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底下的人有的已经面露慌乱,王国脸上闪过一丝不屑。底下这些人其中有大部分的都是奔着三辅的财货女子而来,这些天面对坚城屡攻不下就已经有人萌生怯意,保留实力不肯死战,现在听说来了大批汉军援军,心里震惊之余必然也在计算起撤退的得失来了。

    “啪!”

    王国的大手一拍身前案几,发出的声响顿时让底下的人心生凛然,安静下来后纷纷将眼光投向王国。

    “所以今日就是要和大伙商议联军现下该如何应对。”

    听到王国说要听大伙的应对,底下的人脸色立马就精彩起来了。自从东进以来,原本的军议就变成了王国的一言堂,只是他带着大伙连战连胜,在耀眼的功绩面前大伙就是心有不满也不敢直言,现在不仅是王蕃打不下陈仓,就连王国本人带着兵马接连几天也拿不下陈仓城,不可战胜的神话已经被打破,很快就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最先起身出来发表意见。

    “在下以为既然汉军的援军已经来了,这陈仓大伙又实在打不下来,不如就让儿郎们退往雍县,再作计议!”

    说话的是一个凉州汉阳的豪强,前段时间他的部曲一直跟着凉州联军的主力,打了不少胜仗,手上也剽掠缴获了不少财货,眼下陈仓城拿不下来,汉军的援军又要赶到,当即提议退往雍县,当然他的意思大伙都很明白,那就是含蓄表达退兵的意思,这也代表了当前一部分人的意见。

    不过这个意见显然得不到所有人的认同,话音刚落,就立马有人跳起来指着那个豪强的鼻子吼道:

    “你这厮要退去哪里?大伙抛妻弃子来到了陈仓城下,岂能一听到汉人的援军就一股脑退了,要我说,大伙直接拔营北上去寻那来援的汉军,我凉州精骑天下无敌,野战争锋试看谁能抵挡?“

    发言反驳的是一个浑身上下带着一股羊膻味的烧何部部落大人,这几战他的部落捞到的好处比较少,怎么愿意轻易退兵,再加上羌人一贯悍战,与汉军的精锐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当下就主张北上寻歼来援的汉军。

    可惜这个烧何部的部落大人的建议也明显不能服众,于是帐中的大伙立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吵了起来。

    skbshge

第29章 围困() 
看着底下的人在争吵,坐在上首的王国心中暗喜。

    带领联军的这些人马有段时日了,他逐渐也掌握熟稔了驾驭这些心思各异、桀骜不驯的部下的方法。其中一点就是当自己的威势还不能够慑服所有人的时候,必要地推波助澜,让底下的人统一不了意见,互相掣肘,这样子才能够让他们没有办法联合反对自己,实现自家的命令在最后一锤定音。

    王国估摸着众人也吵得差不多了,底下的人有的各自的部落之间是世仇,有的因为这些天的争权夺利也发生了不少纠纷,而这一些都决定了他接下来计划实施的顺利程度。

    王国再次拍响面前的案几,底下的人闻声才慢慢平复下来,只是谁也不服谁,都是气鼓鼓地瞪大眼睛看王国怎么决断。

    王国笑了笑,看着众人说道:

    “既然大伙也不能共同商议出个结果,那本将就说说自己的决断吧!我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四个字——”

    说道这里,王国特意伸出了四根手指,吊了吊底下人的胃口之后才再次开口:

    “围城打援!”

    围城打援在时下也是常见,最经典的战例当数战国时期的齐国大将田忌、军师孙膑所指挥的“围魏救赵”了,想当年庞涓带着称雄一时的魏武卒攻打赵国,所向披靡,抵挡不住的赵国向齐国求援,于是齐国就派出了田忌、孙膑这一对强强组合带兵前往救赵。行军途中田忌及时听取了军师孙膑的建议,调转方向避开了锋芒正锐的魏武卒改道进攻魏国都城大梁,抵挡不住齐军攻势的魏国不得以召回了庞涓的大军回援。于是齐军成功地救下了赵国,随后还在桂陵这个地方伏击了匆忙赶回救援的魏武卒,成功打败了魏军。

    而这也是多骑兵、擅奔击的游牧民族经常用来对付中原王朝的战术,不管是前汉的称雄大漠草原的匈奴,还是本朝以来迭起跌落的羌人,他们都特别擅长使用这种办法来让汉军疲于奔命。史载汉军为了平定羌乱是“驰骋东西,奔救首尾,摇动数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资”,所以王国面对皇甫嵩的援军时,立刻就想到了要用这一招对付汉军百试百灵的战术。

    底下的人也不是没有提出要围城打援的想法,只是在争吵中很难协调统一思考罢了。现在王国提出了这个思路,既不用冒险北上寻找汉军决战,也不用灰溜溜地退兵,算是很好地协调了大伙的意见,大伙对视了几眼,没有人提出反驳的意见。

    王国眼看摆平了大多数人,心中的顿兵城下的忧愁也淡了几分。他转而看向韩遂,问道:

    “文约以为此计如何?”

    相比起这几天因为攻不下陈仓城而愁白了头的王国,韩遂就舒心得多了,他驻容有方,再加上一直身居高位,所以显得神采奕奕,红光满面。他看了看王国,微微笑道:

    “皇甫义真久经戎马,素有名将之称,遂只怕他不会来援!”

    “哈哈哈——”

    王国仿佛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他忽地站起身来,大步走到帐中间,大声说道:

    “如今天下大乱,各方的英雄豪杰蜂拥而起,汉军已经是无力抵抗,接连战败了,皇甫嵩身居高位,手握强兵,若是坐视陈仓被我大军围困而逡巡不进,只怕他立马就要被朝中其他大臣的弹劾和猜忌,甚至就像中平二年那样被一纸诏书给免职了。面对如此处境,就是明知道我军的厉害,他又怎敢不冒险进军。诸位,到那个时候,我等就可一举把皇甫老儿和三辅驻军一举歼灭,攻入长安,此乃天赐良机,千载一时啊!”

    听到王国的分析和他所描绘的未来胜利画面,再加上幻想中长安城那美酒娇女、金银财货任人攫取的场景,所有人顿时呼吸变得燥热起来,大伙拼死拼活,在马上厮杀赴险,为的不就是荣华富贵和娇妻美妾这些吗?现在眼看这一切就要摆在自己眼前了,所有人的斗志一下子被点燃起来,甚至有的部落大人听到了这攻入长安几个字,顿时两眼发光,扯开皮袄,露出毛茸茸的胸口大吼起来:

    “攻入长安!攻入长安!”

    情绪是会传递和蔓延的,帐中的人仿佛成了王国狂热的拥戴者,一起大吼着要攻入长安。王国背负双手,他在感受着这种“一令即下,万夫争从”的滋味,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此情此景正是他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啊!

    而韩遂则冷冷看待这一切,他此时也感到了他那夜跟韩敞所说的一切正在变成现实。王国已经疯狂了,顿兵城下的他不得不把一切希望压在了皇甫嵩的身上,他在赌,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急红了眼的赌徒,正抱着最后的筹码进行疯狂的豪赌。

    不过这一场赌注他注定不是赢家,就像他那夜说的那样,赌赢了,他也会实力大损,赌输了,那他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想到这里,韩遂在疯狂的叫喊声中心如止水,在心里默念着: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

    右扶风美阳董军大营

    随着董卓在马上的那魁伟的身影出现,值守的汉军士卒连忙将寨门后的拒马搬开,董卓哈哈大笑,挥了挥手,带着一班湟中义从一溜烟地奔驰而过,径直往中军的辕门而来。

    得到通报的李儒此刻连忙出账迎候董卓,他身形瘦削,长着一张长长的马脸,双眸黑白分明,身上穿着一件灰黑色儒服,外面还披了一件皮裘,将整个不大的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

    马上的骑士到了中军辕门纷纷勒住了坐骑,停止了往前的步伐。在军中,除了董卓一人外,任何人都不得任意在中军辕门内走马驰骋,就算是他手下的精锐湟中义从也是一样的。

    董卓今天确实开心,他开怀大笑,纵马一直跑到了中军大帐处,才意犹未尽地下马,立刻有中军帐外的军士快步近前,将他的那匹神骏异常的赤兔宝马牵了下去。这个时候李儒才走近前来向董卓行礼,董卓看见了他,摆了摆手说道:

    “不必多礼了,外面天冷,我们进去说!”

    李儒身为董卓的谋主,跟随董卓多年,很了解董卓的脾性。这位主公只在乎实质性的利益和强悍的实力,最不在意的恰好就是这些繁文缛节。

    当下两个人进了帐,董卓也不急着脱去衣甲,扶起裙甲,朝着一张马扎坐了下去,然后才伸手将头上兜鍪摘了下来。他摸了摸脸上两侧的虬髯,哈哈大笑道:

    “文优,一切果如你所料啊!”

    李儒闻言露出了会意的微笑的,但是他没有接话,他知道董卓接下来会喋喋不休地将他得意的经过说完。

    “当时我进帐的时候,故作谦恭,那皇甫义真果然以为我会和他并力御敌,接下来就想调动三辅各将的兵马,我随即出声提议救援陈仓,皇甫义真自然不肯,于是我就和他争论一番后退了出来,他虽然黑着脸,却也不敢拦我,帐中众多将领就这样目送我离开!当年在广宗城下见面的时候,他顾盼自雄,如今来到三辅,还他一点脸色看可真是让人心中畅快啊!”

    说道得意事,董卓随手就把兜鍪放在一边,抓起案几上的酒罍,也不嫌弃,将一点残酒一股脑灌入喉中,喷着酒气,大叫爽快。

    李儒微笑看着董卓扬眉吐气的样子,他自身心里也是欣喜,这条计谋正是他为董卓定下的。自从得知皇甫嵩兵出雒阳,督三辅各驻军进剿入侵的凉州叛军之后,董卓就担忧自己的兵权被皇甫嵩所夺,毕竟皇甫嵩可是当朝名将,真真正正在沙场上厮杀出来的威名,远不需要像张温既忌惮董卓又不得不依仗董卓那样的被动,身为主将的他想要分化、调动董卓的兵力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李儒看到董卓的担忧,不失时机地向董卓进策,只要在一开始就装出一副急赴国难的样子,再故意和皇甫嵩产生将帅不和,己方的兵马又已经提前移驻美阳,皇甫嵩就难以在大义上来调动、掌控自己的兵马,就算皇甫嵩上书朝廷指责董卓不听调遣,但有了先前董卓那番着急救援陈仓、忠心为国的做派,董卓也大可上书指责皇甫嵩畏敌如虎、怯懦避战,等到双方的奏章摆到朝廷上然后互相打起口水战来,按照朝中各方势力争斗的态势,要分出一个所以然已经到猴年马月,这时董卓拥兵自重的目的就达到了。

    李儒身为谋主,可是说董卓身边最亲的几个心腹之一。当下他看到保住了自家这支兵马的独立之后,又开始为董卓谋划起来。

    “据派往陈仓方向的斥候和探子回报,陈仓城现在已经被王国的叛军团团围困起来,看来王国是攻不下陈仓城后打算采取长期围困了。”

    “哼”听说凉州叛军打算长期围攻陈仓,董卓顿时嗤之以鼻。

    skbshge

第30章 可能() 
也难怪董卓会嗤之以鼻,叛军不擅攻坚,攻城就已经是力屈了,这个时候还坐拥大军围困陈仓城,简直是自取灭亡,董卓对于这些手下败将一向没高看过,听到叛军围困的做法后立刻表现出轻视之心。

    “也许王国、韩遂等人打的是围城打援的主意呢!”

    李儒笑着揣测凉州叛军的想法,他继续说道:

    “叛军不擅攻城,连徐司马带兵守卫的陈仓都攻不下来,如今皇甫嵩带领大军赶到三辅,叛军纵然再猖獗,也不敢掉头来打有大军守卫的其他城池,那除了以静制动、围城打援也没有其他良策了!”

    “嗯”董卓点了点头,李儒洞悉人情的分析确实是点到了点子上了,只是说到了手下的徐荣,董卓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这个辽东军汉面对叛军蚁附攻城屹然不动,指挥若定地调兵遣将的身影,他傲气地说道:

    “徐荣随我征战多年、晓习兵事,这次派他去救援陈仓,只要那陈仓的守军不要横加掣肘,陈仓必然固若金汤,量王国、韩遂宵小之流的定然攻不下来城池!”

    ···

    随着中平五年寒冬腊月的到来,天下各地的乱事兵灾终于暂时平稳下来,益州的黄巾天子旋起旋灭,不到入冬就被益州从事贾龙率吏民、豪强部曲击灭,天府之国即将迎来了它的第一位益州牧——刘焉。

    时下天下大乱,朝廷中枢已经分不出精力来应付各地蜂起的叛军贼寇,于是准太常刘焉之请,重新恢复了州牧的制度,而因为州牧位高权重,与立国之初采取“位卑权重,大小相制”的刺史制度相悖,所以除了豫州、幽州、益州三州之外其他州仍然保留刺史制度,所选的州牧也多是皇室宗亲、名臣之后,比如幽州牧的刘虞他也是皇室宗亲。

    而一直被催促进军的公孙瓒激励将士,击溃幽州叛军之后一路狂追,不料因轻兵冒进被乌桓的骑兵包围在了管子城,虽然拼命据守但也抵不住饿肚子,终于粮尽众溃,士卒死伤大半,幽州的平叛战事也再一次扑朔迷离起来。反观三辅这边,虽然朝廷、叛军的兵马云集,却迟迟没有发生像幽州那样激烈的战事,而是出现了一种双方对峙的诡异平静。

    决定围困陈仓城的凉州联军在城外挖起了一道道沟壑,各营之间挖的沟壑相互头尾打通,就变成了一道围绕在陈仓城外的长堑,隔绝城内外的联系。而为了防止被积雪填满,王国又勒令各军之间必须及时清扫积雪,摆出了一副困死陈仓城的模样。

    就在这白雪皑皑、一望无垠的腊月之际,有十几骑踏雪而行,登上了陈仓城西北面的山岗上,从远处眺望白雪笼罩下的陈仓城和已经和雪地融为一片的连营。

    这些人自然就是阎行、李骈、赵鸿等人,他们带着一些亲卫趁着雪停的空隙时间来到这里,留下十几名亲卫在山下避风后,三人就携弓带箭纵马从缓坡登上了西北面的山岗,望着这白茫茫的无垠大地,豪气迸发的李骈往口中灌了口烈酒,纵声大喊:

    “昔年汉王刘邦听从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从这陈仓道一路北上,还定三秦,灭亡了章邯、司马欣之流,随后更是剑指彭城,出函谷关东进以争天下,麾下良城猛将云集,无数豪杰奋发效命,立军功取万户侯正当此时!人生在世,得持三尺剑与天下英豪酣战,此真乃第一快事也!”

    李骈这一番大喊倒是声动四野,可惜当下大雪覆道,人迹罕至,也没其他人能够听到,为他的豪情壮志击节称奇。反倒是用貂裘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赵鸿呼出了一口白气,在貂裘下用力地搓着双手,他这几日感了风寒,还没完全好,有些阴声怪气地反驳道:

    “可惜就算是汉王有吞吐天下的壮志,手下更有着一大批精兵良将,也难免在彭城丧师败北,落得个抛妻弃子、仓皇而逃的境地。”

    听出了赵鸿语气中暗含的抱怨,李骈随即默然。顿兵城下已经深深挫伤了众人的锐气,或许上层有着围城打援、攻入长安的雄心壮志,但对于底层的士卒而言,思乡的愁苦、抵御严寒才是切身的事情,入冬以来的寒冷天气已经让联军折损了不少的人马,底层士卒的士气不断跌落,他们已经开始翘首西望,期盼着返回凉州的家乡。

    平日里阎行还会出声缓和一下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