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司州刺史……”
“韩飞暂入刑部,封刑部侍郎,位正二品,张房暂入礼部,封礼部侍郎,位正二品。”
“谢陛下隆恩!”
韩非,张良同时出列。
“接下来也该说说益州的事情了。”刘辩脸色一正沉声说道。
“请陛下吩咐!”众臣齐道。
“朕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刘旁说到底也是汉室宗亲,朕可以给他一个机会,传朕旨意封刘旁为汉中王,益州刺史,只要他放弃称帝,那这些就是他的了。”刘辩沉声说道。
“陛下,臣以为刘旁此等大逆不道之人不能放过,更何况他已经计划称帝了,陛下万不可轻易放过他啊!”刘辩刚说完,荀彧就站出来反对了。
“朕意已决,给他一次机会又如何,如果他放弃了,那就皆大欢喜,如果他不放弃,朕便让大军压境,诛杀反贼。”
刘辩强硬的说道,如果刘邦能放弃称帝,对于刘辩来说是极好的,毕竟保住了颜面,所以为了自身颜面给刘邦一个机会又有什么关系,当然这是刘辩不能直接说出来的。
听到刘辩这么说,荀彧也不再开口了,他也大概猜到刘辩的意图了。
“圣旨朕早已经准备好了,刘基,这件事你立即去办,派人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到益州,通知刘旁。”刘辩对刘基吩咐道。
“臣遵旨!”
刘基从赵云那里拿到了圣旨后就直接离开了。
“既然给刘旁机会了,那自然也得给刘备,曹操机会,传朕旨意封刘备为长沙王,荆州刺史,封曹操为丹阳侯,骠骑将军,扬州刺史,此事就交给张房处理吧!”刘辩继续吩咐道。
“臣遵旨!”
刘辩早已和张良有了协商,由张良处置最为合适。
接下来,刘辩又继续和朝臣们聊起了关于三公六部制的一些具体事宜,这一聊就直接聊到了午时。
所幸皇宫内有大量的椅子,在必要时刻起到了作用。
……
“陛下,臣妾有个好消息告诉你!”唐婉激动的找到了刘辩。
“不知道是何事啊?居然让朕的皇后如此高兴。”刘辩将唐婉揽入怀中,温柔的问道。
相濡以沫,恩爱如初,这便是刘辩和唐婉之间的关系,即便唐婉也不负当初绝色。
最是无情帝王家,即便是从后世而来的刘辩,在这个时代,以这个身份生活了二十年后也变了,像扈三娘,蔡琰,大周后,沈氏,刘辩对她们的态度已经比不过曾经了,一个月去她们各自的宫中也就一次左右了,这还是因为她们的底子好,注意的也好,而且要不了几年就会不止他们四个了。
“你的大女儿啊,终于找到如意郎君了。”唐婉高兴的说道。
“你是说琳儿吗?”
刘辩惊讶的问道,刘琳也就是他的大女儿,那个和刘治同一天出生的女孩,如今已年过二十了。
原本刘辩是任由她自己的选择的,直到她年满二十后,刘辩也担心了起来,不过因为唐国的事,忽略这件事,如今听到唐婉的话,作为父皇的刘辩自然是很惊讶的。
“除了她还有谁啊,就今天早上她告诉臣妾她有心仪的男子了,为了这事,臣妾可是高兴坏了。”
看起来唐婉的确是很高兴的,满脸都是笑容。
“可知那男子的身份?”
刘辩沉声问道,他的大公主择婿自然是有出众的男子,如果不行即便刘琳愿意,他也不会答应。
“放心吧,是薛礼家的儿子,叫做薛讷,好像在禁军中任职。”
唐婉见到刘辩这般模样自然知道刘辩的意思,连忙笑着说道。
“薛讷啊,他的确不错,朕有意将其培养为治儿的心腹,只是琳儿是如何认识薛讷的。”
刘辩首先认同了薛讷这个人,紧接着又有了疑惑。
“陛下还不了解自己的女儿吗,她的性子就不是闲得住的人,两个月前,跟着治儿去了军营,恰巧认识了薛讷,这一下子啊,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唐婉哭笑不得的说道。
“哈哈,不愧是朕的女儿!”
刘辩顿时大笑,刘琳这种情况,不就是后世的自由恋爱吗。
“陛下打算怎么办啊,是同意啊,还是不同意啊?”
唐婉连忙询问道。
“朕不是说了吗,薛讷是个不错的年轻人,而且朕打算培养他成为治儿的心腹,如果他和琳儿在一起了,自然就成了治儿的心腹了,毕竟琳儿和治儿的关系,是亲近的到不能再亲近的关系了。”
刘辩大笑道,刘治,刘琳是一前一后,在同一个母亲腹中出生的孩子,再加上是一男一女,二人的关系自然是无比亲近的。
唐婉轻轻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陛下就找个时间见一见薛礼吧!”
“这件事啊,还是交给皇后你吧,朕啊,实在是脱不开身啊,还是你去召见薛讷的母亲吧。”
刘辩很想同意,毕竟是自己大女儿的婚事,但现在的情况却让他无奈。
“唐国灭了,曹操赶到江南去了,莫非还有什么事不成?”
唐婉皱眉问道,一般情况下唐婉不会插手这些事情的,但是刘辩的态度却让她担心,毕竟她是清楚刘辩对刘琳的宠爱的。
“益州的刘旁打算称帝,同时荆州和曹操那边可能也会有所异动,所以朕这段时间会很忙的,实在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啊!”
刘辩也没有对唐婉隐瞒,只是脸上颇有些无奈之色。
“刘旁怎敢如此大逆不道!”
唐婉瞬间大怒。
“皇后消消气,这些事情啊,朕早就料到了,只是没有想到来的这么突然罢了。”
刘辩对唐婉安慰道。
“可是这有所陛下颜面和皇家威严啊!”唐婉愤怒的说道。
“朕知道,但这的确是无可避免的,近段时间朕会和大臣们商量出一个尽量妥善的对策的。”
刘辩再次对唐婉安慰道。
……
“陛下,有燕京的使者来了!”
……
。
第896章慷慨赴死()
“陛下,有燕京的使者来了!”
“燕京的人来干什么?”
刘邦不解的问道,本人非常惊讶,如今距离刘邦已定登基的日子只有三天了,早在五天前刘邦手下的人已经开始称呼刘邦为陛下了。
这也得益于他们的位置是在益州,而且还在他们的掌控下,什么风言风语也没有。
“好像带着刘辩的圣旨!”宦官迟疑的说道。
没错,正是宦官,为了登基,刘邦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一年的时间修建了皇宫,招募了太监,宫女,准备了自己的龙袍,龙椅,还有官员的朝服等等一切,只待三天后正式登基。
“刘辩的圣旨,刘辩莫非还有圣旨给朕不成。”刘邦眉头一皱,不悦的说道。
“是奴才该死,是奴才说错话了。”宦官连忙跪下来认错。
“好了,起来吧,你去将人带进来吧,朕倒要看看,他刘辩是怎么给朕下圣旨的!”刘邦冷笑道。
“诺!”
宦官不敢停留连忙出去找人。
没多久一个年轻人跟着宦官进来了,他是禁军的一名百夫长,由于事情紧急,不能耽搁,刘基就直接从禁军找人,因为禁军的人身体毕竟更好,身体扛得住,而且马术也更好。
“卑职见过刘大人!”
百夫长看见刘邦身上的龙袍,虽然愤怒,但是为了使命,硬生生的忍了下来。
“见到朕不行礼,还称呼朕为刘大人,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刘邦对其怒斥道。
“请恕卑职无礼,卑职只知大汉只有一个天子,只有一个陛下,而他在燕京,刘大人自称朕,卑职以为不妥。”百夫长义正言辞肃声说道。
“好啊,好啊,不愧是刘辩的人有胆魄,够忠心,要是朕的手下都是你这样的人何愁大事不成。”
刘邦颇为赞赏的说道。
“刘大人过奖了!”
百夫长谦虚的说道。
“有些意思,既然如此那朕就给你一个机会,说吧,刘辩派你来所为何事啊?”刘邦淡淡的说道。
闻言,百夫长取出了保存在怀中的圣旨。
“刘旁接旨!”
百夫长肃声道,
然而并没有得到刘邦回应,当他看向刘邦时,看到的是刘邦戏谑的表情。
无奈,他只能继续开口,
“奉天承运……特封刘旁为汉中王,益州刺史,钦此!汉中王接旨吧!”百夫长双手端着圣旨对刘邦说道。
“哈哈,哈哈……”
刘邦瞬间大笑不止。
“汉中王为何发笑?”
百夫长面露不解。
“为何发笑,你说朕为何发笑啊,他刘辩是不是脑袋坏了,居然给朕封王,还是以为朕脑子有毛病了,放着万人之上的皇帝不当,去当他刘辩封的一个王。”刘邦大笑道。
“汉中王这是打算要拒接圣旨吗?”百夫长质问道,此时他自然是明白刘邦的意思了。
“圣旨,朕的旨意也是圣旨,朕若接了他刘辩的,岂不是要低他刘辩一等了,朕为何要接。”
刘邦不屑的说道。
“你的话某会传回燕京的!”
百夫长冷冷的说了一句后,就将圣旨恭敬的收了回去。
“你觉得你能走吗,你莫非不曾想过接下这个任务的后果吗?你难道不知道朕不久后要做什么吗?还是你不知道朕与刘辩的关系?”
刘邦接连发问,同时脸色越来越阴沉,越来越可怕。
“你是想杀了某吗?”
百夫长一愣,然后紧张的看向刘邦。
“朕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愿意入朕麾下,朕可以给你活命的机会,同时给你比在刘辩手下更好的生活。”刘邦戏谑的说道。
禁军百夫长,脸色瞬间就变得严肃,沉重了起来,他看着刘邦,缓缓开口,
“某如今虽然是一个禁军百夫长,但在二十年前,更只是一个父母在世家中为奴为仆,受尽羞辱奴仆,但在此时,陛下出现了,因为陛下的出现不仅是某,幽州千千万万如某一般的人都得到了尊严,得到了正常生活的机会,所以这是为什么在幽州大部分百姓心中,陛下就是天的原因,某这么说尔明白了没有。”
“哈哈,哈哈,刘辩能有你们这些人,难怪能够走到今天!”
刘邦大笑,豁然开朗。
“你说的这些的确让朕有些佩服,不过朕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的人,你还是必死无疑。”刘邦突然冷笑道。
百夫长脸色一变,这是他早已预料到的,他虽然幻想过刘邦会放过他,但是他很清楚这次多半是难逃一死了。
“人固有一死,某绝不会为了活着,而背叛陛下,某宁愿让父亲母亲伤心,也绝不愿意让父亲母亲在伤心的同时,抬不起头来。”
百夫长挺直了腰杆,傲然道。
“有志气,有胆魄!”
刘邦大笑,对于面前这个人,刘邦是越来越喜欢了,只可惜他是自己的敌人,是要杀的人。
“能告诉朕,你的名字吗?”
刘邦询问道。
“某名林征!”
百夫长林征傲然道。
“林征!”
刘邦突然一愣,好似想到了什么,脸上突然出现了笑容。
“朕听闻你们幽州很多人都以征,镇,安,平,定等字为名,想不到你也是其中之一。”
“的确如此,很多人甚至是特意改名,为的就是希望陛下在有朝一日能够随陛下征战四方,为陛下平定四方,看陛下安定四方,做镇压四方之卒,林征本不叫林征。”
林征在开口的时候,脸上已经没有了对死亡的恐惧,有的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将他拖下去,于城门外,斩首示众,然后给他找个好墓地,立个碑。”刘邦摆手,对身边的侍卫吩咐道。
“诺!”
“你必定失败!”
林征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看着被带走的林征,刘邦内心唏嘘不已,之所以突然让人将林征带走,那是因为他看到了林征心中的那份信念,看到了刘辩麾下将士的信念,他怕再继续下去内心会动摇,所以他选择了让人带走林征。
“将萧何,吕不韦,陈平,法正他们找来!”
“诺!”
不久后,萧何四人出现在了宫殿之中。
对于刘邦称帝,四人都是一致反对的,不是反对刘邦称帝,而是反对刘邦现在称帝,不过那时候刘邦已经昏了头,根本劝不住。
“见过陛下!”
四人向刘邦行礼,时间久了四人也已经适应过来了,称呼上也改变了。
“刚刚刘辩的人过来了,你们应该知道吧?”刘邦淡淡的问道。
“臣等知晓!”
四人立即答道。
“刘辩派人来宣读圣旨,封朕为汉中王,益州刺史。”
停顿了一下后,刘邦又继续说道,“朕的心动摇了,不过并不是因为刘辩的圣旨,而是因为来的那个使者,他临死前的话让朕的心动摇了,不过箭已经脱离了弓弦,已经收不回了。”
“不知陛下召见臣等所为何事?”萧何主动问道。
“没什么朕,只是找你们过来聊聊,同时给你们一个选择。”刘邦随意的答道。
“请陛下吩咐!”
四人郑重的说道。
“朕在很久以前就预感到了朕的结果了,今天和这燕京过来的人聊了一次后,更加确信了,朕给你们一个选择,你们可以脱离朕,从此隐居下来,朕可以给你们足够的钱财。”刘邦沉声道。
“臣跟随陛下几十年了,此生只愿跟随陛下!”第一个开口的自然是最为忠心的萧何了。
“臣誓死跟随陛下!”陈平斩钉截铁的说道,
“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然后是法正。
“愿跟随陛下!”
最后是吕不韦,
“好,好,好!”
三声大好,一声比一声响亮,同时笑容也越来越浓厚。
召见四人不仅是一种宣泄,同时也是一种试探,这种试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没什么的,但却能让刘邦在一定程度上安心和满足。
接下来君臣五人聊起了关于三天后登基的一些大小事宜。
……
ps更新晚了,今天有点事耽搁了,今天只有一更,明天补上,另外提前说一声,腊八节有朋友生日,更新可能会少,我会尽量提前准备好的。
。
第897章圣旨()
ps:895章有所改变,前面忘记了徐庶,已经加进去了,工部侍郎。
三天后,刘邦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万众瞩目之下刘邦登基。
立国为蜀,吕雉为皇后(ps:皇帝乱入可携带人物,刘邦的三个一个是萧何,一个是陈平,最后一3个就是吕雉。)
萧何为司徒,吕不韦为司空,灌英为大将军,严颜为车骑将来,段志玄为骠骑将军,其余武将,文臣都有各自的职位。
……
江东,吴县,
与送往益州的圣旨不同,送往荆州,扬州的圣旨,并没有像送往益州的那样急切,所以明明路线更好走的,却晚了几天才到。
“主公,有燕京使者到!”
程昱找到了曹操,
“有请!”
曹操一愣,不过很快就做出了回应。
“诺!”
……
“见过曹公!”
来人向曹操行礼。
“使者有礼了。”
人敬我我敬人,曹操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