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帆-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纨绔一下站住,慢慢地转过身来,哭丧着脸,嘴向上撇,眼向下斜,自语道:“惹不起,怎么还躲不起……我爹是李江……”

    杨帆看他那样子,直想发笑,李江这名字也没听过,便挥了挥手,让众纨绔散去。等一帮人走远,杨帆指着脑袋问掌柜:“他是不是这儿有问题?”

    掌柜笑道:“呵呵,的确是不怎么聪明,要不这年纪早在家里读书谋个功名什么的了。此人名叫李唯,混号银枪小霸王,其父在太常寺任职,乃是李彦李公公的哥哥……”

    “呵,终究是有点背景的。”杨帆想道,“不过倒也不像文学作品里的衙内那么张扬,毕竟这些人再有背景,也不会是蔡京高俅这一级别的,到了这一级别,孩子定去谋个官位,即便谋不到官位,最多是个斯文败类,断不会每天去做些坑爹之事。”

    “大人这边请!”杨帆正想着,掌柜继续引路道。

    这次依然是被领到了李师师的闺楼。到的时候,李师师,唐盼兮已等候在那里,依然是娉娉袅袅,绰约多姿,只是唐盼兮那面纱实在有些让人觉得气闷。三人寒暄一番,便进入正题。

    先是李师师、唐盼兮两人分别弹唱了一曲上次杨帆教授的《笑傲江湖》,让杨帆评判。杨帆苦笑,这次两人所唱,已比上次杨帆的清唱要好听得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事是常有的。不过两人却说今晚唐盼兮会以此曲代表醉杏楼参加花魁大赛,务必请杨帆出些主意。杨帆想了一会,让两人在给曲子加了过门,又叫来几个伴唱,做了几个合音,并加了箫、磬、笙、弦子等乐器伴奏。两人练习了一会,效果果然比一个人弹唱要好得多。

    待两人感觉练习得差不多了,杨帆称赞一番后,又教授了一曲《笑红尘》,与《笑傲江湖》的豪迈清逸不同,此曲看似表达出了一种看透人生的豁达,细品来却又多出几分孤独和惆怅。相对于第一次教授《笑傲江湖》之曲时,唐盼兮更为喜欢,对于此曲,倒是李师师更加入心,听了两遍之后,便低头细品,默记旋律。

    待两人撰好曲谱,记下歌词,周盼兮又问道:“这歌曲便如那笑傲江湖一般,歌词中多有感悟,请问大人是否也有来历?”

    “哈哈,正是,却说那令狐冲……”

    故事接上回分解,杨帆娓娓道出东方不败与《葵花宝典》的故事,听得两人又是一阵神往,倒是唐盼兮在听到东方不败用一根绣花针便打得任我行等人落花流水时,不自觉地摸了下别在腰间的飞针,暗付:这世上难道真有《葵花宝典》这样的武功?怎么从不曾听说。

    讲了一会故事,练了一会歌曲之后,天已渐黑下来,李妈妈照例按排了饭。饭间杨帆又问了下今晚那花魁比赛的事情,得知此比赛为多家青楼酒馆组织,醉杏楼今晚算得上是主场。今晚出赛的约有二十余人。但魁首呼声最高的除了唐盼兮之外,还有槜李阁的赵元奴,玉露坊的邹月容,明月楼的胡蝶儿。

    说到几个强手时,唐盼兮禁不住笑道:“今晚还请大人多支援几朵花。”

    杨帆笑道:“支持自然是支持,这花是没法给你当场递上了。”对于这种场合,杨帆作为朝堂大员,自然不能明目张胆的参加,要不明天便会有御史上本弹劾。

    “呵呵,今晚妹妹以面目示人,以妹妹的姿色,再加上杨大人的曲子,今晚的头名非妹妹莫属。”李师师笑道。

    “噢,终于要露出卢山真面目了?哈哈,那得留下来看看。”杨帆调笑道。

    “大人以后多来几趟,盼儿的样貌岂不是随便看。”李师师抿嘴笑道。

    杨帆嘿嘿两声,这种男女之间的调笑他实在不是李师师等人的对手。

第二十三章 花魁() 
用过饭后,天色已黑下来,杨帆来到大厅西面二楼的包间,从这里向下望去,但见大厅内已灯火通明,大厅中前方搭起了一个十米见方的台子,一道雕栏走廊从台子北面直通楼内房间,整个布局有点像后世的T台。大厅内已坐满了人,从样貌穿着上看,应该多为富商、士子和纨绔。二楼临近的包间内,听声音显然也都占满,估计为不便直接露面的在职官员。

    戌时四刻,约是后世的晚上八点左右,大厅内一声鼓响,接着丝竹声起,六个红衣长袖的女子从楼内走出,沿走廊来到台上,摆定姿势之后,便随音乐翩翩起舞。大厅内渐渐静了下了,众人注意力转移到台上的舞蹈之上。

    这支舞蹈持续了不长时间,待六名女子进入房间,便有一名富商打扮的男子来到台上。看样子这名男子乃是组织者之一,上台之后,先向观众道谢、介绍了本次选花魁的规则,然后便宣布表演开始。

    男子退场之后,几个杂役抬了一张几桌和一个矮櫈放在台上。率先登场的是一名身穿粉红色罗衫的女子,瓜子脸,相貌算得上娇好,但略显妖艳。落坐后,将怀抱的古琴放在桌上,玉指轻勾试音,调好琴弦,然后琴声券券而来,声音时而激昂奔腾,时而清幽肃穆,赢得一阵阵叫好之声。

    杨帆感兴趣的是古代这种选秀的形式,对于乐曲的好坏、选手的相貌倒不是很在意。当然,对于唐盼兮他是有几分期待的,一来确实想看看她的相貌,二来自己这个老师也是期盼自己所教的曲子能得到众人的认可。

    接下来的比赛,选手依次登场,大多没能引起杨帆的兴趣,只有那赵元奴的舞蹈,邹月容的清唱留下了些许印象。

    终于,自己期盼的唐盼兮出场,杨帆赶紧向前探了探头,却见她依然穿了一件白色的长衣,腰间用一根淡蓝色丝带扎紧,显出窈窕身段,整个衣着虽然简单,却给人一种清雅的感觉。一头长发用黑色丝带绾出了一个蝶式的发髫,额前的刘海与两侧发丝自然地向后梳去,秀眉如黛,凤目流波。只是,那凤目之下的面纱,不禁让杨帆将头向栏杆上磕了几下——你妹,千呼万唤始出来,你哪怕来尤抱琵琶半遮面也好啊!

    唐盼兮施施然走到桌几前坐下,三个手抱弦子的伴唱女子站在她的身后右侧,三个伴奏的乐师则各拿乐器坐在了她身后左侧。

    凤箫声动,银烛光转,唐盼兮轻抚琴弦,随着伴奏,清逸的歌声,从喉中飘荡而出:“沧海笑……淘淘两岸潮……”

    伴着歌曲节奏,杨帆轻点着头。唐盼兮的演唱要比下午排练时更加成熟。尤其是几种乐器的合奏使歌声更富美感,三个歌女恰到好处的二重伴唱,也让歌曲显得大气许多。

    这样的唱法显然不为人们所熟悉,但歌曲的神髓,却将他们牢牢吸引住。前面选手表演到精彩之处时,叫好声、鼓掌声往往不断,然而唐盼兮歌唱之中,场内始终鸦雀无声,在场之人仿佛生怕出来一点杂音,影响了那优美旋律。直到整首歌曲唱完,伴奏音乐停止之后,掌声才渐次响起,此时甚至还有很多人仍沉浸其中,或低头回味,或呆呆地望着台上。

    这时,伴奏又起,唐盼兮却轻轻起身。一段旋舞之后,众人忽然发现她那面纱不知何时已飘到台下。笑靥微展之后,唐盼兮又轻轻坐下,玉指抚动,歌声再起……

    只是,此次歌唱,众人注意力已不再放在歌曲之上。

    杨帆站起身来,虽然灯光之中,看得不甚清楚,但唐盼兮整体端庄的面庞,如玉的肌肤,配上一身如雪的的纱衣,却无异是一位清丽绝俗的美女。待看到唐盼兮坐下抚琴,杨帆脑中忽然出现电影《倩女幽魂》中聂小倩的形象——远远看去,太像了!

    歌声再止之后,唐盼兮起身施礼,然后便领伴唱乐师向后台房间走去。直到她的身影没入房内。大厅才响起哄然的议论之声。杨帆将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啜了口茶,心道:这魁首怕是已经定了,那歌声暂且不说,青楼花魁比赛毕竟不是后世的中国好声音,百分之九十看的是相貌。唐盼兮这仙姿之中又带妖媚的妆相,自然比那些莺莺燕燕要高出一畴。只是,这样的女子怎会流落青楼?

    下一位选手上台之后,厅内议论之声才渐渐低了下去。接下来的表演也都是传统的清唱、舞蹈,没有给杨帆留下多少印象,倒是那位明月楼的胡蝶儿,明显有着西方血统。此时在宋朝的西方人多为阿拉伯商人,时称大食人,杨帆印象中,他们的冶铁技术此时好象要高出宋朝,而且商业发达,是此时贸易的最好伙伴,杨帆心下想道,抽空倒要去看看这个胡蝶儿,看她能不能给自己介绍几个大食商人认识。

    比赛结束,便有醉杏楼的一众侍女,每人提了一个书有参赛选手名字的花篮,向厅内观众收取花朵,选手的名次,便由所得花朵的多少来决定。结果也基本符合之前众人的预测,唐盼兮得了状元,赵元奴、邹月容分列榜眼、探花,其余各人也按得花多寡排了名次。

    活动结束,约是晚上十点来钟的模样。杨帆让护卫将马车叫到门前候着,待人员走得差不多之后,才下楼出门。见杨帆出来,刘宝麻利地将车赶到门口,杨帆正要登车,却见不远处,几个纨绔正与几个书生模样的人在争吵着什么,为首的纨绔分明就是那个“银枪小霸王”李唯。杨帆摇头想道:“怕又在坑爹了”,便也不再留意,迅速登车,向家驶去。

    第二天早上,杨帆本想睡个懒觉,却被不时传来的鞭炮声扰得不得不起床。今日是乞巧节,想必京城各处热闹非凡。一家人吃过早饭,便要出去游玩,据说每逢节日,皇家的几处园林会对外开放,城内大大小小的景点,也都有各种表演。刚看过花魁大赛的杨帆,对街头的表演已没有多大兴趣,不过那皇家园林倒是要去看看。众人集合时,却见周若英换了一身男装,见到杨帆略带遗憾的目光,周若英便笑道解释道:“免得再让那些登徒子骚扰。”众人听了此语,均感疑惑,鲁智深道:“是哪个不长眼的腌臜泼才冒犯师妹,可曾打断他的狗腿?”

    “哈哈,那倒没有。”杨帆笑道,“不过是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昨日还碰上来,叫做李唯,其父在太常寺为官……”

    杨帆便将此事简略一说,见不是什么大事,众人也就一笑而过。刚要出发,一个仆人来报,说是有人前来拜会大人。杨帆接过名贴一看,来人却是李纲。这位历史课本中的正派人物,在杨帆进入朝堂以来,却谈不上有什么交情,即便杨帆偶有机会与之接触,李纲也不冷不热。杨帆自然知道这是因为自己与童贯、高俅等人走得近的缘故。李纲本来就是正直之臣,对朝政向来敢于直言,他本官至监察御史,但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得罪一众权贵,被罢职改任比部员外郎,此时已迁太常少卿之职。

    这样的正直之臣自然得见,众人也知李纲贤名,均说正事要紧,便不等杨帆,先行出去。杨帆来到后院客厅,便让仆人引李纲前来。

    不一会,仆人领了两人进入客厅,李纲身后却是一个二十几岁的书生。杨帆起身与李纲寒暄一番后,李纲向杨帆介绍道:“此小友乃邓肃邓志宏,太学生,为老夫的忘年之交。”

    邓肃向杨帆行礼之后,三人落坐。李纲言道:“今日我等冒昧来访,却是想向大人澄清一事。”

    “噢?不知何事烦劳大人亲自跑一趟。”杨帆问道。

    李纲看向邓肃,邓肃朝杨帆拱了拱手道:“此事要从前晚说起,那晚我与几位学友在汴河堤上参加诗会,不想中间遇上有人打架,我等望去似是几个泼皮要欺侮良家女子,便想前去理论。不想赶到之时,那几个泼皮却被打倒,为首的那纨绔李唯正朝捕快喊道“他爹是李纲”……也不知跑了的那两人听到没有……这等污人清白之事在下当然不能不管,当场便与李唯理论,他却说是气极喊错了,还说定要找到打他的那人……呵呵……”

    “便在昨天晚上,我又见到那李唯,他却说那晚打他之人乃是大人,在下听闻大人刚来大宋不久,对朝堂大人们的情况也不熟悉,怕引起一些误会,今早便告知了李大人,一块前来澄清此事。”

    杨帆暗笑,自己那句“你爸是李刚”的玩笑话,想不到会引发这样的事,李纲这名字……咋哪儿都有呢!“

    “呵呵,那李唯之父是太常寺的李江,这我是知道的。便是不知道,也不会怀疑到李大人头上。李大人人品、才学、能力朝堂之上有目共睹,家里岂会有李唯那样的不肖子。”杨帆笑道。

    “大人谬赞了!李纲实在不敢当……唉!”李纲叹道。

    “我知李大人对朝政有诸多不满之处,且受了很多难为,不过却不必恢心,用不了几年,天将降大任于李大人,到时定能一展胸中抱负。”杨帆故作神秘道。

    李纲显然没有想到杨帆会说些这样的话,狐疑地道:“大人此话怎讲?”

    “哈哈,李大人所虑无非是内忧与外患……”杨帆接着讲下去。

第二十四章 七夕() 
秋日的天空湛蓝,偶有几朵白云随风飘过,不过临近中午太阳依然毒辣。听到周侗等人游玩归来,李纲、邓肃才告辞离去。原本打算过来解释清楚就离去的李纲却在杨帆府上盘桓了半天,出得门来,刚要上车,却又回头伫立,望着杨府大门,似是仍在思考什么。

    “大人,杨大人所言之事,有些……实在是……匪夷所思……”邓肃言道。

    “是啊,不过杨大人所言详实有据,却也不像是编造,也许他真的来自那大华天国……很多道理,我也不是很明白,得慢慢地想,不过正如杨大人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至江河,所有的事只得一点点得来,不管做多少,总比不做强。”

    “哈哈,学生也对他那科学院很感兴趣,待太学开这一学科之时,倒是要去看看……”

    “唉!终究是小道……”

    两人说了几句,便登车离去。

    此次在众人看来再寻常不过的一次拜会,不过是这个时空的历史长河中溅起的一朵浪花,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意义,甚至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件事。只有在李纲晚年的著作《汴梁广记》中略有提及,他笑称,此次七夕拜会,原本政见相差万里的两人,便如那牛郎织女一般,开始有了相聚之机,之后的志同道合、分道扬镳、求同存异等等诸事,皆始于此时……

    这自是后话暂且不提。

    周侗等人回来之后,吃过饭,鲁智深拿出一副麻将牌,兴冲冲地招呼大家一起去玩。麻将牌在皇宫、大臣家推开之后,如今已普及到京中各大户人家,古人生活节奏较慢,这样的游戏有着很大市场,现下市面上已有麻将牌出售,而且价格不菲。鲁智深买的这副牌,包装精美,做工精致,还附有规则说明。周侗、鲁智深、周若英三人坐好之后,便轮流记下规则,待传到杨帆之手时,杨帆自是不用看的。鲁智深疑惑道:“大人玩过这玩艺?”

    杨帆笑道:“这东西就是我弄出来的,自然玩过。”

    鲁智深听了此言拍腿道:“这玩艺挺贵的,大人何不等段时间,庄子建好之后,咱们自己制作出售。”

    杨帆笑道:“这不过是个玩物,能挣多少钱?庄子建好后还是先生产咱们实验的东西。”

    “嗯,只是那琉璃还是达不到要求。”

    “慢慢来吧,抽空去找几个大食人,看能不能挖几个工匠来。”

    ……

    众人一边说话,一边打牌。临近傍晚时,林冲带了娘子来到这里,众人方才散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