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美男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成美男子-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孩子也不够切确,多是十来岁出头的年纪,全是半大的男孩子,穿的虽然算不得上好,但都十分干净,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份裁剪过的纸张,逢人就发。

    这些孩子脸上都带着笑,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也不强迫人接受。被拦住的人,几乎都接过传单看了看。有那和气的,或是好奇心重的,看了传单之后,还会细细询问一下书坊所在的位置,问问有什么新书。

    这些孩子想是事先被培训过的,关于问题,大多能答上来,但问到具体有什么新书,皆笑着答道:“郎君动问,小的不识文字,无法回答,若郎君有心,可去店里看看便是。”

    有人关心书坊卖的书籍,有那有心人却关心手里所接传单的新奇之处,拉过发传单的孩子就问:“这是何字体?横细竖粗,笔画横平竖直,棱角分明,似楷非楷,非隶非篆,竟从未见过?还有这书页看着像是印刷的,不是手写的,是雕版印刷吗?”

    发传单的孩子笑道:“回郎君,来时东家说了,若有郎君问起尽可告知。听说这叫印刷体,非是雕版印刷所出,乃是别样的印刷方式。东家说了,我们三味书坊出版的书籍,又便宜又清晰,欢迎各位郎君前去选购、收藏。”

    人群中有个中年文士,手里也持着一张传单,屈指轻轻弹了弹传单,信步走过来,问道:“三味书坊只看这印刷与字体便想去瞧瞧。不过,何谓三味?”

    “小的知道!”

    “小的也知道!”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叫着,有个高壮的孩子,蹦跳争相答道:“所谓三味,读经味如稻稻什么来着?”

    许是被围着的人多,小孩子没见过大场面,一时紧张竟把背得滚瓜烂熟的词儿给忘记了,急的脸通红,中年文士莞尔,鼓励他道:“莫急,莫怕,慢慢想来便是。”

    不安慰还好,安慰之下,孩子更加着急,抓耳挠腮之余,四顾张望,赶紧把人群中一个白净清秀的少年拉出来,急切道:“荣哥儿背得最好最快,荣哥来说!”

    被叫做荣哥儿的小少年拍拍他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朝中年文士行了个礼,道:“回大叔的话,所谓三味,就在书坊门口的墙上写着,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书坊名三味,便是告诉大家,书坊之内经史子集全都有,无所不包,无所不含。”

    “好一个三味!妙妙妙!只为这三味之语,令东家便是难得的才识之士,便值得去看上一看。”

    那中年文士拍掌赞道。清秀少年道:“不瞒前辈,末学后进并非书坊里的人,只是东家临时招募来帮忙发传单的,东家之才不仅于此,在书坊的店门上,还刻了一对桃符,上曰,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好!好个‘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只此桃符便值得细细品味,好个三味书坊,荣小郎,这书坊可开张了?”

    被叫做荣小郎的少年恭敬的答道:“回前辈,三日后七月初一,黄道吉日,诸事皆宜,正是书坊开业大吉之日,大叔若有闲暇,可登门细品细看。”

    “好,我定会去看看。”

    中年文士答应着,神情间感兴趣的神色十分明显。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话,在长安城里,读书人多的场所,皆在大同小异的上演。有人按耐不住好奇心,当先去三味书坊的店面看了看,大门紧闭,尚未开张,门头上的匾额还未揭开,但门两边挂着的桃符却已经袒露出来,确实写着——

    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在店门的两边,是刷的雪白的两面墙壁,左边的墙壁上写着店名三味书坊的三味之意。然后,又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算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

    右边则摘抄了一些劝读的诗句——

    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在诗句的旁边,还有数句:

    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读书有色,艳于西子。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最后,仿佛就是总结似的,近乎白话的写了一句,知识就是力量。

    白底黑字,字算不得最好,但所书却震动人心。在这两面墙前,站了许多人,许多的读书人,久久地望着,呆呆地想着。有人大笑,有人大哭,有人又哭又笑。百般异状,百般情态,全看个人心态。

    一直到天黑了,还有许多人流连不肯走,直到宵禁时分,金吾卫开始巡街,才大梦初醒,被抓了还一脸茫然,或有那沉迷的,还在骂金吾卫干嘛打扰他欣赏好句。

    冒宵禁抓的人太多,值此时节,居然惊动了武氏,唤来金吾卫大将军一问,看金吾卫将军仿佛便秘的黑脸,答曰:“回太后,臣连夜审问过,昨日冒宵禁之人,皆是在东市抓的,皆说之所以会冒宵禁,乃是因为欣赏一家未开张的书坊墙上的佳句,太过沉迷以致忘俗。”

    武氏大奇:“未开张的书坊?是何佳句,竟然有此效果?来人,去查看一番,速来回报。”

    在一旁服侍的上官婉儿听闻是未开张的书坊,想起张昌宗也说要开书坊,心里不禁有种不好的预感,趁机问金吾卫大将军一句:“大将军,敢问那未开张的书坊叫何名?”

    大将军答道:“店名牌匾尚未揭开,不过,具那些被抓的儒生说,店名已然广而告之,说是叫什么三味书坊。”

    果然!

    上官婉儿不禁扶额苦笑,毫不犹豫的转身请罪:“请太后治罪!”

第142章 玩大发了!() 
武氏见状,了然问道:“婉儿知道那书坊东家是何人?”

    上官婉儿苦笑道:“回太后,东家便是奴那孽徒六郎。”

    武氏大感惊奇,追问道:“这书坊竟是六郎开的?动静也是六郎闹出来的?”

    上官婉儿答道:“前些时日,六郎说要开间书坊,提了一嘴,书坊的名字便是三味书坊。若京中没有重名的,又是新开的书坊,应该就是六郎弄出来的那家。”

    武氏一听这大动静居然是张昌宗弄出来的,居然没有意外之感,反而有种理该如此的明悟,不由笑道:“若是旁人弄出这等动静,本宫或会惊讶,听婉儿说是六郎弄出来的竟不觉惊讶,反觉坦然,是像六郎做出来的事情。”

    “请太后治罪。”

    “罢了!治罪不治罪的,且稍后再说。且说说那什么佳句,究竟是何等绝妙,竟让人读之忘俗,流连忘返?婉儿且先回来听听。”

    武氏好奇的问着,神情不见怒色,反而笑吟吟地。上官婉儿跟在她身旁久了,虽然猜不透太后的城府和谋略,但她的喜怒还是能看出一二的。见她不见动怒,心里悄悄松了口气,不过还是小心谨慎的答道:“劳太后动问,奴只怕要让您失望了,六郎只对奴说过书坊的名字,印刷了哪几卷书籍,旁地如何装饰却从没提过,只说让奴家看好戏便是。奴家想说这孩子这两年学习也算刻苦,虽过于活泼,但也未再做出当年当着群臣攀爬门槛的举止,便放松了警惕。想不到这一时之放松,他”

    上官婉儿顿时无语,无法再接着往下说,话虽尽,但意无穷。武氏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道:“辛苦婉儿了,当今之世,敢翻越朝会大殿门槛的,唯有张六郎。本宫今日还能记起当时与朝的张梁客那脸色,真真精彩至极。”

    上官婉儿见目的达成,不动声色的转了转眼珠,苦笑道:“不瞒太后您说,当年看六郎翻越门槛,奴家被吓了一跳之余,倒觉得这孩子率真得可爱,岂不想竟机缘巧合做了他的师父,以为师身份再看,真真头疼。”

    武氏莞尔,同情地看上官婉儿一眼,道:“旁观与亲临其地体会自然大为不同。若是六郎开的书坊,本宫倒想知道到底是何佳句了!来人,速速催来。”

    “喏。”

    内侍连忙飞奔出去。金吾卫大将军还等着武氏的发落,正要请命,武氏道:“将军且稍待,待本宫看看究竟是何等佳句,再议犯宵禁之罪也不迟。”

    “喏。”

    然后,众人一起等着。

    许是因为武氏催的急,派出去抄佳句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连门上刻着的桃符和两面墙上写的句子,全部抄了来,抄了满满一张纸。

    武氏接过,一边看一边读:“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原来竟是这三味,好个三味书坊!”

    赞了一句,又往下读:“读史使人明智好句,言之有理!读诗使人灵秀唔,也对,算学使人精密此句来人,传六郎进宫来。”

    “喏。”

    内侍领命而去。武氏转头问上官婉儿:“婉儿你教过他算学?”

    上官婉儿道:“粗略教过些浅显的,太后知道,六郎历来聪慧,奴只教了他浅显的,他自己闲暇时候也看了几本算学书,于算学一道上,颇有天份与灵巧。”

    武氏微微颔首,没再说什么,而是继续往下读,读了有时也不说话,只是凝眉沉思,读到那精彩的,也会出声赞叹,未了点评道:“这劝读诗算不得好,却朗朗上口,简朴易懂,最后这句‘数点梅花天地心’,瞬间提升全诗的境界,倒像小六郎一贯的风格。书犹药也这句出自说苑;惟书有色这句却从未见过,这等戏谑风流之语,倒让本宫不禁想起三月三时小六郎所作的那首诗来,像他的风格。末尾这句”

    武氏突然顿住,注视着纸面,久久不语。上官婉儿有心想看看,却不敢上前抢武氏手中的纸张,只得按捺着性子,静静地等着,心里却盘算着稍后有机会时要怎么好好收拾收拾那个目无师长的臭小子!有好句子竟然不先给师父赏读,当罚之!

    武氏默思片刻,一语不发,看上官婉儿一眼,默默把手里的纸张递过去,让上官婉儿看看。上官婉儿几乎是一目十行的扫过开头和中间,直奔结尾处让武氏震撼无语的话——

    知识就是力量!

    不禁一震,无语失神。

    偌大的大殿,武氏沉思不语,上官婉儿失神不语,金吾卫大将军丘神勣悄悄觊眼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果断的低头不语,他还要等着太后下令,如何处置昨日那些犯宵禁的儒生。牵扯到读书人,又不是大罪,看太后先前的神色,也不至动怒,如何惩处不好拿捏,还是问问太后意思再说。丘神勣老实等着。

    宫外,张昌宗正在接见管事罗易,罗易是太平公主给他们找来的管事,帮忙管理书坊诸般事务的掌柜。张昌宗想知道发传单的效果,便把他叫来问话。

    罗易道:“回郎君,孩子们带出去的传单,几乎都发完了,甚少有带回来的,卑下派出去监管的伙计回来说,不曾看到有人把传单扔弃,皆好好收留了。”

    张昌宗满意的点头,感叹大唐人民就是实诚,想当年他上街被人发传单,可怜发传单的人顶着风吹日晒不容易,一般都会接,但基本不看,转手就扔垃圾桶里去了。大唐人民就是实诚,居然好好地把传单收着了,莫名欣慰。

    张昌宗又问:“那打听我们书坊的人多吗?”

    罗易答道:“回郎君,多的。孩子们回来说,有许多人询问呢,特别是对书坊的名字,三味何解这个问题,打听的人也挺多,皆夸这名字取得好,说取名字的人才学过人,有许多人盼着认识呢。”

    虽说名字是张昌宗取的,但他也是抄的,不敢居功,闻言也只是笑笑,并未多说,正要说话,见罗易突然面现难色,嗫喏不语。直接道:“有什么问题?尽可直说便是,无妨的,有问题不怕,发现问题我们解决问题就好!”

    “喏。”

    罗易答着,想了想,干脆的道:“店门外两面墙壁上写的诗句,太过震撼人心,昨日,有不少人慕名前去品阅,甚至还有一些人因太过沉迷,天黑也未归家,犯了宵禁被金吾卫抓走了!郎君,此事不知该如何处置?还请郎君示下。”

    “什么?!还有这种事儿?”

    张昌宗完全没想到,直接被惊得蹦起来,躲在他身后屏风后面的薛崇秀也忍不住走了出来,两人对望一眼,张昌宗苦逼的捂脸——

    完蛋了!一不小心玩大发了!

第143章 嫌弃。JPG() 
然后,宫里来人传召的时候,张昌宗真的一点儿都不意外——

    不意外个鬼啊!他倒是不担心会被治罪什么的,唯一的担心是,那些句子要怎么解释来历!讲真,抄的时候就只想着要震撼人心,结果现在震撼过头了,肿么办?

    薛崇秀拍拍他:“放心,看宫里来人催的急,你先去,我稍后请了母亲一起来。”

    想起太平公主那鼓鼓的肚皮,张昌宗哪里好意思让一个孕妇为自己奔波,连忙道:“不用,不用,不是什么大事,放心!等我进宫给那些被金吾卫抓了的人求求情就成,唯一的问题是”

    “什么?”

    “要怎么解释那些句子!”

    张昌宗苦了脸,这就是典型的抄袭一时爽。薛崇秀“哦”了一声,略想了想,道:“直接说是你想的便是,妙手偶得,非要人说出个一二三来,又怎么可能!无妨,直承就是。”

    张昌宗目瞪口呆:“敢情你脸皮也不比我薄啊!”

    薛崇秀恼羞成怒:“呸!好心替你出主意,反倒来编排我?你的良心呢?”

    张昌宗认真的捂胸口:“我们帅哥不需要良心,有颜就好,颜即正义!”

    薛崇秀默默看他三秒,张昌宗还以为她生气了,结果,伪萝莉居然幽幽道:“我觉得我的脸皮应该赶不上你。”

    张昌宗哈哈哈大笑,抬手揉揉伪萝莉的头,笑嘻嘻地道:“赶不上我也是应该的,好好在家里待着,不用劳烦义母了,等我的好消息!”

    薛崇秀被揉的有些不自在,微微撇开双目,忍不住又移回来,叮嘱道:“该认错认错,莫要逞强。”

    张昌宗点点头,随意的挥挥手,便转身出去,跟等在外面的宫人一起匆匆进宫去嗯,骑马!

    苦练两年,张昌宗如今的骑术还是不错的,有宫人在前面领路,在宽敞的大道上狂奔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他自信,再过几年,等他身量再高些,就是在马背上做些惊险动作也不成问题的,他可是要成为骑术高手的男人。

    一路疾驰奔进宫,刚进大明宫的大门,就被个强壮的宫人一把抱起扛在肩头上,急匆匆跑进去,颠簸得张昌宗简直快吐了,想不到穿越这么多年,不晕车不晕马,居然晕人!

    “快放我下来,信不信我马上吐给你看!”

    赶紧使力的动四肢,强迫宫人把他放下来,张昌宗一落地立即扶着巨大的柱子,努力的寻找平衡感。

    宫人苦着脸道:“请六郎见谅,太后催得急,奴婢也是没办法!您缓缓,缓过来后还让奴婢继续背着您跑吧!”

    张昌宗再顾不得晕眩的脑袋,直接道:“不用!我自己跑!”

    宫人有些迟疑:“这离太后寝殿还挺远的。”

    张昌宗轻蔑地看他一眼,叹道:“年轻人,你果然对力量一无所知啊!等着吧,你别追不上就行!”

    说着,也不管肚皮的疼痛,找了个方向就要跑,宫人吓了一跳:“六郎,方向错了!太后的寝殿在这边!”

    “哦哦!”

    重新寻找方向,一路疾跑过去,快到大殿门口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