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美男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成美男子-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氏微笑颔首:“懂了就好。好了,气消了就快去睡吧,养足了精神方才好做事,些许小事也值得你这般动气?万事万法,总有其道理,也总有其解法,懂了否?”

    张昌宗点头:“懂了。”

    点完头,倒是有些愧疚:“都怪弟子不好,大晚上的吵醒太太。”

    “罢了,都是小节,不必在意,我明日歇个晌就好,你快去歇息去吧。”

    郑氏满意的笑了,让阿庆把他送出去。看他出去了,方才幽幽叹了口气,眼里闪过坚定之色,也不多言,只让阿庆扶她回屋养养神。

第426章 筹备() 
郑太太给张昌宗心里放了一根定海神针,还给他放了两个胆儿,然后,他就彻底不着急了,也不生气了,回去睡了一觉,早晨起来精神抖擞的练了一趟武,陪着媳妇儿、闺女给丈母娘请安之后,人就出去了,连早饭都没在家里吃。

    太平公主用朝食的时候,知道女婿出去了,便把女儿与外孙女召了来,一起用饭,顺口问了一句:“六郎忙什么呢?才回来第一天便出去,连顿朝食也不陪我用,便这么忙碌?”

    薛崇秀知道母亲不是真的生气,就是习惯了跟六郎逗闷子随口说的,笑道:“毕竟多年不在长安,长安的诸人诸事都需去做,还有宫里这几日,莫说六郎,便是女儿也不得轻省。劳烦母亲帮忙递话和牌子进去,等着宫里的贵妃召见。”

    太平公主听到要给宫里递牌子,撇了撇嘴,却没就此说什么,点头答应下来后,道:“六郎兄弟几个虽然因丁忧回乡守孝,但张氏还有其他族人在京里,你身为你们这一房的大妇,这几日是要忙乱些,罢了,本来为娘的还想多留你们几天,既如此,且先派人把屋子收拾收拾,诸事完毕再过来住几日便是。”

    “多谢母亲体恤。”

    薛崇秀陪着母亲吃了朝食,把女儿送到郑太太处,便开始忙自己的去了。小两口多年不在长安,现如今韦氏不在了,张家几兄弟分门立户,张昌宗又有御赐的府邸,这一次回长安来,自是不需要再回张家在京城的宅子,而是可以搬去御赐的府邸住了。

    诸事忙下来,小俩口男主外、女主内的忙了一通,好几天便过去了,这还是张昌宗和薛崇秀手下有不少人在京里,许多东西都不需要临时置办,只需要直接搬进家里就行。

    搬完家,张昌宗带着老婆孩子先去二叔家盘桓了一天,然后又去三叔、四叔家里,西府的亲戚走完,自该轮到师长了,宫里还没发下召见的话来,张昌宗便先去拜访陈子昂。张昌宗走完了亲戚就去他府上拜访,拎着酒去的,还带着老婆、女儿。

    本来也要去拜访李钦让的,不过,李钦让前几年张昌宗还在北疆的时候,科举终于中了进士,在翰林院熬了两年,走太平公主的关系,出京做官去了。倒是陈子昂一直没出仕,娶了个妻子,目前儿子都六岁,能打酱油了。

    见了人,行了礼,冲着一个六岁的小屁孩儿叫了师弟,陈子昂拉着张昌宗去了书房,当先就问他一句:“你当年忽悠我的那件事,我这都等了你八年了,还当真吗?”

    那表情,那语气,惹得张昌宗哈哈大笑,笑完了,才拱手道:“有劳陈师久等,船队不成型,人手不成熟,我怎敢让陈师登船!好在,历练几年,总算有了几分样子,弟子今日登门,就是想问陈师,雄心壮志犹在否?”

    陈子昂先前还一脸的不爽,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成了?”

    张昌宗气定神闲:“成了!这几年,扶桑、百济、新罗周边的都跑遍了,远一些的占城、天竺也都熟了,我家文英也历练出来了,足以领兵护佑船队周全,再有陈师登船,事情就成了!”

    一个大型船队的成熟,除了需要有技术成熟先进的船厂做支撑,还需要有航海经验丰富的领航员和水手,以及足够数量和强大的护卫。江湖曾有流言,百年海军,出海历来皆非易事。

    张昌宗不需要建个海军,但要建个在大海上航行的船队,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而这些,张昌宗和薛崇秀都不是内行,他俩儿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一切只能从头培养起,好在,这么多年下来,总算成了。

    张昌宗笑看着满脸惊讶的陈子昂,笑问:“陈师你呢?准备好了吗?”

    陈子昂斯文扫地的抹抹脸,一巴掌拍案上:“还用问吗?许多年前便准备好了!你让我学游泳,学会了;学航海的各种知识,也学会了;学”

    掰着手指头,一桩桩数过来,全是这些年张昌宗塞过来的东西。老陈同志是才子,但将来的李白大大更是千年少有的大才子,但是,李白大大不会理政治国啊。

    老陈同志陆地上的兵事是熟悉的,但是,大海上的事情,说不准啊,张昌宗犹豫了一下,为了为全船队的人负责,还是给老陈塞了不少东西过来。好在,老陈虽然傲,但还是能分清轻重缓急的,倒也一声不吭的全部学了。

    张昌宗看着老陈掰手指头数数,看得满脸的笑,等老陈数完了,从袖笼里拿出一张纸来,轻轻地在老陈面前摊开,道:“陈师,请看。”

    陈子昂低头,见是一张画着许多弯弯曲曲的细线的东西,看着像是一张图,但是,画法却从未见过,说是画儿吧,又没什么章法。陈子昂疑惑的问道:“这是何物?”

    张昌宗道:“地图,或者,舆图,反正都一个意思。”

    作为当兵的,记地图,画地图是必备技能,张昌宗作为最顶尖的兵,文凭也高些,更是个中能手。当年当兵的时候,他就能凭手画出误差极小的地图。现在,虽然多年过去,但是,对于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来说,那张地图早就深藏于胸,永不会忘,那是他的来处,是他的根。

    “舆图?这从未见过这等图,看着似乎更精细,快,细细说来。”

    当下,张昌宗指着图教陈子昂看,细细解说。两人有问有答,一个教的细致认真,一个学得用心,竟说了个兴致勃勃,在书房好几个时辰都没见出来。

    薛崇秀那里还有事务,加之宝宁又小,放心不下,留了张昌宗在陈府,她先行回去,刚回到郡主府,府里的家令来报,宫里派了人来,言道陛下并贵妃明日召见沛国夫人和郡主、郡马。

    薛崇秀叹了口气,只好让人去给张昌宗报信,又使人去找太平公主找金吾开条子,让张昌宗连夜回来。

    张昌宗收到消息就赶回来了,略有些蛋疼:“当今添什么乱!我现下根本不想搭理京里的事务。”

    薛崇秀替他卸了衣裳,道:“你有荡平北疆的功劳在身,素日文名又盛,虽说丁忧三年,但于朝于野皆有声望,若能得让你出仕,陛下当不会如现在这般处处受制。”

    张昌宗皱眉不语,沉默了一阵,拉着媳妇儿的手坐下,想了想,道:“我自是知道的,不过,目前还不到时机,况且,我这里还有一桩事要做。”

    “何事?”

    薛崇秀好奇的问了一句:“这几日看你忙碌,也不得空问你,你到底有什么打算?”

    张昌宗顿了顿,俯首过去附耳低声说了一句,薛崇秀满脸惊讶:“这有把握吗?”

    “只有五成。”

    张昌宗有些无奈。薛崇秀却魄力十足的一拍手:“足矣!尽可去做了!”

第427章 进宫() 
如果不是李显想见他,张昌宗觉得婉儿师父大概是不太愿意见他的。讲真,他心里其实也不太愿意见师父,他心里还憋着气呢,也憋着大招呢,要见以后有的是机会,不急于这一时。

    约莫郑太太也是跟他要一样的心思,早晨起来听说要去见李显和上官婉儿,连眉毛都没动一下,高高兴兴地看宝宁吃得鼓鼓的小嘴巴,看她吃下去一碗面,自己高兴得也多加了半碗。

    吃完了饭,郑氏才淡然道:“见便见罢,趁这机会,看看这些年宫里可有变化也好,务必万全才好。”

    对老太太的淡定和精明,张昌宗只有一声佩服可说,虽然已经说很多次了,但再加一次也是可以的。顺带一说,薛崇秀也很崇拜郑太太,目标就是成为老太太这样的人。

    张昌宗:emmmm。。。。。。。。

    吃了早饭,一家子上马车,女眷们乘一辆马车,张昌宗骑马,慢悠悠往宫里去。到得北门,被监门卫的兵卒拦下,递牌子的功夫,宝宁悄悄掀开布帘往外看,见那么多披甲带刀的侍卫,很是惊奇的小声道:“好多人呀!”

    薛崇秀怕她掉出马车,伸手扶着她腰,低声道:“这些人便如我们家中的护卫一般,也是护卫皇宫安全的,皇宫这般大,自然比家里人多。”

    宝宁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在说这样啊,眼睛眨巴几下,又好奇的探出头去,只是与高大的宫墙相比,马车实在太矮了,她根本看不到,不免有些沮丧:“皇宫好大呀,墙这么高,宝宝都看不到。”

    薛崇秀正待说话,郑氏举起手,摆了摆,然后把宝宁拉过来,抱着她问:“宝宝觉得皇宫大还是外面大?”

    宝宁小脸皱起来,有些迷蒙。郑氏慈祥的笑,也不急,反而耐性十足的引导着:“我们一路从义丰过来,途经的山川河流不少,宝宝想想看,是途中见过的山大还是皇宫大?”

    宝宁歪着头回忆一路过来见过的山川,道:“山高,皇宫大。”

    郑氏笑了,眼中全是喜爱之色,抱着她亲了亲,道:“宝宝真能干,都能分清楚什么是高,什么是大了。”

    被夸了,宝宁笑嘻嘻地抿着嘴笑,脸上的笑,像极了她爹张昌宗小时候装乖的样子,看得她娘心里一片柔软。

    “稍后我们就要进去皇宫里面了,宝宝可以好好看看,然后记着,待出来再比一比,哪里更大。这是祖祖交给宝宝的任务哟,完成得好有奖励的。”

    郑氏诱导着,宝宁听见做得好有奖励,积极性很好的应下:“好!祖祖,宝宝会努力的!”

    “真乖真棒!”

    郑氏夸了她一句,微笑着注视着她,宝宁立即很积极的站在窗边,不时的往外张望。薛崇秀坐过去,扶着她腰,以防出什么意外,顺便小声的跟郑氏讨论:“太太,现在就教这些,会不会太早了?宝宁还小,怕是记不住的,也不会明白太太的深意。”

    郑氏淡笑着摇头:“无所谓早晚,不过是说给她听,听多了,见多了,自然也就懂了。难道你与六郎想把宝宁养成一个不知世事的傻丫头?”

    薛崇秀摇摇头,道:“女子生来便比男子艰难些,虽有我与六郎护持,这丫头当不至太过艰难,然我还是希望我的女儿能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样即便我与六郎有什么,她也能立起来,而不是一辈子只会靠着父母耶娘。”

    郑氏点点头,赞许的看她一眼,低声叹道:“我亦是这般想,活到如今这般年纪,我心底无数次的感激家族当初对我的教养,若无家族的教养,如何还有出宫的一日?我自然是盼着宝宁一生平顺的,天真无邪固然招人喜欢,然我还是愿她知世事识人心。”

    薛崇秀感激的行礼:“秀儿多谢太太对宝宁的一片心。”

    郑氏笑着扶起她,道:“我爱宝宁的心是如你一般的,何须言谢?你看六郎就从不说,他只要自己搞不定孩子就往我这儿扔。”

    薛崇秀狡黠一笑,逗趣道:“正因为有这般不争气又厚脸皮的夫君,秀儿才要多说几声谢谢。”

    郑氏不禁仰首大笑,乐得不行。

    说说笑笑中,终于到了宫里,上官婉儿早使了阿梨过来等着,李显如今正坐在贵妃宫里,与她一起等着张昌宗一行人的到来。

    下马车,换乘肩辇,到了上官婉儿的贵妃宫门口,郑氏正待下辇,来接的阿梨道:“禀夫人,陛下有口敕,言道夫人腿脚不好,可乘辇进去,待到殿门口再下辇便是。”

    “这如何使得?”

    郑氏连连推辞,不过,阿梨坚持,她也只好一直坐着,薛崇秀下了辇,张昌宗一把抱起女儿,郑氏到了前殿门口方才下来。

    进去后,齐齐行礼——

    李显一身便服坐在上首,与上官婉儿同坐一张罗汉榻,只中间隔了一张凭几,凭几上还放着茶碗,一旁燃着炭炉,明香正在煮茶。

    “众卿家平身,来人,赐座。”

    “谢陛下。”

    李显让大家坐下,笑着和气的问道:“多年不见,沛国夫人身体可还康健?”

    “有劳陛下动问,有赖于世茂夫妻这些年的精心照料,臣妇身体还好,眼不花,耳不聋,精神也算健旺。”

    郑氏恭敬地答道,李显笑着道:“是吗?如此看来,张卿夫妇有功啊,有功自当赏的。来人,看赏!”

    张昌宗与薛崇秀连忙行礼,张昌宗推辞道:“不敢当陛下赏赐,臣自幼蒙家师教导,无以为报,承蒙家师看重,把太太托付于臣,自该精心照料,代师尽孝,这都是分内之事,不当赏的。”

    连连推辞了一下,李显见他拒意甚坚才收回赏赐,赞道:“朕与张卿也算旧识,深知卿家人品贵重,秉性纯良,乃是忠厚之人,也是如此人品,才会一再推拒朕的赏赐,很好,极好。”

    张昌宗不为所动,行礼道:“多谢陛下夸赞,臣不敢担此盛赞。”

    然后便不再多说一句,完全没有在女皇面前时的谈笑风生和话唠。李显心里有些不愉,不过,还是忍着没发作,道:“卿家的品行和为人,于公,于国有功,荡平北疆之功,足以夸耀天下;于私,张家满门孝子,事亲至孝之名,天下共闻,如斯人才,监察御史前些时日还朝朕参奏,谏言朕何以忍心让如此贤才流落于野?朕深以为然,张卿,何时才来替朕分忧啊?”

第428章 婉拒() 
“陛下可是有边关不稳?”

    张昌宗板板正正地坐着,拱手请问。李显被问得一愣,摇摇头,问道:“卿家何出此言?”

    张昌宗道:“臣自先皇后当政时入仕,一直做的便是行兵打仗之事,读了几年书,自问比之朝中诸臣工,于理政一途上并无任何建树,唯有军略还能称道一二。陛下朝中,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治国理政,自论不上臣这生手;军略一道上,于外,最少五十年内突厥再无法为害,纵观四方,唯有吐蕃还有几分国力。陛下以为然否?”

    李显连连点头:“对,对,卿家说的是。吐蕃该做何解?卿家有何良策?”

    张昌宗淡然道:“当年大胜突厥,荡平北疆,臣命人送捷报入京时,曾附送疏奏一份,奏请先皇后命人抄送捷报于四方,邀四方使节于京城,夸耀武功,以震慑四方。先皇后采纳了臣之疏奏,吐蕃遣使入京求和,这几年,两国相安无事。可见,四夷畏威而不怀德,纵观历朝历代,无论是哪一朝,俱皆如此。”

    李显听懂了,略略颔首,问道:“卿家之意,吐蕃这几年便不用管它?”

    张昌宗道:“非也,吐蕃与我朝,不会真心交好,大战不会有,然小股的劫掠骚扰想必难绝,该有的防备和震慑依然要做,陛下可选取良将出镇边州,遇到劫掠之盗匪,缉捕杀之,以兹震慑便可。”

    “卿家言之有理。”

    李显赞同的点点头,面上若有所思,竟忘了逼问张昌宗出仕的事情。张昌宗心下正合意,自然说话也痛快了许多:“臣观之,这几年之内,于外已无大患,陛下与朝中诸公正好于此时调理国内。说来,臣这些年镇守北疆,自出孝一路行来,有一事臣思来想去,还想提请陛下与朝中诸公注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