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门161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之门1619-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即使很多时候大家不得不在野外的风雪中宿营,但是基本上这样的过程并没有给大家造成什么太大的困难。

    本来,按照复兴军的常行军速度,从武昌到应山走个七八天差不多就能到了。不过因为队伍还承担着勘测的任务,所以这次大家用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才到达了应山县。

    应山县虽然地处湖北的北部地区,而且因为大别上和桐柏山都在境内县内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田地,可是因为应山县境内的武胜关是连接中原河南和鱼米之乡湖广的陆上要道,所以这个地处湖北东北部边陲的小县城,并不是一副农业县在频繁的自然灾害下的破落状态。

    不少现代的中国人因为清朝落后的城市状况,所以推测清朝以前的明朝的城市状况应该和清朝一样,甚至还不如清朝。要是给这些人冠上一个哲学意义的问题的话,那他们恐怕都犯了机械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了。

    实际上,到了明朝中期之后明朝就因为繁荣的经济,使得明朝的城市变得逐渐繁荣起来。在明朝中晚期,整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的城市规模就非常的庞大了。江南地区的南京、杭州和苏州,在明朝中晚期的时候,城市人口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

    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应山县地处中原和湖广的交界,正是因为应山县这种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才使得这个湖广的东北小县的经济非常的发达,市面非常的繁荣。

    过去没有复兴会控制湖北的时候,应山县的经济是因为大量的中原粮商要经过应山县境内的武胜关进入湖广买粮所以比较繁荣。

    复兴会在湖北崛起之后,虽然复兴会的工业制成品主要还是从枝江地区沿长江而下到达江南地区,然后再从江南地区沿京杭大运河北上进入中原地区。可是,河南、直隶、山西等地的很多中小商人,还是会从应山县经过到湖北境内采购。

    当然了,从武胜关进入湖广境内的商人主要还是河南商人。

    所以,当韩国良和郭博奇带领着一个连的士兵进入应山县的时候,除了部分外地商人看到部队之后脸上露出惊讶和惊慌的表情,大部分应山县的本地人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因为武胜关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所以早在复兴军德安农场改造和建设委员会进入当地开展工作的时候,就已经派遣了两个营的士兵接收了武胜关,并在武胜关驻扎。所以应山县的百姓早就见过这些服装和装备都比较奇怪的士兵了。而且他们也都知道这些士兵的纪律是非常严明的。

    复兴会在整个湖北地区进行地方势力大抓捕行动之后,应山县的县令、地主和士绅被驻军方面抓捕一空。现在临时负责应山县的日常运营工作的,主要是复兴军武胜关指挥部派驻地方的一名军代表。

    应山县是一个城市常驻人口六万人,总人口十万左右的中等县城。只靠一个军代表和一个排的士兵在这里支撑整个应山县的日常工作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光是为了维持应山县县城外的商业区的日常秩序,就已经基本耗光了这一个排士兵的兵力了。更何况除了要维持商业区和县城内的日常秩序之外,军代表还不得不承担起应山县群众的法律诉讼工作。

    所以这个姓商的军代表看到韩国良和郭博奇一行进入县城之后,真的是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时空之门1619

    ———————————————————————————————

    第288章 地方工作1。。

    。。。

    。。。

第289章 地方工作2() 
没有人不喜欢权力。那些对于权力不感兴趣的人,大多也是对于权力本身带来的各种麻烦有着充分的认识,所以才会对权力退避三舍的。

    复兴军武胜关指挥部派驻应山县的军代表名字叫商平。他只是复兴军驻扎在武胜关的两个营里的一个排的教导长。

    原本指挥部政委派遣他前往应山县主持地方日常工作保证驻军供给的时候,商平心里还有些暗自窃喜。这个刚刚十七岁的年轻人对于自己能够成为一县之长,过一过父母官的瘾头还是相当的跃跃欲试的。

    可是,真的开展起这项工作之后,商平才发现这个工作有多难做。

    刚开始接手县城管理工作的商平最先遇到的就是维持城市的秩序的问题。因为官员士绅都被复兴军抓捕走了,县衙里除了原县令的师爷被复兴军就地羁押之外,县衙里的所有衙役帮闲全部都被遣散了。所以整个应山县的政权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从复兴军肃清应山县上层到商平领着一个排的士兵接管应山县,这中间的时间才不过两三天左右。但是就在这两三天左右的时间里,应山县城内嗅觉灵敏的各种地痞无赖就在县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失去秩序的应山县县城里,各种杀人、抢劫、盗窃、强尖等暴力犯罪四处横行。县城外的商业区的状况倒是好一些。但是那里的秩序也被当地的黑社会性质的团伙所控制了。

    商平从部队驻地带领着一个排的战士到达应山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副四处漏风八方走水的混乱状况。好在复兴会对于这种情况进行过充分的准备,复兴军内部也专门有应对地方问题的工作手册。所以商平面对这种状况并没有抓瞎,反而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工作手册的要求,以一个排战士为依托,有序的在应山县开始开展“从重从严打击各种犯罪分子活动”。

    复兴军的一个排只有五十个士兵。有不少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了。只有五十个人,在一个总人口六万人上下的县城了,能够承担起这样大规模的严打行动吗?

    需要和大家解释清楚的是,古代社会可不是现代社会。在现代中国,作为一个正科级单位的县级公安局至少要有一千人左右的民警。不过,那可是在现代。

    在古代中国,就是把一个有十几万人口的上县的所有政府武装力量集合起来,算上县衙外围的那些临时工、合同工(白役),你看看能不能凑出五十个像样的人来。

    历史资料上记载的很清楚了。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动不动就会出现匪徒攻占县城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封建朝廷在县一级的行政单位里并没有什么正经的武装力量。

    明末各县的县令们面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和满清蛮族的进攻的时候,守卫城防的工作,也主要是依靠地方士绅实现的。保卫城池的工作,主要都是那些地主士绅派出家丁佃户帮助县令完成的。

    更主要的是,复兴军一个排虽然只有五十人不假,可这五十人都是经过充分的训练,全面的武装,使用着先进的近代步枪和手枪以及手榴弹等超越时代的武器的,高度组织化和纪律化的队伍。

    犯罪分子可能在人数上确实比一个排的复兴军战士多,可是一方面犯罪分子是零散的,没有组织的,另一方面,这一个排的士兵基本都是一起行动的。他们每一次面对的犯罪分子人数都要少于自身。犯罪分子又没有武装又没有组织,他们实施犯罪行为也都是零零散散或者一帮哄的状态。所以依靠着一个排的复兴军战士,商平很轻松的就恢复了应山县的社会秩序。

    王书辉在各种干部培训课程中经常会对大家说:“政权的合法性是由人民群众的支持实现的。政权的合理性则是由暴力实现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是因为枪杆子不仅能够消灭敌人,而且枪杆子也能告诉群众我们的政权是有着强力的保证的。通俗一点讲,枪杆子可以告诉老百姓谁说话好使!”

    “谁说话好使,谁就掌握了政权!枪杆子能够保证我们说话好使!”这样的道理虽然简单和粗暴了一些,可是在指导实践方面,这个道理是非常的有用的。

    复兴会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假,但是复兴会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才是复兴会服务的对象。人民可以在复兴会的保护下当家做主。而那些违法乱纪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分子则是人民的敌人。对于这些人民的敌人,复兴会就要用专政的铁拳对他们进行镇压和消灭。

    复兴会的枪杆子是针对专政对象,是针对人民的敌人的。可是呢,不得不说,人民发现复兴会的枪杆子非常的硬,各种匪名卓著的地痞无赖被复兴会秋风扫落叶般的就给镇压了之后,人民群众对于复兴会还是相当的认同的。

    商平按照工作手册的要求一丝不苟的执行“从重从严打击各种犯罪分子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超过五十名犯罪分子被就地击毙,超过七十名犯罪分子被抓捕。在应山县县城恢复平静之后,根据当地群众的检举和揭发,各类当时逃逸的和过去一年内曾经从事过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又被逮捕了近百人。

    针对一百七十人的公审大会在应山县举行的时候,全县百姓围观了一次应山县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可怖场景。

    要说起来,绞刑这样的刑罚,完全没有大明朝的开刀问斩和凌迟处死之类的刑罚重口味。

    可是呢,眼睁睁的看着,在宣判人员详细介绍了犯罪事实之后,三倍多于复兴战士的各类情节的,从偷窃到杀人的一百七十多个活人,被五十个复兴军战士,成批成批的吊上十个绞架的过程,给应山县人民群众带来的冲击,远远的要比砍头凌迟之类的事情更加的巨大。

    砍头和凌迟也不过是针对一两个人的过程。一群行刑者砍杀或者凌迟一两个孤零零的罪犯,这样的场景不过会给围观的人群带来一种血腥的刺激而已。

    而像复兴军这样,杀人的手段虽然一点儿也不血腥,可是一百多人成批成批的像杀鸡宰鱼(古代的鸡也很少有成批杀的)一样,被一脸平静的复兴军战士,用一种相同的如出一辙整齐划一的动作和频率(这是因为高度的组织化和常年的训练形成的风格),十个十个的吊上绞刑架。这种景象带来的冲击,可是古代人所难以承受的。

    原本在行刑现场的群众还像往常一样带着一种看热闹看新鲜的欢乐情绪,连吃代玩拖家带口的想要看一场好戏呢。可是还没等吊完第五批呢,就有大量的观众半途退场了。

    等到第七批第八批犯罪分子被吊上绞刑架的时候,行刑现场已经一个人也不剩,全都跑光了。

    不少前来围观的群众在回到家之后,都做了一整宿的噩梦。 时空之门1619

    ———————————————————————————————

    正文 第289章 地方工作2。。

    。。。

    。。。

第290章 地方工作3() 
王书辉反对唯心主义,反对僵化思想。那是因为他觉得唯心主义和僵化思想一结合,两者再和桎梏中国两千年的权力封建思想一结合,即使在新的生产力的条件下,也会催生出官僚主义,特别是官僚资本主义来。

    说句实在话,王书辉对于自己的理论思想上只是觉得自己的那一套东西本身能够自洽。但是他的这套理论够不够科学,他可是心里真的没底儿的。

    好在王书辉这个人无论如何都是个毛老人家的信徒。所以他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实践和理论的相结合。

    不过呢,从推进工业化发展的角度讲,特别是从王书辉本身的这种哆啦a梦的特殊条件加上王书辉对于推进工业化的急切情绪上说,即使他拼尽全力的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贯彻给复兴党的所有党员,可是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他不得不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办法,来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除了各行各业的复兴党治下的党员干部和普通的工人群众人手都有相应的工作手册之外,王书辉在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时候,也在使用一种工业化标准化的手段。

    复兴党的党员干部手里不仅有指导他们进行相应工作的工作手册,还有指导他们进行各种实践的思想理论手册。

    比如说,目前正在动手建造办公地点和宿舍的几百个复兴会的干部和一个连的复兴军士兵中,所有即将走上应山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岗位的复兴会干部手里,都有两本王书辉编的小册子。

    应山县县委县政府的干部一共有两百人左右。负责保证应山县县委的安全并负责应山县整体治安和防卫工作的复兴军战士一共有一个连,共有两百五十多人。这将近五百人的工作地点和生活场所,都必须要有大家自己动手建设起来。

    应山县的地形条件比较恶劣。因为大别山和桐柏山都经过境内,所以整个应山县的地形状态可谓是此起彼伏。地形状况是这样,那么自然而然的,应山县就不像湖北省的大部分地区那样是河湖纵横的状态。

    目前复兴会的铁路建设因为复兴会本身的施工建设能力的限制,还没有办法快速的在湖北境内的展开。所以现在只有荆州和武昌地区以及大冶县等工业密集地区或者原材料产地才通了火车。

    复兴会目前的交通运输,主要还是依靠水路运输。不过,因为复兴会的蒸汽机制造水平越来越成熟,已经完全的具备了熟练的生产各种型号的适应各种河道环境的蒸汽轮船的能力,所以别看复兴会还不能在交通运输方面彻底的实现时代性的跨越,可是和传统的水路运输相比较,两者之间的差距仍旧是天差地别的。

    应山县地处湖北东北边陲,又是多山的地貌,可是应山县隔壁的随州县却有大河流经。在现代社会里,因为地质变化的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湖北境内汉江东部地区的许多河流都已经干枯消失了。可是在四百年前的现在,应山县隔壁的随州县却是个江河纵横的地方。

    涢水、厥水、漂水、溠水、均水五大河流和各种无名的河流都在现如今的随州县境内流经。这五大河流相互交汇的同时,又经涢水和汉江交汇,而汉江又和长江交汇。所以,在经过复兴军长江舰队工程部队充分勘探和测量后,荆州和武昌地区的复兴会工厂生产的工业品和各种物资,完全可以全程使用蒸汽轮船从两地区运往随州县。

    应山县就在随州县隔壁,所以在物资供给方面,应山县县委县政府也不缺乏。

    现如今,除了作战部队驻扎时大部分使用的是各种材质的行军帐篷配合铁丝网之外,复兴会的工程部门以及各种外派部门使用的临时性的营地建筑材料,全部都是标准制式的铁架木板结构。

    说起来,这种本时空化的临时建筑,是王书辉根据复兴会本身的生产能力改造出来的活动板房。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本土化的活动板房,实际上就是现代社会里的那种铁架木板床的模式。标准的铁架和木板按照需要被搭建成临时性的房屋。因为目前复兴会的油漆工业还没发展起来,所以这些木板房的木板大部分是使用湖广和四川的特产桐油进行涂刷的。

    这种木板房的木板要在安装到铁架上之后,再用铁制的箍带和螺丝加固。因为这些铁架大部分都有是使用过的。所以颜色偏向棕红色。棕红色的铁架和箍片以及大头螺丝;刷过桐油的原色木板;再加上外面的墙式铁丝网。

    应山县县委县政府以及由那一个营的改名为应山县武警部队的复兴军战士们,就住在这样一个样子的营地里。

    因为县委县政府的选址在应山县城贫民区的一处空地上,所以在北风萧瑟的大冬天里,这里要是被现代人看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