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督军-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毓卿知道他去做正事,也不好阻拦,只是用贝齿在他肩头咬了一口“你要是敢领个东洋女人回来,我就住在娘家,不走了。”

    次日天明,赵冠侯并没随着庆王去办差,因为章桐染病,外交交涉暂时停止。何况他现在去拜访谁,意义也不大,还是得先把人事关系理顺,才好做事。从王府要了辆马车,直奔城里的山西会馆。

    这处会馆倒是没被洋人占去,不过不远处,就有洋兵巡逻,赵冠侯有特别通行证,畅通无阻。四恒的董骏及几十名伙计掌柜,现在就都住在会馆里。

    两下见面,恍如隔世。昔日名动京师的四大恒,现在就只剩了这几十号人。人人头上都带着孝,显然是为老东家服丧。老东家的骨灰及神主不能进会馆,寄存在庙里,也就无从上香,只好言语安慰几句。董骏并不知道赵冠侯已经偷上了自己的庶母,对他亲来看望极是感动。

    洋兵进城之后,对于城内的票号钱庄当铺等生意,尽数劫掠。四恒库房里的存银,被劫夺一空,炉房总号付之一炬。回想起来,董骏只觉得背后发寒,如果没有赵冠侯将四恒的全部重要票据及部分现银提走,四恒经此打击,怕是就要一蹶不振。更别说洋兵四处抓女人当军纪,自己家女眷如果不是被赵冠侯的军队保护走,也多半要受害,心中更是拿他当个恩人看的。

    两下落座之后,赵冠侯将锦姨娘的那封书信拿出来,交给董骏,又问了问情形。董骏摇头道:“自是艰难的很,京官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四恒的票子,兑不出款,就可能闹事。多亏了与华比银行合作,向他们说明到津门可以兑付。这些人才没闹起来,四恒的声誉也维持住了。这回保住四恒,我们都要感念大人的恩情。”

    “董兄,大家自己人,别说这种话了。你在这里有没有什么困难,如果有,只管说。有庆邸和章爵相的关系在,总是可以办。四恒在山东的分号干的不错,家小们,也很好。有机会还是请你到山东去看一看,家里人见一面,彼此都好安心。京里的情形怎么样?麻烦给我讲一讲,这次回来办交涉,京中情景已经物是人非,我也要有些了解,才好做事。”

    董骏这等大商人虽然一时不便,但是在会馆里还是很有地位,生活上不至于为难,困难倒是没有。可是有这句话,让人心里着实舒服,董骏自己怕说不清楚,让管事请了两位山西籍的京官来,介绍着京里情形。

    这两个京官对于家乡自然关心,见面之后,先问山西,听到赵冠侯介绍之后,总算长出口气。对于洋人要打山西的事,这些人都是清楚的。当时最怕的就是洋兵真的进了山西,祸害桑梓。又怕行在设在山西,摊派丁役家乡遭殃。

    等得知毓贤自尽,赵冠侯在宣化破了洋兵,使铁勒人心生畏惧,老佛爷巡幸山东,众人的心才算放心。这些官员对于赵冠侯看法甚好,是以说起京里的情形,也自是知无不言。

    经过联军入城的混乱期后,如今京城的治安情况已经略有好转,赛金花在瓦德西面前施加着影响,让普鲁士派出了宪兵。而在此之前,扶桑的宪兵也开始运作,虽然他们的主要打击对象是铁勒人,但不管怎么样,当宪兵出现后,秩序总是比一开始有所好转。

    另一方面,也是联军在疯狂的抢劫之后,也进入了疲惫期。可以抢劫的东西被抢的差不多,乃至于对北直隶的洗劫,也已经进入停止阶段。

    本来联军还有过进攻保定的计划,可是一来保定自己剿灭飞虎团,二来武卫右军进驻保定的消息传来,也让联军必须考虑一下得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步上哥萨克铁骑的后尘,把自己的兵力和名声,葬送在保定城下。

    北中国的精华地区得以保全,于长远角度看,于金国经济自然大有裨益,从眼前的情形看,洋人的逐渐收敛,也让京城的百姓,略略能够长出一口气。联军构建的新秩序,以铁血手段,得以逐渐推行,比如以前很常见的随地大小解,现在已经很少,因为普鲁士人可能会因为这个,就朝人开枪。

    赵冠侯一一听着,又送了两份山东土产白银给两位京官做答谢,等答对走了他们,董骏道:“赵大人,交涉的事,我一个商人不该过问。我只说一句,若是洋人的条件不太过分,还是早日签字为好。京城父老,苦的很,早一日停战,大家早一日脱离苦海。”

    “我明白,这事我会想办法。董兄,今天我来,是跟你谈个生意。我可以给你办特别通行证,你到津门找简森夫人提一笔款,合伙做这个生意。在京里收购物业,杂货。”

    “这生意,京里我听说有人在做,似乎振大爷,就是个中能手。”

    “那些洋鬼子抢了咱们金国的东西,金银自是随身带回,可是一些字画之类的东西,大人物未必懂得价值,小人物就更不用说。一帮大头兵,带字画回家去没有用,多半就会在京里卖了。这些东西外行卖不出价,这是个抄底的机会,不买白不买。振大爷固然在买,咱们也不该落后,他一个人又吃不下一个京城的东西。还有,就是物业。京里面不少宅子现在成了无主的房子,你拿一些钱,我找衙门帮你们办地契。就算将来本主找回来,一样有官司可以打,四恒这次受了损失,得让你们找补回来。”

    董骏心知,这是关照着自己生意,也是赵冠侯释放善意。这两项生意,归根到底,都需要路子,否则没办法做。虽然四恒被抢,但是凭借四恒多年来在商场建立的关系,调动一些款还是可以筹到,到津门去请简森,想来也是借这事让自己传信,好让简森进京,协办调停。

    他一拱手“赵大人,大恩不言谢。信上的事,我已经看到了,等到过两天,我就给家里写信。新成立的四恒,总号就设在山东。至于京城这里,就改成分号。将来,少不了赵大人多多照应。”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赵冠侯说这话时,不由又想起锦姨娘那白花花的身子,笑意更盛“少东家,东单的东洋落子馆,你听没听人提过?”

    董骏尴尬的一笑“大人说笑了。董某在丧期,哪能去那种地方。”

    “不是,你别误会,我是问你对那知道不知道。因为我今天要在那里见个朋友,想要先了解一二。”

    董骏这才正色道:“那地方很红。都是洋人来了以后,在京里开起来的。与咱们的清吟小班大为不同,可惜她们第一不出条子不应局票,第二,也不留宿国人。到那里去的,既有各国的大使馆人员,再不就是侨民,偶尔有国人,也是官场中人。我们这些商人,她们是不接待的。听说有扶桑浪人做保镖,很是凶恶,也没几个金国人敢去。”

    “铁勒人也去么?”

    “听说是去的。在那里各国人都有,只是铁勒人与东洋人素来不合,听说在那里还打过几次架。现在铁勒的大兵撤回了津门,打架的事倒是少的多了。只是可惜了我们这些金国的女子,被洋人抓到军营里当军纪,里面不少是好人家的女儿。从早到晚,为洋人所污,惨不堪言,大人,若是可以办的话,能否为她们想想办法。听说状元娘子与您有交情,她在瓦德西面前能说话,若是她肯开口,或许这些女子有救。”

    赵冠侯思考片刻“我尽力而为,这种事,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只能尽力去办。赛二姐那里,我去商量一下,至于能否见的到,我也不好说。如果可以救的话,我自然责无旁贷。”

    出了山西会馆,赵冠侯牵着马,见街上来往的行人很少。临近年关,按说是最热闹的时候,可是街道上冷冷清清,并没有多少铺面营业。偶尔见到行人,也是用一件破棉袄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以毡帽挡着脸,低头急行。四九城见面先行礼后说话的规矩已经没了,对面不敢交谈,更不敢多说一个字。只有那些扛着步枪的洋兵走来走去,趾高气扬。

    他一路来到东交民巷,几个入口处依旧摆着路障,附近有洋兵持枪警戒。过去这里是随意出入的,可是现在华人一旦接近立即驱逐,除非你能说一口扶桑话,才能交涉。更多的是泰西人,往来出入,身上穿着皮衣,手拿斯登克的男子,挽着穿着皮裘的贵妇,往来出入,顾盼自雄,一副战胜者的气焰。有些洋妇身上还穿着旗装,不知来源为何。

    看到赵冠侯一身金国官服,不少洋人在远处指点发笑,显然很是看不起。还有人架起相机照相,为其拍照。就在赵冠侯准备离开的当口,一个穿着大衣的男子,忽然快步走出来,边走边摇动着胳膊招呼“赵大人?你一定是赵大人!简森夫人说过,你会给我一个采访。”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势成名(下)() 
这名高大的白人走过来,伸出了手,他的伦敦口音很重,一下就可以辨别出其国籍。有这名洋人带着,赵冠侯也轻松的通过了哨兵的盘查,进入了东交民巷。

    飞虎团攻打的痕迹,现在依旧可以看到,被摧毁的使馆,还没有修复完全。承担苦力的国人,在洋兵的刺刀与皮鞭监督下,不停的忙碌。谁的脚步稍微慢了一些,立刻就会被一记皮鞭抽在身上,将人打的一阵趔趄,或是直接栽倒在地上。

    “我的中国名字叫做罗德礼,是泰晤士报的记者,也是一名作家,专门为名人写传记。我来中国,本来是想为简森夫人写传记的,可是她拒绝了,倒是把你推荐给了我。我在军队里有朋友,他们跟我说了那场仗,可真带劲。同等兵力下,能打败哥萨克骑兵,即便是在泰西,这种胜利也足以值得纪念,并且为你换来几枚闪闪发光的勋章。”

    罗德礼与赵冠侯谈话的地方,乃是一处小咖啡馆,之前的东交民巷游历中不曾见过,大抵是伴随着联军进城而开设的。黑咖啡既苦且涩,咖啡豆的质量也平平,但是在异国,有这种服务显然足以让士兵满意。

    赵冠侯看着罗德礼的名片,又听着他的自我介绍,除了是记者之外,他的主要职业,还是一名作家,专提名人写传记。他笑道:“罗德礼先生,我想向您提醒一下,我现在的年龄,出传记是否为时过早?”

    “不,我可不那么看赵大人。我这次到东方来,主要是为了完成我的作品,我称之为罗德礼的东方冒险之旅。你想想,一个阿尔比昂人深入到东方,如同我进入了非洲的热带雨林。我时刻处于危险之中,随时可能被袭击者抓住,并且砍头。这种文字,很有吸引力。但是,到达贵国之后,我改变主意了。因为怎么说呢,聪明人太多了,想到类似选题的记者有二十几个,如果跟他们竞争出只会在伦敦某些不起眼的小书店的货架上吃灰。这些笨蛋,他们不明白,选题重复,使文字变的毫无意义。”

    “于是你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在东方立场上写故事?”

    “没错,简森夫人一语中的,您果然是一位聪明的官员。我所想的,正是如此,我决定以东方的角度,描述这场战争。你想一下,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立场,为各国读者,揭去东方神秘古国头上的面纱”

    赵冠侯当然不相信,这么一个洋人会真的以中国人的视角描述战争,其无非是以奇取胜,博取眼球而已。这种手段,在后世并不新鲜,他也很容易理解。做这种选题,一定要有一个话题人物,大金的表现实在太糟糕,偌大帝国一触即溃,让无数幻想着描写一场史诗般宏大战争的记者大失所望,赵冠侯在宣化的表现,则成了整体溃烂中,少有的一个亮点。

    在这个亮点下,罗德礼自然而然就找上他,希望两下合作。就赵冠侯而言,也希望找到一个人来帮自己扬名。

    固然在宣化一战中,他得到了太后的嘉奖,但是在国际上并无声望,如果自己可以得到这名罗德礼的揄扬,而在租界出名,接下来的交涉上,也会好做很多。

    事实上,如果不是简森夫人帮助,这个记者最该接触的人,应该是袁慰亭。他更符合一个传统意义上强人的形象,比如剿灭飞虎团,以及坐镇山东,确保了地方的平安。可是自己有这个实际战绩在,罗德礼想要写的话,可写的东西就增加了不少。

    罗德礼向以新闻真实为追求,所写的传记,更是追求真材实料,绝无虚假。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宣化城外,兵力占据优势的金兵,就变成了与铁勒部队势均力敌,甚至是略占下风。武卫后军、左军的溃散部队以及太原勇营,都被剔除出作战部队行列。

    由护路军改编而来的两营步兵,也被其依据真实原则,定义为地方警戒人员,而非战斗部队。后世的历史研究者,以罗德礼的著作作为研究资料时,往往得出一个极为荒谬的结论,大金帝国当时动员了两营衙役,参与了对哥萨克的战争。

    后世军史界的影响,赵冠侯目前还顾不上,他倒是因为罗德礼这种新闻真实的态度,觉得此人具备新闻从业者的素养,可以合作。两人的谈话持续了一个小时出头,一份和约就已经签定。

    赵冠侯成为罗德礼的合作伙伴,雇佣其为自己写传记,至于报酬,则由简森洋行支付。同时在报纸上,为赵冠侯刊登一个版面的访问记录,罗德礼本人,则负责为赵冠侯跑使馆,帮他在各国公使里,先把名声打出去。

    另外,罗德礼也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对于各国的军纪营,进行舆论上的干涉。本来这种机构的存在,属于灰色地带,至少拿到舆论上说,是很难站住脚的。只是这些记者本人也享受过服务,碍于军方势力,对此视若不见。但是罗德礼看在新闻真实,以及货币真实的情分上,决定适当的提出一些文字上的警告,让各国部队重视一下纪律。

    铁勒公使馆内,得知赵冠侯进入东交民巷消息的格尔思,冷笑着“他,就是章少荃找来的替罪羊了。这个人的出现,将为我们的章中堂分担大部分责任,也将成为谈判桌上,我们的一个新障碍。我觉得,应该将障碍排除在谈判之前,”

    一旁侍立的武官参赞道:“阁下,我们的人质还在金国手里,何况杀害谈判人员,是为万国公法所不容,各国公使也不会坐视不理。”

    “是的,你说的很对,不过请你相信我,有章桐在,我们的被俘者,不会有什么危险,大金朝廷经过这一次失败,也不会有杀害俘虏的勇气。至于杀害谈判者,这当然是极为野蛮的行为,我们伟大的铁勒帝国官员,不能做这种事。所以,我决定给李尼维奇通一个消息,剩下的事,就由他们自己决定怎么做。我们只是冷眼旁观,你明白么?”

    赵冠侯与罗德礼的谈话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回到庆王府,翠玉已经换好了一身男装,竟是要和他一起去东洋落子馆。毓卿微笑道:

    “四九城里,爷字号的人物,谁喝花酒不得带两个跟包的。衣服不能就穿一身,像承振,他出门要带四个跟包,衣包里起码五套衣服。吃个饭的时候,衣服也要换几遍。要是兴致来了票戏,行头要自带,戏眼的时候,换常服,这都是体面。你身边缺少这么个体己人,也就翠玉还能行。”

    杨翠玉以前经常和毓卿易钗而行,打扮个男人没什么问题,她又是清楼里头牌出身,迎来送往是拿手好戏,做个跟包只能算是大材小用。她给赵冠侯已经备好了一身上好的衣服,头上的水獭帽,身上玄狐皮袍里外发烧,外面一件卧龙袋缎面马褂,一只古月轩的鼻烟壶,一看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