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说的没错,他使用原型机枪多年,知道12。7MM的机枪弹在500米的距离上才堪堪能击穿15MM的钢板。
所以,如果像秦天所说的那样,在后车厢上加装钢板并使用倒着走的战术……那么敌人打来的机枪子弹基本会被无视,除非很偶然的击中轮胎或是直接命中射手。
反之,由于敌人皮卡车正对着自己,所以其弱点完全暴露在己方机枪枪口下。比如安装在皮卡车头的发动机,以及一击即穿的挡风玻璃及其后的司机、机枪射手等等。
“敌人甚至毫无还手之力!”上尉说:“不管有多少辆汽车跟在我们后面,我们都能一辆接着一辆的将其击毁!”
“这只是对射程的利用!”秦天说着就继续在地上画着:“轻便方面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一些了,比如利用小山丘,另外还可以利用草丛、森林、石头堆等等,我们可以在离开敌人视线时迅速在这些地方抬下机枪完成隐蔽布署,而汽车则继续行驶,当敌人从后方追上来的时候……”
“他们就进入我们的伏击圈!”上尉回答。
“是的!”秦天说:“这时就是近距离对敌人杀伤,我相信你的士兵可以将目标击毙吧!”
“当然!”上尉回答:“那时的距离可能只有一、两百米甚至几十米,除非他们往天上射击,否则敌人会在第一时间被打烂!”
秦天只是笑了笑没回答。
事实上,上尉给秦天的这些兵,如果不经过训练就这样派上战场的话,还真有可能将子弹往天上打。
第61章 荣誉感()
秦天的战术马上就实施下去。
上尉对二十辆皮卡进行了改装……在后部安装了一块半人高的15MM厚钢板,这高度正好可以为射手等提供掩护又不至于遮挡了高射机枪的射向。
同时高射机枪也不再是装在车头部而是在后车厢中部,这样一来调转枪口朝后射击就更方便。
缺点就是机枪自身及枪架的重量太轻,皮卡行驶的过程中车身颠箥会使枪身不稳甚至可能整个被掀到车下。
不过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在皮卡后车厢里焊上几个简易的可装拆的卡座也就可以了。
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士兵的训练,各种奇葩问题层出不穷,进行车载训练时打得兴起的士兵甚至将枪口转向了前方的驾驶室……“嘭嘭”几发子弹穿透皮卡的薄皮将挡风玻璃击穿。
幸运的是司机被吓得猛踩刹车,由于惯性的作用射手整个人摔倒在地上没能继续射击,否则整车人只怕都要完蛋了。
迅速下车掩蔽布署的时候,一群人手忙脚乱的在路边架好机枪并做好伪装,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子弹忘记拿下车……秦天不由一脸懵逼。
又或者就是重新上车时因为上错车自己人互相争执不休,甚至还发展到要打上一架……不就是上错车吗?换一辆车又没损失什么,如果在战场上因为这事起内讧,就等着敌人来收拾吧!
后来秦天才知道,之所以会发生这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德维尔的这支部队里有不同部落的人。
非洲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部落内部比较宽容比较和善。因为就像之前说的,部落内部对他们来说就是“亲戚”,而部落之外的人就是潜在的对手或干脆就是有恩怨的敌人。
这一点与二战时期英国、意大利的殖民统治有关系……殖民者为了更好的统治这片土地有意助长这种部落割据的氛围。
其目的很简单,非洲人为自己部落与其它部落争来斗去,才无法形成一股统一的力量将殖民者赶出去。
因此,那时组建军队甚至党派往往都以部落为单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部落后来倒是团结过一次,不过不是对外来殖民者而是对索马里前总统巴雷……
巴雷于1969年至1990年间任索马里总统。
应该说军人出身的巴雷还是相当有魄力的,他在担任总统期间就充分认识到了索马里各部落死守着自己的武装和势力无法团结成一股力量的危害,于是希望能消除派别斗争促进经济发展。
这有点像“削藩”,其本身没什么错,问题就是巴雷过于直接、粗暴而触动了部落首领的利益,导致索马里部落联合起来推翻了巴雷的统治。
这其中美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理由都懂的:推翻独裁统治,推进民主化。
事实证明这不是个好的选择,因为巴雷倒台后各部落又成为一盘散沙互相间争来斗去,其结果就是使索马里进入了混乱、无序的战乱时代。
虽然秦天对这支部队不是很满意,但德维尔却并非如此,他们在参观这支机枪部队的训练之后就频频点头。
“很好!”德维尔说:“速度快、动作标准,我几乎不敢相信他们中许多人是没有战斗经验的士兵!”
听到这话秦天不由汗了下,这种程度对于非洲军队来说或许可以用“不错”来形容,但与秦天的标准就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就像在吉拉基地的训练……
吉拉基地同样也需要更多的士兵防御,于是也组织起了一支一百人的队伍。
这支部队主要是由本负责训练,不过训练科目却是由秦天和本讨论后定下的。
“其它的我不干涉!”秦天说:“但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队列和内务训练!”
“秦!”本反对道:“队列和内务不过是个形势,这些在战斗中起不到什么作用!敌人不会因为我们走的队列整齐就被吓走或是被子叠得漂亮就投降!”
“不,本!”秦天说:“队列和内务是整给自己看的,而不是敌人!”
“给自己?”
“是的!”秦天解释道:“如果其它人,比如‘S’部队在内务和队列方向没有严格要求可以理解,但是非洲士兵……他们散漫、随性、各自为战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你打算有什么方式改变他们这些习惯?打骂?或是训斥惩罚?”
本不由愣住了,因为除了这些之外的确没有很好的办法。
“队列和内务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秦天说:“这会让他们意识到随时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要注意战友是否跟上,自己是否走太快,脚步是否与战友一致等等……这样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就会感受到自己是部队的一个份子而不是单独一个人!”
本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欧洲人不太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这或许是文化的差异,又或许是欧美军队注重协同的同时兼顾士兵的个性。这与华夏的练兵方式各有所长,说不出谁好谁坏。
但秦天却很清楚,在非洲这地方,针对这些文化水平低、散漫且基本没有协同意识的兵源,华夏的练兵方式肯定更适用。
于是,在吉拉基地就出现了怪异的一幕:烈日的操场下,每天都有一队身着迷彩服背着步枪的坡科特部落族人在来来回回的走着正步,一遍又一遍,时不时的教官还会纠正下他们的姿势。
更重要的还是……秦天还让酋长给他们灌输着一种思想,事实上不仅仅只是对部队,而是对整个基地都进行宣传教育:这支部队所做的,就是在保卫基地也就是保卫部落所有人的安全,它是很光荣的使命。
这并不难做到,因为事实就是这样,部落在这里获得了更好的生活当然也需要武装力量保护自己。
于是很自然的,这支部队就得到部落的尊重,接着一种荣誉感和使命感就在这些士兵心里成形了。
第62章 装备()
非洲沙漠公路,两辆皮卡一前一后的护着一辆装着集装箱的大货车开往吉拉基地。
路上碰到几辆武装的皮卡,但他们全都对这支贴有“幽灵”标志的车队避而远之……自从“巴萨克”一战以及仅凭几十人就全歼了数倍兵力的民兵之后,“幽灵”就名声大振,这同时也使安格斯负责的安保公司生意兴隆。
安保公司就是这样,它最需要的是战斗力,当别人知道你有能力灭掉整支民兵的战斗力而且还能继续在基斯马尤横冲直撞的时候,就知道你的势力非同小可。
于是你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也会有许多外资或是土豪愿意将安全交到你手里。
这也是路上武装份子明知道这集装箱里有好货但却不敢动手的原因之一。
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秦天和贝特朗就在车上。
秦天甚至在第一时间就能从那些人脸上微妙的变化分辩出他们是否有敌意,或者是在犹豫……所以,如果他们下定决心打算动手的话,秦天的枪就会先一步朝他们射出子弹。
这使车队无惊无险的驶进了吉拉基地,一群小孩奔跑欢呼着围了上来。
他们倒不是上来抢糖的,基地不允许这么做,原因是秦天不希望给孩子们从小就带来一种乞讨、伸手的习惯。
这些孩子只是见秦天来了,然后抢着来看看大人们经常讨论的这个人,有些人还学着士兵的样子向秦天挺身敬礼……真是耳孺目染,基地的军事化使这些孩子早早就习惯了这一切。
这是索马里的现实,秦天无力改变这些。
“嗨!”杰西卡隔着十几米冲着秦天打招呼,她在这里已经拥有了一个属于她的医务所。
“你好,杰西卡!”秦天回应道:“一切还好吗?”
“当然!”杰西卡回答,一边忙着手里的东西一边朝集装箱望了望,问:“今天带来的是什么?粮食吗?”
“不!”秦天回答:“是一些……装备!”
杰西卡点了点头表示了解,然后就不再多问什么了。
不过其实杰西卡并不了解,这一集装箱的装备是秦天从国外进口给“S”部队使用的。
秦天认为“S”部队应该要有些更好用的装备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还是AK47
当集装箱拉进“S”部队的专属军营并在士兵们面前打开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因为里头装满了崭新的武器装备,还有一箱箱弹药。
“这都是给我们的吗,头?”本问。
“当然!”秦天回答:“这只是第一批,后续还会不断有装备补充!”
“酷!”本回答。
贝特朗兴奋的朝他们挥手道:“来吧,小伙子们,还等什么?”
士兵们“轰”的一声就涌了上去挑选自己的装备。
手枪、突击步枪、狙击枪、霰弹枪、防弹衣等应有尽有,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为什么偏爱美式装备就不用多说了,至少现阶段美军是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他们的装备在实战中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就意味着他们装备的火力配置是最科学、合理的。
“嘿,阿奇尔!”秦天从装备中挑出一个箱子递到阿奇尔面前:“这是给你的!”
阿奇尔打开一看,眼睛不由亮了起来:“狙击枪……这是给我的?”
“当然!”
本在旁吹了声口哨:“M110,这玩意得上万美元吧!”
“一万两千美元!”贝特朗一边从集装箱里拿出另一把狙击枪一边回答:“比一挺高射机枪还贵!”
这价格让士兵们纷纷咂舌。
“了解它!”秦天拍着阿奇尔的肩膀说道:“跟比利学会使用它,明白吗?”
“是,长官!”阿奇尔挺身回答。
比利是“S”部队的狙击手,美国人,虽然以前没当过兵但却是射击俱乐部的教练,让他来教阿奇尔正合适。
“本!”秦天给本一把重型MK17,问:“知道怎么用吧!”
“当然,头!”本接过步枪后掂了掂,好奇的问了声:“你怎么知道我喜欢用这样的大家伙!”
“因为你总是带着大家伙!”秦天这话另有所指。
士兵们“哄”的一声笑了起来,他们听出了秦天这话的意思。
装备分发下去后,“S”部队就像点样子了:配着微型步话机的头盔,夜视仪,防弹背心,还有统一的制式步枪……站成一排时还真有一支特种部队威风凛凛的样子。
“听着!”秦天在他们面前说道:“这些装备不是用来好看的,或是给你们在坡科特族人面前耍威风的,他们是用来作战的,明白吗?”
“明白,长官!”士兵们不约而同的回答道。
“在此之前我或许无法将你们淘汰!”秦天接着说道:“因为‘幽灵’只有这么多人,没人比你们更优秀。但是现在……坡科特士兵有一大堆人正削尖脑袋准备替代你们,只要他们比你们优秀,任何一个,都会将你们换下去,明白吗?”
“明白,长官!”
“最后!”秦天说:“熟悉你们的装备,抓紧时间训练……因为真正的战斗,来得会比你们想像的还要快!”
“是,长官!”
这就是秦天训练“S”部队的方法,他并不打算手把手的教他们怎么使用武器或是怎么协同,这些本都可以胜任。
秦天要做的,就是从大的方向上给他们压力。
这压力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淘汰制。
坡科特族有很多兵源……虽然目前还没有,但是秦天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的,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吉拉基地的安全、稳定和富裕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居住,于是部队也会随之壮大。
接着,千中选一甚至万里挑一,总会挑出几个素质好的士兵加入“S”部队。
另一方面,就是时不时的让“S”部队进入真实的战场锻炼。
至于怎样才能进入真实的战场……那太简单了,“幽灵”那会接到一个又一个雇佣任务,对安保公司来说有困难的,就是“S”部队表现的时候。
第63章 埋伏()
让秦天意外的是,第一场战斗不是“S”部队而是德维尔。
这天,秦天正在阿尔特朗与布里斯博士讨论着迫击炮生产线的改进……买来的这几条生产线中就属迫击炮生产线的改进困难最大,原因是它只有一条,而且原则上讲82MM迫击炮还不属于轻武器的范畴,所以布里斯博士及技术人员必须将图纸里的每一个内容吃透。
不过这对秦天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炮管加长一点,再对炮弹尾翼稍做改动就增加了射程,让布里斯博士一次又一次瞠目结舌。
这时一名佣兵就向秦天报告道:“头,德维尔少校的电话!”
走进通讯室,秦天接起电话表明了身份,电话那头马上就传来了德维尔焦急的叫道:“秦,马上到军营来一趟,有情况!”
秦天知道“有情况”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将会有战斗发生,秦天做为一名教官当然要在现场指导一下。
但很快秦天就知道德维尔让他去不仅仅只是“指导”。
“情况是这样的!”德维尔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锡利克武装占领了希帕尔村,兵力大慨一个连一百余人……我们必须将它夺回来!”
“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秦天问:“你们有一千多人!”
虽然德维尔武装的战斗力让人不敢恭维,但其它武装的战斗力也好不到哪去。
“问题在于我们还要防守基斯马尤!”上尉解释道:“一旦我们全军出动,基斯马尤就有可能被其它武装乘虚而入!”
秦天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这是防守一方的劣势……占领某个城市虽然有诸多好处,比如税收、兵源、食物等,但同时问题也会被绑住双脚。就像现在这样,反对派攻击城外邻近的村庄德维尔也无法全面应战。
“该是新型机枪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德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