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将魂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将魂歌-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春秋战国时代的雅言,可以说是只在贵族圈子里流行的国际语言,起到了后世英语的作用。中国这么大,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为了便于交流交往,各国上层都学会了用雅言沟通。秦穆公招揽由余的时候,一个说雅言,一个说晋语,留下了一段佳话。赵姬决定不说赵语,至少在学会秦国话之前,她会一直以雅言与人沟通。早在邯郸的时候,吕不韦曾派人通知过她,秦国宫廷不会乐意接受一个满嘴赵语的女子成为秦国的王后。

    “小蒙将军,我看你和政儿年纪相仿,就由你陪着政儿去沐浴更衣吧!”侍女扶着赵姬走下马车,发现蒙恬的目光落在嬴政身上,顿时记起了这个口称末将的小将军。

    “末将遵命!”蒙恬掩饰着心里的激动,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赵姬给的这个机会,蒙恬会好好把握,赢得未来始皇的友谊。

    瞧着一个童子,口称末将,还是大名鼎鼎的蒙氏子弟,在场的秦国人,不由得有些忍俊不禁,心里打呼不虚此行。不仅亲眼见到赵国归来的美艳赵姬,还能和风头正劲的蒙氏一族结下些许情谊,想想都觉得日书特别亲切,上面记载,今天可是迎接上官的大好日子。

    “末将蒙恬参见公子!”蒙恬快步上前,走到嬴政跟前,施展语言轰炸。嬴政啊嬴政,你成为秦王之后,可要记得我这个将军啊!

    “政儿,跟着小蒙将军去吧!”待得赵姬发话,蒙恬明显感觉到嬴政有些不舍,在侍女的引领下,前往汤沐之地。

    嬴政这是还有些恋母么?蒙恬有些恶趣味的想道。嬴政长这么大,一直和赵姬一起生活,没有体会到父爱的光泽,或许,这个年纪的嬴政,依恋母亲赵姬,也没有奇怪的。

    赵姬、嬴政离去之后,早已守候在一旁的车马啬夫,将马车牵到一旁,举着冒烟的火把,里里外外,熏了一个遍。蒙恬想到,后世驻营救灾的时候,也曾用烟熏房舍家具,很多的生活智慧,真正传了几千年。指挥熏车的车马啬夫,按着流程,布置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就像蒙恬后世的时候,留学德国的时候接触的普通德国人。

    “公车司马律有规定,凡关东六国车马,入我秦国,都要用烟熏过,才能得以放行!”那车马啬夫念念有词,似乎在教导跟在身边的学室子弟,“否则,这些车马带来的不明虫子,会病我牲畜,毁我庄稼······”

第5章 刺客() 
蒙恬领着四名军士,充作嬴政的护卫,两人在前,两人在后,一道前往洗浴之地。

    “蒙恬,你今年几岁啦?”嬴政不住的看向紧跟在右肩后方的蒙恬,特别是蒙恬腰间金光闪闪的青铜宝剑,颠沛流离这么多年,嬴政只在梦里见过冰寒剑光,却没有亲身抚摸过真正的宝剑。心里惦记着蒙恬腰间的宝剑,嬴政很想拿过来把玩一番,可嬴政这个时候还没有习惯上位者的王者气息,只能先行开口,和蒙恬套套交情。

    蒙恬心里正想着怎么和嬴政搭讪,乍一听到嬴政开口,心里松了一口气,面对未来的千古一帝,蒙恬平白了给了自己太多压力。“我今年刚好九岁,生于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是长平之战的时候。”蒙恬尽量打开话题,不仅报了自己的年龄,还提到了长平之战和秦昭襄王。

    “这么说来,你我还是同一年生的呢!”同龄更能拉近两人的距离,嬴政觉得,刚刚回到完全陌生的秦国,能交到蒙恬这样的朋友也很不错。他童年时的好友姬丹,想方设法回到了燕国,嬴政的心灵,早已孤寂不已。“阿母告诉我,我是在高大父四十八年正月出生,算起来,我今年也是九岁。”

    嬴政说起话来,带有浓重的邯郸口音,好在秦赵两国常年交战的同时,两国之间的交流很频繁,不少赵国民众,为了躲避战祸,携家带口逃到了秦国。蒙氏的门客家将,没有门第国别只见,既有投奔蒙骜的齐国故旧,也有不甘于现状的赵国宾客。蒙恬能听懂嬴政的邯郸话,也能将就着说。听到蒙恬改用邯郸话和他交流,嬴政心里更加放松,话也多了起来。

    “只是这几年来,秦赵两国几乎年年交战,我和阿母的日子可不好过。”回想起过往的颠沛流离,嬴政心里有些伤感,更有些气愤。恨异人抛弃了他们母子,也恨赵国人拿他们母子撒气,不由分说的杀了赵姬的母家一族。

    “战国乱世,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攻伐,为了国家生存,赵国人也是急了。不过,秦国也不好过,兵源、粮食消耗了不少,两国都想先歇口气。”嬴政能取得后来的成就,里面还有赵国人的功劳。孟子的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苦其筋骨,说得还是有些道理。流落邯郸街头,赵国迫害,朝不保夕,嬴政的心性变得特别坚韧。没有感受到赵国人的恩惠,嬴政自然对赵国没有多少感情。蒙恬记得,后世的欧洲,从普鲁士回到俄国的某个帝王,把自己当成了普鲁士的臣民,处处维护普鲁士的利益。

    “邯郸之战的时候,我曾亲眼见到不少赵国人死在我的面前,有男子,更有老弱妇孺,缺粮的时候,甚至有人偷偷煮食刚死不久的尸体。”嬴政压低了声音,叹了一口气,“如果天下只有一个国家,就没有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人们也不会遭受战乱之苦!”

    额滴个乖乖!不愧是热衷统一事业的嬴政,才九岁,就有意识到,天下当归于一,列国并立,正是战争的根源。想想后世菜鸡互啄的欧洲,国家那么多,经常打仗,本就是相当正常的事,欧洲人都见怪不怪。正因为亲眼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嬴政心里才有朦胧的统一意识,那就是以战止战,还天下一个太平。

    “公子说得不错,列国征战了这么久,百姓死亡无数,如果天下能够统一,各国之间就再也不会打仗了······”

    蒙恬心里还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与嬴政的一番对话,嬴政心里的统一意识才会更加明晰。天下纷争不息,以有王侯,或许,现在的嬴政,想法不会那么明确,但至少却对列国分封体制有了抵触的心思。

    蒙恬紧跟着嬴政,两人边走边聊,嬴政这个时候的地位还没有明确,要回到咸阳之后,经过一番斗争,才能登上王太子之位。嬴政有意从蒙恬的口里了解情况,蒙恬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仔仔细细的向嬴政介绍着秦国的风土人情。末了,嬴政如愿以偿的开口,从蒙恬手里借过寒泉宝剑,细细把玩,爱不释手。

    大荔县人口过了万户,大荔又是县治所在,城内的街道宽阔,行人自觉的走在两边,只有公事在身的人,才能使用正中央的道路。如此一来,办理公事效率提高不少,可如果有盗贼偷袭,却会成为醒目的目标。

    街道的转角处,一处酒肆的二楼,临窗的位置,三双眼睛,冷冷的盯着缓缓前来的嬴政一行人。这里是前往高等贵族沐浴之地的必经之地,他们早已守候多时。

    “幸、产,你们两人负责牵制前后守卫的武士。”领头模样的刺客摸了摸腰间的楚剑,这是他准备行刺的习惯,“目标人物就交给我来处理,一旦得手,立即撤离!”

    名叫幸、产的两人重重的一点头,“达,你放心,杀死护卫的武士,可能会费一番功夫,但只是拖住他们,保证没有问题!”他们想着,凭达的本事,刺杀的不过是位半大孩童,哪怕他是王子,在达的剑下,王子与庶民,那是绝对的人人平等。

    蒙恬的心里突然感受到一丝不安,杀气这样的东西,或许只能存在武侠之中,不过从鲜血中爬过来的人,对于危险,总有那么一种直觉。这种直觉,说不清,道不明,蒙恬选择了相信自己的直觉。

    “大家注意警戒!”蒙恬开口提醒,左瞧右看,发现前面街道的转角处,行人较少,形成了视角盲区。蒙恬前世参加过反恐培训,知道这是袭击的最佳地点。“公子,小心,可能会有危险!”

    蒙恬从嬴政的手里取回寒泉剑,见到蒙恬神情严肃,如临大敌,嬴政心里一紧,不由得暗暗戒备。未来的千古一帝,可不能这么死了。蒙恬把嬴政护在右侧,如果有人偷袭,势必会首先面对他。

    刚刚进入拐角,只听见哗啦一声,临街的一处窗户瞬间破开,三名青衣汉子纵身跃下,身在半空,快速的拔出佩剑,目标明确,两人奔向前后护卫的武士,一人径直冲向位于队伍中间,尚有些错愕的嬴政。在赵国的时候,嬴政经历过赵国人的追杀,可都到了秦国,怎么还会有人来追杀他?

    如果没有蒙恬的提醒,突然遇袭,很可能就不会有未来的始皇帝。早在戒备的武士反应迅速,抽出配备的秦剑,同刺客厮杀在一起。有武士不放心蒙恬,想要救援,却被刺客死死的缠住。

    “大胆贼人,竟敢当街行刺!”蒙恬拔剑的同时,高声呵斥。这几名刺客,一看就是经常作案的惯犯,踩点准确,沉默无声,哪里像刚出道的新手,定要高声吹嘘一番。蒙恬不指望自己的呵斥能唤起刺客的良心,然后倒头便拜,只希望有人能发现贼人作案,根据秦律,发现犯罪,方圆百步的人如果不施展救援,事后就会治罪。道德在暴力犯罪面前,也许苍白无力,可一旦法律作了规定,秦人坚决执行,不怕没有人伸出援手。

    达看见蒙恬竟然拔剑挡住了他的脚步,眼里既错愕,又有些欣赏,不过八九岁的孩童,面对偷袭,第一反应不是逃,而是拔剑迎敌。蒙氏一族,当真是得到了昊天上帝的眷顾,代代都能出人杰。

    “蒙恬,不要怪我,要怪,就要怪你们蒙氏选择了嬴政!”想起雇主的交代,达的眼里露出森冷的寒光,只要能够杀死嬴政,谁挡就杀谁,蒙氏又能怎么样,秦国最不缺的就是将军,只要成蟜公子成为了秦王,还怕找不到勇武之人为秦国征战吗?!

第6章 援手() 
轻量级拳手,遇上重量级拳手,如果选择了硬碰硬,脑子不是傻了,就是实在没有应对的办法。对面杀来的是经验丰富的刺客,饶是对自己的武艺有相当的自信,蒙恬也不敢硬拼。

    “公子,剑鞘你拿着,现在我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勠力同心,才能挣到一丝活路!”不由分说,蒙恬将剑鞘塞到嬴政的手里。短暂的错愕之后,嬴政很快回过神来,明白了眼前的处境,拿着剑鞘,掩护蒙恬。没有学过剑法,可这个全民尚武的时代,没有见过猪,也见过猪跑。在赵国的时候,嬴政曾拿树枝随意挥舞过,勉勉强强学会了一点剑法的皮毛。

    “当”一声,蒙恬的寒泉剑撞上达手里的楚剑,一股巨力传来,震得蒙恬的手臂酸麻。若不是寒泉剑的品质上乘,蒙恬暗中施展巧劲,只怕第一回合的较量,寒泉剑就会脱手而飞。这个时候,嬴政趁机挥舞剑鞘,从蒙恬身后冒出来,以鞘当棍,狠狠地砸在达的剑身之上,当机立断,身手敏捷,远远强过一般孩子。若是再系统学过武艺,以嬴政的身手,后来的半吊子刺客荆轲,哪里会是嬴政的对手。

    有嬴政的牵制,蒙恬顿时轻松很多,寒泉剑连刺带削,竟然挡住了达的攻击,两人不由得信心大增。

    “该死!”达心里咒骂着,他手里的青铜剑,购自楚国,本也是锋利无比,可碰上了蒙恬手里的寒泉剑,他却能感受到楚剑内里的呻吟。身不离剑,剑不离身,手里的这把楚剑,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名字,却也陪伴了他当刺客的这么多年,剑身的感觉,当真就是他身体的感觉。“这小子,手里的剑,可真是好东西啊!”这样想着,达的眼睛,增添了贪婪的目光,一把绝世好剑,在这个年代,真真是价值连城,足以作为传家之宝。

    白起攻破楚国郢都之后,楚国失去了最肥沃的土地和高素质的民众,社会工艺一落千丈,青铜器铸造水准更是落了下乘。楚国东迁之后,楚国人制造的青铜剑,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远远的落在了秦国后面。达手里的楚剑,应该是购自楚国东迁之后,怪不得敌不过寒泉宝剑。蒙恬全神贯注,听到刺客手中剑传来的撞击声,明白了对方不能发挥全部实力的关键。秦国寒泉子一脉,铸造的宝剑,果然名不宣传,品质远远的超越了楚剑。

    达感受着宝剑的呻吟,心里越发震惊,区区两个半大孩童,竟然与他斗了六个回合,他却近身不得。就算寒泉宝剑再厉害,也不应该是这样的战局啊?他却不晓得,对面的蒙恬,虽是九岁的毛头小子,可武艺传承却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蒙恬拿出后世部队里的游斗技巧,再有嬴政的配合,一时半会儿,倒与刺客斗了个旗鼓相当。

    幸、产两名刺客,武艺稍逊首领达,但蒙恬选出的护卫武士,武艺自是不低,刺客、武士缠斗在一起,短时间内分不了高下。达得不到援手,蒙恬心里自然安定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肯定会回到他这一边来。

    达心里明白蒙恬在等待什么,秦国人尚武,更有法律规定帮助擒拿盗贼,等附近的秦人反应过来,他们就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成为过街的老鼠。想起雇主的交托,达心里一横,人死卵朝天,贱命一条,拼命吧!

    人一旦决定玩命,总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蒙恬明显的感觉到了达的变化,似乎他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了,剑招变得更加冒进,更加凌厉。狭路相逢勇者胜,兵法上的道理,用在单打独斗上同样适用。后世更有人从比剑的战斗中,悟出了精妙的兵法。

    打鸡血的状态,不可持久,蒙恬心里提醒道,断不能被对方的气势吓到,这个时候,更应该沉着冷静。蒙恬知道,战场上,两军相遇,哪怕旗鼓相当,哪一方先弱了气势,就会最先败下阵来,一旦有了退却的心思,很可能就会一败涂地。

    蒙恬咬牙坚持,达也不好过,他一心想要先解决了蒙恬,稍稍忽略了无刃的剑鞘。可他没有想到,嬴政却不是长在花室中的公子王孙,邯郸街头讨生活,别看他瘦是瘦,胳膊里却是有肌肉。嬴政抓住机会,一鞘打在刺客的左胳膊上,端的是疼得钻心。

    狗日的,连剑鞘都打造得这么精心,秦国人要不要这么认真的!达心里问候了铸剑人的祖宗十八代,咬牙切齿,戾气更甚,情急之下,竟然放弃了防守,采取了同归于尽的招式。

    蒙恬眼见不妙,想也不想,连忙推倒身体左侧的嬴政,不仅是为了保护好嬴政,更是因为职责所在,完成任务早已成了蒙恬内心深处的信条。

    眼见蒙恬和刺客,两人就要同归于尽,突然,“嗖”的一声,一颗石头如离弦的箭,越过蒙恬的头顶,砰的一声,正好打在刺客的右胳膊上。蒙恬心里吃惊的同时,却是眼疾手快,身子猛地一顿,剑身斜向上,一剑捅进刺客的心脏。蒙恬练习过格杀技巧,心脏的位置找得十分精准,寒泉剑刺得又狠,断不会给刺客留下活路。

    “你们——”达口吐鲜血,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的眼睛,却是望向了蒙恬背后,不知什么时候,一个身着黑衣的中年人出现在了里,手里正举着一把弹弓。如果不是受到偷袭,伤了拿剑的手臂,达一万个相信,他会以命相搏,杀了眼前的这两个可恶顽童。可惜啊可惜,达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不甘的向后倒在了地上。

    “达!”幸、产看见身手最好的达竟然最先毙命,口里不由得惊声呼道,喊出了达的名字。三人大块吃肉,大块喝酒,恨不能同生,却只待同年同月同日死。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