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柄五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柄五十年-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旁的秦上缺见状赶紧上去拍了拍卢季的后背,发现卢季没有任何回应,以为是饿晕了,连忙扶正他躺下来,然后上前探了探脖子,而此时的卢季已经没有了任何心跳。

    “王……上……”秦上缺似乎受到了什么影响,说话也哽咽了起来,“卢游缴死……了……!”

    “嗯?!”姜或此时刚打开血书还没看呢,就听到了卢季的死讯,有些不敢相信。连忙先收起血书,上前查看了卢季一番,发现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后,长叹了一口气。

    “这是我大夏的忠臣啊,秦卿,去叫几个人找块地把他厚葬了吧!”姜或连连叹气,吩咐道。

    “喏……”秦上缺领命退下去叫人了。

    此时姜或心里五味陈杂,再次打开了血书,一字一句慢慢的看了起来。

    “月前九江大水,历阳全县遭灾。臣与县民共两万五千三百余人,一路辗转秣陵,过湖熟,至于句容,求救于此。孰知句容令以吴王无令拒以施赈。臣民无奈,于句容外用尽口粮,食树皮、野草,及至无有可食,方得吾皇下令郡国共赴九江之难。孰料,朝廷明令尚在,吴王仍挟以臣与县民脱九江郡籍,入吴永世为奴,方肯拨粮施救。因久无可食之粮,县民死伤之余不足两万,臣无他法,只能扯袍为布,伸指为笔,以血为墨,昧死上奏吾皇。写完此,臣便率这两万县民入吴为奴,只因不认坐视县民身死他乡。臣,历阳令吴起潜,臣,历阳尉石昉,联袂昧死上奏。”

    “可恶!这个吴王姜择何其可恶也!”看完了血书上的内容,姜或气得一拳打在了车驾之上,惊得车驾之前的马匹惊叫连连。幸得车夫还在车驾之上,才没有出事。

    “你,骑马去西门外找王宫少府楚羽,就说孤王有令,让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这里。”指着身边一个卫士,姜或派他去找楚羽。心中不禁在暗度楚羽的分析没错,吴王这般行径,已经完全是在无视朝廷,更不拿九江郡民的性命当回事。

    看来这个吴王姜择,问题很严重啊!

    只是可惜了眼前这个忠义的历阳游缴,为了完成历阳令吴起潜的嘱托,拼着一股执着本来只要到江都就可以了,却仍然坚持到广陵见自己,等见到了自己时已经油尽灯枯,落了个身死魂灭的下场。

    还有那历阳令和历阳尉,为了不让治下百姓活活饿死,写了一封血书上陈吴王种种,最后不得已接受了吴王的要求,其忠亦可鉴也!

第四十七章 天赐良机() 
手里握着历阳令吴起潜上奏朝廷的绝命血书,姜或的手不禁有些发抖,这不是害怕,这是愤怒。

    这张血书一到朝廷,就意味着九江郡历阳县全县上下两万生民全部归入吴国为奴乞生,从此吴王姜择指哪他们就往哪。

    而历阳县此后将人烟绝迹,朝廷空有县名,而无县民。

    这个吴王,逼流民太甚,逼朝廷太甚!

    随着耳边一阵马鸣嘶叫,边又一骑绝尘而去。大概半个时辰后,听得耳畔又传来马蹄得得声,很快马到队伍一旁就停了下来,匆匆下来穿着棕色长袍的少年,来者正是楚羽。

    楚羽本在西门外的粥厂调解民事,查对米粮出纳。正忙碌着,就有一骑来报说广陵王在南门外急召。楚羽没有犹豫,立刻把事情摊给副手,牵来一匹马立刻跟着骑士往城南奔来。

    到了车队后,楚羽匆匆下马,来到姜或身前打拱作揖道:“臣见过王上!”

    “楚卿来的正好,孤这里有一张历阳令上给朝廷的血书,你看看。”说罢姜或将手里血书递给楚羽。

    此时楚羽心里十分疑惑,广陵王急召,手里还有一张来自历阳令的血书。

    这历阳,不是也遭水灾了吗?接过血书,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起来。

    草草看了一遍血书上的内容,“这血书是何人送来的?那人在何处?这……”楚羽直接问起了血书来源。

    一旁的姜或以为楚羽也跟着气得说不出话,一脸惋惜的说道:“此血书乃历阳游缴送到此处,求孤代为递交给朝廷,那人刚才已经死了。”

    随后又收起神色,愤怒的说道:“怎么,楚卿看了是否也觉得吴王可恨,简直是目无朝廷,视生民如草芥!孤也要附奏一卷,痛陈吴王种种,定让朝廷治罪吴王姜择这个老狐狸!”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吾王之幸啊!”只听到历阳游缴后,楚羽便自顾着思虑了一番,待姜或说完后面的话,楚羽直接笑着惊叫了一声。

    “……?”被楚羽一惊,姜或的思路有些打结。

    脑中绕了好久,才绕出来,略带愤怒看瞪着楚羽道:“此书乃忠义绝笔,吴王这般恶劣行径,当人神共愤。楚卿却这般神色,倒是说说,于孤王何幸啊?”

    楚羽让姜或这么一说,这才有点严肃起来,上前几步靠近姜或小声说道:“王上观此书,气愤不平乃常事。但是王上可有想到,吴王如此鲸吞历阳两万生民,朝廷岂会坐视不理?届时,朝廷和吴王必生间隙,此为王上可乘之机啊!”

    “嗯……?”

    听完楚羽的分析,姜或也跟着陷入沉思。吴王定是觉得常起新逝,姜意可欺,这才敢对朝廷的赈灾旨意阳奉阴违,得有附加条件才肯救济灾难。

    但是可别小看了姜意。

    姜意乃孝恭皇帝之孙,怀皇帝之子,虽然是常起废姜或才能即位为皇,但也比这个开国就是旁支的吴王姜择更占有大义。

    更不消说常起虽逝,但是常起手下势力基本都是依附姜意,这是实力。

    手握大义,身兼实力,这样的朝廷他广陵王姜或都要徐徐图之。

    这个吴王,这一手是在试探朝廷还是操之过急?

    倒是值得玩味了!

    想了想,姜或又觉得这对自己确实是个机会。

    姜意虽然大义在手,实力在后。但是常起新逝,根基未稳。

    而吴王姜择坐拥丹阳、庐江、会稽三郡,天下丰腴。吴国立国也有百年,世代累势,深得吴地民心,如今还兼握铜铁盐产之地,私铸钱银兵器并不在话下。

    这两个势力要是闹起矛盾,那确实有热闹可看。

    不管吴王这一招是试探还是操之过急,这个机会就不能放过!即便吴王是无心之举,也要给他们扇扇风!

    “楚卿可有策教我?”想通了要领之后,姜或倒是有些佩服楚羽的急智了,当即开口问策。

    “臣愚见,王上还是不要参与其中!”楚羽打量了姜或一番,有些心虚的开口道。姜或身为废帝,代为转递这种会使君臣不和的文书,必然也会惹一身骚。

    姜或无奈点了点口说道:“孤明白。”

    “这一卷书册就让臣上呈方相,就说是臣在施粥之时有历阳游缴让臣代为转交。到时候臣再说服方相让他附疏一卷,陈吴王种种。届时我们观吴王反应再行后议!”姜或表态后,楚羽继续侃侃说道。

    “可行,那孤立刻起身回宫。有劳楚卿前去方相处了!”姜或同意了楚羽的策略,让他去找方弼。

    “王上,臣这就去了!”说罢楚羽对着姜或行了一礼,面带笑意的转身上马,直奔城内而去。

    看着楚羽远去,姜或当即让秦上缺安排人去城中购来十只肥猪,宰杀后煮肉粥给流民所用。

    没为什么,心情好,任性。

    ……

    ……

    广陵城,国相府。

    “府君,王宫少府求见!”此时方弼正在埋头处理公务,身边有个小吏快步上前递了楚羽的名帖给他。

    “王宫少府?楚羽!他找本相除了城外流民那点破事,还能有何事。让他在外面先侯着,说本相在处理公务,一会召见。”看到递上来的名刺是楚羽,方弼顿时没有好脸色,打定主意先晾一晾再说。

    小吏唱了个喏退了下去。才出了门外一会,便又匆匆进了屋子跟着方弼说道:“府君,楚少府说有十万火急之事,事关两万百姓,还请府君抽空一见。”

    “好家伙,还事关两万百姓,难不成是城外流民反了不成!去请他进来。”方弼倒是有点兴趣了。

    小吏再次唱喏退下,过一会楚羽便大步流星走了进来,先朝着方弼见礼说道:“下官见过府君。”

    方弼等楚羽见完礼后,才开口说道:“楚少府乃王上私官,来此见本相是有何要事啊!”

    楚羽没有答话,等方弼说完后,从衣袖里掏出赤玄囊恭恭敬敬递到了方弼身前的案桌上。

    “嗯!赤玄囊?这是哪处呈上来的,为何会到你少府官手中?”方弼伸手就去拿桌上的赤玄囊,嘴上也不停喃喃问道。

    “流民中有人自称历阳游缴,拿出赤玄囊让下官代为转交。下官担心囊中有物于府君不利,已经私自拆看过,还请府君降罪。”被方弼一连串问,楚羽赶紧编了个借口说道。

    “免了,待本相先看看再说。”说罢方弼伸手拿出赤玄囊中的东西,发现是一块染有血渍的麻布,当即正视了起来。

第四十八章 不做奴人() 
张开了带血的麻布,方弼看了几眼就皱起了眉头,一直看到后面的时候,方弼的内心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看完第一遍后,方弼没有说话,眼色一转,又从头看了一遍。直到第二遍看完后方弼这才小心翼翼的收起血书重新放到了赤玄囊中。然后才抬头看了看楚羽,压制住内心的情绪,缓缓的开口说道:“楚少府说献囊之人是历阳县游缴?”

    “正是!”楚羽答道。

    “那历阳游缴可有随少府前来?如在门外就去唤他前来,本相有话要问。”方弼开口再问。

    “这……”楚羽犹豫了起来,差点忘记这茬了。

    “嗯?楚少府有何难处吗?”方弼见楚羽迟迟不开口,追问道。

    “历阳游缴已经死了。”楚羽想了想记起了姜或跟他说的,遂如实上报。

    “死了?如何而死?人死了那内中所载如何为证?要知道污蔑一方诸侯王,可不是你一个小小王宫少府可以担得起你,就是拿你的脑袋也不够啊,要慎重!”

    听到历阳游缴已死,方弼此时压不住心中的情绪,开口连问,越问越块。意思很明显,如果这事是假的,后果很严重的。

    别看楚羽孤身一人在广陵城中任职,但是楚羽的父亲楚雄在京中也是掌国家祭祀颂词的太祝令,秩比六百石。虽然姜或禅让后,楚雄仍在京中任职,但是楚雄跟楚羽仍是父子,如果楚羽犯下大罪,父母也是会受到牵连的。

    但是楚羽这次有备而来,岂会轻易被方弼就吓退。他知道方弼没有看到历阳游缴会有所疑惑,早就想好了托词。

    “府君如对此事存疑,可以遣几名心腹悄悄潜入吴国丹阳郡句容、粟阳,甚至会稽郡曲阿、阳羡等县一探究竟再上奏也不迟。”

    “嗯……确实应该如此,两万历阳县民入吴为奴也是一个不小动静。本相这就遣人去一探究竟,如果所查属实定会上疏朝廷,转递该赤玄囊。”

    方弼想了想觉得楚羽所说的也有道理,毕竟这么大的事谁敢凭空捏造。

    “那……城外还有事情要料理,下官先行告退。”楚羽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打拱告辞。

    静静看着楚羽退了出去,方弼这才唤来几个身边心腹,让他挑二十来人,分赴句容、粟阳、曲阿、阳羡四县打探吴国是否有收容九江难民一事,如有消息即刻回报。

    ……

    ……

    句容县,龙华山。

    虽然龙华山脚的路并不开阔,但是五人似乎没有受到影响,前后成一排正急速前进着,他们的目的是这龙华山脚的一处村落。

    几个人似乎在路上疾驰有段时间了,见到路边有几块巨石,领头的人向着后面打了一个招手,后面四骑也随之停了下来。

    “这里有巨石,大家停下来休息一会。这有段时间没骑马,这连续几日下来,身子骨都有些要散架了。”边说着,领头的下了马拍了拍马屁股示意他去一旁吃草,然后揉着肩旁靠在路边的巨石上喝起了水。

    后面四个人见状也跟着下马到路边休息了下来。

    “唉我说张伍,我们这几天下来差不多把句容都找遍了,就剩下这龙华亭了,要是还没有消息,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交差了。”

    在石头上坐了一会,有个人闲着无聊,开口问了一句。

    “这龙华镇要是也没有那历阳县民的下落,我们就启程回去吧。反正府君派了好几路人,可能这就是个假消息也说不定呢。”

    那个被唤作张伍的大汉已经半躺在巨石上了,正拿着狗尾巴草在脸上划来划去,享受着这难得的惬意时光,看到另外一个大汉开口问了,这才懒洋洋的张口说道。

    这时另外一个大汉刚从草丛中走出,看起来像是刚小解好。边整理着身上的衣袍,边说道:“我说你们几个是不是想家里面的小娘子了啊。这才出来几天就巴不得回去啊。哈哈!”

    “嘿,想我家的小娘子咋了,总比你这个没有娘子的强。”第一个开口的大汉被那人嘲笑一番后,跳下石头,边说边走进了草丛。

    “就是,我说张三啊你都老大不小了,跟着府君好几年了,好处也没落下,为什么就不娶上一房媳妇,晚上也好有人暖房啊。你小子,有钱都不知道享受。”张伍继续调侃到。

    “哼,你们几个懂什么,咱几个都是在刀口上过日子的,指不定哪天就被卡擦了,到时候留下娘子守活寡吗?还是学学我,想来事了去窑子不就可以了吗。”被唤作张三的汉子径直来到刚钻入草丛汉子坐的地方坐了上去。

    “哈哈……”众人被张三说到了痛处,却都强颜欢笑了起来。

    突然。

    从众人的对面方向跑来一匹疾行的马。

    远远看上去马背上是一个身形瘦小的男子,衣着上肉眼可见有不少血渍,而且时不时的往后看去,好像有人在追他一般。

    众人正疑惑间,那人已经来到离众人不远处。

    突然那人背后射来一支长箭贯穿马后腿,身下的马断腿摔倒,马背上的人也跟着滚落在地,在地上接连滚了好几圈才停下来。看到身前有几个大汉后,对着大汉连呼:“救命,几位好汉救我!”

    “有情况!”张伍是他们五人的小伍长,现在看到有情况立马一个鲤鱼翻身,抽出随身携带的佩剑,招呼其他三人上前查看情况。

    来到那人身前,只见那人一身血渍,看伤口的样式是鞭抽的。张三连忙上去去查看那人,发现已经晕厥了,立刻俯身下去掐了一下人中,这才转醒。

    那人转醒后立刻大喊:“救命啊,我是历阳尉。身后吴兵逼我做奴人,我不要做奴人,更不要去山中挖铜啊!你们救我出去,我给你们很多钱。”

    喊声很大,几乎整个龙华山脚都能听见。

    张伍听到了历阳尉神色一亮,连忙从衣袖里掏出一个馒头堵住那人的嘴,然后大手一拎,作势要到一旁的马上去。

    说时迟那时快,身后又忽忽的射来几支长箭,张三等人身手敏捷躲开了,但是张伍肩上背着个人行动不便,左臂被射中了一箭。左手失力量,肩上的人也随之掉了下来,闷哼了一声,馒头入喉,却因为最终干燥咽不下去,窒息了一会,便两眼翻白死了。

第四十九章 吴狗死来() 
“我带人先走,你们后面寻机跟上!”张伍手上吃痛,却没有打算放弃掉下来的人,连忙要用另一支手俯身下去去扛人,却发现那人眼睛瞪得跟铜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