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有家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有家店-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本皇上准备狠狠的收拾一顿这些人的,可是国丈府却牵连到了里面,让皇上轻不得,重不得,很为难。”宫女又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周皇后,继续说道:“皇上心情不好,虽然没和皇后说什么,但是这些日子却不到坤宁宫来了!”

    周国丈叹了一口气,心中将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骂了一顿,可是那又能怎么样?还是不能不管啊!

    “父亲,你和我实话实说,咱们家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事情,虽然弟弟这一次做的不妥,可是皇上不至于生这么大的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周皇后已经不哭了,看着自己的父亲,面容严肃的问道。

第九十二章 宋应星来了() 
周国丈顿时一愣,自己家里面做的不合适的事情多吗?在他自己看来不多,可是也知道有些事情不合规矩,一时间他也不知道崇祯皇帝盯上了什么东西,根本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的女儿。【阅】

    看着自己老爹期期艾艾的模样,周皇后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还是白问了。

    舒了口气,周皇后此时已经没有了继续和自己来的谈下去的**了,便开口说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家里面低调一点,不要再出事情了,至于具体的原因,我会在宫里面打听一下的。”

    周皇后自然不会想到,崇祯皇帝对周家的不满不是在某一件事情,而是对于周家整个都看不顺眼,对于周年弄那么多钱的不满,心里想着怎么宰周家一刀。

    周家这样的新晋贵族都是如此,那些老牌的皇亲国戚会有多少?崇祯皇帝都不敢想象。

    每年朝廷还要给他们大把的俸禄,每一家都占有大量的土地,最重要的是不纳税,简直丧尽天良。崇祯皇帝穿越做了皇帝,如果做了普通的老百姓,说不定早就拉杆子起义了。

    周国丈走了,周皇后一个人黯然神伤,琢磨着崇祯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崇祯皇帝这边过的却很舒服,躺在田贵妃的大腿上,脑袋靠着她的小腹,任凭田贵妃给自己按着脑袋,不时让田贵妃往自己的嘴里塞一个果脯,享受的很。

    “这些果脯不错,让王承恩给朕也被一些!”崇祯皇帝吃的很爽,忍不住开口说道。

    “那可不行,这是妾身的父亲送进宫来的,珍惜的很,宫里只有妾身这里有。”田贵妃又放到崇祯皇帝嘴里一块:“皇上要是想吃,那就要到妾身的宫里来!”

    崇祯皇帝一笑,伸手在田贵妃的后面拍了一下:“胆子越来越大了是不是?还敢和朕讲条件,信不信朕直接吃了你?”

    “妾身等着皇上来吃!”田贵妃媚眼如丝的看着崇祯皇帝,轻轻的俯下身子,吐气如兰的在崇祯皇帝的耳边吹了一口气,伸出舌头轻轻的添了一下,然后笑的像狐狸精一样。

    一个翻身将田贵妃压倒在**上,崇祯皇帝冷笑着说道:“居然敢如此对朕,看朕怎么收拾你!”

    烛光掩影,缱绻罗帐,月光皎洁,轻纱浮动,好一片动人景象。自己意会,绝不言传>;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自然没能早起,日上三竿才在田贵妃伺候下起了**。看着精神奕奕的田贵妃,崇祯皇帝只能苦笑,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古人诚不欺我。

    自己现在妃子不多,这要凑齐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估计早就累死了。

    用了早膳,崇祯皇帝再一次开始了枯燥的看条陈日常,不过这些日子的条陈少了不少,要过年了,大家也都尽量找一些不太事情拿出来,前些日各种参劾的现象都不见了。

    显然大家都想过一个好年,这就是一个信号,年底了,别折腾了。

    崇祯皇帝也不想折腾,周福禄的案子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掉了,抄了一个户部右侍郎的家,涉案的三十几个官员,充军的充军,发配的发配,颇有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意味。

    很多大臣都松了一口气,预想之中的大牵连并没有发生,甚至连户部尚书郭允厚都没有受到牵连,让很多人都没想到,大家都以为崇祯皇帝的目的就是户部尚书郭允厚。

    自从那一日见了郭允厚之后,崇祯皇帝就打消连了这个念头,准备换一种方法来整饬这些大臣。

    随手将一份条陈扔到一边,伸了一个懒腰,看了半天的奏折,还真是有些累了。拿出一瓶雪碧,狠狠的灌了一口,真爽!舒服的打了一个饱嗝,崇祯皇帝不禁有些得意。

    在古代做皇帝,还能喝到雪碧,这日子也是没谁了,崇祯皇帝自得的笑了起来。

    “皇上,宋应星来了!”王承恩见崇祯皇帝又在喝那种来历不明的东西,不由的皱了皱眉头,他已经和崇祯皇帝说过了,也询问了那东西的来历,结果被崇祯皇帝给训斥了一顿。

    见崇祯皇帝喝过几次之后,似乎也没什么不妥,王承恩也就默认了崇祯皇帝这一行为,但是保留自己的意见。

    宋应星来了?崇祯皇帝顿时面漏喜色,自己等这位可是等了好久了,简直就是望眼欲穿。

    朝廷上的大臣崇祯皇帝可以不在乎,但是徐光启和宋应星这样的人才,那是必须要小心谨慎的对待的,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这个时代这样的人才可是真的不多啊!

    崇祯皇帝相信,自己以后世的知识培养之后,这些人就是自己攀科技树的基石。

    “学生宋应星,参加皇上!”宋应星走了进来,跪倒在地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应星此时还没有考中举人,或者说他这一辈子都没能考中,身上也没有官职,只能自称学生。在接到崇祯皇帝的圣旨之时,宋应星可是吓得不轻,自己没做什么对不起朝廷的事情啊!

    六百里加急急招进京,自己有什么事情值得皇上看重的?宋应星都蒙了,大哥宋应升也担心的不行,跟着兄弟就一起来到京城。只不过崇祯皇帝没召见他,他只能在宫外等着。

    对于宋应星,崇祯皇帝可是详细的了解过,主要贡献表现在他把中国几千年来出现过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工作,同时也对技术经验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并且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然后著述成书使之能够流传下来。

    宋应星所著书籍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在农业方面宋应星对水稻浸种、育种、擂秧、耘草等生产全过程作了详尽的记载。

    简直就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崇祯皇帝看到这些的事情,激动的都不能自已了。

    最重要的是,崇祯皇帝还发现了宋应星居然是一个化学家,在这个时代,化学家绝对是稀有物种,珍贵程度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大明这样的国度里面,一个化学家能起到的作用,那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这是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崇祯皇帝还特意查了一下黄铜的作用,黄铜的作用非常的广泛,也非常的多,但是最让崇祯皇帝看重的黄铜可以用来做弹壳。

    造啊!想想都让人激动,崇祯皇帝差一点没激动的跳起来。

    在农业方面,宋应星的成就更大了,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

    把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

    崇祯皇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杂交水稻,那绝对是大杀器啊!

    宋应星甚至还提出了“质量守恒”这样牛叉的理论,绝对的大牛级别的人物。只不过没有得到国家的支持,宋应星的很多理论都没办法完善,不然宋应星绝对会是闪耀古今的大科学家,堪比牛顿爱因斯坦。

    崇祯皇帝原本是打算让宋应星做自己农学院的院长的,现在看来显然是大材小用了,崇祯皇帝准备让宋应星来做皇家科学院的院长。

    见到宋应星跪在地上,崇祯皇帝连忙从龙椅上下来,直接跑到宋应星的身边,直接将他搀扶了起来:“你来了!”

    看着笑得分外开心的崇祯皇帝,宋应星愣住了,皇上这是怎么了?

    崇祯皇帝也意识到太激动了,看着宋应星的表情,崇祯皇帝知道自己吓到宋应星了,心中不禁有些懊恼。自己见到的历史名人已经够多了,怎么还会表现的如此不堪?

    “来了就好!”崇祯皇帝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笑着说道:“朕等你好久了!”

    反正这样了,崇祯皇帝也没法解释,难道说自己穿越来的,知道你有多牛,准备抱大腿?太跌份了,跌皇上份,想了想,崇祯皇帝笑着说道:“不要多想,你就是朕的应梦贤臣啊!”

    想了想,崇祯皇帝果断开了忽悠模式,生生将宋应星变成了自己的应梦贤臣。自己做了一个梦,梦里被人告知,宋应星有才华,是个人才,对大明好处多多,一定要重用,忽悠的宋应星一愣一愣的。

第九十三章 高手在民间() 
小心翼翼的看着崇祯皇帝,宋应星开口说道:“皇上,那皇上的梦里有没有说臣是在什么地方帮助了朝廷,帮助到了大明?”

    崇祯皇帝看着宋应星,眨了眨眼睛,不禁想起了后世对袁隆平的评价,便开口说道:“你是大明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

    “你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大明百姓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宋应星有些发懵的看着崇祯皇帝,这说的是什么啊?怎么每一个字自己都听得懂,组合在一起,一个字也听不懂了?

    崇祯皇帝咳嗽了一声,摆了摆手,心中有些得意,小样,还忽悠不蒙圈你?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崇祯皇帝接着说道:“朕知道你对农事和杂学非常的有兴趣,朕看重的也是这一方面。”

    “正所谓士农工商,很多人都如此说,不够朕觉得农应该放在第一位。只有农有收成,才能吃饱饭,吃饱了饭,才能做其他的事情。”崇祯皇帝面容严肃的看着宋应星,沉声说道:“朕就是希望你能为大明百姓解决吃饭问题的。”

    虽然宋应星的才干非常的高,也非常的多和庞杂,可是崇祯皇帝暂时看重也只是宋应星农业方面的天赋,因为实在是没办法,大明有待解决的就是粮食的问题。

    “解决大明百姓的吃饭问题?”宋应星咽了一口吐沫,自己有这么厉害?自己怎么不知道?

    不过对于农事和杂学,宋应星却时有着远超常人的爱好,似乎也有这方面的天赋,只不过这些年读书考科举占用了不少的时间,现在倒是没有什么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朕知道,你现在还是一个举人,没关系,现在好好的复读,明年再考也就是了!”崇祯皇帝摆了摆手,丝毫不在意的说道。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解决宋应星的学历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比如赐同进士出身,可是崇祯皇帝不想这么做,这会给宋应星留下遗憾,反正明年有科举,就让他去考一下。

    到时候在京城炒作一翻他的才学,自己在当着考官的面夸奖几句,别的不说,一个二甲的进士还是没问题的。

    “是,皇上!”宋应星点了点头,也没有多想,只好行礼道。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看着宋应星说道:“你跟着朕来!”说着崇祯皇帝带头在前面走,对身后的王承恩说道:“带着朕去后面的暖房,朕要给宋爱卿看一点东西。”

    宋应星不知道崇祯皇帝要做什么,只好乖乖的跟在后面,脸上带着几分迟疑。

    皇宫里面的暖房是崇祯皇帝一早就吩咐建造的,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有太监和宫女精心打理,倒是非常的不错。只不过烧制玻璃的事情还没成功,暂时还没有比较好的透光性。

    推开暖房的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这里仿佛就是一个绿色的世界,让人在大冬天眼前一亮。

    宋应星看着面前的一切,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这,这里!”

    崇祯皇帝没有打断宋应星,而是微笑着等他回过神:“这里有朕从各地搜集来的谷物,其中又从洋夷那里传过来的,产量非常的高。朕想要在大明进行推广种植,可是你也知道,有些东西并不适合大明种植,或者说不适合大明的一些地方种植。”

    虽然有了后世的经验,可是谁知道这个时代的土地和后世一不一样啊?崇祯皇帝可没这个把握,还是找专业的人来做最好。

    这些天崇祯皇帝都没有从现代带东西,其实是在存着自己的能力,准备搞一批种子过来。

    无论是玉米,还是地瓜和土豆,地瓜能在徐光启那里找到,至于土豆好像不太多。崇祯皇帝准备大力推广的是土豆,而不是地瓜,因为土豆的生长期短,非常的短。

    在明末的小冰川期,气温降低,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给植物生长,所以生长期长的植物根本没到成熟的时候,寒潮就来了,春天该耕种的时候,天气还很冷,只有土地非常的合适。

    江南推广三季稻,北方种植小麦、玉米、地瓜、土豆,这都是崇祯皇帝安排的。

    至于陕牺和山西,崇祯皇帝准备在那边开展毛纺织工业,以后转型为棉纺织,不但能发展经济,还能够作为统战工具。只不过这些都是计划,现在朝廷没钱也没人来做这些事情。

    眼下要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朝廷赈灾都没有粮食,军队没有军饷,统治基础已经岌岌可危了,所其他的言之过早。倒是玻璃,崇祯皇帝准备催一催进度了,这东西难度不大,怎么徐光启还没搞出来。

    宋应星此时算是明白了皇上让自己做的事情,心中还真有些激动,这的确是大明百姓解决吃饭问题。

    青史留名!宋应星想到了这四个字,如果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肯定会名垂青史的。

    “皇上,这是一件大事情,光靠臣自己,是绝对不能做到的。”宋应星给崇祯皇帝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请皇上准许臣找一些帮手,臣知道很多人对这方面都有研究。”

    崇祯皇帝眼前一亮,直接就封官:“朕现在加封你为户部右侍郎,专门负责这件事情,人手你自己挑选,京城的皇庄朕让人给你一个大的,开春进行试种,有什么需要的,直接开口和朕说。”

    户部右侍郎?这官给的是不是有点大?自己还没考科举呢?

    “皇上,事情臣可以做,但是这官臣不能做!”宋应星连忙说道:“臣上为科举,直接做户部侍郎,定然会惹人非议,还请皇上准许臣以白身来做这件事情。”

    “好吧!”崇祯皇帝摆了摆手,只要能做事情就好,其他的倒也不重要。

    宋应星松了一口气,恭敬的说道:“皇上,臣要找的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