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督军- 第6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贵国这次对山东的资助很大啊。光是这些饮料,贵国就赚了不少钱吧。我们各国商量好的严守中立……”

    “得了老兄,我们不拿外交部的工资,犯不上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你看,扶桑朋友的炮兵都直接拉到了前线,与他们相比,我们的一些商业往来,根本无关紧要不是么。再说,战争结束之后,大家都有不少武器弹药需要处理,山东能付的起钱,是个很不错的交易对象。至于他们谁会赢得战争,谁在乎?中国的军队在这几年时间里,训练的太强了,他们自相残杀,大家只要看好戏就好,帮助谁,对我们而言,都不是坏事。”

    “你这才是为外交部发言,或是把自己当成了唐宁街的主人?”一位素来与罗德礼不大对付的情报官呛声道:“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如实记录鲁军的战斗水平,其他的跟我们没什么关系。这种舆论攻势,应该提前发动,现在用,似乎来不及了?”

    战场上,鲁军并不想主动进攻,而是不停用喇叭发动心理攻势。鲁军阵地内,一些士兵交头接耳道:“这样喊行不行啊?他们会不会吃了大力丸,我哥在那工厂工作,说人要吃了那个,就成了傻子,根本听不懂人话。”

    “就算吃了也不怕,那东西吃了人脑子不好用,一会看他们要是像疯狗一样冲过来,就用手留弹炸他们,人都不知道躲。”

    “废话,本来就不怕,我连东洋人都打过,还怕皖军?就是早打完早散,大帅说了,打完仗带咱到京城玩几天,还给咱发奖金。我娘想吃稻香村的点心,我正好买点带回去。来,喝水。”

    今天的太阳与昨天一样毒辣,人在这种天气站在外面,加上军装以及武器负重,很容易出汗。鲁军每人配两个水壶,里面装满由后勤部门调配的盐水。里面既有盐也有糖,鲁军随时可以拧开盖子,仰头喝水。皖军的水壶只装了一半,部分人的水壶只有底部有水,三两口就见了底,再接下来,就只能吞咽口水。

    身上的军装,已经现出湿痕,再拖下去,怕是就要有人虚脱倒地。更让程云鹗心里没底的是,鲁军连自己军队里有东洋炮兵都知道,看来在情报上,自己一方处于劣势。自己的进攻,是否也在对方计划之内,自己面对的,到底是不是一个陷阱?

    体力的消耗,加上信心的动摇,让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皖军也开始交头接耳,小声交谈。不管他们在议论的内容是什么,对于军队来讲,这都不是个好现象。即使在望远镜里看不到鲁军布防上有什么破绽,程云鹗也只能下令:发起总攻!

    在悠扬的军乐声中,皖军开始前进,扶桑炮队拉动火绳,第一排炮击开始。

    榴霰弹尖利的哨音在空中响起,鲁军炮兵总监邹华也放下手上的望远镜,大喊道:“准备!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两方都以大量十二磅野战榴弹炮这种当下最有效的野战火炮为主武器,互相倾泻炮弹,皖军两个师各有一个炮兵团,加上扶桑的炮兵大队,火炮数量非常可观。徐又铮以扶桑炮兵为祭品,希望借扶桑炮队的覆灭,让扶桑人加大对山东打击,借以减少自身损失,同时也希望借这支炮兵的手,多杀伤鲁军。是以,在战前特意将西路军十五师的炮兵团也加强到东路程云鹗部,以至前线炮兵团是整整四个。

    炮火轰鸣,硝烟腾起,同室操戈的战争,流下了第一滴血。

    扶桑炮兵的阵地,在第一时间遭到炮弹火力覆盖,鲁军参照山东会战,依旧将火炮集中使用,由邹华全权指挥。山东炮兵在邹华训练指导下,单兵技战术水平与扶桑炮兵相比,尤有胜之。从数量看,山东炮群的数量,也比皖军为多。所有火炮只对着扶桑炮兵打,这一轮炮击对于扶桑炮兵来说,是噩梦的开始。在校射之后,就是大规模弹药倾泻,鲁军的榴霰弹似乎永无穷尽,铺天盖地的炮火,较之泰西战场亦不逊色。

    位于观察位置的各国情报人员,几乎同时看向身边的同行,心内升起相同的疑问:是谁偷偷卖了这么多榴霰弹给鲁军?

    等到炮声渐息,扶桑炮兵阵地上已经满是断臂残肢以及血肉模糊的尸体。侥幸未死的伤员,在阵地上无力的哀号,残存的士兵,将头紧紧贴着炙热的地面,不敢起身。扶桑一个大队的炮兵,在鲁军针对性明显的火力覆盖下,已经元气大伤。

    自己军队里有内奸!程云鹗看向宋子扬,后者同样也看向他,两人显然想到了同样的问题。鲁军连自己炮兵位置都掌握的如此清楚,这一仗怕是麻烦了。

    在鲁军火力覆盖扶桑炮兵同时,皖军的炮兵也开始攻击,但是与这两支部队相比,皖军炮兵很不起眼。其集中的大炮虽然多,但是射击效果不佳,部分炮弹射失严重,没能发挥太多作用。

    徐又铮练兵两年,炮兵技术并不逊色,这一轮炮火大失水准,只能解释为天气以及身体原因。但是战场上,显然不是探究个中究竟的好时机。伴随着鲁军的炮火,鲁军步兵已经在鼓声中小跑前进,前排士兵举起步枪,朝面前的皖军扣下了枪机。

    开战前的算计、担忧、顾虑,在杀戮与死亡真正降临时,反倒都让位于战斗的本能。前排皖军同样举枪回敬,彼此以弹丸制造伤亡。一支鲁军步兵直冲向炮兵阵地,另一支皖军步兵则迎上去,援助自己的袍泽。也就在此时,皖军炮兵完成了第二轮装填,在指挥官的轰击命令中,皖军炮兵拉动炮绳,第二轮火炮开始了。

    “怎么回事?”

    “混帐!”

    两名指挥官几乎同时发出惊呼,这一轮炮火射击的效果,比刚才更为离奇。临时抽调到东路军的十五师炮团,居然把炮弹打到了友军头上。前来援护炮团的皖军步兵,在全无防范之下遭到友军炮火覆盖,榴霰弹直接在头上开花,指挥官当场阵亡,整个部队伤亡竟达一个连。

    于内战之中,这种伤亡已经可以算做惨重。缺乏血战经验的边防军,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打乱了手脚,队伍一片混乱中,炮团的第三轮炮击又开始了,这次打击的目标,依旧是皖军。

    “十五师反水了!十五师反了!”

    前线再次陷入慌乱,十五师本就是冯玉璋带进京城的警卫师,原属直军战斗序列。但是该部进京以后,段芝泉利用陆军总长的身份优势,对该师人事进行调整,掺了大量的沙子,并以金钱收买了部分军官,让这个师逐渐倒向皖系。

    等到冯玉璋一死,这个师彻底成为皖军一员,可是基层士兵军官大多是冯从河北招募带到江苏的,桑梓仍在河北。加上其军需待遇不及正式皖军,倒戈也非不可想象。方才发炮不利以及扶桑炮团位置暴露的原因,想来也在于此。

    炮兵作为特种兵,近战能力并不强,如果此时执行保卫任务的步兵向十五师炮团发起进攻,或是其他两个炮团夹击反水炮团,则这个团很可能再次反水或是溃散。但是边防军练兵时,一向要求士兵忠于职守,不得自作主张,一切行动按最高指挥命令行事。中下级军官同样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而高级军官由于缺乏历练,只能按照操典作战,对于这种突发情况手足无措。

    队伍里的铁勒军事顾问,自身的能力其实亦很可疑。大批自铁勒战场逃亡的溃兵,且未在军校内进行再次学习,素质无法和瑞恩斯坦部下的雇佣兵相比,在此时也拿不出好的办法。负责担任援护任务的步兵,有一部分人在铁勒军官带领下后撤,自乱阵脚。两个炮团有人想要撤退,也有人想掉转炮口轰击反水部队,还有的想先解决鲁军,局面一度混乱。

    也就在此时,鲁军的步兵已经冲到皖军面前。

    “杀!”伴随着手留弹投掷,鲁军的刺刀攻击已经展开,雪亮的白兵怒涛,摧毁了炮兵那单薄的堤坝。两团炮兵仓皇撤退,大炮尽为鲁军缴获。而反水炮兵则开始掉转炮位,准备调头轰击皖军。

    程云鹗面色一变,连忙命令道:“总预备队,进攻,把炮兵阵地夺回来!”

    可就在他命令下达的同时,鲁军的总攻击也开始了。整场战斗并没有进行太多的试探,在正式决战开始后,鲁军三个师的部队就以摧枯拉朽的态势,冲向皖军。正面的省军第一师在张怀芝带领下,以枪弹互射,而第五师则在瑞恩斯坦带领下,向皖军发起侧翼攻击。

    “鲁军侧击战术运用之巧妙纯熟,已不在我国第一流陆军之下,而在军一级单位的运用上,也不逊色于普鲁士第一流部队。未来数十年间,中国部队当以鲁军为典范……”

    罗德礼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这段话之后,又不失时机的立起相机,拍下鲁军进攻的照片履行自己记者的职责。其他几国情报人员也赞叹道:“教科书一样的进攻,完美,非常完美。看看那整齐的步伐,鲜艳的军装,嘿,他们真是中国人,而不是雇佣兵部队么?看看吧,皖军的表现,才像是中国的新军。”

    皖军编练以来,始终是以师为最大的战斗单位,即使在西北外柔然时,也不例外。毕竟他们在外柔然的时候,并不真的需要打,只要把部队摆开,对方就会屈服。是以,其依旧按照前金模式,战时临时编成为军,平时以师来操练。鲁军自山东战后,就设置了军一级建制,且进行训练。此时在战场上,两种训练模式的差异,很自然的体现出来。

    从纸面数据看,是鲁军三个师对皖军两个师。但是从实际角度看,实际是三个师打一个师。皖军两师各自为战,彼此并不能呼应。反倒是鲁军三个师彼此配合默契,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将这支皖军如同羔羊一般切割、分解。

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书式的胜利(下)() 
“程副指挥已经和鲁军开战了,以程部两个师,面对鲁军三个师,战斗保守估计,也可以进行四个小时。”

    战马上,谭金方、张国栋两人,进行着简单的战场推演。“在十五分钟前,我前哨尖兵已经遭遇鲁军侦察兵,两下短暂交锋后,鲁军主动撤退。我们前往战场的消息,鲁军应该很清楚了。以三个师对四个师,鲁军能做的,多半就是稳固防线,以守为攻。那样,等到徐总指挥的总预备队到达,以五个师对三个师,就算是人头换人头,也换死了他。我军以五师兵力,逐渐消耗鲁军,最终将其全部歼灭,这将是一场教科书式的胜利。”

    两人的年龄都不太大,也是徐又铮一手提拔的嫡系将领,对于这次战斗,自然是完全倾向于自身所处派系,并将此看做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私下里,已经得到许诺,战后两人都有机会在山东担任要职。

    不管是从报纸还是从其他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山东的富庶。能到那地方驻军,自然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是以两人及部下的士气都很高,以打下山东后,放假三天以及山东各大城市皆有女校,女学生成千上万为激励手段,即使顶着烈日,军人也不叫苦。

    谭金方看看怀表,估算着时间“我们的速度应该放慢一点。如果去的太早了,老程的部队损失太小,将来怕是在山东问题上,他还是会说话。”

    张国栋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未来的中国,是我们安徽人的天下。他一个山东人,没他说话的份。到时候一声令下,把他闲置个总长次长,看他还能怎么着?我们打完鲁军,还得去解决西南各省,如果部队损失太大,到南面就不好打了。再说,子扬还在前线,我们怎么也要帮自己同学的忙。”

    谭金方看着自己的同僚,心内暗觉好笑:等进了山东,谁还愿意去西南?这种话,也只有你个实心眼信。至于同窗情义,比起督军宝座来,又算的了什么?

    忽然,身后一骑马,没命的跑过来,却是谭金方部下的参谋李文杨。这是个军中有名的异类,射击、格斗、马术全不及格,但是在战术制定上,却有着惊人的天赋。正是靠着这点,才能保住参谋的饭碗。但是这个人懒的出奇,既不喜欢与同僚应酬,也不巴结上官,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古董。所以,在部队里存在感很低,也很少见到他像今天这样焦急的过来。

    “师座,请命令我军停止前进,向廊坊撤退,否则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后撤?你在开什么玩笑。我们的前锋在和鲁军接火,你现在让我们后撤?”

    “师座,我们面前鲁军虽然编制是三个师,但卑职查阅鲁军战报及相关补给资料,其在山东会战时参战的各师,都有兵力大于编制现象。实际兵力,可能三个半到四个师。而以我军的行动速度,到达战场时,很可能前方战时已经结束,有备而来的鲁军以优势兵力攻击我疲惫之师,胜负无须猜测。我军两师一旦不测,徐总指挥的那个师,怕也支撑不住。现在山海关一线奉军,仍持观望态度,所忌惮者,即我军庞大军势。如果我军军势不能维持,则奉军必然出手,内外夹击,我军将面临最恶劣之结果……”

    谭金方的面孔一寒,“胡说八道!我们的袍泽正在和鲁军作战,我们怎能弃友军于不顾?程将军是我北洋老将,素有韬略,虽然其兵力少于鲁军,但是以我边防军的素质及装备,足以与敌人周旋二十四小时以上。以我军现在行动速度,用不了半天就能抵达战场,正是两军胜负未分之时,我军参战自可一锤定音。而且还有探路尖兵时刻汇报战场动态,即使有变化,也可做出调整,有什么可担心的。回你的位置上去,再敢动摇军心,当心我枪毙了你!”

    李文扬无奈的拨转马头,向后而去,“果然是这样……把性命交在这样的主官手里,实在是太不幸了。我感觉还是应该早点退役,然后去做考古工作更适合我。可是现在退伍,又由谁支付我工资和退伍费……”

    谭金方被手下参谋搞的很愤怒,如果再拖慢形成,可能会被同僚笑话自己的胆子和部下一样小。于是他也下达了加速行军的命令,部队在宽阔的官道上小跑前进,步兵与特种兵之间的距离也在不经意间加大。

    远方的枪声传来。一路上,这种枪声已经响过多次,两军游骑、侦察兵与反侦察兵的较量从来没停过。可是这回枪声比起前几次都密集的多,很快前锋就传来消息。在我军两翼,发现大批持鲁军旗帜的西洋部队,正在向我军展开攻击。且正面又被布设大量地雷封锁道路,排雷需要一定时间。

    “泰西雇佣兵?山东看来黔驴技穷,连最后的底牌都露出来了。”

    两名师长不惊反喜,洋人的部队毕竟有限,自己这么庞大的部队如果铁了心想冲,怎么也能冲过去。至于地雷更是小把戏,为了应对鲁军地雷,皖军准备了数百匹驮马,以马冲地雷破坏鲁军地雷防线,为部队打开一条通道。鲁军连洋兵都派出来,那只能证明一点,前线战场肯定打成了胶着战,自己这支部队一旦进入战场,将彻底改变战争走向。

    “全力进攻,打开通道。国栋,我们每人各抽一个半团,跟这些洋人打阻击,其他部队继续前进。”

    通过望远镜观察,洋兵的数量大约在两个团左右。可是自前金时代起,国人就养成了惧怕洋人的习惯,不管是一手酒瓶一手步枪大喊乌拉冲锋的铁勒大兵,还是那些普鲁士人,都让士兵感到心惊肉跳。为保险起见,他们决定留下三个团与洋兵接火,同时派兵通知后方徐又铮,请其派出部队迅速驱逐这些洋兵。

    枪声炮声,在田野间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