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闭上双目沉默一阵,过了一会儿才道:“此事我二人权当不知,莫要乱了你师父的心智,她日日跟在太后身旁,为人又谨慎小心,以太后的智谋手段,我二人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莫要影响你师父。”
张昌宗想了想,颔首答应,确实只能这样,不然,若是影响到上官婉儿,露出半分异样,便是取死之道。
看张昌宗答应了,郑氏叫来阿庆点上油灯,明明灭灭的烛火中,看着张昌宗端端正正的坐着背书,他自开蒙便一直勤奋读书,不管寒暑,从不懈怠。这样的毅力,莫说是孩子,便是成年人身上也不多见,但他明明是个活泼开朗的人。
郑氏神情幽幽,听张昌宗背完了书,方才道:“你的三国演义讲到哪里了?若不困,再接着给我讲几回吧。”
“嗯嗯。”
张昌宗自然是乐意的。虽说老太太不喜欢书里以汉室宗亲的刘玄德为主的写法,但老太太是个豁达的人,每次听了都会点评几句,或是张昌宗讨论一下,老太太学识好啊,水平也足够,跟她探讨书里的情节和内容,真可谓字字珠玑,张昌宗特别喜欢跟她说话,感觉收获颇多。
如往常一般的读书、探讨后,第二天便是七月初一,是三味书坊开张的日子,初一也是休沐日。前期的造势,选在休沐日开张,大清早,三味书坊门外就聚集了不少人,就等着店铺开张好进去看看。
而关注三味书坊情况的人,显然不止张昌宗和薛崇秀,宫里,今日不用上朝的太后武氏如往常的时辰起身,看了会儿书,放下书卷,看上官婉儿俯身替她收拾,随口问了一句:“六郎的书坊是今日开张吧?”
上官婉儿不防太后竟然还记得,略顿了顿,恭敬的道:“回太后,六郎说过七月初一开张,应该就是今日。”
武氏缓缓点头,没说什么,只是手指轻轻拈起案几上摆放着的果子,也没吃,就那么拿在手里轻轻地把玩,过了一会儿,直接吩咐道:“莫成安,派个人出去看看,把六郎店里的书都给本宫买一本来。”
“喏。”
莫成安应着。
上官婉儿微微一笑,朝莫成安一福,道:“太后都这般支持六郎,奴这做师父的倒不能太失职,劳烦莫总管使人顺手帮我带一套回来吧。”
莫成安笑得和气:“才人请稍待,老奴这就叫人去买。”
武氏和上官婉儿是土豪,把三味书坊所有的书都扫了一套,与他们一样行动的,还有太平公主两口子,两人极有默契的,各自使人去买了一套回来,一套放在驸马府的书坊,一套放在公主府。
这是亲近的人支持的。还有许多前两日就等着想看书坊内部布置的人,等店铺门打开,掌柜罗易请人敲锣打鼓的摆弄一番,宣布正式开业后,如潮水般涌入店中——
里面的布置也不曾让人失望。在一排一排的书架上,各种书有序的摆放着,在屋里的柱子上,还张贴着书写的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等等劝学的句子。墙壁刷的雪白,角落里或是柱子旁,还摆着几株植物,点缀得环境清幽中不缺生气。
“咦,这书似乎与旁地书屋不同!”
有人终于发现了书架上书的不同。训练有素、一直默默跟着人群的伙计立即上前,轻声解释着:“郎君,这是敝店特有的印刷和装订方式,这等书叫线装书,单手便可持稳,较之卷轴轻巧和方便,郎君可上手试试。”
第151章 夏末()
张昌宗曾经调研过长安城内各大书坊每个月的出货量!当然,因为不是内部人,太过精确的数字没有,但是,粗略的估算个数字是有的。三味书坊在这个数值上,上浮了五成的印刷量——
三天卖完了!
天太热不想出门,收到热销的消息是在家里,张昌宗心情那个舒畅啊,瞬间便精神抖擞,想也没想的朝旁边的郑氏显摆:“太太,弟子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您!”
郑氏头也没抬,浑然不理:“字写完了吗?”
满腔的热情瞬间被灭了个干净!
张昌宗很是哀怨:“太太,有人说过您不解风情吗?”
郑氏终于拨冗抬头看他一眼,面色淡然,语气冷酷:“此事与你无关,练字!”
酷!特别酷!
张昌宗直接被打击的没脾气了,跟烈日晒过小白菜似的,连叶子都是焉儿的。闷着头,收拾心神,努力的把字写完,递给郑氏:“请太太过目。”
郑氏终于放下书册嗯,老太太手里的书,都是张昌宗送的,新鲜出炉的书册一套,当然,都是常用书,稀奇的孤本那些,还没来得及印刷。不过,郑氏说了温故知新,一本春秋已经看了好几天了。
郑氏接过刚新鲜出炉的练字纸,细细的查看一遍,颔首:“字进步不大,不过,养气定静的功夫有进步,先前那般兴奋还能静下心写字,笔画只乱了两笔,不错。”
难得听到老太太夸他!焉达达的某人瞬间精神了,脸上那笑连后槽牙都要看见了,献宝似的拿起先前撇在一边的信:“太太,我与秀儿妹妹的书坊赚钱了!”
郑氏眼神闪了闪,淡定的问一句:“赚了多少?让你这么高兴。”
张昌宗笑嘻嘻地道:“店铺的成本和伙计的工钱是回来了,现在就是要把投入研究的资金赚回来,扭亏为盈,好把先前义母给的钱还回去,等过几个月,或许还能分一小笔给我娘交上家用,让我娘手头宽裕些。”
全然没一句是为自己打算的。
郑氏看他的目光柔和了少许,抛出一句:“你呢?有钱了不想花用吗?”
张昌宗笑道:“我又不持家,不需要钱。”
作为一个糙汉子兼大直男,他对吃穿都不怎么讲究,除了读书的花销比较大之外,他平时倒没什么花销。
郑氏微微一笑,语气温和的道:“你是个清醒的孩子,商事终究是小道,对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读书方是坦途大道,莫要因小道荒废了!”
张昌宗含笑点头:“谢太太教诲,弟子知道呢。”
郑氏道:“字也写完了,若想出去就出去转转,莫要一直拘在家里,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去日头下晒,多喝水,小心暑气。”
“嗯,弟子去找秀儿妹妹一趟,太太你要乖乖在家,不要太过想念弟子,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这贱皮子,临走还要逗老太太一下。老太太自然知道他是故意的,不禁好气的瞪他一眼,不耐烦的挥手:“你走,赶紧走,别在这里碍眼,扰我清静!对了,今天回来吃晚饭吗?”
张昌宗嘻嘻一笑,道:“肯定回来的!弟子就是去跟秀儿妹妹碰个头就回来,太太不要太想我啊!”
郑氏一副不堪其扰的样子:“快滚!”
张昌宗哈哈一笑,胆大包天的跳起来,一步蹿到郑氏身前,伸臂抱了她一下,在老太太身子一僵还没反应过来给他一下的时候飞快的放开,然后笑着跑走了。
郑氏咬牙看着跑走的那道小身影,如果不是家教使然让她无法大喊大叫,她真的很想吼一句——
臭小子别跑,给我回来!想来,那小子定然回一句,好太太,不跑屁股就要受苦了,等您老气消了弟子再回来!
郑氏唇角微微一勾,往日里,那臭孩子就是这么跟他母亲韦氏贫的,有个这么活泼调皮的儿子,韦氏也是辛苦了。在家就跟多了好几个人似的,不在家郑氏幽幽一叹,把阿喜叫来,臭孩子这几日似乎很喜欢前两日大兄他们来时做的那几道菜,不如今天再给他做一次吧。
这般想着,换了身旧衣裙,放下书册,起身去厨房,准备指挥着厨娘,好好准备今天的晚饭,等六郎回来吃饭的时候,肯定能多吃两碗时辰不算太早了,得先去准备才是。
外头日头还大,快到立秋了,还这么热,说好的环境好气候就好呢?张昌宗觉得那肯定是骗人的,反正这么大的日头,骑马是不成的,还是乘马车吧。
骑着马车先去公主府,结果,太平公主居然不在府上。张昌宗是来找薛崇秀的,太平公主在不在家都一样,结果,门房的人告诉他,几位小主都去驸马府那边了,因为公主是奉太后令进宫陪侍的,要住在宫里,立秋后才会回来,年年如此。
张昌宗这才想起,去年貌似也这样,每年立秋,太平公主都是在宫里陪武氏过的。逐跟门房说了一声,又上马车转到去驸马府,好在,两处府邸相离不远。
经门房通传后进去,薛绍在,薛崇胤、薛崇秀、薛崇简都在,薛崇简见他进来,还给了他一个甜甜地正太萌笑:“牛郎的的!”
没错!他的六发音出来是牛!还好广大的古代人民特别是太平公主不知道牛郎的意思,不然,肯定会笑得丧心病狂。
什么?你问薛崇秀有没有笑笑了,只是笑得比较含蓄,不像她娘那么奔放,沉静文雅的人设依旧稳如泰山,没有一丝崩坏。这稳当的!向小姐姐学习!
“昌宗见过义父。”
张昌宗先行个礼,等薛绍喊他免礼以后才跳过去,一屁股坐薛崇胤旁边,勾头看三兄妹在干啥,跟他一样,都是刻苦向学的孩子,都在练字呢。至于薛崇简那就是凑热闹的。
薛绍面上挂着慈和的笑,见他这活泼的样子,不由说了一句:“都已经是取字的人了,还这般跳脱!世茂世茂挺好。”
张昌宗有些蛋疼,正太脸板得死紧。薛绍一怔:“怎么了?”
张昌宗扭头,严肃的答道:“回义父,没什么,刚才不过是认真考虑一下,将来莫若取个‘双塔’的别号吧!”
世贸双塔多么和谐,多么具有纪念意义。手动滑稽!
第152章 临门()
“刷”一下——
薛崇秀的毛笔在纸上划出一道痕迹,好好地字是不能看了。不止不能看了,空闲的一只手捂着嘴巴,低头闷声笑得肩头耸动。
“秀儿何事如此开怀?”
她爹薛绍和她的兄长薛崇胤就是活脱脱的二脸懵逼,薛崇简还小,还不知道事儿呢。张昌宗默默翻个白眼,好心的道:“秀儿妹妹,有什么高兴的事儿,不如说出来大家一起开心开心?”
薛崇秀好不容易止住笑,瞅他一眼,道:“没什么,不过是觉得六郎哥哥的别号别出心裁,特别有意义,小妹帮你记下了,待六郎哥哥想取别号的时候,定要以此为号。”
妈蛋,就知道伪萝莉不是好招惹的,看吧,把自己坑进去了!张昌宗简直不敢想象,以后跟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要说“免贵姓张,字世茂,别号双塔”是一种怎样酸爽的感受。
且不说会不会青史留名,他抄了这么多首诗,就算不上语文课本,只要在百度上那么一写,总要写名字,字,别号吧莫名的感觉羞耻!
张昌宗很果断,立即就认输:“不敢有劳秀儿妹妹,别号这种东西,我还小,目前还用不上,将来的事等将来再说,说不定到时候我又有别的想法了呢?对吧?”
说着,讨好的朝伪萝莉笑笑。伪萝莉别有意味的看他一眼,嫣然一笑:“六郎哥哥说的有理,不过,小妹且先帮你记着,等你将来再有别的想法时,放一起比较一番也好。”
薛绍看两个聪明过头的小鬼打着他不懂的机锋,伸手一只一个按了按他俩儿的头,笑道:“好了,这件事就不说了。六郎今日顶着烈日过来是为了书坊之事吗?”
确实该说点儿开心的事情缓缓!
张昌宗赶紧把薛崇秀拉到一边,问自己关心的问题:“怎么样?有外地客商下大订单吗?”
没错!关于他们书坊的定位问题,张昌宗是有野心的!活字印刷有活字印刷的优势,调版印刷也有雕版印刷的优势,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积累。不像旁地书店,或多或少都有自家独有的雕版,那三味书坊如何与人竞争?
自然就是靠着书册的独特性!
书册造价比书卷便宜,体积小,好运输。书这种东西,是硬通货,只要是有人读书的地方都会有人买。特别三味书坊的定价还比书卷便宜些,书坊印刷的书籍,多是科举需要的,常用的书籍,冲着去的就是批发这块。不论古今,都不会缺乏有生意眼光的人,大唐也不例外。
薛崇秀微微一笑,道:“罗易来回报过,已有多人询问过,单子也接了三个,恭喜我们,预定策略成功!”
薛绍在一旁面带微笑的看着两个小鬼自己说的兴高采烈,见两人一直在说策略的成功之类的,半句没提赚了多少钱,方才满意的点头,笑着朝两人招手道:“六郎,秀儿,过来。”
两人停下讨论,转头看薛绍,看他俊美的脸孔,笑得一片慈祥,薛崇秀脚步一顿,张昌宗情不自禁的抖了一下——
讲真,如果不是穿越,薛绍的年纪就是小鲜肉,凭他的长相,还可以去微博混流量小生呢,现在就笑得一脸慈祥,到底是整哪样!好冷!
两个伪小孩儿意义非凡的对视一眼,薛崇秀如何,张昌宗看不出来,反正他内心的弹幕已经满屏了。
薛绍笑着欣慰的摸摸两人的头,道:“公主先前答应你们,让你二人自己操持的时候,我是反对的。我们家的孩子,不需要沾惹商事,你们还小,虽然聪明,但怕钱财蒙蔽了你们的双眼,我的意思,总要把你们教出个样子来,再去过问俗事。不过,公主坚持,说你二人并非没有主意之人,如今看你们这样,我才知道,公主才是最了解你们之人,她比我看得清楚,挺好。这世间啊,每个人都要做事都需要学,没有人是天生就懂、就会的,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经验,方能做大事。你二人不好高骛远,能如此踏实,很好,我很高兴。这样吧,我做主奖励你们,六郎、秀儿,有什么想要的?”
大概是真开心,注视着二人的眼睛都在发亮,笑意直达眼底,透着一股畅快的感觉。张昌宗没什么想要的,如今他衣食不愁,读书又有人教导,简直是再完美不过。立即摇头道:“多谢义父,不过,昌宗没什么想要的,暂时想不出来,不如义父帮我记着,如果我有想要的再来找义父。”
薛绍笑起来:“你这要求我都不知该夸你还是该责你了,也罢,我且记着便是。秀儿呢?你想要什么?”
薛崇秀想了想,道:“父亲,女儿想要筝谱,父亲能帮女儿多找些来吗?”
薛崇秀要筝谱的话,那岂不是代表着他以后有耳福了?哎呦,他的迷弟心啊,能听到心慕的音乐家出新作品,就是迷弟最幸福的事情,期待!
薛绍笑道:“此事简单,我托人给你找找便是,只有这些?再无旁地了吗?”
两个伪小孩儿对视一眼,齐齐摇头,确实没什么缺的了。薛绍见状,承诺道:“我今日之语,一直算数,你们可慢慢想,想到了再向我说也不迟。”
“嗯,多谢父亲(义父)!”
说完奖励的事情,薛绍便拉着张昌宗问起墙上的诗句来,事情闹太大,他也知道了,那些词句确实写的挺好的,若不是长辈身份,只怕早就找上张昌宗讨论了,今日他自己送上门来正好,正好可以拉着他好好说说话。
正说着,驸马府的家令突然跌跌撞撞的冲进来:“报报父母,周周左丞带着金吾卫上门了!”
什么周左丞?!
一群小孩子还有些懵懂,薛绍却已变了脸色:“怎么回事?”
家令面色如土,抖如筛糠:“大大门都被撞开了,驸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