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现在有丹阳、吴郡、会稽,实力也还不错,就接受周瑜的提议,趁荆州内部不稳的机会,令程普等将率军西去,把刘表势力较弱的豫章郡作为短期目标。
周瑜才能列大汉一流谋士,攻略豫章并非难事,孙权麾下大军东征西讨,几个月的时间就彻底掌控了豫章郡。
刘备一心攻略庐江,对豫章的失陷毫不在意,蔡家借这个机会打压刘备,病重的刘表也动了气,让刘备撤军回防襄阳。
刘备以大军跟曹军纠缠在一起难以脱身为由拒绝撤军。
刘表担心襄阳有失,决定把荆州治所迁往南郡的江陵。
蔡家、蒯家的基业都在襄阳,苦劝刘表不要舍弃襄阳,刘表不为所动,坚决要搬家。
蔡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刘表只好同意蔡瑁担任襄阳都督,全权负责襄阳军政事务。
刘备得知消息,感觉不妙,蔡瑁绝不会让他好过的。
第369章 曹操归降()
蔡夫人临走时千叮万嘱,让蔡瑁一定把刘备盯好。
蔡瑁自然是言听计从,由于蔡瑁是水军都督,就以襄阳危急为由,强行召回了支援刘备作战的水军。
张允本就是发迹于襄阳,这次去庐江本不想去,是刘备假刘表军令征调去的,这次得了蔡瑁的军令,如获至宝,当夜就撤军。
没有了水军支援,刘备的兵马就渡不了江,无法返回襄阳了。
面对危局,诸葛亮倒是不着急,只派了少量机灵的士兵乘小舟渡江回了襄阳。
几天后,襄阳传出消息说张允突然回襄阳是刘表为了牵制蔡瑁而作出的调遣。
蔡瑁与张允本就不太合拍,下令召回张允只是为了对付刘备,没想到张允的问题,蔡瑁是考虑张允不管怎么说都是荆州的,刘备则是外人。
谣言一出,蔡瑁才想到这点,就算张允考虑是荆州同僚,也不可能这么积极的拥护蔡瑁,一定是听说蔡瑁掌管襄阳军政大事,他担心自己的利益才急着回来的。
在诸葛亮的操作下,甚至流传出张允向姜盛表达拥护之意的密信。
这么一来,蔡瑁就紧张了,刘备怎么折腾,蔡瑁都有信心控制局面,但如果姜盛介入了,这襄阳能不能保住就难说了。
张允撤军途中又收到了蔡瑁的军令,蔡瑁令张允暂时不要撤,等刘备取胜之后再撤。
这回张允不干了,你蔡瑁这是逗人玩呢?张允家人传来的消息让张允更为生气,蔡瑁准是听信谣言,才这么做的,但他是都督,胳膊拧不过大腿。
留在江夏的刘琦也是心急,刘琮跟着刘表去了江陵,近水楼台啊,刘琦也不管庐江那边战事了,把诸葛亮让他坐镇江夏的事抛之脑后,以看望父亲的名义直奔江陵。
诸葛亮得知消息后大惊,刘琦完了!
没了刘琦,江夏根本就不摆刘备,张允按兵不动,江夏再不支持刘备,那刘备很快就会被曹操打败。
诸葛亮不能眼见刘备完蛋,就亲自出使江东,打算联合孙权打曹操。
周瑜觉得没啥好处,就劝孙权不要同意,孙权却有孙权的想法,同意了诸葛亮的提议。
韩当和陆逊奉孙权之命渡江攻打九江郡,算是给曹操腰间捅了刀子,九江战事一起,曹操东、西两部的联系被斩断,局势并不好。
关羽和张飞的进攻却愈加凌厉,曹操各军接连失败,原本具有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姜盛看出曹操的处境不好,就派人来劝降。
曹操胸怀大志,并不接受劝降,还想硬撑。
破屋又逢大雨,夏侯惇又被陆逊设计俘虏,曹操是真的撑不住了,他派出使者去见陆逊,请求释放夏侯惇。
陆逊可不能就这么算了,提出地盘要求,曹操就这么点地方就许诺孙权那边,只要陆逊撤军并释放夏侯惇,曹操就把庐江郡让给孙权。
刘备现在已经拿了庐江三成的地方,如果孙权这时候派兵进驻庐江还是大有可为的。
周瑜对曹操这个提法不置可否,因为孙权出兵打曹操根本没听周瑜的劝告,周瑜心里有气,干脆就不表态,孙权又同意了。
陆逊交出了夏侯惇,直接挥军西去,去接收庐江了。
诸葛亮得知孙权这么做,就当机立断,让张允派水军过来接应刘备撤军。
刘备要放弃已经到手的地盘很是不甘心,但诸葛亮是他求来的军师,不听也不好,就依了诸葛亮。
孙权大喜,平白得了庐江郡这么大的地盘,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既然曹操广而告之把庐江让给了孙权,姜盛打庐江就不算违反跟曹操的停战协定。
张宁率八万大军抢先进了庐江,韩当和陆逊以步兵为主,而张宁的部队却是混编的,有骑兵,有步兵,还有远程兵种。
韩当打头阵,被张宁的投石机和连弩车揍得那叫一个惨,还没见到张宁军的影子,就败了一阵。
陆逊看出这支部队不好对付,就不与张宁军正面接触,而是迂回前进,接收各县城。
张宁占了县城,继续搜索吴军,陆逊就绕到张宁军的后方,重新拿回被张宁占领的县城,两军跟捉迷藏一样,折腾了两三个月,庐江最终也没有稳定下来。
孙权知道自己不听周瑜的劝,白做了两笔赔本的买卖,就令陆逊韩当撤军,不要在庐江折腾了。
这种莫名其妙的军令让陆逊郁闷不已,但自己这是首次担任主将,不能给孙权种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就乖乖的撤军了。
曹操得知孙权撤军,又想拿回庐江,张宁可不管,赖着庐江郡不走了,曹操的使者被张宁辱骂后,灰溜溜退回九江。
留在九江劝降曹操的使者也遭到了侮辱性待遇,被捆了起来,脖子上插了标,然后被带出来游街,那使者受不了如此侮辱,咬舌自尽。
张宁只是骂了那使者几句,而姜盛的使者死在了曹操眼皮底下,这就成了大事。
姜盛发表檄文,声讨曹操不守规矩,屠杀使者。
规矩有云: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杀使者是最严重的挑衅。
尽管曹操专门派人去道歉解释,但姜盛好不容易有了借口,岂会听曹操这边的解释?
于禁得到姜盛的授权,大喜过望,西北各军都是战功赫赫,他却没有机会打仗,这下可好了。
于禁连同青州的兵马近二十万人,浩浩荡荡开进了曹操的地盘。
不到一月,于禁就拿下了广陵,兵指九江郡。
张宁闻兵而动,从庐江攻打九江,曹军被压缩在九江郡,岌岌可危,只好向姜盛求和。
姜盛不为所动,还是劝降曹操,曹操的文臣武将们战战兢兢,都聚在曹操府中商讨对策。
就在曹操阵营挽留对策的时候,于禁已经攻破了历阳、全椒两县。
夏侯渊兵败,撤往合肥,却被张宁军团团围住。
大军压境,曹操已经彻底撑不住了,于是让程昱率团去向姜盛联系归降事宜。
姜盛只提出一条:杀了袁术!
袁术这货竟然称帝!这是献帝刘协不可饶恕的,也是姜盛不可接受的。
曹操也就这样斩了袁术,原本还有对曹操心存幻想的人彻底死心了,曹操为了保住自己,连投奔他的人都杀!
荆州内部混乱,东吴按兵不动,姜盛留这样顺利统一了江北。
到这个时候,西北马腾的事该解决了!
第370章 张合动了心()
来自东部的战略物资到位之后,徐晃雷厉风行,命令各部立即领取物资,七天后对马腾残余势力发起最后的总攻。
马腾这些日子不太好过,为了缓解部队温饱问题,他专门派出一支部队化装成商队,前往内地购买粮草和衣物。
情报头子甄俨的情报网遍布全国,对于西北来的商队情况很清楚,马腾的“商队”底细刚进玉门关就已被查明。
费劲千辛万苦,终于进了雒阳校尉部,有些倒卖工地物资的民工早就与他们串通好,就偷摸的把一百一十四号仓的粮食运了出来。
正装车要走的时候,周围突然冒出一队队衣甲鲜明的兵士。
马腾“商队”还想狡辩,早已被兵士拿住,不仅粮食没弄着,还赔进去大批的珍稀宝物,那些为内应的民工也被斩立决。
甄俨令人把马腾“商队”全灭的消息在敦煌广为传播。
稍稍稳住士气的马腾军顿时炸了锅,天寒地冻的,这么一来,哪里还有人给马腾卖命?
马腾经这一次次的精神折磨,终于病倒了。
马超、马岱、马铁等纷纷来探望,并商议对策。
马腾的女儿马文禄向来是巾帼不让须眉,这在西北无人不知,这个时候她提出来要刺杀姜盛军的主将。
几位兄长自然不会让她冒险,就坚决反对。
年轻气盛的马文禄不为所动,趁夜带着数十名女刺客去往张郃大营。
张郃的主要任务就是稳扎稳打,打下一块地方就建立地方政权,步步蚕食敦煌郡的地盘。
马腾接连后退就是拜张郃所赐。
马文禄艺高胆大,但张郃的警卫也不是善茬。
偷袭变成了遭遇战,马文禄一众人都是黑衣黑面罩,在厮杀中一声不吭,完全是悍不畏死。
张郃听到帐外打斗声不绝于耳,就抄了朴刀出去查看。
目测刺客都是女性,人数并不多,张郃倒不紧张了,就站在一边观战。
马文禄看出这汉子必定是张郃,虚晃一招,拔出短刺就上。
张郃正看的津津有味,突然见一团黑影袭来,挺刀应战。
那些警卫见主将参战,都拼了命的往这边来。
张郃道:“不必管我,各自迎敌!”
这么一来,警卫们都放开了打,数十名女刺客除了阵亡的就是被俘的,只有马文禄还在苦苦支撑。
张郃刀法精妙,攻守悠然自得,马文禄反倒招招被制,已然气喘吁吁。
她扫了一眼,见自己带的女刺客都已失去战斗力,一走神,就被张郃抓住了机会。
短刺落地,张郃的刀抵住了马文禄的脖子。
张郃一把扯掉了马文禄的面罩,一张清丽脱俗的俏脸显现在张郃面前。
年近三十的张郃不免心动,就让警卫绑了,押进军帐。
张郃不是坏人,当然不是要把马文禄咋地,而是把马文禄捆得跟粽子一样,扔在了帐里,用破布堵住了她的嘴,自己却和衣而睡。
天亮时马家兄弟不见了马文禄,四处寻找却得知马文禄去刺杀张郃去了,都是大惊。
正在谋划营救马文禄时,张郃的使者却来了。
马腾病重,马超接待了张郃的使者。
张郃言明,要想马文禄回来,除非马家退出酒泉郡。
酒泉郡是马腾的根本,没了酒泉,敦煌就是个死!
马岱当场就怒了,拔刀要砍使者,马超连忙制止,令使者先去休息。
马家兄弟从长计议,但也没研究出什么方法,最后不得不请示马腾。
马腾只是叹了口气,并没有任何表态,马超很是无奈,只好决定放弃这个妹子了。
马铁等不同意,马超不管,放了张郃的使者,让他送信给张郃,要战就战,不要拿女人要挟他。
张郃把信直接给马文禄看。
马文禄虽然坚强,但看到自己感情最好的亲哥都要舍弃她,当场就哭了。
张郃见不得女人哭,而且还是这么令他心动的女人,就跟哄孩子一样哄马文禄。
马文禄看着张郃,心里起了波澜,强忍住泪水,抽噎着。
张郃知道马腾病重,看马文禄这么要强,心中不忍,就给马文禄松了绑。
马文禄不知其意,就看着张郃。
张郃道:“你别这么看着我!我放你走,回去吧,好好陪陪你爹,别动刀动枪的。战场,不是女人待的地方。”
马文禄道:“女人也可以战场称雄,如果不信,来日我们打一场!”
“不跟你废话!你爹可是等着你呢,走不走?要是不走——”
“我走!你可别后悔!”
马文禄就这么大摇大摆的从张郃大营中离开了。
马文禄回到延寿后,马腾就快不行了,她就陪在马腾身边。
马超没时间查问马文禄为什么这么顺利回来了,因为徐晃大军已经发起了进攻。
马家军胜了两场,都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然则很快就被徐晃军反扑。
马超收拢部队,一路撤出了玉门关,直奔敦煌。
酒泉附近的张郃依然是稳扎稳打,把酒泉郡牢牢握在了手中。
马腾这么一折腾,去掉了半条命。
徐晃整顿大军,长驱直入,一路杀到了敦煌附近。
张郃派人传信给马文禄,希望马文禄劝马腾归降,如果马腾归降姜盛,张郃可以保马家荣华富贵。
马文禄跟张郃算得上是一见钟情型的,心里犹豫。
马超看出了马文禄有心事,就问怎么回事,马文禄躲躲闪闪,不敢回答。
马超问是不是张郃欺负你了?当场就要去找张郃拼命,马文禄连忙阻止,说张郃对她没有任何不轨,马超敏锐的感觉到马文禄对这张郃动了心。
马文禄出去以后,马超跟马腾提及这件事,马腾说了句:“女生外向,由她去吧。”
徐晃的攻势非常凌厉,马超部署在敦煌城外的部队一个个都被拿下了。
这个时候,张郃的第二封信来了,在信中明确表示喜欢马文禄,希望两家化敌为友,成全一段姻缘。
马铁怒道:“他张郃喜欢妹子,怎么不率军来投我们?”
马超道:“现在形势,你觉得可能吗?”
马腾正要说话,外面冲进一士兵报告:“徐晃大军围城了!”
马超连忙出去登上城头,发现敦煌城周围旌旗遍布,尘烟滚滚,不下于二十万人。
看来徐晃这次是势在必得了!
第371章 马超来降()
敦煌的冬天是极为寒冷的,敦煌城中尤其难熬,外围的部队早就被徐晃收拾掉了,谁都不敢率军出城。
马腾命不久矣,马文禄公开劝说马家众人归降姜盛。
众人不像之前那样激烈反对了,但马超还是不同意。
在大年夜的时候,马腾停止了呼吸,从此告别历史舞台!
马文禄哭的几度晕厥,张郃给马文禄的第三封信被射进了城中。
张郃在信中写明了,考虑到马腾仙逝,马家上下悲痛之中,姜盛的部队绝不会趁人之危,等马腾大丧结束之后再谈。
如此持续了不到一个月,马超回了信,要想他投降可以,但必须要跟徐晃单挑一次,如果徐晃败了,姜盛要准许马家世守西凉,如果徐晃赢了,马家只求活命,其他一概不要。
徐晃很久没有直接上阵了,对于马超这样的高手,多少有些惴惴。
徐晃的部队都有棉衣,草料木炭储备充足,在敦煌围个三五个月不成问题,但跟马超单挑如何可不好说。
徐晃没有及时回复马超,马超极为焦躁,马文禄就劝马超:“大哥,既然决定归顺了,何必还要单挑呢?万一败了——”
马超打断马文禄:“不可能!”
马文禄道:“大哥如此烦躁,岂能得胜?这样归降,谅他姜盛也不能把我们怎样!但要是败了,我们可就彻底完了!”
众人也是这么劝马超,但心高气傲的马超其实那么容易说服的?
马超直接单枪匹马出了城,到徐晃大营前,叫嚷着要与徐晃单挑。
徐晃就是不应,马超气急败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