅途的延伸需要答案、需要合理的解释。见顏家康神采奕奕,精神状态特佳,胡伯庸忍不住发出询问。
“大人,老夫孤陋寡,这个杨度是什么人物,从来没有听说过。”“胡先生,不要自以为是,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天下的认知,我等好比世外桃源,见识好比井底之蛙。胡先生,能入本官法眼的人,必然是人之蛟龙。此人有大才,只不过没有施展的平台。此人现在没有名气,并不代表日后没有作为。“
“杨度今年38岁,正是叱咤风云年龄。他是湖南湘潭人,生于人杰地灵。杨度曾考中秀才、举人。光绪二十年、二十一年,杨度参加甲午科、乙末科会试均落榜。但杨度在科考期间认识了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尤其是杨度于袁世凯的私交不错。尤其是这些显赫的人物,对杨度赞赏有加。”
“大人,老夫断定吗,你是为袁世凯日后再出山做准备?”“这还用问吗,记住机会是为有准备人预留的。杨度曾在王辏г嗣畔卵叭辏畹猛蹶'运赏识,并对帝王之术谙熟。后来杨度对新学感兴趣,开始鼓吹光绪皇帝的新政。光绪28年,杨度自费去日本留学,期间认识了兴中会骨干黄兴等人,思想日趋激进。”
“光绪二十九年,杨度被保举参加经济特科进士考试,并获得一等第二名,一等第一名是梁士诒。说起来蛮有意思,由于梁士诒的名字被说成梁头康尾,康梁因为戊戌变法被慈禧所恨,梁士诒受到牵连被除名。杨度于梁士诒同为湖南师范生,且在日本期间攻击朝廷,策论中有不满朝廷的言论,被疑为革命党而除名,随即遭到通缉。”
“此后,杨度被迫再次前往日本躲避,期间他开始热衷宪政,反对孙文采用暴政流血等手段,并成为坚定的保皇派,极力推行君主立宪。光绪三十三年,他担任了湖南宪政会长,极力宣扬君主立宪。去年袁世凯、张之洞举荐杨度为京城宪政编查馆提调,候补四品。年初,袁大人被罢官后,载丰清洗一脉,他受到牵连。目前杨度在武汉闲居,这是从京城获得的消息。”
“大人,经你介绍这个人物不简单,日后袁世凯若是出山必重用此人,大人举措老夫佩服。可是杨度是保皇派,于大人的想法似乎背道而驰。”“胡先生,人都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我看中的是杨度有一颗爱国之心,日后必能祝我一臂之力,此番去拜访就是联络感情,为日后腾挪创造条件。本官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及,凡是可能利用之人,都是我的盘中餐。“胡伯庸闻听惊诧。
二人在六朝古都盘恒了两日,然后逆水行舟到达武汉。顏家康站在武汉码头,举目远眺,望着九省通衢的古城心生感慨。“胡先生,其实我来武汉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什么目的?”“瞧,对面的汉阳兵工厂,我要招募懂得兵器制造的技术工人。胡先生,兵分两路你去汉阳??????。”随后顏家康只身来到武汉宪政会馆。
伫立在会馆门前张望,顏家康心猿意马,大概他是迟留时间过长,引起里面人注意。“这位官爷可是找人?”一名门丁出来询问。顏家康定晴一看发现一位老者出来,显然是把门的。“老伯,鄙人是从北方来的,专程来拜访杨先生。”“官爷于杨先生是故交?”“在下是慕名来拜访。”“杨先生刚从京城回来不久,心情不佳,请官爷报上名讳待我去通报。”老者见顏家康面相英俊、气度不凡客气道。
“老伯,请转告杨先生,在下是山东周村县令葛云飞。此番路过武汉专程来拜访!”老伯进去不久,出来一名30多岁的男人。此人风度翩翩,气宇宣扬,一张国字脸棱角分明。顏家康抱拳上前道:“山东周村县令葛云飞路过武汉,专程来拜访杨先生,在下唐突请海涵!”杨度有些惊诧随即淡定道:“听说周村出了一个年轻县令,才华横溢,英俊潇洒,今日相见果然名不虚传,请!”
宾主在客厅落座,下人漆上茶水退下后杨度上下打量道:“如今周村名噪山东,商贸极其繁荣,葛县令这是何意?”“杨先生,时下周村商贸繁荣,实业工厂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经办实业需要大量机器,可时下懂机器的人不多。下官此番出行目的是为实业工厂招募技术工匠。张大人在武汉经办实业多年,此地沉淀数量不菲专业人才。”
“杨先生,下官经办实业步履艰难,感觉人才是何等重要,万般无奈,故前来武汉招募工匠。下官曾拜读过先生的大作倍感鼓舞,得知先生恰好在武汉,故唐突而来。”“哈哈!果然是年轻才俊,难怪袁大人对你赞赏有加。来人!摆放酒菜,我要于葛兄煮酒论英雄。”杨度似乎遇到知音。
看到杨度心花怒放的表情,顏家康心里清楚,时下杨度对君主立宪痴迷,肯定要灌输君主立宪的思想,时下他是不遗余力。杨度作为文人对商贸是不感兴趣的,顏家康有意投其所好。
果不其然,杨度侃侃而谈:“葛兄,大清的革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今采用暴力变革的思潮甚嚣尘上,大有燎原之势,如此激进的变革思潮,势必让黎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欧美的君主立宪包括日本图新,都是成功的范例??????。”杨度借着酒兴大谈君主立宪,且头头是道、口如悬河,颜家康只好做忠实的听众,杨度的口才的确不同凡响。
“葛兄,你对君主立宪怎么看?”“杨先生大才,醍醐灌顶,可下官愚钝对上层建筑看不透。方才听先生的宏篇大论依然不求甚解,让先生见笑了。”“无妨,葛兄毕竟涉世不深。实业救国固然可喜,但是没有一块滋生土壤什么都是浮云。”“先生言之有理,时下满清权贵专权,他们骨子里是不愿意变革的,先生的理念恐怕是空中楼阁!”
“心有灵犀,葛兄说的不错。袁大人若是在位会鼎力相助,可是没有想到被摄政王罢官,君主立宪恐怕昙花一现,杨某苦于报国无门。”“先生没有必要杞人忧天,下官以为,不经历风雨,哪看见彩虹,只要先生认为是正确的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形象的比喻:世界多姿多彩,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位洋人文豪说的精辟,可有下文?”杨度竖起耳朵。
”下官深有感触,狄更斯的下文是: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说的恰如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