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小驸马-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男人眼里,女人太傻不行,太聪明了也不行,最难把握的就是这个度。既要展现冰雪聪明的一面,又不过于锋芒毕露而让人敬而远之,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拿到现代来说,许多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的女子,成为嫁不出去的剩女,原因大多在于没有把握其中的分寸。

    熙倩是个明白人,知道什么时候装傻,什么时候聪明。张靖与她一起时,感觉十分放松,两人久别重逢,按说应该把持不住,先享受鱼水之欢再说。两人现在皆有公职,经过数年历练,自制力提升不少,尽管都是恋恋不舍,最终还是克制住了情绪,挥手作别。

    张靖将蒋璃儿交代给熙倩,并没有急着回理河县,又回到中午与王诗喝茶的雅座。张靖要弄清楚今天何人来了郡衙,对蒋琬和鲍旭有无影响,目前熙倩初来,能够提供给他第一手准确信息的,只有王诗一人。

    张靖半年来的本职工作,很细致很到位,他现在急需一个推手,巧妙的将成绩公布于众。鲍旭做为撬动此事的核心人物,事关他是否能够跳出理河,张靖不得不用心认真对待。

    张靖来到茶楼门口,对尾随在后的张一安等人作了个手势,进门写了一张纸条,让黄猛到郡衙悄悄送给王诗。黄猛十六岁,祖籍南阳,父母双亡,大前年报名来到占城,前年理河招兵时入伍。黄猛虽然识不得几个字,但很机灵,穷苦人家出身,手脚勤快,又会操持家务。张靖开始只是指使他做些杂务,跑个腿,扫个地,收拾一下卫生,后来用着顺手,用为左右亲随,补了一个伍长的缺。

    “岳石大人来了。”王诗进来第一句话很有震慑力。

    情报司和神鸟机构是姜述掌控信息的左右手,两个部门级别虽然不高,但是权力、实力极大。情报司统领由皇贵妃甄姜兼任,日常事务由副主事齐隶、史阿负责,岳石也是情报司副主事,不过升任不久,分管南方诸州的情报工作。岳石职级只是郎将,权力却比普通郎将大得多,各州刺史、兵曹、各军主将,都会给他几分面子。目前齐隶坐镇南州,若无特殊原因,岳石不会无缘无故到占城,一般事情很难惊动两位大神同时出马。,

    张靖想到这里,突然联系到熙倩,熙倩可能是跟随岳石一同来的。岳石除了送信给鲍旭,也有送熙倩上任的意思,可能担心熙倩身为女子,年纪又怕震不住场面,来替熙倩站站场。

    “贵霜国那边汉商出了事情,事关大齐尊严,朝廷怕是又要用兵了。岳石大人只是路过,听说马上就要西行,估计是主持战前情报搜集工作。”王诗说完,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贵霜与身毒接壤,国力雄厚,一旦开战,占城驻军怕是也会出动。”

    王诗说到这里,大眼睛浮现一层担忧的神色。张靖瞧在眼里,心中一动,道:“即使发动战争,也是我们军人的职责,你一娇弱女子,不会被派上前线的。你家人有从军的?”

    王诗点了点头,并未接着说,转个话题道:“岳石大人给鲍大人捎来一封家书,宫里有人托岳大人带来的。”

    张靖闻言不由大喜,鲍旭并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他与蒋琬明争暗斗处于下风,除了军队事务,在郡中话语权越来越低,以鲍旭的军人作风,不会就此甘拜下风。岳石送来的这封家信,并非只是一封书信这么简单,这封家书的目的,是要震慑相关人员,鲍旭接下来肯定会有大动作。对于张靖来讲,这封家书来得正是时候,不管怎么说,鲍旭站得越稳,他的破局之举成功机率就会越高。

    鲍旭后面有什么动作,与蒋琬之间有什么斗争,以张靖目前的现状,现在还插不上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鲍旭会在合适的时机,抛出他撰写的五份文件,只要这些文件通过公会,在郡内各属县实施,就会引起巨大的反响,肯定会呈送南州兵曹甚至军衙,理河自然而然就会成为焦点,到了那个时候,破局几乎已成定局。

    张靖心情大好,与王诗共进一顿美妙的晚餐,吃过晚饭,送王诗去了宿处,张靖步行赶回小院。这所小院是张靖到理河不久购买的,张宁富甲天下,身为黄巾少主的张靖,衣食住行、吃喝用度方面,虽然从不奢侈无度,但也从不委屈自己。

第233章 鲍旭无意窥秘密() 
管家是黄巾公会派来的可靠子弟,名叫徐平,是黄巾旧部徐和的二弟。徐平正在门前张望,见张靖行近,急忙上前说道:“方才一位随从送来一封信,还带来一个口信,说有位姓岳的官员在下塌处恭候。”

    张靖接过书信,一看便知是母亲笔迹,撕开信匆忙读了一遍,心头涌现出一份浓郁的亲情。张靖略想一想,进房写了一封回信,招呼张一安等人一道往驿馆走去。

    驿馆建在人工湖东侧,布局十分合理,档次很高,距离张靖居处不远。张靖存着心事,想从岳石处探听京中消息,与亲随护卫皆骑马过去。到了驿馆门口,正好遇到鲍旭从门内出来,张靖向鲍旭打个招呼,在鲍旭惊异的目光中匆匆进了驿馆。

    鲍旭对张靖印象很好,对于张靖意外贬到理河,以他的背景不难打听到背后的原因,当然这个原因并不准确,只是表面上的消息。压制张靖之举,虽然无人向他打招呼,但张靖遭遇的不公,让鲍旭对某些人的做法十分不满。鲍旭对张靖看起来冷淡,其实这是鲍旭的性格使然,他对谁也是这幅冷冰冰的模样。上午读了张靖的五份文件,鲍旭十分认可张靖的能力。在鲍旭看来,张靖贬任理河县尉,是受了别人的暗算,若是常人或是牢骚满腹,或是借酒浇愁,张靖却能铺下身子,从细致处入手,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整理出可在全国复制的县级军务治安规章制度,这本身就很不简单。

    鲍旭见张靖进了驿馆,心中不由好奇,转而向里走,恰好见到一幅让他大吃一惊的场面:岳石竟然亲自出门迎接张靖。鲍旭不由愣在那里,他是鲍三娘的堂弟,身为占城郡尉,方才去见岳石,也在外面立候了一刻钟左右。张靖究竟是何背景,竟让岳石出门相迎?张靖身后有岳石这尊大神,怎会任凭别人将他贬到理河?

    鲍旭感觉此事很不简单,心思一会,并未回府,而是匆匆去了尉衙,让值班吏员寻出张靖官凭档案细看。张靖的官凭很简单,父亲是国学东莱分院的老师,母亲是东莱作坊主,张靖国学毕业后在攻坚军任职,因功授校尉,主动要求到边州工作。

    鲍旭看着手中的官凭,百思不得其解,突然触起什么,让吏员寻出周树等人的官凭。待吏员送来,鲍旭打开周树的官凭一看,不由吓了一跳。鲍旭身为郡尉,现在才知道手下竟然藏着将门虎子。单纯从官凭上看,周树父亲周仓,在野战军某部任职。因为上面未写明具体职务,若是普通吏员,可能不知道周仓是谁,但是鲍旭身为郡尉,又是鲍家嫡系子弟,怎会不熟知周仓这些开国将领?看完周树官凭,鲍旭又翻看与张靖同时报到的余人官凭。与张靖同时报道的军官共有九人,除了周树,官职高者还有刘开和龚省。鲍旭打开官凭一看,雷得目瞪口呆,原来刘开是偏将军刘辟之子,龚省是射声将军龚都之子。

    三人皆是开国将领之后,为何甘心追随张靖左右?这三人父亲都是关羽部将,难道张靖与关羽有关系?没听说关羽有姓张的姻亲。三人皆是黄巾将领出身,黄巾的创始人是张角,张角一族没听说有男性后人,只有两女,一是张宁,另一人是张雁。张宁是皇贵妃,张雁是四品嫔妃。张宁有一子过继姓张,继祀张家香火,莫非张靖是……

    鲍旭是个聪明人,很快想明白其中关节,内心不由暗自庆幸。幸亏处于公心,未行打压张靖之举,若是苛待张靖,定会传到京中,即使姜述不说,也会有黄巾一脉出头,将他打入另类,即使身后站着鲍三娘也不行,以鲍家的浅薄底蕴,如何斗得过遍布朝野的黄巾系?

    想到这里,鲍旭又想起一个可能。张靖被安排在理河,是否有其他皇子出手?众皇子年纪渐长,背后均有势力支撑,至今还未立储君,即使皇子们安于本份,背后之人又怎会无动于衷?,

    鲍旭本是皇亲,对宫中之事了解甚多,甄姜、糜贞出身巨商,曹氏姐妹之父是长安系领袖曹操,马云鹭身后是凉州系,吕雯身后是吕布为首的并州系,几乎每位皇妃都代表一股势力,即使皇子皇妃没有想法,谁敢断定背后没有推动的黑手?

    鲍旭想到这里,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张靖就是烫手山芋,职务虽然不高,杀伤力却不一人牵动了无数人,他在占城的起落,很可能会成为大齐政治的焦点。同样,也可能是他鲍旭仕途中一个崭新的契机。

    鲍旭沉思一会,又拿出日间张靖递上来的材料,内心下了决断,不管此事幕后到底如何,这件事情既然于全军有利,于大齐有利,就要全力推出去。至于最终会得罪谁,会引发什么不良后果,还不到考虑应对方案的时候。

    临出门时,鲍旭看了看案几,回去将张靖等人的官凭锁了起来,出门后又唤来轮值吏员,小声叮嘱一会。

    岳石来了又走了,并未多说什么话,也未惊动多少人,但岳石的到来向占城文武述说了一个秘密,鲍旭与宫中后妃有亲,换而言之,鲍旭是皇亲身份。或许蒋琬早就心知肚明,前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其余官吏却不一样,明里暗里与鲍旭来往增多,鲍旭在郡内的话语权骤然加重。

    此时,回在理河的张靖,成了熙倩和蒋璃儿的向导。理河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空气清新,张靖在顿丘新建的木居,成了两女最喜爱的去处。张靖初到理河之时,看好了城北这个位置,将整座小山买了下来。占城地广人稀,山地更不值钱,请人平出一片区域,伐木盖了十余间房子,就有了这所典雅舒适的木居。

    蒋璃儿从路旁掐了一朵野花,抬头看着张靖,笑道:“大哥哥,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事关你顶头上司的秘密。”

第234章 异族人聚众闹事() 
张靖的顶头上司就是郡尉鲍旭,这半年多时间,因为县尉相对比较独立,他和鲍旭见面次数不多,走得不远也不近。八八读书,。。张靖虽能猜出鲍旭的出身,但若说对鲍旭的了解,他显然不如蒋琬。蒋琬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蒋璃儿面前透露出来的秘密,应该是十分重要的秘密,对张靖认清鲍旭的为人和背景,肯定大有帮助。

    张靖的心思转了几转,刚要开口时,熙倩走近前来。理河属于热带气候,虽然还未近午,但是天气已经很热,熙倩穿的是薄纱步裙,刚才采了不少野菜,出了不少香汗,鼻尖上沁出不少汗珠,一缕头发被汗水粘在脸上,平添了些俏皮和妩媚之意。再往下一看,荀熙倩胸前被汗水浸湿,显得山峰高耸,傲然挺拔。旁边蒋璃儿刚开始发育,相比之下,完全就是巨峰与飞机场的区别。蒋璃儿年纪虽但多少知道些男女之事,意识到了这点,不由向右挪了挪脚步,离熙倩远了米余,几乎贴在张靖身上。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从远方急驰而至,张靖从骑士的外形远远认出是周树。周树飞马而来,县中必是出了大事,张靖眼神一凝,对熙倩说道:“县里有事,我去处理公务。”

    不待熙倩答话,张靖跑到木房院内,牵着马匹出了门,一跃上马,沿路迎着周树驰去。周树看见张靖策马过来,并未下马,而是调转马头,划个圈子,与张靖并马而行,喊道:“四哥,郡里出了大事。占城县异族聚众约千人,在占城城门前面示威,要求官府免去赋税。郡尉衙门来信通知,让我县出兵五十前去策应。”

    张靖心中一紧,此事看起来不大,其后必有文章。异族人在官府面前,历来规矩得很,正值与贵霜开战前夕,背后说不定有不同寻常的原因。

    “难道会是姜辉在后挑事?难道不怕惹恼官府,遭到强行镇压?此事若是闹得太大,对占城官员肯定不利,即使蒋琬去职,姜辉又会有何好处?”张靖一边策马,一边思考,直至进了县城,也没有理出头绪。

    “周树,你点兵五十,标准配备,全部骑马,随我急赴占城。刘开,你暂代我行使县尉职责。龚省,你通知武库和各民兵大队,兵器全部发下去,警惕境内所有异族人。你们要以保护汉人为根本,一端发现苗头不对,不要有任何顾虑,立刻出兵镇压。”

    其实这次异族闹事,没有张靖想的这样复杂,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根本原因却是制度问题。异族到了占城,族人受汉人影响,不愿继续受首领盘剥,部落首领又不愿改变现状,矛盾因此逐渐累积。

    出于人道主义,占城官府每年都会拿出部分钱粮,分至各部落,接济缺衣少食的穷人,但这些钱粮根本没有发下去,大多被部落首领扣下。这些事情普通族人大多不知,有人问起时部落首领都推到官府身上,官府由此成了部落首领贪婪的替罪羊。

    这次事情的诱因,是纲纳族一户族人,儿子巫西到港口打工,回来后发现老母亲饿死在家中。以大齐目前的经济情况和占城的农业产量,这件事情本不该发生,怪就怪部落首领盘剥得太厉害。,

    纲纳族首领名叫巫奇,其子巫可是个败家子,在占城赌博输了个精光,回来不敢告诉巫奇,带着几个手下,去收族人往年欠下的钱粮。巫西家本就贫困,家中老母腿脚不好,近年为老母治病,借了族长不少银钱。按说这种情况,巫可不应过于催促,但他急于寻钱翻本,来到巫西家,将巫西给母亲留下的口粮强抢了去。巫西老母腿脚不好,强挣着上前争执,被推倒在地,一气之下中了风,此后数日没人上门,竟然活活饿死在家中。

    出了此事以后,巫西去寻巫奇理论。巫西人品能力都不错,是第一个出去打工的族人,在族中威望较高,是强烈要求改变族制的代表。巫西振臂一呼,响应者如云,合族青壮来了半数。巫奇知道此事是儿子做得不对,连忙将巫可藏了起来,拒不承认实情,只说官府催逼钱粮,无可奈何才如此行止。

    这件祸事就转嫁到官府身上,巫西正在火头上,矛头一下子对准了官府,带着族人去了占城。郡衙县衙均在占城城区,众人到了城门外便被拦了下来,城门过往异族人又多,问明情况,响应者很多,最终聚起千余人。

    蒋琬以往处理异族之事,多依赖姜辉协调,往常异族有事,只要姜辉出马,一般会很快摆平。但这次姜辉出马,便碰了个头破血流。姜辉也是部落首领,往常处理事情,都是跟部落首领打个招呼,一般情况当即就能处理。这次祸事是部落首领惹的祸,闹事的普通族人又不认得他,结果众人越说越僵,不知是谁使坏,寻块石头,从人群里扔了过来,正中姜辉后脑勺上,若非姜辉脑袋够硬,说不定会当场死亡。

    姜辉虽然是异族人,但是正经的郡丞身份,被打得头破血流,问题就不是解决这次纠纷,而是上升到了维护官府权威的高度。当下县兵、郡兵全体出动,将闹事的异族人团团包围起来。

    张靖带人赶到时,双方均能克制,聚在城门左侧,中间一簇人全是异族人,外边一圈全是兵丁。此事闹得太大,蒋琬、鲍旭都在城门楼上观看,张靖向鲍旭报到完毕,鲍旭就向蒋琬建言,道:“张靖年纪虽轻,却是国学有名的才子,让他上去试试?”

    蒋琬这些日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