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美男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成美男子-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昌宗理直气壮:“我这叫憧憬美好未来,既然是心里想的,为何要脸红?那不是矫情吗?”

    “胡说!”

    郑氏就着他的搀扶坐下,拍拍他胳膊道:“我这里你不用操心,我会照顾好自己,这几日你家里来人多,难得聚一聚,多陪陪她们,知道吗?”

    “嗯,知道!太太放心吧,弟子心里有数,对了,我带了些鲜果回来,让阿喜给太太做成水果捞可好?这个酸酸甜甜的吃了开胃。”

    一副献宝的语气。郑氏又是一笑,颔首:“可。”

    “我的心意,太太可要多吃些。”

    “知道了,你这啰嗦的孩子,快去吧,先把家人安顿好再说。”

    郑氏催促着,张昌宗才不管,又缠着她说了一会儿话,哄得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才转身出来回自己院子,洗漱一番后出来,迎面遇上一个高挑修长,形容俊美的少年,那少年见了他立即就是一笑:“六弟!”

第204章 郑氏威武() 
“五哥!”

    雷德森杰特们,这少年不是别人,就是张易之,十九岁的张易之,未来众多女性心目中的男神,初具雏形。张易之去年刚成了亲,如今正是新婚燕尔之时。

    张易之随着李钦让在长安,张昌宗在洛阳,兄弟俩儿自去年成亲时见过便又分隔两地,已经差不多一年没见了。

    “先生好吗?有没有给我们再添个小师弟或是小师妹的?”

    两兄弟一起往书房走,一边走张昌宗一边笑问道。张易之无语的看他一眼,道:“你这话也就是在我面前说说,要是让先生知道了,保不齐先给你两戒尺再说。不过,立夏的时候,师娘又生了一个小师妹。”

    兄弟两个别有意味的互相挤挤眼,然后一起猥琐的哈哈大笑,笑完了,进书房坐下,张易之问:“怎么突然进羽林卫了?不是说要行卷参加科举吗?”

    张昌宗道:“其实好些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不过是一直没机会。这次机会来了就不想放过了,至于科举陛下也没说不许我参加,行卷的诗赋我都准备好了,正准备往各处投一投,等秋闱时候下场试试。五哥你呢?今年先生准你下场吗?”

    张易之苦了脸:“怕是还不成,我试着写了些,被先生评的一文不值,便是下场了也是没希望吧。”

    这些年,张易之一直跟着李钦让学,只是,音律还行,诗赋方面却像是缺了根弦儿似的,一直不开窍。下场了一次,落第了。这几年,文名反而不如“美名”传的开。

    没错,就是美名!张易之、张昌宗这兄弟俩儿的相貌,张易之英武俊朗,张昌宗俊秀飘逸,两兄弟的“美名”在长安、洛阳两地,还是有一些的,只是,张昌宗这个从伪神童成长起来的伪天才文名更盛些。

    这读书不开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一百二十遍大法的摧残下,张易之的功底还是扎实的,他就是写不出来。

    张昌宗心头一动,问道:“那先生有什么建议没?”

    张易之顿了顿,道:“先生说,若不想蹉跎年华,就去试试明经科,总好过在进士科一直没希望。”

    两兄弟齐齐沉默下来。张家这么多孩子,这么多年了,就没一个中进士科的。东府这边,文阳是明经科出身,文英心思不在读书上,连明经都没过;其余的孩子还小,还不到下场的时候,还在闭门读书;西府那边,双胞胎和张景雄、方瀚都是明经出身。二叔和四叔都把希望寄托在张易之、张昌宗身上,希望他俩儿能得中进士。

    “那五哥你的想法呢?”

    张昌宗问了一句。张易之挠挠头,没说话。分家的时候,张易之也分了房子、田产,吃喝是不愁的。

    只是,张昌宗不想张易之在走上做小白脸的老路,这些年一直刻意引导着,不止他,包括所有张氏儿郎都这样,时不时的还忽悠韦氏,让她别把儿子当成宝贝养,该让儿子理事和承担的,尽可放手去分派。于是,张家所有的儿郎,这么多年被张昌宗“男子就要承担养家糊口重担”的观念洗脑和有意的引导下,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草包。

    张易之有些踌躇:“六弟,你觉得呢?你说我该不该去考明经科?”

    张昌宗想了想,问他:“五哥你的想法呢?你想做什么?有方向没?”

    张易之眼睛一亮,答道:“我我想去太常寺,我喜欢做关于礼乐方面的事务,先生也夸我这些学得好,学得扎实。”

    太常寺?!礼乐?!

    张昌宗不禁有些意外,跟张易之做兄弟这么多年,他还真不知道张易之喜欢礼乐,他音律学得好是真的。即便赶不上薛崇秀一代大家的水平,却也称得上精湛,反正比他这种拖尾巴的水平好不少。

    张昌宗想了想,道:“关于太常寺,我了解的并不多,是否需要进士科出身的人才能进去我也不知道。不过,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务,应该比做不喜欢的好些,不如等我打听一下可好?”

    “嗯!如此就拜托六弟你了!”

    看张易之脸上的光彩,张昌宗不禁一笑,道:“兄弟之间,不用这么客气。应该快开饭了吧,我们快去吧,省得去晚了扫了阿娘的兴。”

    “嗯!”

    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吃晚饭,郑太太很给面子,也参席了,张昌宗瞅着,特意让人准备的水果捞,老太太吃了一大碗。

    吃完饭,又与几位嫂嫂和随着嫂嫂们来的侄儿们说了一会儿话,韦氏念他舟车劳顿,早早的就赶大家去休息。

    张昌宗回自己的院子,路过花园的时候,看郑氏在里面散步消食,遂抬脚进去:“太太,可是哪里不舒服?”

    郑氏笑着摇摇头,道:“放心,我无事,就是想着傍晚天凉快出来走走。走了这么多天路,你不累吗?快去休息吧。”

    张昌宗过去扶着她胳膊陪她散步,道:“弟子的体力您是知道的,陪着陛下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哪里会累,我陪陪您吧,顺便,有件事想请太太您指点一下。”

    “何事?说吧。”

    老太太不是喜欢废话的人。张昌宗便干脆的把张易之的事情向她请教一下,如论礼乐,谁也比不上五姓七宗。

    郑氏脚步顿了一下,扭头看张昌宗,眼神莫名。张昌宗被看得一脸懵逼:“太太您这么看弟子做甚?”

    郑氏道:“五郎想来平日过得也挺辛苦。”

    “嗯?”

    “有你这么一个出色的弟弟,他又与你年纪相仿,难免被人拿来与你比较。幸好你入宫拜师早,若是你兄弟常在一起,怕是会毁了他。”

    张昌宗悚然一惊,明白过来:“所以,五哥才会那么喜欢礼乐因为那是唯一我不擅长,而他悠秀于我的地方?所以,太太您才让我停了李先生那里的课”

    郑氏没说话。

    他七岁以后,婉儿师父给他安排了许多课程,有时候女帝陛下也会指点他,还有习练骑射占据了不少时间,加上有时义母太平公主也会给他找师傅教导他,他的时间分配十分紧张。郑太太看他整天忙得脚不沾地的,做主让他停了李钦让那里的课程。

    原来内里还有这种缘故。他疏忽了,但是郑太太看出来了,这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张昌宗就算是穿越者,活了两辈子,在这些问题上,他还是不如郑氏敏锐和明白,老太太是个通透人。

    张昌宗一揖到底:“弟子多谢太太为我操心,若没有您,我们家只怕太太的大恩大德,弟子真真不知该如何报答才好了!”

    郑氏扶起他,笑道:“说什么傻话!再让我听见这些话就要让人掌嘴了!”

    也是,有些话其实没必要说。不过,他心里却更加警醒,就算是穿越者,其实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自以为是这种错误,若是犯了其实还是挺可怕的。

    郑氏看他一眼,淡然道:“五郎若是真想去太常寺,又何须纠结进士或是明经。此一时彼一时,只要不是他想少年之身居高位做正卿,难道宫里的修仪加上你那公主义母,加上你一个羽林卫大将军还完成不了他的心愿?”

    张昌宗点点头,旋即又有些头疼:“操作一下倒是不难,就是这么走后门进去五哥会不会有想法?”

    郑氏白他一眼,轻声叱道:“又说傻话!只要五郎有才干,踏实做事,做出成绩来,怎么进去的重要吗?又怎会有人介意!”

    张昌宗听得目瞪口呆!

    郑氏却不管他心里的翻江倒海,微微一笑:“若是要介意朝中诸公只怕忙不过来。”

    张昌宗情不自禁的想起朝中那一串武氏子弟,还能说什么?只心服口服的竖起大拇指:“太太威武!”

    郑氏云淡风轻的笑笑,连假嗔他一句都不曾。

第205章 经年() 
郑太太的办法是正经有效的办法,就是不知道张易之会否接受?

    张昌宗有些拿不准,万一张易之突然间心灵敏感脆弱了,那该咋整?毕竟,这么多年了,可以说张易之一直活在张昌宗的阴影之下,不知道的时候张昌宗还能理智些,如今知道了,一时间不禁有些缩手缩脚。

    郑氏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他的纠结来,看他一眼:“还在想五郎之事?”

    张昌宗点点头,道:“我这么多年不遗余力的努力学习,就想着能撑起家族,护住亲人,只想着若是我足够优秀,就能改变家族的命运,从未想过是否会给兄弟带来压力什么的,太太,我是不是太粗心了?”

    郑氏顿住脚步,扭头看他:“若连一个五郎,你也处理不好,那今后再也不要提什么庇护家族,改变命运的话,你没那能耐。取舍之道,本就是智慧。亘古至今,有多少家族能称得上世家的?从汉至唐,又到周,不就只有五姓七宗?你想要成事,却又想面面俱到,可能吗?你自己想,莫要问我。”

    啊呀呀!被郑太太嫌弃了!

    张昌宗不管了,立即就抱着老太太胳膊开始摇:“太太您不爱我了吗?六郎不是您的小宝贝了吗?不要啊!”

    “呸!不要脸!”

    老太太被逗得无法,毫不犹豫的嗔骂了他一句,看他嬉皮笑脸的,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道:“你这孩子素来重情义,这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缺点。家族,家族,有家人才叫家族,然而,是顾忌整个家族的利益,还是顾忌个人之感受?这需你自己取舍,这每一步皆是智慧,旁人无法帮你抉择,若你想惠及整个家族,这便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义务。”

    张昌宗认真的点点头:“这是不是就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受其伤’的道理?”

    郑氏颔首:“你明白就好。每一个传承千年的世家背后,都是家族成员守望相助、团结一心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又会有多少人被牺牲这如何能说清!家族发展的大势与个人之操守如何兼顾?家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如何兼得?个中种种,每走一步都要慎重,非智者不可为。你若要做,便要想好,若不能取舍,还不如不做,以免为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喏,弟子受教。”

    张昌宗郑重的致谢,郑氏摆摆手,抬头看看天色,道:“回吧。”

    张昌宗搀扶着老太太回房后,回到自己院子,叫来小米和苹果:“小米,明日让苹果在我的库房中挑选一下,你记一下让锤子给陈师送去,问陈师何日得空,能容我上门拜访一二。”

    “喏!”

    两个女仆答应着。

    历时这许多年,张昌宗终于凑够了手机四大品牌——华为、苹果、小米、酷派,甚至还延伸出锤子、坚果来。其中,苹果、小米、坚果是女仆,华为、酷派、锤子是男仆。

    苹果管着他院中的出纳,小米管着账目,坚果管着粗使仆人,负责环境卫生;华为是他贴身小厮,酷派是书童,专管书房的事务,锤子就负责外面跑腿的活儿。

    韦氏、郑氏都因教养张昌宗有功的缘故,被女帝陛下封了郡夫人。张昌宗想着办个宴席庆贺一下,也不大办,就是相熟的人坐一起庆贺一下。

    两人都同意了,也特意请人看好了黄道吉日,韦氏、郑氏已经发了一些帖子出去,张昌宗回来后,两位老太太又让他看着酌情发帖子。

    张昌宗想了想,趁着第二天去宫里上差的机会,先去求见女帝陛下,瞅瞅陪侍在女帝身旁的婉儿师父,张昌宗小心翼翼地求道:“陛下,初五那天能放我家师父一天假吗?”

    上官婉儿一怔,扭头看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疑问。女帝陛下见她不像是知道的样子,问了一句:“初五你有何打算?”

    张昌宗连忙答道:“末将欲在家中为家母和郑太太办个宴席,若我师父能列席,于我家和郑太太都是幸事,求陛下恩准。”

    上官婉儿顿感惊讶,心里也颇为想去,连忙把目光投向女帝。

    “你倒是有心。”

    女帝陛下念了一句,看上官婉儿一眼,颔首道:“可,婉儿这些年跟着我,日日拘在我身旁,让她出去走走也好。”

    张昌宗还以为会很难,结果一说女帝陛下就同意了,满脸的喜不自禁,连连感激道:“多谢陛下,陛下真是最好、最宽宏的陛下。”

    上官婉儿也连忙谢恩:“奴多谢陛下体恤。”

    “罢了!”

    女帝莞尔:“朕何须你们师徒来拍马屁!快走,六郎别在这里碍眼,快去练你的兵去,羽林卫若是不成,朕只会拿你是问。”

    “放心吧,陛下。末将告退。”

    张昌宗拍着胸膛保证了一下,朝上官婉儿开心的挤挤眼,把请柬递给她,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军营去了。

    羽林卫六千人马的编制,弓骑兵六百,剩余的都是步兵。张昌宗上任后,扩充弓骑兵到一千骑,其余五千人手则搭配着弓骑兵来。

    练了一天兵,到下午下差的时候,张昌宗拐道去太平公主府,去给义母送请柬,顺便去找薛崇秀。自从太平公主奉母命嫁与武攸暨后,薛崇胤、薛崇秀、薛崇简和最小的崇宁便都住在公主府里。

    “六郎哥哥!”

    张昌宗刚到门口,恰好遇上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的女儿惠玉。除非太平公主相召,武攸暨基本不过来公主府,倒是几个孩子不时的过来。

    “是惠玉妹妹啊。”

    因着薛绍的缘故,张昌宗心头对武攸暨的观感十分复杂。武攸暨与武承嗣、武三思不同,他为人谨小慎微,并不刻意在朝中揽权,太平公主出降于他之前,武攸暨是有妻子的。

    开始,女帝看中的是武承嗣,只是,武承嗣那厮无才又无德,太平公主看不上他,于是换成了武攸暨,并为了促成这桩婚事,杀了武攸暨的妻子。

    在这桩婚事上,武攸暨与太平公主都是无法自主的可怜人。有时候,张昌宗会有不知该怎么面对武攸暨的感觉,但对两人所出的崇敏、崇行、惠玉三个孩子,倒还算和蔼,毕竟,小孩子也是无辜的。

    “六郎哥哥过来是拜见母亲还是找秀姐姐的?”

    惠玉才七岁,还是天真浪漫的年纪,生得不像武攸暨,反而有些像太平公主。看着她跟公主义母一样的大额头,张昌宗笑了笑,道:“都有。我来给义母送请柬,顺便有事想请秀儿妹妹帮忙。惠玉妹妹呢?要走了吗?”

    惠玉点点头,笑道:“快到惠雅姐姐的生辰了,母亲让她过来见见,把给她准备的生辰礼物给她。我是陪着惠雅姐姐来的。”

    武惠雅是武攸暨与妾室所生的庶女,比崇宁还大两岁,与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