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逍遥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吕逍遥乱三国-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看袁氏一族四世三公在朝堂之上威风的很,可其实袁氏一族虽有威望,可真正掌控在手中的权力却是非常微小。

    可以这麽说。能真正掌控在袁氏一族手中的,也只有袁氏的发源地汝南,才能真真正正的算是控制在袁氏一族的手中。也就因为这个关系,袁氏一族不断的将亲信安插在大汉各州之中,如今经历四世,门生故吏终於遍部在大汉各处。也是时候是袁氏一族该收网的时候了。

    如今袁氏一族手中,最欠缺的那就是手握兵权的人物,这才使的袁逢将希望放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希望袁绍跟袁术能够进入刘宏的眼中,受到刘宏的重用委以重任成为手握兵权的人物。

    如此一来,四百年的大汉江山,也将会落入他们袁氏一族的手中。

    原本袁氏一族也只是普通的世家大族。一开始的时候袁氏一族也是忠心於大汉,可随着时间的过去,长期站居高位的袁家人,心中有个叫做野心的种子也开始发芽茁壮。

    自从袁逢继任袁家家主之後,他便跟弟弟袁隗开始为袁家谋划这一切,眼见计划就快要实现了,可却被吕风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野人给彻底的打乱了。

    从吕风出现之後,袁绍跟袁术不仅没有按照袁逢的计划中那样。在黄巾之乱中立下战功,从而进入刘宏

    的眼里得到刘宏的重用,刘宏不重用袁绍跟袁术也就算了,可刘宏居然对这莫名其妙不知从哪个穷乡野地里跑出来的吕风大是重用,更是将他最宝贝的万年公主下嫁给了吕风。

    对於刘宏如此看重吕风,袁逢跟袁隗不管怎麽想也想不透,但是木已成舟袁逢跟袁隗也不能去改变。更何况他们也没办法去改变刘宏的想法,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安排自己身边的人出现在刘宏的眼前,看看能否得到刘宏的重用。

    如今吕风深得刘宏的重用,袁隗出言相阻无果。那麽袁逢跟袁隗只能把目标转移到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何进身上,对於何进这个屠户出身的大将军,世家大族出身的袁家必然是看不起,可袁逢的计画被打乱了,借着军功谋取握有兵权的实权军职已经不可能了,因此,袁氏一族只能把目标放到何进的身上。

    在袁逢想来,从何进手上获取手握兵权的职位,因该比取的刘宏的信任在从刘宏手中得到职位来的简单,袁逢的猜想确实没错,当何进知道袁绍跟袁术两人想在大将军府谋个差事的时候,何进高兴之下直接安排袁绍跟袁术担任北军校尉之职。

    虽然袁绍跟袁术两人手中只有一万兵马,不过这对於袁家来说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此之後,深受刘宏重用的吕风,虽然被重重封赏了一番,不过封赏的职位却是在袁隗等人看来最荒芜的并洲,而且吕风在与万年公主大婚之後,也走马到并洲去上任,袁逢等人认为吕风对他们的威胁也渐渐降低,毕竟吕风远在并洲,不如身在洛阳近在天子身边的他们。

    吕风到了并洲之後,还弄出了一做城出来,城中居然还建造了一座宫殿,这也让袁隗抓住机会打压吕风,毕竟吕风深得刘宏信任,对於袁氏一族来说绝非一件好事,如今有了机会袁隗自然不能放过,更何况吕风还打乱了他跟哥哥袁逢所准备的一切。

    刘宏对於此事也是派遣赵忠到并洲去责问吕风,可袁逢跟袁隗没料到的是,吕风的反击手段居然如此的激烈甚至可以说是用恐怖来形容。

    吕风居然派人在ㄧ夜之间,把朝中弹劾他的所有官员家中牲畜ㄧ夜之间屠戮殆尽,袁逢跟袁隗从中也看出了吕风对於弹劾他的人的警告意味,从那时开始袁逢跟袁隗才真真正正的开始正视起吕风。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袁逢跟袁隗决定不再去招惹吕风,毕竟吕风有本事让弹劾他的人家中牲畜在ㄧ夜之间死绝,难保下次吕风不会直接将屠刀伸向他们。

    而且从吕风只杀光家中牲畜这一点来看,他们也能从中看出吕风只是在警告他们,让他们不要做得太过分。袁逢跟袁隗想来,吕风远在并洲也不可能在影响到他们,因此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还是不要去招惹吕风。(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lwxs520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发起矫诏() 
随後,袁绍跟袁术两人在何进麾下任职,碰到了张举叛乱自称天子,袁绍跟袁术也跟着何进讨伐张举立下战功,被刘宏看重进入了西园军中任职。

    袁绍跟袁术两人此时也算是手握兵权了,正在此时何进正忙着拉帮结派替刘辩造势,更是暗地里准备招城外诸侯进入洛阳城逼宫,逼迫刘宏立刘辩继位,何进的算盘打的响亮,可最後却是没有实现,反而还把刘宏给逼的吐血身亡。

    何进逼宫将刘宏逼死的事情,也被袁绍跟袁术两人告诉了袁隗跟袁逢,借着此事袁逢决定让袁氏帮助刘辩继位,如此依来袁氏将会成为从龙之臣,虽然上面还有一个何进,不过袁逢想何进得到袁家如此大的帮助,必定不会在事後翻脸,反而会更加仰仗袁家的帮助。

    袁逢想得确实是没错,可袁逢就是对自己的计画太过自信,也太看轻人心的变动,何进在辅佐刘辩上位之後,成为了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何进也没有忘记袁家等世家大族对他的帮助,可是何进就是看不惯张让等宦官,每当何进见到张让等人,都会让何进想起当初自己如何百般恳求张让等人帮助的情景,为了抹去过去那段如同哈巴狗一样讨好张让等宦官的记忆,何进想尽办法想要除掉张让等宦官,此时袁绍也向何进建议招诸侯进宫清君侧,彻底除去张让等宦官,何进这个人头猪脑的家伙觉得袁绍此计甚妙,当下立即拍板定谳,将董卓这一步暗棋给招来洛阳城帮自己清除张让等十常侍。

    不用说,袁绍会在这种时候跟何进提出这样的事情,也是得到袁逢的授意,主要就是让何进跟张让等人打个你死我活,最後再由袁家出来收拾残局,到那个时候袁家就可以独占洛阳,甚至是控制陛下,进而控制整个大汉江山。

    可袁逢没想到的是,张让等人居然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提前引言秀何进入宫把何进给杀了,杀了何进也就算了,张让等人居然还劫持了皇帝跟陈留王等人从皇宫秘到中逃出洛阳城,这下不仅袁家的布署乱了套,就连整个洛阳城都乱成一团了。

    随後,袁绍跟袁术两人带兵寻找皇帝跟陈留王的下落,可谁知最後护送皇帝跟陈留王回洛阳城的路上,却被董卓给劫了去,自那之後董卓便开始把持朝政,甚至是废少帝刘辩另立刘协为帝。

    董卓进入洛阳城之後,袁家不仅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反而处处受制於董卓,在袁绍跟董卓在朝堂知上发生冲突之後,袁隗让袁绍立刻离开洛阳回汝南避难,而袁隗则留在洛阳城想办法帮助袁绍跟袁术。

    也因为如此,董卓忌惮袁家在朝中的威望,才显大度的封给袁绍一个渤海太守ㄧ职。

    渤海太守府

    袁绍坐在主位上,听着他麾下谋士郭图说道:"主公,如今颜良、文丑二位将军已经将新兵训练完毕,主公是时候高举义旗,号召各路诸侯讨伐国贼董卓。"

    "是阿!主公,如今我等已经准备妥当,只要主公登高一呼,想必有许多人响应主公,到时候主公的威望将会大大的堤高。"逢纪边说还不忘拍拍袁绍的马屁。

    "呵呵!既然我军已经准备完毕,那麽子远你便将我们是先准备好的讨董矫诏,发给各地太守,让他们随我军一起起兵讨伐董贼。"袁绍看着一旁的许攸交代道。

    没错,袁绍在来到渤海之後,便与麾下众谋士想到了招及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毕竟若是以他袁绍ㄧ人之力,绝对不可能敌的过董卓麾下四十万西凉大军,也唯有联络各路诸侯,集结诸侯之力他们才有可能战胜董卓。

    而矫诏便是袁绍与众谋士商量出来让他们占据大义的结果,要知道袁绍等人起兵讨伐董卓,若是没有占据大义则会被轮为反贼,如此的话绝对不可能有人愿意前来参加会盟,所以袁绍与众谋士就商议出,打着替少帝刘辩复辟的旗号,起兵讨伐董卓,如此ㄧ来他们便占据了恢复大汉正统的大义。

    刘协虽然是董卓遵从"先帝"的遗旨扶持登上皇位的,可是仍然有许多人支持刘辩,因此只要袁绍打着扶持刘辩的旗号,便有支持刘辩的人会来与袁绍联盟,而另外一个好处便是让袁绍等人有了起兵的藉口。至於袁绍等人起兵之後,董卓会不会因为袁绍等人打出替刘辩复僻的名号,从而将刘辩给杀了,那就不关袁绍等人的事了。

    如果董卓真的因为袁绍等人打着刘辩的旗号讨伐他,而把刘辩杀了,正好给了袁绍等人ㄧ个更好的藉口,那就是袁绍等人要为国除贼,替死去的刘辩报仇杀死董卓这个弑君霸权的逆贼。

    在袁绍分工之中,矫诏这件事情正是许攸提前准备好的,如今时机成熟了,就是让许攸将矫诏发往各地太守、洲牧的时候。

    正当许攸准备起身应下此事时,门外突然跑进来一个将士,对着坐於上首的袁绍说道:"禀主公,曹操於陈留以少帝刘辩的名义广发矫诏,希望各地方太守、洲牧举兵与其共同起事讨伐国贼董卓,替少帝复辟使少帝可继承汉室正统在登大位。"

    袁绍在接过来人呈上来的矫诏後,摇了摇头叹气对众人说道:"没想到,曹孟德居然比我等还要来的快速。"

    许攸起身笑道:"主公无须担忧,孟德虽然发起矫诏招集天下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届时必然需要推选出ㄧ位盟主,只要主公能但任联盟的盟主,到时候主公的声望必然大大提升,讨伐董卓成功之後,主公也将成为讨伐董卓中最大的功臣。"

    "哈哈哈,子远说的是,孟德虽然站了这发诏首功,那麽等到群雄聚会之时,盟主之位我定要拿到手中,来人回覆孟德说我袁绍响应他曹操的号召,起兵讨伐董贼。"

    言罢後,袁绍等人便开始整顿大军,准备前往曹操提出的地点酸枣会盟。

    除了袁绍之外,大汉其他州郡太守、洲牧都收到曹操的矫诏,也有许多人看了矫诏之後分分义愤填膺,尽起大军准备前往酸枣会盟。

    其中自然不是每个人都忠心於大汉,有些想趁机混水摸鱼的人,也起兵前往酸枣会盟,如今董卓的恶行已经是传遍天下,且曹操的矫诏也是打着替少帝复辟的旗号,可以说曹操等人的联盟占据了扶持汉室正统的大义,因此只要是加入讨董联盟的诸侯,名声势必大大提升。

第一百八十五章 恶心人的张飞() 
并州龙城内城议事大厅

    此时,并州ㄧ众高层,都在议事大厅内,而吕风手中拿着的正是曹操派人送来的讨董矫诏。

    吕风边看曹操着人送来的讨董诏书,边笑道:"呵呵,孟德让人送来矫诏,让我们一起去酸枣参加会盟,大家怎麽看?"

    "大哥,还想什麽,曹孟德要讨伐的人是董老哥阿,我们去结盟不就是要跟董老哥为敌吗?"心直口快的张飞率先开口说道。

    董卓因为跟吕风交好得关系,跟吕风麾下众人都相处的还不错,张飞此前更是经常跟董卓及其麾下众武将拼酒,ㄧ来二去张飞对於董卓也是热情得很,现在ㄧ听曹操广发矫诏,集结各路诸侯要讨伐董卓,当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毕竟在张飞的想法里,董卓还是那个个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老大哥,而且张飞也不想跟董卓为敌。

    "大哥,董老哥在洛阳的所作所为确实是有些过分,可我们若是不顾往日的情分,去酸枣会盟跟孟德等诸侯联合讨伐董老哥,在情面上好似也说不过去阿。。。。"重情重义得关羽蹙着眉头说道。

    说起来,关羽跟董卓的交情却是不深,只算是和董卓喝过几次酒,不过大家都知道,关羽此人重情重义,ㄧ但认同了一个人,那麽他就会毫无保留的将他当做好朋友,如今曹操及将选择跟董卓为敌,那麽关羽也是在思考自己该帮哪一边,毕竟不论是董卓还是曹操,两人都可以算是关羽的朋友,关羽觉得不管自己帮助哪一个,都会对不起另一个。因此一对眉毛紧紧的蹙在一起,想着自己到底因该帮助哪一边才好。

    张辽看着二哥关羽眉头紧紧的蹙在一起,苦思冥想着到底该帮董卓好呢?还是该帮曹操好?笑着对关羽说道:"二哥,你就不用多想了,不管是帮助哪一边。还不都是大哥说了算,如今大哥都不为此事烦恼了,二哥你还有什麽好纠结的。"

    对阿,大哥都不烦恼了,我还烦恼个什麽劲阿,想必大哥心中早有定夺。想明白之後,关羽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吕风,希望大哥能告诉他们到底是要帮助董卓抵抗诸侯联军还是前往酸枣与曹操会盟。

    "还是六弟知我阿!!"吕风笑着说道。言罢後,吕风从须弥戒指中,拿出了一卷黄色的绸布,对着众人说道:"大家先看看这个东西。看完之后你们便知道我们该帮哪边了。"

    "哦!!这是什麽东西,居然能从中知晓我们该帮哪边?"关羽看着吕风手中传下来的黄色绸布,只见每个看过黄色绸布的人,先是一脸惊诧的样子,随後却是ㄧ脸难以抑制的兴奋之色。

    当那黄色绸布传到关羽手中的时候,关羽定睛一看那黄色绸布内写着的内容,乍看之下关羽也是一脸惊

    诧。当看到最後的时候,关羽也和之前看过这卷黄色绸布的人一样,一脸难以抑制的兴奋之色。

    待黄色绸布在议事厅里面传阅过一遍之後,每个看过黄色绸布的人都是一脸兴奋的样子。

    吕风给众人看得这卷黄色绸布,乃是刘宏给他的那卷坑爹的圣旨,众人看过那卷坑爹的圣旨後,会面带兴奋之色的原因,就在於圣旨得末段,让吕风可以替代刘协继位称帝的这ㄧ段话。

    在场得众人,都期盼着有一天自家得主公能够称帝。一统整个大汉,而且在场每个人的心里,主公称帝这件事,在他们看来主要还是在於主公愿不愿意去做,若事主公想要现在横扫中原。依照并洲现在积蓄的力量,虽然有些困难,不过却也不是不无可能。

    只是在场众人都知道,自家主公对於一统天下、登基称帝,却是没有太大的野心,郭嘉等谋士对於主公如此也是没有办法,而且随着郭嘉等人修练精进,心态也跟着开始变化,现在郭嘉等人也不急着催促主公挥军一统天下,毕竟对他们来说,越是修练下去寿命就越长,在如此长的寿命之中,一切都接有可能发生,或许哪天主公想通了,便会带领着并洲大军挥师中原,完成一统天下成就不世霸业。

    如今群雄逐鹿之势以成,就算到最後有人一统中原,也极有可能是为主公做嫁衣,只要主公一出,不论是什麽人都只有投降的余地,想反抗那是绝对没有机会。

    而现在居然有这卷先帝御赐的封王让贤圣旨,也就是说主公随时可以称帝,也可以不需要在听从任何人的吩咐,有了这卷封王让贤圣旨存在,就算主公自立为王也是名正言顺,更不用说是称帝了。

    "大哥,我们是遵从圣旨上的意思辅佐刘协当皇帝呢?还是大哥你想要自立为王呢?"张飞看过封王让贤圣旨之后,还是不明白大哥的想法,当众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皇权现在在张飞看来,不过只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