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那珂扎的时候,他穿着盔甲,站在曲扩身旁,想象着多年之后那珂扎的儿子复兴西荒,带着杀父之仇来找陛下复仇的那一天。
如今曲扩已死,襄国没有立下下一个国君,天下势必大乱。
李雄清晰地感知到,一股浓稠的血腥味正在西方极速随风飘向东方。
第四十二章 彼此的计划和算计 《静夜思》()
程繁有些尴尬,但齐王发问,他不得不回答道:“综上所述就是结合上面的来看。”
齐王不像在场的张青和二皇子一般被颠覆了思想,而是刁钻的听见程繁所说的“综上所述”,这也就间接说明,程繁刚才所说的话,齐王早就想到。
程繁明白了这一点,想要分析一下襄国的行动。
却被齐王打断:“来,程繁公子,我敬你一杯。”
齐王举起酒杯,张青和二皇子随之附和,给程繁敬酒。
程繁心里暗暗皱眉。
齐王的第二轮计划,仅仅敬了自己一杯酒,就再次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接下来应该又是一道难题吧?
齐王敬了酒,说道:“虽然战争迫在眉睫,但是自古以来我襄国文人墨客生生不息,这文风可万万不能凋谢,诸位认为如何?”
张青没有回答,手中的折扇轻摇,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吃了,算是表示默认了齐王的说法。
二皇子拿出锦布擦了擦衣襟上的残留的酒,随口应道:“皇叔所言千真万确,这文风乃是我襄国最值得骄傲的几个地方之一,我府上就有一个才子,其诗作真乃绝品,我真是叹服啊。”
程繁听了二皇子的话,心中不免有些疑惑。难道他也把矛头对准了自己,要证实自己的实力?
当真是还没有逃出虎口,饿狼也把自己给盯上了。
刚才面对齐王的为难,程繁凭借自己的一番见解成功震慑住了众人,轻松地过关。
但论起诗文一道,程繁是一窍不通。
在小岛上生活的二十五年,他也没少在老头的口中听得许多好诗。
有无数个月明的夜晚,老头站在月光下,抬头看着月亮,低头看着脚下的草甸,吟诵了自己早已烂熟于心的那四句话。
虽然自己学的东西跟诗文关系不大,但《静夜思》这首诗,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入世之后,面对着这个跟小岛完全不同的世界,程繁在最初还真是为难到了极点,不过在之后就熟悉了很多,能够适应这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而且还依照地形得优势杀了第一批来杀自己的人,程繁明白,以后要来杀自己的人只会更多,不会再少。
自己掏出老底,把《静夜思》给背出来,有可能会蒙混过去,可这终究不是自己的个人实力,作为一个坚持正人君子理论的人来说,这种行为让程繁一时间有些为难。
齐王见程繁迟迟不说话,微笑说道:“莫非程繁公子不善于此道?”
老管家依然拿着酒壶恭敬站在齐王身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张青似乎是觉得有些无聊,一直低头吃着桌上的菜肴,嘴唇变得油腻起来,显得十分随意。
比张青更加随意的,是坐在最下首的二皇子,他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转着桌子上的酒樽,眼睛时不时地往程繁看两眼。
程繁听见了齐王的话,一时间变得更加纠结,看着酒樽里微微晃荡的美酒,眼里有些茫然,还是难以抉择到底用不用这种不太光彩的方法。
然后他想到了老人给自己讲的最后一个事例,还有一个他重复无数次的一句话。
那时候老人在耕地浇水,自己正在菜园抓蚂蚁,对这个事例便没有上心,但心里也默默记着。
老头说的那句话,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干你这一行,一定要无耻,厚脸皮,还有骗人。简单来说,就是兵不厌诈。”
程繁是个正义的好孩子,天真的认为老头的这种说法和行为是极其卑劣和低贱的。
但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他又发现老头说的这句话是行走江湖的上等法门。
程繁明悟了,明悟的同时,他学着老人在吃饭的时候,那个酷炫至极的动作。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程繁念这首诗的语气很自然,自然到没有瑕疵。就连字与字之间的间隔的时间也是学着老头的那一套,另外带上了一股非常忧愁迷茫的意味。
正如齐王的第一个计划一样,程繁说完了战局的分析就只顾着喝酒,润了润嗓子。
这次程繁背完了诗,不需要润嗓子,他只是拿起了一根筷子。程繁努力回想着老人的手指动作,同时付诸实践,学的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也十有八九。
齐王府上的筷子自然不会是粗劣的产品,用的木料也是十分讲究,捏在手上的感觉很不错,重量也没有问题。
筷子在手上不停旋转,在中指食指还有无名指之间来回交换位置,转动的姿势很有美感,速度也恰到好处。
真的是极其的炫酷和华丽。
齐王盯着程繁手上的筷子,回味着程繁刚刚吟诵而出的那首诗,浑然没有刚才的淡然潇洒,仿佛深深沉迷在这首诗的韵味里面,无法自拔。
二皇子的眼睛亮得就像是皇宫里的夜明珠,仔细端详着程繁的手,桌子上的酒樽被他转倒,酒水撒了一地。
张青已经准备好往嘴里塞菜,听得程繁的诗,筷子上夹的菜悄然落在了桌子上,他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筷子,白白的脸微微一红,不小心把怀里的折扇掉在了地上。
老管家微微躬身,酒壶里的酒顺着壶嘴往地上滴了一滴,白净的地板上在刹那间盛开了一朵花,又在刹那间凋谢,沉入地板。
案台上的琴没有丝毫动摇,琴弦仍然紧绷着。
“这首诗……”齐王回过神来,尴尬一笑,说道:“程繁公子果然是当世奇才,就连这简简单单用来吃饭的筷子也被你玩得虎虎生风。本王佩服。”
程繁将筷子握在了手里,揖手行礼,说道:“王爷谬赞了,在下……”
在下能说这是偷学我老师的吗?
二皇子忽然说道:“不知程繁公子师承何处?令尊又是何等高人?”
程繁欲言,齐王却先他一步,说道:“程繁公子的母亲是位隐士,至于程繁公子的师父……”
齐王顿了顿,微笑说道:“程繁公子的师父是夫子于成一。”
竟然是夫子的徒弟,怪不得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大的本事。
程繁一怔,看来张灵把自己的信息都告诉了齐王,可是这个齐王还是要坚持试一试自己的底,真是个谨慎无比的人。
张青捡起了折扇,脸色恢复了正常,向程繁行礼说道:“程繁公子可否将刚才所吟诵的诗句写在纸上?我们也好欣赏。”
齐王说道:“现在……张青公子,恐怕不妥。”
张青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现在是吃饭时间,那里能用纸笔?
张青解释道:“王爷息怒,在下失态了。”
二皇子深深看了程繁一眼,没有说话。
程繁连过两关,齐王没有再为难,但是经过这两关之后,彼此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
宴会上的四人相谈甚欢,二皇子甚至向程繁敬了三杯酒。
张青喝了几杯酒之后,脸色微红,看来程繁想的对,他果然不胜酒力。
程繁看着张青白净的脸,觉得有些不对。不过他没有太多的心思去想这些莫须有的事情。
因为自己的琴,还在案台上。
第四十三章 彼此的计划和算计()
宴会在四人的惬意交谈中宣告结束。
程繁知道,事情总是会来。
……
“早就听闻程繁公子琴艺超群。”齐王说道:“正好本王府上有一些能歌善舞的丫鬟,不如……”
“不如公子奏琴丫鬟们起舞。诸位认为如何?”
除了已经死去的凌可医还有不知下落的童小蔓,程繁没有在张灵以及其他人面前奏琴,齐王哪里知道自己会这般技艺?
他说出这话,还是准备让程繁下不来台,不过这也在程繁的预料之中。
程繁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唯一令人觉得不安的是,还有丫鬟陪着跳舞,这个变数出乎了程繁早先的意料。
可是齐王的话既然说了出来,自然没有收回的道理,并且他还询问了众人的想法,如果张青和二皇子不附和他,那事情就有另一种说法了。
但是他们会不附和吗?
程繁知道,他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只能上前抚琴。
二皇子靠在椅子上,低头品着酒,没有多说话。
程繁将要起身。
却不料出现了一个插曲。
张青把折扇放在手心拍了拍,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在下早年学了些剑术,虽不说精通,却也有些皮毛。”张青看着齐王说道:“不如王爷撤了那些丫鬟在下配合程繁公子。让程繁公子抚琴,在下舞剑。”
“这样想来,岂不美哉?王爷认为怎样?”
程繁看向张青,心弦微挑。
这是在帮助我解围吗?
张青所说的学剑术只学了些皮毛,这完全是谦称,恐怕他真正的本事远远此。
但是他为什么要帮助程繁?或者他根本不知道齐王的计划,提出这个要求只是单纯的想要舞剑这么简单?
程繁想不明白,不过这样也好,如果由那些丫鬟来,恐怕会暗中搅和,乱了自己的节奏。
程繁轻轻点头,朝张青善意的笑了笑。他想明白了张青为什么会帮助自己。
齐王从宴会开始,就不断地与程繁针锋相对,而程繁虽然防守的极为华丽,甚至化险为夷,这一点明眼人一眼便能看明白。
宴会的时候,程繁吟诵了一首《静夜思》,就在那时,张青的表情有些急切,希望程繁能将那首诗写在纸上。
张青能和襄国的王爷作对,虽然这种作对没有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凭齐王的魄力也不会计较这些。
但他还是作对了,作对就是作对。
这位张青公子的来头也不小,再差也不会比齐王差太多。
齐王依然微笑着,沉默了一小会儿,说道:“张青公子说的很对,只是你的剑……”
二皇子抬头,看着微笑的齐王,再看了看张青手中的折扇,喝了一口酒,然后说道:“皇叔此言差矣,张青公子虽然没有剑,但是他完全可以用手中的折扇代替锋芒的剑嘛。”
“这样又添了美感,还不用担心可能会不慎伤人,一举两得。不过张青公子不要多想,我说的不慎并不是怀疑的你的剑术……”
二皇子说这话明显是站在张青这边,而张青站在程繁这边,齐王孤身一人,局势赫然逆转过来了。
程繁又疑惑了,这位二皇子为什么也要站过来?
程繁仔细想了想,忽然想明白了。
二皇子和张青看到了齐王针对程繁,但同时也看到了程繁的价值。
正所谓树大招风,程繁将自身的才能露出冰山一角,便已经远胜常人,这摆明了程繁是个人才,就算是皇帝陛下也不敢说自己手下的人才够了,不需要了。
凭程繁的实力,谁不想挖过来?
程繁一念之间就将二皇子的想法猜了出来。
不过根据张青的表现来看,程繁认为,他没有二皇子这样的想法,只是对程繁的才能感到佩服。
齐王依然微笑着,很难看出被他收敛极好的那一抹不自然,这种被孤立的情形,在瞬间形成。他往后面的椅背上一靠,没有说话。
齐王若是单纯的被孤立其实问题也不大,他能猜出张青和二皇子的想法,对于这种来挖自己墙角的人,他尽管没有下逐客令,可是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给他们。
齐王放弃了说话,在这个时候,能率先说话的人很明显会决定大局。
程繁不知道齐王藏得最后一招是什么,那些丫鬟又会暗地里在做些什么,但毫无疑问的是,齐王没有想要杀了他的或者有对他不利的想法。
程繁向齐王行礼,准备说些什么,而在众人看来,他是要开始表演了。
“程繁和张青公子的配合一定值得一看。”
苍老的声音在齐王的身后响起,整个宴会都没有说一句话的老管家开口说话了,老管家把手中一直拿着的酒壶放到桌子上,说道:
“程繁公子,张青公子……”
程繁起身,张青和扇,二皇子和齐王静静看着在场间将要表演的二人,不知在想些什么,老管家回到了齐王身后,只不过没有拿回他一直拿着的酒壶。
程繁走到放着“雪”琴的案台前,仔细端详着琴身左侧的那一个繁复的古文,他伸出手掌轻轻地放在琴弦上,一股深深的怀念从内心流露出来。
每次抚琴,每次弹奏高山流水,都会在不久后面临着物是人非。程繁下意识地逃避,他不想重蹈覆辙。
他学习琴艺五年,从十岁开始学起,五年来一直都在磨炼琴技。
刚开始学琴的时候,他对老头的行为感到反感和不适应,甚至非常讨厌这把“雪”琴,在偷偷摔了这把琴无数次之后,他开始发现这琴无论怎样摔都依然完好无损,他开始发现他逐渐接受然后爱上了弹琴的感觉。
学琴学到十五岁,之后每当被老师惩罚心情郁闷或者学习谋略兵法到了瓶颈的时候,自己的身边更是少不了这把琴。
然后这把陪自己十几年的琴从自己的身边离开了三个多月,自己又岂能联想不到其他东西?
程繁盘膝坐下,目光从琴上面转到张青。
原来张青早就准备好了,正在着自己抚琴。
程繁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决定不弹奏高山流水。
程繁抬指,开始弹琴。
相比于蕴含多种情意的高山流水,程繁的这曲凤求凰所表达的感情很单一,单一的极致的纯粹。
纯粹而深刻的爱意在琴弦的震动中缓缓表露出来。
就像是一个青涩美丽的少女看着心中的如意郎君脚踩七色祥云,身披金甲圣衣,微笑着往自己这边走来。
又像是在天崩地裂,世界将要毁灭的时候,比自己高那么一点点的他站在自己身边,举起双手,顶起一片天。
琴声时而羞涩矜持,时而豪放热情。时而悲凉感伤,时而欢快愉悦。
琴音震动的节奏忽而紧张激烈人的心跳不由得加度,就像是自己即将坠入万丈悬崖,被摔得粉身碎骨。
琴音忽而安逸和谐,就像是久旱逢甘霖,金榜题名时。让人随着美好的事情一起生根进步成长然后升华。
张青手持折扇尾端,随着程繁奏出的琴声,渐渐入神,而后起舞。
第四十四章 彼此的计划和算计 《侠客行》()
张青手中的折扇已经折起,可再如何变化也只有一尺来长,与三尺的长剑相差甚远。
然而事事没有绝对,剑法修行到最高境界,万物皆可为剑。
孤身一人独自面对着朝自己而来的千军万马时,大可临危不惧,不必拔剑,只须脱下身上的单薄的青衣,融入如滚滚江水一般的人群里,抽打在来犯的士卒身上。
在小河的独木桥上遇见平生唯一的宿敌,狭路相逢时,大可放下身心,不必拔剑,只须在独木桥上扯下一张树皮,卷起握在手里,与宿敌忘情的决战,丝毫不担心自己可能在下一刻就会死去。
张青拿着折扇,伴随着充满爱意的琴声,不断动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