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面色一片苍白,只觉得沈与求所言极是,只觉得秦桧的建议简直就是误国误君,心中恼恨不已。当天晚些时候,赵构下诏斥责了秦桧一番,同时却加封沈与求为太子太保,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视线转回到陈枭这边。陈枭一行人离开了西凉府之后,
也不急着赶路,昼行夜宿往汴梁行进。这天夜里,一行人在贺兰原宿营,这贺兰原,就是当日西夏与燕云的交界处,原本西夏人在这一带修筑了许多堡垒,不过这些堡垒如今全都荒废了。
荒野上点起了数十个篝火,陈枭、完颜青凤和几百个隐杀卫士围坐在篝火边一边唱歌一边笑闹,空气中弥漫着酒肉香气,回荡着或动听或粗糙的歌声,大家都十分快活。完颜青凤非常喜欢现在的这种气氛,这让她有一种回到了童年的错觉,当年她还是孩子的时候,和五哥他们一道在荒郊野外打猎宿营,就好像现在这样。
哒哒哒哒哒……急促的马蹄声从西便传来。大家不由的停止了笑闹唱歌,纷纷循声看去,只见一骑快马正从西边飞驰而来。
当即有两个隐杀策马迎了上去。在远处拦住了那名骑士,说了几句话之后,便一起过来了。来到陈枭身后不远处,三人翻身下马,两个隐杀留在原地,那个骑士则直奔到陈枭身后咫尺之处,单膝跪下,禀报道:“小人是兴庆府的信使,大人派小人来转呈汴梁方面发来的军情急报。”说着解下了背在背上的竹筒,双手高高托起。
王开走过去接下竹筒,回来转呈给陈枭。陈枭拿了竹筒,见封泥是橙色的。挑开了封泥,扭开旋盖,倒转了竹筒倒出一封书信来。拿起书信,将竹筒旋盖都放到地上,拆开信封,取出信纸,展开看了一遍。稍作思忖,微笑着对完颜青凤道:“凤凰,你可以不用为金国担心了!你那位五哥率领金国大军在北海南岸大败蒙古各部联军,俘虏了蒙古诸王公,蒙古各部已经彻底向金国臣服了!”
完颜青凤流露出惊喜的神情,随即眉头一皱,忧愁之色却涌上了心头。完颜青凤的心情是复杂的,她既为金国转危为安并且一举吞灭蒙古感到高兴,同时也为大哥和燕云感到担心。金国侥天之幸,趁着蒙古大汉暴毙的时机一举吞灭了蒙古,实力疯狂膨胀,如此一来,大哥与金国鏖战,只怕就更加困难了,或许双方之间的战争会变成旷日持久无法决出胜负的持久战。不过金国的下一个目标应当不是燕云,而是倭人,对于燕云来说,应当联合倭人对付金国。完颜青凤虽然如此想,不过却很不希望大哥真的那么去做。不由的看向大哥。
陈枭思忖着喃喃道:“金国太后早就想要帮助高丽复国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如今金国吞灭了蒙古,下一步一定是对倭国用兵,助高丽复国!……”说到这便停下了,扭头看向完颜青凤。
完颜青凤误会了陈枭的意思,没好气地道:“你不用顾念我,尽管去和倭人联合就是!我既然已经嫁给你做你的妻子了,便不会拖你的后腿!”完颜青凤虽然语气中有些气恼和无奈,却也流露出坚定的味道,她虽然爱金国,却更爱大哥,为了大哥,她愿意与金国为敌。
陈枭感动不已,只觉得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伸手握住了完颜青凤的手掌,微笑道:“你误会了,大哥怎么可能去和倭人联合呢?”完颜青凤一愣,随即流露出无比感动的神情来,她以为陈枭是为了她才这么决定的。
一行人回到了汴梁。这时,杜财又从金国那边传来了报告,报告说:金国朝廷已经决定,将所有蒙古族人牵到北海以南居住,
同时迁一部分女真人和契丹人去和蒙古人杂居,再迁数十万汉人、女真人、契丹人往北海之北定居;金国朝廷已经派出了使团,前来出使汴梁,应当是来进一步巩固双方之间和平关系以及进一步扩大商贸往来的;另外,金国朝廷还颁布了法令,全国各地免除农税两年,鼓励商贸活动。
耶律特里思忖道:“就这份情报的内容来看,如果无误,那么女真人这次虽然吞灭了蒙古,但只怕也耗尽了粮草储备,只怕不仅是耗尽了库房的粮草,恐怕连民间的粮草也耗得七七八八了。他们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同时也需要和我们搞好关系。”
梁红玉道:“到明年开出的时候,我们便能储备起足够的粮草,可以乘此机会讨伐金国。”
陈枭却摇了摇头,道:“金国准备对倭人用兵,我不打算拖金国的后退。”众人都流露出了然的神情,耶律特里开玩笑道:“爱屋及乌,你自然是舍不得咯!”众人笑了起来,完颜青凤也笑了笑,朝陈枭道:“大哥不用顾念我,大哥若对金国用兵,小妹愿意做你的先锋!”众人听见这话,都不由得肃然起敬,对完颜青凤刮目相看起来。
陈枭道:“我现在还不想对金国用兵,至少在彻底打垮倭人之前绝不会。”众人早就知道陈枭的态度,此时听了这话,自然也不感到奇怪,只是对于原因都不是很了解。
散会后,大家都离开了,只有耶律特里留了下来。陈枭站起来,走到耶律特里面前,微笑道:“媚儿,有心事?”
耶律特里犹豫了一下,抬头看向陈枭,问道:“我听说,听说岳飞在玉门关同西辽的军队遭遇了,还打了一仗?”
陈枭点了点头,道:“是的。嵬名休哥等人眼见西夏灭亡,便投靠了西辽。西辽军派军前来增援,我军便和西辽军接了一仗。”
耶律特里神色复杂,道:“我,我真不知该说什么好。”陈枭见她这个样子,心中不由的充满了怜惜,很想给她一个不去攻伐西辽的承诺,可是话到嘴边却始终没有说出口。
耶律特里抬起头来看向陈枭,想要求大哥不要与西辽为敌,觉得自己若是开口恳求,大哥十有**是会答应的,然而却觉得自己这么做就太自私了,倒要被那个女真狐狸精给比下去了!皱了皱眉头,终于没有开口相求。
耶律特里心中凄苦,低着头小声道:“大哥,我,我有点不舒服,这便告辞了!”随即便转身离去了。陈枭看着耶律特里的背影,不由的叹了口气,只觉得自己对不起她。
……
视线转到燕京。这天,耶律寒雨就像以往一样在官署处理公务,突然之间,只感觉地动山摇,整个大厅吱呀呀大响,好像随时都会坍塌了似的。以耶律寒雨的定力,骤然面对这样的情景,也不由得大惊失色,换忙离座,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地奔出了大厅。与此同时,官署的大小官员、衙役仆役也都惊慌失地奔到了前院。
只见整个府衙兀自剧烈地摇晃,不甚坚固的房舍一间接着一间垮塌了,周围的围墙一段接着一段翻倒在地,发出轰隆巨响;不只是府衙,整个燕京城都在摇晃,建筑物坍塌的声音,人们惊呼喊叫的声音,响成一片,在这一刻,所有人就好像蝼蚁一般渺小。
惊心动魄的大地动一直持续了好一阵子,才渐渐平息了下来。人们惊魂未定,面色苍白,城中到处都传来小孩的哭喊声。
耶律寒雨首先反应过来,当即对依旧惊魂未定的众僚属喝道:“立刻派出快马询问各地的受灾情况,同时令各地官员不要惊慌,利用手头的支援先进行自救,燕京这边还有燕王那边,救援会马上赶到!”众僚属回过神来,纷纷应诺,奔了下去。
当天晚些时候,燕京城内谣言四起,说什么‘就是因为燕王倒行逆施,不遵孔孟,因此老天发怒,降下巨大天灾来惩罚我们!如果燕王不改弦易辙,重拾孔孟之道,老天还会降下更大的天灾,那时就不只是大地动了,还会有大洪水,还会天将大火,那时天崩地裂,所有人都逃不了灭顶之灾,只有死路一条!’这个谣言在燕京城里四处传播,弄得人心惶惶,许多愚夫愚妇,真的就以为这突如其来的大地动就是由于陈枭的过失引发的,于是乎对于陈枭的怨言渐渐地出现,并且蔓延开来。
最快更阅读,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九百五十九章 危机重重()
耶律寒雨接到下面的报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一面派出城防军进入城中各地以维持社会安定,同时令捕快调查谣言的始作俑者。做完了这些,又派人去请来了王老志和方金芝。
耶律寒雨与王老志、方金芝寒寒暄了一番,各自落座。耶律寒雨开门见山地道:“不久前的大地动,诸位想必也都感觉到了。”两人互望了一眼,方金芝道:“大人叫我们来,想必是为了稳定人心吧?”
耶律寒雨微微皱眉道:“单单只是大地动的话倒也没什么,做好救灾安抚工作也就是了。可是却有人趁着大地动散播谣言,弄得人心惶惶,此事就必须引起重视了!”王老志点了点头,道:“难怪我们进城的时候看见城中已经戒严了。不知都有些什么谣言?”耶律寒雨道:“也不过就是夸大天灾的危害,还将天灾和燕王的一些政策给牵强附会地联系了起来。百姓大多都是愚昧的,听到这种话,自然会感到十分惶恐害怕。我已经对整个城池实施了戒严措施,然而这种办法只能治标,治不了本,所以我才匆忙派人将两位给请来了。”
方金芝红唇轻启:“我等都是教主的属下,
大人但有吩咐,尽管直言,我等无不遵从。”
耶律寒雨颔首道:“多谢!”顿了顿,说道:“既然有人用谣言来煽动百姓,我们便要用另一种说法让百姓打消顾虑。明教在百姓中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超过了佛教和道教,就请明教出面澄清谣言。”
方金芝和王老志点了点头,方金芝道:“这是我等分内之事。”随即站了起来,王老志和耶律寒雨也站了起来。方金芝道:“我们这便去着手进行。”耶律寒雨颔首道:“有劳了。”方金芝微笑道:“大人不必客气。”朝耶律寒雨微微鞠了一躬,便转身离去。王老志也朝耶律寒雨鞠了一躬,跟上了方金芝。
与此同时,在燕京的一座豪宅之中,两个人正在兴奋地议论着当前的事情,这两个人中一个是前辽驸马,耶律红菱的丈夫,萧昱,另一个则是燕云十六州最大的士族段家的大公子段曜。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说着当前发生的事情,都十分兴奋的模样。萧昱道:“老天降下如此巨大的天灾,说明天命根本就不在他陈枭的身上!他陈枭只是一个乱臣贼子,因此老天对他表示愤怒了!人若不诛,天必诛之!”萧昱手舞足蹈,咬牙切齿,一副恨不得陈枭立刻横死的模样。
段曜拿起酒壶给萧昱面前的酒杯斟满了酒,又给自己的酒杯斟满了酒。放下酒壶,十分欣喜地道:“如此一来,百姓们总算能明白陈枭的本质了,他就是一个乱臣贼子,跟着他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大地动便是警示!”端起酒杯,道:“兄弟,咱们成就大事的时机到了!”萧昱拿起酒杯,一口干了,把酒杯往桌上重重地一顿,大声道:“诛杀此贼就在此刻!”段曜也把酒干了,放下酒杯,说道:“我已经派人去秘密集结我们的人了,兄弟,你快去联络城防军。咱们三天之后的午夜,以烟花为号同时起事,夺取燕京,成就大业!”
萧昱点了点头,道:“正该如此!”看了一眼段曜,道:“联络城防军没有问题。不过有些事情我们得说在前头,这事成之后,谁为燕云之主?”段曜道:“这件事咱们不是早就说过了吗?事成之后,在下等人奉萧兄弟为燕云之王,一同投奔大金国,同享富贵!我们这些人要推翻陈枭,并非是为了荣华富贵,只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为了儒家正道,其他的我们并不在乎。”
萧昱笑了笑,说道:“段公子大义凛然,萧某佩服!”顿了顿,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声道;“事情就这么定了!我这便去准备!三天之后,看烟花为好,一同起事!”
在接下来的数天时间里,各地的报告纷纷送到耶律寒雨的手中,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眼睛以南以东的地区损失相对较小,而燕京以北的顺州、檀州损失却是异常严重,就目前统计的就死亡了好几千人;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情况,最严重的情况是古北馆一线的山区,地形因为大地动发生了彻底改变,数十里的山脉居然沉入了地底,原本驻守古北馆的一万燕云军损失惨重,至少有三千人丧命,余者都已经退入了檀州。
耶律寒雨立刻写了一份详细的灾情报告,令快马送往汴梁,同时往檀州方向增兵以防不测。
夜深了,
整个燕京城都寂静了下来,然而在这寂静之中却透出几分不安的味道。
在城中的几座大院落中,成百成千的人集合了起来,他们的衣着五花八门,手中拿着乱七八糟的武器,眼中流露出兴奋之色,其中一群人领头的赫然便是段家大公子段曜和他的父亲段文瑞。
段文瑞看了看天色,紧张地咽了口口水,问段曜道:“耀儿,到时间了吗?”段曜也不禁咽了口口水,摇头道:“还没有,还没有敲三更的梆子。”
段文瑞有些紧张地道:“为父,为父真有些担心啊,不知道,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段曜也很紧张,有些烦躁地道:“父亲你就不要担心了,咱们筹划了这么久,没有不成功的道理!就算只有我们几家士族起事,也能夺取燕京城,何况如今还有萧昱率城防军起义!这一次起事十拿九稳,万无一失!等到占领了燕京城,燕云十六州必然纷纷响应,那时我们割地称王投靠金国,大事便定了,而我们也将名垂青史!”段曜越说越兴奋,眼睛也越来越亮,心中的害怕渐渐地消失了。
段文瑞听了儿子的说法,原本不安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过了没多久,外面的街道上终于传来了打更的声音。众人不由的紧张起来,仔细听了听,段曜道:“到,到三更天了。”扭头看向手下众人,发现近千人居然稀稀拉拉东倒西歪的模样,有的抱着长枪靠在树上打瞌睡,有的则坐在地上闲聊。段曜登时气不打一处来,喝道:“都给我站好了!”
众人骤然听到段曜的吼声,吓了一跳,慌忙站好。这一下总算是有了一点军队的样子了。
段曜兴奋地道:“时间到了,大家准备行动!事成之后个个有重赏!”众人听见有重赏,眼睛中都放射出绿光来。段曜扭头对身边的老管家道:“发信号!”老管家应了一声,赶紧奔到摆在不远处的一支大烟花前,把火把凑过去点燃了引线,随即赶紧跑开了。
可是他刚刚跑开两步,那支原本插在地上的烟花居然倾倒了下来,而且是朝着众人这边倒下来的。众人骤然看见这样的情况,都是大惊失色,纷纷惊呼着四散奔逃,就在这一片骚乱中,那烟花发出咻的一声大响,飞入了众人中间,随即爆出一大团红色的火花,惨叫声此起彼伏,现场就像是炸了锅似的混乱。
“安静!安静!都站好!都站好!……”段曜扯着嗓子叫喊着。现场渐渐平静了下来,然而那些被烟花砸伤的却兀自捂着面颊甚至屁股叫喊着。
段曜看着眼前的情景,脸色铁青,喝道:“叫什么叫?”现场的痛呼声登时小了许多。段曜道:“受伤的都下去敷药,少在这里丢人现眼!”一个受伤的家伙大声道:“我不下去,我要随公子起义!”其他受伤的也纷纷如此叫喊起来。这些家伙伤得都不中,可不愿意因为一点小伤错过了抢掠府库发大财的时机啊。
段曜见众人如此说,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