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将魂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将魂歌-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失。公大夫雎,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我等力保峣关不失,也能力保武关不失!”

    屠雎高昂着头,显得信心满满。比起峣关,武关守将的地位,却是高了一级。以后攻打楚国的时候,还可以争取到先锋的职位。

    只不过秦楚和亲的消息传来,屠雎才发现,武关守将成了闲职,不由得有些气恼。

    “以公大夫的能力,我自然是信任的。”

    蒙恬丝毫没有理会屠雎眼里的不服,谁叫他的爵位比屠雎高呢。按后世的军法,军衔高的人指挥军衔低的人。秦军的军功爵制度,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但是,我听闻,武关除了大道,还有一条小道,公大夫要想守卫武关不失,得把这条小道的疏漏堵上。”

    “武关还有一条小道?”

    这下子,屠雎心里不淡定了:“我怎么没有听说?”

    “公大夫不必紧张,我也只是听说而已。”蒙恬指着武关的折损之地,这些事楚军留下的破坏。“我在南阳歼灭楚军的时候,也是走了一条小道,才会突然堵住了楚军的归路。这才是我如此重视武关防务的原因。公大夫守卫武关的时候,派人走访当地的药农、商贩,一定要寻出这条小道,选择险隘之处,修建要塞!”

    屠雎不是武关当地人,对于当地的地形,肯定没有本地人熟悉。蒙恬读过战史,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秘道,往往掌握在当地的药农和走私贩手中。

    嬴政活着的时候,武关不会面临什么危险。不过有备无患,秦末乱战,武关首先陷落,蒙恬不得不用心检视武关的防务。

    “五大夫不用担心,有小道的话,我屠雎会找出来的。”

    屠雎回应着,蒙恬却看出,屠雎心里有些不以为意。

    武关坐落在秦岭之上,山峰险峻,林木郁郁葱葱,武关的道路,经历多少代人,好不容易开辟出来。

    要说有小道,怕是也不能行军。

    仁至义尽,我也只能提醒到这里了。蒙恬没有再做理会,略略交代了武关的防务之后,就带着荆苏离去了。

    屠雎这人有些桀骜不训,但领兵的能力还是有的,武关在他的手里,应该没有什么危险。终始皇帝一朝,以后的武关,再也不会经历什么战火。

    楚人偷袭武关失败,也不会轻易深入秦国境内。

    “将军,你说的武关小道,可是真的?”

    回营的路上,荆苏开口问道。

    “当然是真的,小窑带我们走小道之前,我们又何曾想到,会有如此隐秘的道路。”

    蒙恬没有跟荆苏说过武关小道的事情,只是基于自己的猜测。

    “现在秦楚之间,数年之内,应该再没有战事。可是,如果楚人朝堂之上有变动,遇到有魄力的楚王,向秦地大举进攻的话,堵上这条小道,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荆苏点着头,不过,他不知道,蒙恬担心的并不是楚王的军队,而是秦末的叛军。

    “你从黑鹰里,挑出几个人,跟随当地的药农、猎人,好好的去查探一番。”

    “诺!”

    屠雎没有兴趣,蒙恬便打算自己做。记得没错的话,屠雎也参与了伐楚,以后武关守将的位置,还会另有其人。

    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

    这样想着,蒙恬心里的郁闷,很快烟消云散。

    虽然英雄不问出处,建功立业不在年高,可不管在哪里,还是有像屠雎这样的人,心里一万个不服。

    幸好,蒙恬有父亲蒙武庇护,加上他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他完全成长起来的时候,王翦、辛胜这样的将领也老了,那个时候,就没有再拿资历来说事了。

    “哎呀,蒙将军,武关的防务,又不该你管,你那么上心干嘛!我等还是早日赶回咸阳吧!”

    还没到武关的驿馆,景开三步并着两步,屁颠屁颠的跑了出来。

    “武关刚刚被楚军攻破,需要加强防御,等回到咸阳,大王问起来,我等可不能一问三不知。”

    走到哪里,就考察哪里的地形地势,早已成了军人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常在宫闱之中的景开,心里没有什么概念。

    “秦楚刚刚和亲,以后武关方向,哪里能有什么战事,蒙将军多虑了。”平时陪伴嬴政的时候,景开没有机会高谈阔论,现在有机会,景开便开始纸上谈兵起来。“武安君伐楚之后,楚国对我秦国,就再也没有威胁。现在朝堂之上,伐韩的呼声的很高。等攻灭韩国之后,就攻魏,再攻赵,等轮到楚国的时候,怕是要很多年以后了。”

    “这是谁提出来的方略?”蒙恬问道。

    “这是丞相府的李斯提出来的,大王颇为赞赏,提拔了这个李斯为舍人。”景开答道。

    哦,李斯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了么?

    蒙恬心里一紧,这个李斯可不简单,以后嬴政的政策,处处透着李斯的影子。不过军事上嘛,李斯跟范雎一样,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

    按照李斯的方略的话,秦国攻灭韩国的话,无异于打草惊蛇,即使楚国刚刚嫁了公主给秦国,也会坐立不安。

    “其他大臣怎么说?”

    聊到了朝堂的事,蒙恬就想多了解一些信息。

    “诸位大臣,都主张先灭韩,毕竟,现在韩国只剩下了一郡之地。”景开心里颇为受用,蒙恬对他很尊敬,让他有了长辈的感觉。“南阳假郡守腾,也向大王上书,认为攻下韩国,不费吹灰之力。”

    麴腾向嬴政上书?我怎么不知道。

    蒙恬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看来麴腾也想立下灭国之国。蒙恬回咸阳,除了李必的轻骑和亲兵,苏角、涉间、骆甲等人,归了麴腾指挥,手里有了兵,面对着韩国这个诱惑,不是谁都能忍住的。

    “大王曾说,蒙老将军提醒过,弱韩而不灭韩,私下里有些拿不定主意,也想和你商量灭韩这件事······”

    景开没有注意到蒙恬的心思,仍然絮絮叨叨,谈着朝堂上的最新风向。

    嬴政没有领过兵,但基本的战略素养还是有的,自然知晓灭韩带来的政治后果。

    秦国不会轻易攻灭韩国,嬴政的犹豫,只不过是做出一种姿态,顺势调兵回咸阳。

    嬴政真正想的,还是彻底掌握大权啊!

第81章 消息() 
“蒙毅,你都长这么高了!”

    到达霸上的时候,蒙恬遇见了前来迎接的蒙毅、甘罗,心情大好。不过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蒙毅已经长到了六尺左右。在这个时代,算得上身材颀长的高个子了。

    “大哥,你这身装束,看起来真威风呢!”

    在学室的时候,蒙毅便听到了蒙恬大败楚军的消息,心里面直痒痒。

    秦朝的学室,可不仅仅教授法律,还要学习驾车、武艺、兵法等。秦人尚武,无不盼望着能上战场,挣得军功。没有军功的男人,媒人都不愿意接受伐柯的请求。

    “有什么威风的,中看不中用。”

    蒙恬敲了一下蒙毅的脑袋,笑道:“我又不需要上阵厮杀,这身盔甲,鲜艳无比,为的只是让将士们能看到而已。”

    “嘿嘿,不过看起来真的很威风!”

    “如果你喜欢,到时候,我让人给你量身定做一套。”

    孟朵承包了南阳秦军的军服,特地给蒙恬做了一套醒目的盔甲。按蒙恬的本意,不想穿这么醒目的东西,可卜兴却认为,醒目的盔甲,更有利于士伍们识别主将。

    蒙恬信奉的是吴起的带兵理念,将领只需要申明军纪,确定军略,冲锋陷阵,自有勇猛之士。这样想着,有一身醒目的盔甲,也未尝不可。

    护送着队伍缓缓向咸阳进发,半个时辰过后,高大肃穆的咸阳宫,便浮现在蒙恬的眼际里。

    咸阳宫没有大梁王宫、齐国王宫那样的豪华,但由于筑在咸阳原上,居高临下,却给人一种无形的威严之感。

    “我听说,华阳太后病重。”甘罗悄悄说道。

    “有多严重?”

    “只怕撑不到来年春天了。”

    怪不得咸阳要求在腊祭之前,迎回楚国公主,华阳太后想要在殡天之前,看着嬴政迎娶芈灵。

    华阳太后没有子女,与嬴政没有血缘上的关系,当初收养子楚,与其说是吕不韦的劝说,倒不如说华阳太后一直等着这个机会。

    曾经陪伴过宣太后,华阳太后自是聪明无比,对秦国政治有自己的理解,心里明白色衰而爱驰的道理。子楚主动投靠,华阳太后顺势而为,双方默契的达成了政治上的交易。

    夏太后死后,宫中以华阳太后为主。赵姬长期躲在雍城,倒省去了双方之间的争斗。

    嬴政年纪渐长,华阳太后敏锐的感受到,嬴政越来越想要独立自主,摆脱任何人的牵制,哪怕华阳太后也不行。

    雄鹰总要飞翔。

    华阳太后不想成为宣太后,可当初宣太后安排她嫁给赢柱的苦心,华阳太后总算是明白了。

    权力需要传承,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联姻。

    意识到时日无多之后,华阳太后主导了嬴政的婚事,安排嬴政迎娶楚国公主芈灵。只要芈灵成为秦国王后,生下太子,芈氏在秦国的融化富贵,就能继续传承下去。

    内有芈灵,外有熊启,华阳太后尽自己的努力做好了安排。

    “大王有何反应?”

    “大王表示要尽孝道。”

    蒙恬思索着,看来嬴政心里并不满意这段婚姻。

    战国乱世,国君的婚姻,往往带有政治上的目的。嬴政并非不明白这一点,只是华阳太后将嬴政当成下孩子看待,直接让他迎娶楚国公主,激起了嬴政的逆反心理。

    当下,嬴政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是,以后的行动中,嬴政还是会流露出来。

    蒙恬记得,统一六国之后,嬴政并没有册封皇后,也迟迟没有立扶苏为太子。

    “长信侯那里,你有什么消息?”

    “长信侯与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人,暗中有所来往。”

    回到咸阳之后,甘罗暗中打探了不少消息。蒙恬相信,甘罗能探听到的消息,嬴政不可能没有耳闻。

    嫪毐担任监军,攻灭东周国,恰好蒙恬又讹诈了南阳,算在嫪毐身上,得了莫大的军功,封了长信侯。

    有赵姬护持,加上嬴政有意纵容嫪毐与吕不韦对抗,几年下来,嫪毐的权势有增无减。

    关中蝗灾的时候,吕不韦一系的陈忠、内史盛倒台,新的内史肆,却是因为投靠了嫪毐,由赵姬出面,才获得了内史的职位。

    欲取之,必先先予之。

    嬴政眼下的退让,只不过是一时隐忍罢了。等华阳太后死后,嬴政便要开始收权了。

    华阳太后还在的时候,与吕不韦、赵姬结下了一些情谊,没有宣太后那样决绝,嬴政想要收回国君的权力,势必会与吕不韦、赵姬发生冲突,而有华阳太后的调节,双方的矛盾不至于迅速激化。

    在蒙恬看来,这场争斗,嬴政心里已经有了把握。吕不韦提拔的将领张唐,已经外调。关中的秦军,现在是由王翦和蒙武统领。

    军队的支持,便是嬴政最大的底气。

    到达城外的军营,芈灵的车队,在冯劫率领的羽林郎护卫下,前往咸阳宫。

    “蒙恬,大王让你随我一起进宫。”

    冯去疾得到嬴政信重,冯劫的日子,越发过得如鱼得水。肥圆的身子,越发到了一圈,真不知道后来怎么做到将军的。

    “你该减肥了?”

    蒙恬骑马与冯劫走在一起,打趣道。

    “我也想减,可大王现在不怎么去上林苑,宫里又不能驰马••••••“

    “明明就是你懒,还要找这么多借口。”

    蒙恬有些无语,古往今来,在减肥问题上,胖子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

    “嘿嘿,我还怀念你统领羽林郎的时候,虽然经常操练,十分辛苦,可体重至少控制住了。”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宫前的阙门。

    “我送公主前往后宫,宋午会带你去见大王的。”

    冯劫滚动着肥圆的身子,与蒙恬道别。这胖子,该不会是遗传的吧?好像冯家的人,都有些肥胖。

    “蒙将军,跟我来吧!”

    小宦官宋午微笑着,领着蒙恬,去往了咸阳宫的一处别殿。

    君主身边的宦官,往往是君主情绪的晴雨表。他们的态度,代表着君主的好恶。

    嬴政与蒙恬,差不多三年没见,可从宋午的脸上来看,蒙恬心里明白,嬴政应该没有忘记他。

    帝王无情,政治家讲求的,永远只是利益。但总体上,嬴政还是一个念旧的人,纵观嬴政的一生,除了嫪毐和吕不韦,嬴政再没有苛待任何一个重臣。

    在这样的老板下干活,建功立业,甚至改变秦国的国运,蒙恬觉得更有信心了••••••

第82章 李斯() 
踏着厚重的青玉石阶,拾级而上,两旁的护栏向后掠去,一股豪迈的心境油然而生。

    脱下鞋子,迈入大殿之后,迎面袭来一股暖意。

    国君所在,哪怕是一处偏殿,仍然升起了数座炉火。

    热水顺着地板下的青铜管道,缓缓流淌,热气熨帖着有些寒冷的脚底板,仿佛有女人按摩的感觉,令人分外舒服。

    秦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实用精神,咸阳宫里,处处显露无疑。

    殿中的尊位处,嬴政跪坐在一张檀木案桌前,手里捧着竹简,紧紧地皱着眉头。案桌的左边,跪坐着一位三十多岁的吏员,看他的装束,应该是丞相府的长史。

    “大王,蒙将军回来了!”

    宋午趋步上前,轻言提醒。

    “蒙恬,寡人可算把你调回咸阳了!”嬴政闻言,啪的一声,放下手中的竹简,立即站起身来,显得十分高兴。“你在外打了两仗,没有给寡人丢脸,让那些老臣也看看,寡人身边出去的人,同样是能打仗的!”

    “末将惶恐!”

    蒙恬赶紧行礼,不敢失了礼数。

    “你呀,还是这样,跟你父亲有得一比,在寡人面前,规矩得很。”

    嬴政数落着,心里却很满意。臣子要有臣子的本分才行,蒙家支持嬴政,但从不恃宠而骄,反观那个嫪毐,尾巴都快要翘到天上去了。

    寒暄过后,蒙恬跪坐在嬴政的右边座位,与殿中的长史相对。那长史微笑着,颇为善意,只不过,蒙恬在他的目光里,看到了一丝羡慕,或者说是一丝嫉妒。

    哪个臣子,不想得到国君的器重,得以一展才华呢!

    “丞相府长史李斯,见过蒙将军!”

    李斯一开口,蒙恬差点跳了起来。

    这就是李斯?

    身材不高,其貌不扬,真没有想到,这位会是大名鼎鼎的李斯。

    “不敢当,见过长史!”

    蒙恬感到有些奇怪,按理来说,李斯应该投靠了嬴政,但为何仍然顶着丞相府长史的名头。

    “李斯可是大有才华的人,丞相组织门客,编纂了一部典籍,号为《吕氏春秋》,就是由李斯主持的。”

    “斯只是按丞相要求,召集门客而已,里面的文章,多是丞相门客所做。”

    嬴政的面上带着笑,李斯却拼命推脱自己的功劳,他心里明白,嬴政与吕不韦迟早会决裂,要不然,他也不会选择投靠嬴政了。

    “蒙恬,这部典籍,丞相已经编纂完毕,着李斯送过来,让寡人过目,你也看看吧!”

    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