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美男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成美男子-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说着,一个青年挤了进来,脸孔微微有些发红,表情略激动,冲着薛老师就是一个大礼:“晚生张若虚拜见薛先生。”

    张若虚?!这人就是张若虚?

    一直笑眯眯围观薛老师会见粉丝的张昌宗,拨冗看了青年一眼,风神秀玉,清秀俊美,一口官话还带着吴侬软语的口音。

    这小子是该来拜一拜薛老师,他那首春江花月夜虽然流传的广,但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最受欢迎的诗,有了薛老师的谱曲,才让这首诗广传天下,传入宫中,他的文名也才更盛。薛老师确实可当他一句先生。

第328章 大牌云集() 
薛崇秀当年什么没见过,作为一个出道就被人喊薛老师、薛姐的人,被年轻的张若虚喊声先生,绝对是不会有任何异样的,简单一句话说,活了两辈子,她习惯了。

    又是亲切却不失距离的笑容:“原来是张郎君,当年只通过书信,未曾见过,今日因文会竟能相见,这文会办得便好。张郎君的春江花月夜我极为喜欢,词句描写细腻且富有清韵,清丽开宕,可谓是宫体诗中的佳作。自六朝以来,宫体诗大多柔靡,张郎君这是可谓开一派之先河,转一时之风格,只此一诗,张郎君便已是大家。”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在这个时代并不如后世那般有名,薛崇秀的夸奖,语出至诚,推崇备至,倒让年轻的张若虚一阵脸红,倒不是有什么绮思,纯粹是从未被人这么夸过,不好意思了,连忙谦让道:“不敢当先生如此夸奖,若无先生给此诗谱曲,这诗也不会流传的那般广,是晚生该感谢先生才是。”

    这人一看就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日肯定不是什么活泼的人,若不是他被人推出来,心中又对薛崇秀有感激之意,怕是连挤上前来说话都不敢。

    薛崇秀淡淡一笑,道:“也是张郎君诗中情韵细腻动人,方才触动了我的才思,从而作出此曲,若张郎君真要谢,是否我也该谢谢张郎君作出好诗呢?”

    张若虚连连推拒道:“不敢,不敢。”

    薛崇秀笑容一敛,道:“如此,便不用再谢来谢去了,今日难得聚集了如此多之俊杰之士,希望诸位才思碰撞之下,能出好诗,而我能有好曲。”

    “晚生亦有此愿。”

    张若虚眼眸中全是兴奋期盼之色,虽然还有些腼腆,但还是积极的说道。

    张昌宗感觉,今天这文会就两个主题,辩论and薛老师的粉丝见面会。谁让薛老师身份高,今天与会的,哪怕是已经入朝出仕的,有太平公主那么一尊大神在,等闲也不一定能见到,便是在宫宴上有幸列席见到了,也大多不敢上前搭话。

    张昌宗作为曾经的迷弟,虽然现在女神被他划拉进自家碗里了,但他还是愿意理解粉丝们的,反正这些人也不敢做什么,给他们一个接触偶像的机会,他还是可以大度的给予的,顺便他还可以暗戳戳地得意一下——

    哈哈哈哈,女神现在是我老婆,羡慕死你们!

    “麻烦得意的表情收一收。”

    正暗戳戳地坐在一边偷着乐呢,陈子昂跟宋之问一起过来了,宋之问的表情有些复杂,陈子昂则全是嫌弃。

    张昌宗才不管,笑嘻嘻地扬眉:“那是我未婚妻,订过亲的,明年就成婚的,我高兴一下还不行吗?对了,陈师,那也是你弟子的未婚妻,不用忍,你也可以一起开心一下,我的眼光好吧?”

    陈子昂眼神凶狠地瞪张昌宗一眼,旋即神情一敛,眼神闪烁:“看到东南边坐着的年轻士子没?”

    侦察兵出身的张昌宗一进来就把全场的人看了一遍,自然是注意到了。东南边坐着五个年轻人,最大的二十左右,最小的看着才十四五,都挺年轻,但似乎地位还挺超然的,许多来参加文会的人,都会过去与他们说话。

    张昌宗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那几个人,摇头问道:“不认识,陈师认识?难道他们很有名?”

    张昌宗是很少参加文会的,这年头参加文会免不了作诗,他作诗不开窍,都是抄的。用来混前程就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如果再拿着去文会上装逼,那就没意思了,他没那么厚的脸皮,便干脆减少次数,有闲暇的时候,宁愿去马球场上挥洒汗水,或是乔装改扮去跟游侠儿打架,也不愿意去文会上装逼打脸。所以,张昌宗对很多都是只闻其名,不识其人,交际圈狭窄啊。

    陈子昂道:“那是崇阳观的学子。”

    “崇阳观?”

    张昌宗满脸的惊讶:“他们也被邀请了?”

    这该夸薛老师杂志办得好,还是该夸文会场面宏大呢?这崇阳观就是崇阳书院的前身,是名垂千古,绵延数百年,门生遍布天下的著名书院,位列历史十大著名书院之一。

    陈子昂道:“不止崇阳观,还有白鹿洞书院,世茂你知道否?”

    又一个名垂千古的著名书院!张昌宗表示已经震惊过头了,麻木了,木着脸点头:“听说过。还有别的吗?”

    “河东郡河汾门下正心书院,中州思齐书院。与这四家相比,其他书院不说也罢。”

    陈子昂一双眼,斗志熊熊,张昌宗却只想狗带:“陈师,我们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吗?”

    宋之问不由一笑,陈子昂白他一眼,道:“身为上官修仪的弟子,我也曾教过你几日,怎地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对得起上官修仪和我吗?”

    张昌宗不说话了,感觉很难跟陈子昂解释名垂青史光环的加成效果在他这个伪唐朝土著心目中的影响。

    宋之问笑道:“张郎何必自谦?若论诗赋文章,这些来的学子,何人能有你的文名盛?想是文会参加的少,经验欠缺,以致气虚?”

    连理由原因都帮他找好了,然而,张昌宗并没有被安慰到。不是他灭自己威风,崇阳观和白鹿洞书院就不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书院,黄金发展期在两宋,始于唐,现在已经有些名望。

    河汾门下的正心书院,看着名声不显,于历史上也不曾留下威名,不过,说起它的创始人王通,却是才冠古今的大儒。只活了短短38岁,却教出了一批在初唐大放异彩的弟子,比如,薛收、温彦博、贾琼、杜淹这些名垂青史的大学士都出自他的门下。比起正心书院,这时候刚刚初露矛头的崇阳观和白鹿洞都相形见绌。

    而中州思齐学院,背后是曲阜孔府,衍圣公的后人门生,家学渊源,文坛正宗。且不论其他,只这嫡传名份就能压人一头。

    除了年轻的学子们,与会的还有当下天下闻名的名士们,著名的文章四友,还有与宋之问齐名的沈佺期,这些都是出仕朝廷的,也有不出仕的,当代名儒曹参、刘知几,曹参乃是大儒曹宪的后人。

    张昌宗这文抄公不禁有些腿软,跟这些大儒们比起来,他的婉儿师父是有些不够看。家来有个“玩得野”的未婚妻,也是叫人头疼的事情,心累。

第329章 赛诗会() 
宴席开在洗月台,中间隔上一排有山水镂刻的屏风,男左女右,分席而坐。主持人是冷子畅,毕竟他是组织方的主事人。

    “诸位先生、学子们,在下冷子畅,忝为季刊主编,今日的文会便由不才冷某主持。平日诸位天各一方,难得今日有缘相聚于此,作为组织方的代表,冷某感谢诸位的赏脸配合。今日诸贤云集,实属难得,冷某作为末学后进,便也不再多言,今日文会的主题只有两个,赛诗会及辩论。”

    冷子畅顿了顿,续道:“今日初十,前有乞巧刚过,后有中元节要来,乞巧盼新,中元悼亡,每年皆有学子以这两题作诗,今日赛诗会,便以乞巧和悼亡为题,各作一诗,请诸位先生品评,选中十首佳作,本刊备有古籍孤本的手抄本和金钱若干为润笔,以奖励佳作,劳烦诸位先生们。”

    坐在上座的大儒、学士们皆点头,本来就是凑趣的,自然也不会推拒。冷子畅致谢后,续道:“赛诗会后,就是本次文会的第二议题,辩论。辩论的主题是,外有四夷,劫掠成性,侵我疆域,杀我百姓,朝廷当如何行事?和或战,请诸位有意参与辩论之人,尽可阐言,为维持秩序,旁人发表言论时,不可打断,若要反驳,请敲击几上之磬。”

    “可!”

    众人点点头。冷子畅说完规则,朝旁边候着的乐工们看了一眼,乐起,奏的正是春江花月夜。又有仆从呈上笔墨纸砚给诸位学子,好让人作诗。

    张昌宗前面自然也放了一张纸,薛崇秀没参加,她便不是以诗赋闻名的,不参加也不奇怪。张昌宗其实明白薛崇秀的用心。

    这个赛诗会其实是为他准备的。他文会参加的少,“诗作”流传的也不多,大多数人对他空闻其名,不识其人,他在文坛只有名,没有望,毕竟,他最有名的都是诗,文章或是学术著作鲜少有流传于外的。

    薛崇秀想让他在赛诗会上好好地显一显,以立声威,好方便他在接下来的辩论环节发挥,免得因为名望不足,被人怼太惨。

    乞巧与悼亡在作诗的主题里是大热门,历朝历代都有精彩的作品产生。太热门,就代表着诗容易作出来,但是,要出彩却是难上加难。虽然不好意思,但为了不坏事,张昌宗也只能捏着鼻子,搜肠刮肚的想抄哪首合适了。

    陈子昂才名卓著,名动天下,他自然是不用下场比赛的,瞅瞅旁边坐着的张昌宗,看他凝眉沉思,不由关切的问了一句:“可有才思?”

    张昌宗是文抄公,自然是有的,胸有成竹的点点头,一边下笔一边道:“诗句倒是有,多谢陈师关怀。不过,有个问题我一直想不明白。”

    “何事?”

    “根据神话传说,牛郎和织女虽然成婚有儿女了,但是被迫分开了,一年才得以团聚一次。向这么惨的织女乞巧,确定真的有好寓意好结果?”

    陈子昂愣了一下,开始是想说他胡说八道的,旋即想想,居然觉得挺有道理,若有所思的点头:“世茂你说的有道理。这个乞巧,这个织女嗯唔”

    一旁的宋之问表情有些一言难尽:这样的人居然是新安先生的未婚夫,这样的两个人难怪会有师徒情谊感觉有些复杂。

    看张昌宗搁笔,收拾一下心情,笑道:“张郎有了?待某品评一番。”

    张昌宗推过自己案上的纸,行了一礼:“请宋先生点评。”

    七夕

    烟宵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抄的白居易,并非张昌宗不想朝别的更有名的,实在是与他往日的风格不符,他就不是能写婉约缠绵诗的人,人设不能倒。悼亡诗则还没写出来。

    宋之问赞了一声好诗,也不急着点评,问道:“悼亡诗尚无?”

    张昌宗道:“有两首,只是,一首更想写清明,中元节的略显单薄。”

    宋之问道:“既是悼亡,自然不会仅限于中元,中元不过是导引,只要是悼亡之意,某以为,不拘是中元还是清明。若张郎拿捏不定,可把两首都写便是。”

    张昌宗点点头,旋即下笔,刷刷刷把要抄的诗抄出来,没抄那首著名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与环境不符,抄的是另外一首更符合他心意与性情的——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只写了一首,中元的却没写。宋之问奇怪的看他一眼,问道:“为何不写了?”

    张昌宗洒然道:“感觉这首比较中意,另外一首总有些欠缺,罢了,只写这一首吧。”

    宋之问微微一笑,没说什么,只是拿起诗稿看起来:“这诗陈兄以为如何?”

    陈子昂自然也看了,笑道:“世茂虽是上官修仪的弟子,作诗行文却自有风格,不若上官修仪之婉丽,反而质朴洒然,或豪迈或辽阔,堂堂男儿气概扑面而来。若要他写婉约缠绵的情诗,那是为难他,今日这两首,恰是他的风格。此诗极好,我很喜欢。自六朝以来,诗风多绮靡纤弱,逶迤颓靡,叫人不喜。世茂所作之诗,倒是有几分男儿气概,甚好!”

    这两人之所以能做师徒,这对诗的喜好几乎是一脉相承,陈子昂从未写过婉约的小诗,也是慷慨豪迈的风格,人称诗骨。

    虽然没有师徒之名,但一手教出来的张昌宗,偏好的也是这一路的诗作,抄出来自然也是豪情派的。都一个风格的,问陈子昂,陈子昂自然是喜欢的。

    宋之问也是新诗风格的支持者,听陈子昂所言,不禁连连点头,笑道:“陈兄所言,深得我意,之问也有同感。”

    然后,两人就讨论诗风革新的事情去了,直接把张昌宗丢在一边不管了,显然也是对张昌宗的诗十分中意和放心。

第330章 天下俊杰() 
“这位张昌宗可是忠武将军?”

    台上的大佬中,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突然朗声问道。陈子昂怕他不认识人,在他身旁低声提醒道:“这位是广陵先生。”

    广陵先生的名号,张昌宗作为读书人,自然是听过的。广陵先生曹参,前朝大儒文选公曹宪的后人,天下有名的名士、大儒。而忠武将军则是这次出征归来女皇给张昌宗敕封的散职,本朝官员以散职定俸禄、品级,所以,外间多以散职称之。

    张昌宗连忙站起来,躬身行礼:“广陵先生好,晚生不才正是张昌宗,见过广陵先生。”

    曹参虽已年老,但还精神矍铄,耳清目明,见张昌宗站起来,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的打量他,神情和蔼的道:“听说你已有表字?”

    张昌宗连忙道:“好叫先生知晓,晚生字世茂。”

    “好,老夫痴长你几岁,便托大叫你一声表字。”

    “不敢,先生为长,晚生为幼,自可以表字唤之。”

    张昌宗素来是谦虚的好孩子,面对这样的师长,自然姿态做得十足,谦虚诚恳。曹参道:“世茂你先前刊载在六月季刊上的两首出塞诗,老夫也读了,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如此俊彦却未曾有幸识得,今日观你所作之七夕诗与悼亡诗,果然是少年俊彦,名不虚传。”

    张昌宗这才发现,他居然是第一个教稿的,赶紧谦虚道:“不敢当先生如此夸奖。”

    曹参和蔼的道:“稍后大家都写好后,老夫想听世茂说说边疆之事可好?”

    张昌宗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喏,先生若愿意听,晚生自然是愿意讲的。”

    有人愿意关注边疆,特别是像曹参这样地位声望卓著的大儒,张昌宗自然是乐意的。女皇缺人,不管是谁,只要心怀家国天下,愿意投到朝廷事业中来,愿意关注军事,张昌宗都愿意宣讲。

    还有许多人没教诗稿,两人只是随便说了几句便停了,以免影响他人作诗,而因为广陵先生这一出,张昌宗的诗稿得以在大佬中提前传阅。

    陈子昂悄声给张昌宗做介绍,今天与会的大佬们,广陵先生曹参之外,文章四友之李峤、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四人,崇阳观的东正先生章太友,河汾王恭、王琰兄弟,中州孔元惠,这些是的德高望重年长的名士。

    中生代来的不算多,陈子昂、宋之问、沈佺期,白鹿洞李坚,范阳卢粲,翼城尹知章。年轻的,跟张昌宗一辈的,张若虚、贺知章算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人物了。张昌宗早就知道名单,只是人大多没见过,在陈子昂的介绍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