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宗明天下- 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蓝珍之后又吩咐几句,让他们下去了。

    桑敬回到羽林左卫的营帐,将指挥同知、千户等武将叫来,吩咐他们今晚要攻打多邦城,现在马上让士兵睡觉,亥时起床吃饭。并且告诉了他们忽然攻打多邦城的缘故,转述了蓝珍的话,

    大家脸上的现出高兴的神采:他们终于可以立功了。

    徐景昌也不例外。他装作不知道此事的样子答应着,在心里想着:‘幸好张侯爷最后还是决定冒一点风险。我徐景昌立功的机会到了!’

    与此同时,沐晟所在右军的营寨中,雲南蛮夷之兵驻扎的地方,刚刚从沐晟的营帐返回的龙上登对儿子龙者黑说道:“沐将军命令,让我们尽早休息,今晚亥时起床吃饭准备打仗。”

    “还有。告诉罗艺和朱家小姑娘,以及其他的军医,今晚恐怕受伤的人不会少,他们最好也早早睡下,沐晟随时有可能半夜叫醒他们,为将士治伤。”

第833章 多邦城——开打() 
时候很快就到了亥时。

    孙恪与李景隆挑选出来的两千名先登军饱餐一顿,坐上小船向着对岸开过去。同时,蓝珍挑选出来的五个卫所将士也登上甲板上装满了竹筏、皮筏子之类通行工具的大船,来到靠近安南人定下木桩的地方外面,待先登军的士兵全部走入小路中一刻钟没有任何人返回后,登上小船和这些筏子准备登陆。

    常年在洮江、富良江上行船的老船夫稳稳的把着船桨,即使前面漆黑一片也丝毫不乱,准确的将他们送到莫迪在书信中提到的那个林间小道处。先登军士兵轻轻的弃船登岸,借着明亮的月光走进小道内。

    看着正一个个走进去的士兵,孙恪好像害怕惊动安南守兵一般,声音十分轻微的说道:“好在今晚的月光明亮,要不然他们想通过这条小路也不那么容易。”

    “这就是天意啊,”李景隆笑着说道:“这是上天要让我大明今晚攻陷多邦城。”

    孙恪听了这话,也点头道:“看来连上天都帮着我们,此战必胜。”

    他们二人说话间,最后一个士兵已经走进了林间小道。李景隆马上命令船上的传令兵打起灯语,告诉蓝珍、张辅等人先登军已经全部走进小道。

    蓝珍掏出一个在此时算作奢侈品、用半透明的琉璃做的沙漏,将沙子全部倒到一侧,放到桌子上,指着它对张辅等人说道:“这个沙漏漏完一次沙子的时间是一刻钟,等沙子全部漏到底下时若还没有任何灯语传来,就下令羽林左卫等几个卫所的士兵登船,准备登陆。”

    张辅等人紧张的看着沙漏。在他们的眼里,沙漏流沙的速度十分缓慢,每次只有很少的沙粒从那个小口漏下来,与上面那数量极多的沙子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桑敬只看了几眼就看不下去了,转过头来看向一片漆黑的穿舱外。他怕自己激动之下把沙漏打破,将所有的沙子都倒进下面。

    其他人虽然没有像他一样不再看了,也时不时的将目光转向别处,就算蓝珍也不例外;只有张辅一人一直盯着看。

    在他们的主观感觉中,仿佛过去了一个时辰,甚至两个时辰后,计时为一刻钟的沙漏终于将它所有的沙粒都漏到了下面。

    张辅侧过头看向李景隆、孙恪二人所在的地方,没有灯语传来,对桑敬等人说道:“时间已经到了,马上命令将士们登船!”

    “时间到了?”桑敬回过神来,答应一声:“是,张参将。”又对蓝珍行了一礼,走出船舱传令去了。其它四个指挥使也纷纷对蓝珍和张辅行礼,离开船舱。

    张辅和蓝珍又说了几句话,听蓝珍又嘱咐了几句“小心谨慎,可也别谨慎过头,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

    张辅点头答应,随后行礼退下。

    此时是半夜,虽然现在月光明亮,但让士兵们登上小船也不太容易。张辅等人连声吆喝,各个千户、百户的长官也尽力约束将士,总算让所有人登上了小船。张辅还留下了几艘小船,装了些他认为这次攻城战用得到的物品,随同大军一起过了密布木桩的区域,来到靠近沙滩的地方。

    他们开始了又一轮的等待。张辅下令所有士兵披挂整齐,长枪刀剑握在手里,随时准备登陆;自己的卫兵轮流看着城头,一旦发现起火就大声呼喊。

    也不知过了多久,在仿佛度日如年的煎熬中,张辅因为下午没怎么睡都开始打瞌睡的时候,忽然从身边传来一声呼喊:“城西起火了!”

    张辅马上睁开眼睛,从腰间抽出刀来,大声喊道:“攻打多邦城的时机已到!将士们,冲啊!”

    一时间,无数人大声喊道:“冲啊!”操船的船夫快划几下,让船靠岸。随后无数士兵从船上下来,冲向多邦城。

    徐景昌带领他的千户冲在了最前面。按理说,他们以火器为主的部队,应该在稍后的位置为好;但徐景昌立功心切,顾不得教官平日里的教导了,手里拿着已经装填好的火枪就冲在了前头。

    他的副千户兼任百户之一的孙炳文满头大汗的跟着他一起跑。他可知道徐景昌的真实身份,或者说徐景昌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身份的意图,整个卫的士兵都知道他的身份。同时他们也知道,至少到目前为止,徐增寿只有徐景昌一个儿子,受伤还罢了,若是牺牲在了这里,他不觉得自己会好过。所以除了徐景昌的几个卫兵外,孙炳文率领自己直辖的百户也紧紧跟在徐景昌身边保护他。

    桑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吓得不轻,赶忙派自己的卫兵去对徐景昌传令,让他暂缓脚步与其它几个千户会合。

    听到了桑敬的命令,徐景昌十分惋惜的看了看大约一里外的多邦城墙,不甘心的缓了脚步,从大队人马中间慢慢走到侧面,等着桑敬率部赶过来。他虽然可以不听桑敬的军令,桑敬也未必会对他如何,未必敢对他如何,但他不想自己脑袋上一直待着不听军令的帽子。幸好因为从登陆之地到多邦城总有接近二里左右,这些士兵也都是很有打仗经验的人,都快步走着没有人跑,等离着城池大约一二百米的时候再跑,他从队伍中间出来还容易些。

    可就在此时,忽然城西头点燃的火熄灭了,看不到了;同时,多邦城头响起了大炮轰鸣的声音,炮弹向他们飞来。

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 
张辅马上睁开眼睛,从腰间抽出刀来,大声喊道:“攻打多邦城的时机已到!将士们,冲啊!”

    一时间,无数人大声喊道:“冲啊!”操船的船夫快划几下,让船靠岸。随后无数士兵从船上下来,冲向多邦城。

    徐景昌带领他的千户冲在了最前面。按理说,他们以火器为主的部队,应该在稍后的位置为好;但徐景昌立功心切,顾不得教官平日里的教导了,手里拿着已经装填好的火枪就冲在了前头。

    他的副千户兼任百户之一的孙炳文满头大汗的跟着他一起跑。他可知道徐景昌的真实身份,或者说徐景昌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身份的意图,整个卫的士兵都知道他的身份。同时他们也知道,至少到目前为止,徐增寿只有徐景昌一个儿子,受伤还罢了,若是牺牲在了这里,他不觉得自己会好过。所以除了徐景昌的几个卫兵外,孙炳文率领自己直辖的百户也紧紧跟在徐景昌身边保护他。

    桑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吓得不轻,赶忙派自己的卫兵去对徐景昌传令,让他暂缓脚步与其它几个千户会合。

    听到了桑敬的命令,徐景昌十分惋惜的看了看大约一里外的多邦城墙,不甘心的缓了脚步,从大队人马中间慢慢走到侧面,等着桑敬率部赶过来。他虽然可以不听桑敬的军令,桑敬也未必会对他如何,未必敢对他如何,但他不想自己脑袋上一直待着不听军令的帽子。幸好因为从登陆之地到多邦城总有接近二里左右,这些士兵也都是很有打仗经验的人,都快步走着没有人跑,等离着城池大约一二百米的时候再跑,他从队伍中间出来还容易些。

    可就在此时,忽然城西头点燃的大火仿佛熄灭了一般看不到了;同时,多邦城头响起了大炮轰鸣的声音,随即有物品破空的声音传来,十几发炮弹落在了他们中间,数十人被炮弹打死打伤。

    众人顿时慌乱起来。虽然之前各卫所的武将没有详细和他们说此战如何打,但当他们看到城西的大火时,就猜到是城内有内应接应,他们才敢这样勇猛的冲向多邦城。可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就连张辅一时之间也愣住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城西的大火会熄灭?’

    半个时辰前。

    聂毅一马当先,从林中小道冲了出来。

    他仔细看了看四周,又蹲下身子在一处地方摸了摸地面的土,轻声对后面的人说道:“这里没有安南守兵,至少三个时辰之前安南人就全部撤走了。”

    又有几个士兵从小道中走出来,仍旧十分小心的看了看四周,没有见到任何安南人突然蹦出来的迹象,又呼喊几声,其余的先登军将士从林中小道里鱼贯而出。

    能被挑进先登军的都是精锐里的精锐,此时虽然有两千人正在行走,但除了“沙沙”的脚步声,没有任何其他的声音,仿佛是正要去猎杀猎物的狼群一般。

    很快,两千人全部从林间小道中走了出来,他们分别站在各处,眼睛中闪烁着警惕的光芒,双手手紧拿钢刀,扫视四周。

    几个百户走向一人,轻声问道:“常大人,之后该怎么办?”

    被他们称为常大人的人看起来十分年轻,也就是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量很高,只是略有些瘦,眼睛长得和允熥有些相似。此人就是常升的长子常继宗,现在金吾前卫为指挥佥事兼任千户,这次被挑选出来担任先登军指挥。

    他听了这几人的话,说道:“依照安南内间信上的话,咱们沿着树林的边儿向东走,在道路南边树林的尽头有一株十分高大木棉树,他们的人会在树下等着。”

    “先派几个人去那里探探,看看树下是否有人,是否只有一人,若是只有一人就将他擒过来。”

    常继宗随即吩咐了几个人去前面探路,大部也慢慢向东走着。

    不一会儿,几个精壮汉子拉着一人,回到队伍前面。

    常继宗快走几步来到他们几人前,带着探寻的目光看向他们。其中一人马上说道:“大人,我们悄悄靠近那株木棉树的时候,只有他一人。我们还搜检了他随身携带的物品,也没有任何值得怀疑之处。”

    “那赶快松绑!”常继宗说道:“看你们将他绑的,竟然绑成这样,再有一刻钟他身上该肿起来了。”

    他们马上松开了绑在这人身上的绳子,从他嘴里将破布条抽出来。

    这人一被放开,就不停的咳嗽起来。这几个探路的人绑的太结实了,拖拽他的时候也毫无照顾的意思,嘴又被堵住了。他感觉自己都吸不上来气,再有一刻钟不要说身上会肿起来,甚至还有可能窒息而死。

    在他咳嗽的时候,常继宗道歉道:“我军身处危险之地,不得不小心谨慎,对阁下多有得罪,冒犯之处还往见谅。”

    “大人不必如此,小的也理解。”这人喘过气来后马上说道。他心知此后自己就是大明的人了,可不能得罪先登军指挥这样必然十分受到信任的明军将领。

    常继宗又赔礼道歉几句,问起正事来。

    “这位壮士。”

    “启禀大人,在下名叫阮成器,大人叫我小阮就好。”

    “阮壮士,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做?”

    “大人,我家莫远大人原本被安排驻守西城门附近的城墙,打算待诸位将士悄然来到多邦城下的同时找个理由去见驻守城门的将领,暴起发难将其杀死,打开城内接应诸位先登军勇士入城,随即在城内放起火来使城中混乱,与莫迪、莫隧二位大人所部会合,再赶往北城夺取大炮,即使不能夺下大炮,也能让他们无暇顾及从北面进攻的大明天兵,从而让天兵夺下多邦城。”

    “这不是很好么?怎么,有变动不成?”

    “大人,确实有些变动。在伴晚时候,阮仁烈重新分配城内各军的驻守之地,莫远大人所部改为在城西北巡视,不再在城墙上面看守,所巡视之地与西城城门也相去太远,没有理由去拜见驻守西城门的将领,原来的计划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

    阮成器说到这里,忽然听到从常继宗身后传来声音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今天晚上的行动取消了不成?”

    阮成器一时不敢说话,常继宗回头看去,只见是江州千户所的聂毅说话,马上训斥道:“聂千户,如此时候,岂能随意插言!还不退下!”

    他又转过头来闻言对阮成器道:“阮壮士,那莫远打算如何做?我觉得莫远不可能只是让你此时来告知我们这件事。”

    “大人,莫远大人当然不会如此。天幸,莫远大人正要派人告知大明原来的计划取消,忽然在所巡视的城墙发现了一处洞口。这处洞口高约二尺,宽二尺,足以让一般的人趴下通过。原本这处洞口已经被堵上了,我家莫远大人重新将其挖开,只在表面堵了几块石头,以瞒住其他人。”

    “莫远大人让小的带先登军勇士悄悄前往那个洞口所在,趁着城头上的人换班的时候靠近城墙,从洞口进入城内。然后两军一起在城内放起火来,扰乱城内秩序,然后趁着城内大乱的时机靠近北城,夺下大炮,策应大军入城。”

    “可是,”说到这里,阮成器抬头看了一眼常继宗身后的众多将士,说道:“莫远大人没有料到大明会派这么多人前来。莫远大人本来预计大明最多派出五百勇士,趁着三五次换班之时就可以潜入城内,可现在这么多人,决计无法很快全部入城。”

    “既然如此,”常继宗马上说道:“既然莫远预估是五百人,我们就派出五百人从那个洞口钻进城内,与莫远的士兵一起放火乱城。至于其余的,待我入城与莫远商议后再行决定如何做。”

    阮成器当然不会反对。事情暂且就这么定下了。

    随即常继宗以阮成器为向导,带领先登军两千人向多邦城走去。

    很快,他们来到距离多邦城大约二三十丈的地方。常继宗抬头看去,只见城头点燃着无数火把,透过这些火把的亮光,影影绰绰能看到有无数安南将士来回巡视走动。

    也不知过了多久,阮成器轻声说道:“到换班的时候了,大人赶快与一百名勇士跟着我悄声靠近多邦城墙。”

    常继宗马上带着第一批入城的士兵跟着阮成器悄没声息的靠近城墙。为了防止反射月光导致城头的人注意到有人要在城外走动,他们脱掉了所有铠甲,身上的武器也都用布包上。

    很快,他们通过洞口爬进城里,见到了莫远。

    莫远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等一百先登军将士都从洞口爬了出来,还在拍打身上的土,他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哪位是指挥大人?”

    “在下常继宗,为先登军指挥。”常继宗马上走过来说道。

    “常继宗?”莫远失声道:“可是开平王嫡长孙?”

    “正是在下。”常继宗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坦然说道。

    “莫远见过常大人。”莫远十分激动地说道。这可是大明皇帝的表兄,未来的郑国公,常家第三代现在唯一有出息的人。他将来已经决定要跟着大明混了,有了这次并肩作战的经历,他以后就可以靠上郑国公府,托庇于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