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比秦国,南阳的地头蛇们克扣运转的存粮,经年下来,很多地方乡豪的粮库里积满了海量的粮食。
郡守腾尚未到任的时候,荆苏秘密安排的黑鹰,探查到了不少的消息。有钱能使鬼推磨,乡豪们家中的奴婢,有些人受到过不公正对待,荆苏派人偷偷找上他们,支付了合理的价钱,这些人便滔滔不绝的揭露地主阶级的剥削之苦。
“我来南阳,主要是为了监督修建南阳的灌溉系统,增加南阳的粮食供给。”监御史史禄接着说道:“以本地人修建本地的水利工程,需要迅速建立秦国的统治权威才行,否则,我无法征调南阳的人力。”
秦国迅速扩张,除了开发本土的潜力,还要恢复占领地的生产能力,实现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战国七雄之中,秦魏两国,最为重视水利工程,只是魏国衰落之后,维护现有的水利系统尚有些吃力,只有秦国仍然在继续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
韩国国小民弱,没有能力修建大型的水利灌溉系统,天才的水利专家郑国,被韩王当做疲秦的间谍派往了秦国。秦国接手的南阳之地,农业落后,产出的粮食,上交给地主们后,黔首们勉强只能糊口。秦国不会允许新土地成为国家的累赘,才会派同样擅长水利的史禄前来担任监御史。
“驻扎在南阳的军队,在我申明军纪后,与黔首秋毫无犯,虽然还不信任秦人,但至少没有以往那么敌视。”郡守、郡尉、监御史三者,在秦国的官僚体系中,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稳定南阳,需要三人共同合作才能做到。蒙恬作为代理郡尉,需要动用武力配合腾和史禄。“明面上的死硬分子,我已抓捕了不少,对那些暗处的不合作者,还需要郡守拿主意。”
征服土地后,总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将新土地纳入本土的行政和文化体系。秦国的国策、文化与山东六国有不少的差异,不同制度、文化的碰撞,造就了不少的冲突。南阳本地的乡豪,原来在韩国统治下,韩王软弱,不能奈何他们,但突然成为秦国的国民,按秦国的法律制度,他们的既得利益会损失不少。
秦律规定,家中有两个成人男子,不分户居住,则需要交纳双倍的赋税。秦国本土,遍布着一个又一个三五口的小家庭,山东六国,则普遍推崇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制度。
黔首们可能会被大家庭那种和谐天伦之情所骗,但秦律的制定者深谙人性,生活在大家庭中,很容易隐瞒人口,逃避税收,资源分配权掌握在长辈们手中,又滋生了勾心斗角的土壤,对人心的影响极坏。
按秦律实行,南阳的大户们需要交纳的税赋不少,除非他们老老实实的分户。家中的奴婢,秦人需要登记他们的户口,作为征发徭役的依据,而且不允许随便处罚。黔首们卖身给大户为奴,有些人为的就是能逃避徭役,逃避税赋,现在藏身在大户身后再没有什么作用,黔首们就不会依附大户,大户们的势力就会受到削弱。
废除旧法,施行新法,需要缓冲期。蒙恬派了军吏前往南阳各地宣传秦法,荆苏传来的消息,证明了南阳之地偷奸耍滑的人不少。只是没有郡守的背书,蒙恬不好越权处理。来自后世的蒙恬知道,同僚之间,互相尊重,有助于事业的推进。
“你想要怎么做?”腾努力适应着郡守的角色,一郡之守,权力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国的诸侯,只需要谋划方向,不需要他亲自去动手跑腿。
“镇压和安抚,两手并用。”蒙恬缓缓开口说道:“韩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晋国时期,历史悠久,有自己的骄傲,对他们而言,秦国是侵略者,无论秦国怎么示好,都不能完全赢得他们的好感。对那些顽固的人,就给他们准备大棒;对那些投靠秦国的人,则给他们甜枣。我曾听说,准备好甜枣和大棒,走遍天下都不怕。”
“甜枣加大棒,走遍天下都不怕。”史禄笑了笑,“还真是有趣的说法。”
“南阳的旧贵族,总归要杀掉一批的,留着他们,只会蛊惑不明就里的黔首反对秦国的统治。”腾不由得多看了蒙恬一眼,原以为蒙恬年纪轻轻,经验不足,会有妇人之仁,没想到蒙恬这么早就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
腾在陇西为官多年,熟悉秦国的历史,知晓光靠仁义感化行不通,陇西原来的胡人,不见踪迹,被秦国同化,还不是先给打服了的。南阳的旧贵族们,既然铁了心不愿意融入秦国,留着他们,只会给自己找麻烦。
“大棒清除危险,甜枣收心。”腾摊开竹简,写上郡守的命令,盖上自己的银印,交给蒙恬。“这件事就交由蒙郡尉去做,监御史则尽早准备好水利修建的方案。”
“好,蒙郡尉重塑南阳的日子,我就带人亲自勘测。”史禄对着蒙恬作了作揖,“等我勘测完毕的日子,蒙郡尉得给我一个安安稳稳的南阳!”
“蒙恬定当不辱使命!”得到郡守、监御史的支持,蒙恬收在剑鞘里的利剑,迫不及待的想要出鞘了。
第54章 密会()
雪化过后,宛城的空气中了多了丝丝暖意。
淅淅沥沥的春雨,婆娑而来,宛城之地,笼罩着一层朦胧烟雨。
东城的一处豪华府邸,沐浴在烟雨中,安详静谧。
宛城本地人无比熟悉这处宅子,这家的主人名叫韩狄,据说祖上可以上溯到晋国时的韩厥,与当今韩王同出一脉,算得上韩王的远房宗亲。
韩宅深处,一处隐秘的小居室里,人头攒聚,正举行着秘密的小聚会。
“如今南阳归了秦国,秦法的规定,大家都是知道的。”聚会的召集者韩狄,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新任郡守到任后,贴出了布告,一个月之后,南阳就要开始全面推行秦法。”
“秦法要我们分家,还要对奴隶进行登记,这是变相掠夺我们的家产。”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开口说道:“这郡守还要废除韩国文字,要求南阳作坊生产的马车都要采用秦国的标准,这样一来,我们手里的马车岂不是作废了!”
“还不仅如此,我听说南阳还要采用秦国的度量衡,买卖超过一钱的货物还要留下凭据。”另一位年纪稍小的开口道。
秦国统一了度量衡,无论卖出买进,标准统一,互相留下凭据,如果有欺诈行为,拿着凭据可以去官府上告。韩国则不同,大户人家普遍备有两种称,小斗出大斗进是常有的事,黔首知道了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齐国的田常则用大斗出小豆进的方式收买人心,虽然获得了齐人的称赞,但却能说明山东六国度量衡制度的混乱。
齐人得了一时的恩惠,但田氏一族篡位掌权后,怕是会加倍的收回来。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南阳的这些大户心里不满秦国的制度,只是因为秦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韩老,你看我们应当怎样做?”
众人心里权衡着,秦国大军驻扎在南阳,以他们掌握的力量,反叛秦国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韩狄祖上显荣,在南阳很有影响力,此次聚会又是韩狄召集,众人都把目光望向了韩狄。
韩狄微微颔首,很享受这种权威的感觉。韩家在南阳拥有大量土地,人可以走,土地却带不走。秦国的制度,他暗中了解过,土地的多少跟爵位挂钩,五大夫之后就不再赏赐土地。
秦人的郡守肯定会重新丈量土地,确定税赋,如此一来,韩家隐藏的那些土地势必会被清理出来。
“秦人刚刚得到南阳之地,黔首之中,秦人没有任何威信,人们信任的,还是我们这些人。”韩狄环视着众人,沉吟道:“没有我们的配合,秦人想要消化南阳郡,想都不要想!”
韩狄的话音刚落,众人不由得连连点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他们在南阳生活了几百年,名望颇高,形成了品牌效应,他们说的话,比政府官员说的话还要管用。
韩王管理时如此,秦国管理的时候,同样也会如此。
“春耕将临,粮种都在我们手上,只要我们不提供粮种,不出售粮食,黔首们吃不饱饭——”韩狄喝了一口茶汤,冷哼道:“到时派人暗中煽动,黔首们动乱起来,看秦人怎么收拾!”
“就按韩老所说的办,要让秦人明白,他们那种一根筋的做法,在南阳行不通!”
“就这样办,我回去之后,立刻关闭名下的粮铺!”
······
郡尉府,新开的道场里,蒙恬正和卜兴击剑。
“将军,先生,有棘手的情报!”荆苏匆匆忙忙的跑来。
“什么事?”蒙恬放下手里的木剑,招呼荆苏落座。
“宛城的大户韩家、殳家、逄家等人暗中密会,我得到消息,他们会扣发粮种、禁售粮食。”荆苏很有情报上的天赋,但他这时才二十七岁,经验仍然不足,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你是如何得知的?”卜兴问道。跟在蒙恬身边,卜兴既是先生,又充当幕僚。实务的事情经历多了,卜兴越来越觉得学问结合实际的重要。
“我暗中打听到的。”荆苏的黑鹰,只有他和蒙恬知晓,即使卜兴也是不知道的,荆苏自然不会向卜兴透露情报的来源。
进驻宛城后,荆苏便开始暗中监控宛城的大户,这些人,在本地很有名望,稍不注意,便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悄悄打探后,荆苏得知韩家的某个小妾,却是被韩狄强娶的,害得家破人亡。
都说女人逆来顺受,韩狄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小妾心里的仇恨丝毫没有消失。没有费什么力气,这小妾便成了荆苏的一个钉子。
“这些土豪,真是自不量力!”蒙恬冷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只怕他们还以为可以继续作威作福呢,不识时务的老朽们!”
这样的事情,蒙恬心里再清楚不过了。一个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旧贵族们总是想方设法的暗中破坏,即使新制度符合历史的潮流,他们也不会在乎,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跟既得利益者只适合谈玄学,不适合谈改革。
秦法规定的制度,有些确实严厉,但与山东六国相比,却是这个时代最先进、最合理的法律制度。至少在秦国,主人处死奴隶,还需要通过官府的法定程序,而山东六国的贵族大户们,则可以随便处死家里的隶臣妾。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荆苏问道。
“南阳不能乱,南阳一乱的话,只能继续从关中调兵、调粮。”卜兴皱着眉头,暗恨这些土豪不识好歹。土豪这个新名词,卜兴还是向蒙恬学的。“关中正在全力修渠,暂时也没有多少粮食。”
关中修渠的事,蒙恬是知道的。郑国设计的郑国渠,工程浩大,秦国关中的徭役,几乎都去了郑国渠的工地。好在郑国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没有故意规划一个完不成的工程。
“看来我们必须得打土豪分田地了!”蒙恬叹了一口气,以前得他,对打土豪分田地这样的做法,持着批判的态度。但现在处在不同的位置,却明白,政治真的没有良心,要想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不得不牺牲少部分顽固分子的利益。
“打土豪分田地?”卜兴、荆苏不明所以。
打土豪分田地这套理论,看似简单,其实博大精深,具体的操作,更需要技巧。见卜兴、荆苏满脸疑问,蒙恬只好细细解说。
“我先给你们讲讲土豪和奴隶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利益并不一致,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团结奴隶,打倒南阳的土豪······”
第55章 大棒()
雨后新晴,阳光照耀之下,宛城里似乎多了一丝燥热。
南阳的黔首们,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宛城里的粮铺,一家家紧闭着门。
这是怎么回事?
没有买到粮食的人,心里带着困惑,消息很快的传扬了开去。
“买不到粮食,这可怎么办才好?”
······
得到粮铺罢市,宛城人人心躁动的消息,韩狄得意的抚摸着胡须,论经济手段,那帮来自西部蛮夷之地的秦人,实在太过稚嫩。
午时过后,一队队秦军走出军营,全城戒严,如临大敌。宛城人见势不妙,一个个躲到家里去了,隔着门缝观望外面的情况。
“不好了,阿父,秦军将韩家府邸包围起来了!”
韩狄正在闭目养神,门扉突然猛力撑开,他的儿子韩永慌慌张张的跑了起来。
“什么?”韩狄突兀的吃了一惊,说道:“秦人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完全不顾南阳的人心嘛!”
孟子云,得人心者得天下。秦人新得南阳之地,正是应该收买人心的时候,韩狄想来,秦人绝对不敢使用蛮力。他们这些人,扎根南阳几百年,宗族名望根深蒂固,秦人拉拢他们还来不及呢!
“不要慌,秦人只不过想要给我韩某一个下马威而已!”韩狄参加过无数次谈判,知晓先声夺人的道理。“泳儿,你去和秦人接洽,先探探他们是何意图。”
“诺!”韩狄的镇定,安抚了韩永慌乱的内心。
******
“将军,小心,这韩府门高墙深,里面豢养有私兵。”离韩府一箭之地的时候,荆苏牵住蒙恬的马,开口提醒道。
“蚍蜉罢了!”蒙恬不屑的打量着宛城第一豪宅,不过他还是听从了荆苏的劝告,没有贸然上前。
韩国器械发达,制作的大黄弩弓力强劲,一军主将,不可贸然处于险地。
“敢问郡尉大人,为何突然向我韩家发难?”韩永趴在府墙的望楼边,探着脑袋,鼓起勇气,高声喊道,语气里带着丝丝颤音。
“郡尉府接到举报,你韩家滥杀奴隶,强夺良家妇女,雇佣杀手残杀竞争对手,实在是骇人听闻,罄竹难书,为了还宛城人民一个清明,郡尉府不敢不查明真相!”
荆苏手里拿着一个简易喇叭,还是蒙恬让人临时制作的。荆苏的声音高昂,有喇叭的传播,声音远远的传扬了开去。蒙恬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宣传的要义第一步就要把敌人的名声搞臭。
韩家纵横南阳多年,背地里有不少龌蹉事,只是普通黔首们没有听闻,眼里只瞧见了韩家的光环。荆苏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查清楚了韩狄背后的阴暗手段,所以指责起来,自然义愤填膺。
这些土豪,真的是太无法无天了!
“污蔑,这是赤裸裸的污蔑!”荆苏的指控,如惊雷打在韩永的心上,不由得气急败坏。韩家的事,他心里再清楚不过。“想我韩家在南阳,修桥建路,资助孤寡,你说的那些事,绝对是有人诬告······”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郡尉府自会查清!”韩永的辩白,啰里啰嗦,蒙恬听得有些不耐烦了。“本郡尉命令你,立刻打开大门!”
“阿父,到底该怎么办?”韩永急忙爬下高墙,声音颤抖不已。
“真是遇到不懂事的丘八了!”韩狄跺了跺脚,这秦人的郡尉,不过才十八岁,哪里懂得高深的人情世故,只晓得用武力解决问题。他难道不知道,使用如此强硬的手段,南阳人会与秦人离心离德吗?
“紧闭大门,释放信号,秦人是要给我们来硬的了!”韩狄心里明白,秦军进了韩府,那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让殳家、逄家的人立刻发兵,攻打郡守府!”
隶臣很快释放了叛乱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