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还我甄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还我甄姬-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本曹操将曹丕封为世子,也是征得了手下重臣的首肯,名正而言顺。如今曹丕身陷敌营,生死未卜。可甄姬脱逃了,而曹丕却一直不回来。让原本尘埃落定的世子之争,一下子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曹植一系的人马蠢蠢欲动,几次三番在曹操耳朵跟前唠叨。而曹操的身体每况愈下,这个问题确实要提上议程了。

    人就是这样,如果一帆风顺,壮志不已,那么人也会年轻起来,要是碰壁不前,那么身体也渐渐差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确实没错,然而美好的前景一夜之间崩塌了,任谁也支撑不起来。

    一时恍惚,就到了晚上,又有使者来报,袁熙送了一封信过来。

    曹操记得这是袁熙给自己写的第三封信,第一封,攻打南皮前,劝自己投降,当时一笑了之,结果自己差点被高顺的偷营袭击得手,仓皇逃窜。第二封,是败退到平原之后,准备再度图谋南皮,结果袁熙提出要以镇守幽州的条件,换取和平。还是一笑了之,结果就在渔阳,一溃千里。

    如今这第三封信,曹操再也不敢等闲视之,然而拆开一看,差点吐出一口老血。信中提到,想要用曹丕换取一座邺城。

    如果自己用邺城交换自己的儿子,那如何向为了攻城死伤的将士交代,如果不交换,则继承人的问题,又会引起各方争论。自己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的争斗,明里暗里冲突将会加剧。

    袁熙的这封信,简直就是火上浇油,给曹操出了一个难题。

    这一夜,曹操麾下谋臣云集。三日后,夏侯惇、曹仁等人入邺城商讨重要事情。过了十日,曹操正式确立曹植为世子。这一消息一出,便是要将曹丕当做弃子,向劫持人质的袁熙一方强硬表态了。

    然后,当月,曹丕释放归来。世子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激化。至于袁熙为何放曹丕归来,实在有太多的意味在里面了。而曹丕回归之后,曹丕和曹植之间的矛盾也彻底公开化了。

    铜雀台是在古时候的宫阙基础上兴建的群楼,曹操所居住的是最高的铜雀台主楼,三楼之上,一扇窗户被寒风吹得砰砰直响,忽然啪的一声,窗户被吹开,撞在了墙壁上,寒风直往里灌。

    被头疼弄得心烦意乱的曹操顿时怒吼起来,小内侍官连忙跑过来去关窗。然而曹操的规矩,寝室之内不得任何人进去,他一怒之下,拔剑长吟。小内侍官便被斩于剑下,血铺满一地。

    杀了一人,曹操烦躁的心顿时静了下来,颇有种穷途末路的冰冷。他叫人来将地上处理干净,随后屋内血腥气重,于是披了件衣裳,漫步而出。

    外面狂风乱舞,吹在屋檐楼阁细小的缝隙内,便发出嘘嘘的声响。天上暗无月色,只有各个楼宇之内,有星星点点的亮光闪动。

    他在左右护卫之下,刚刚出了楼,但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姓韩的一位医官背着药箱随后而来,劝说道:“大人不宜吹风,还请速速回屋。”

    曹操看了看这位兢兢业业的大夫,问道:“那个华佗现在还在狱中吗?”

    韩大夫道:“早已被大人赐死了。”

    曹操这才想起来,倒是一时忘了,至于为什么当时要处死一位民间神医,这时也一并想起来了。

    “华佗真是神医吗?”曹操随口问了一句。

    韩大夫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位曹丞相说话虚虚实实,叫人猜不透。自己如果说华佗是神医,那把华佗处死的曹操岂不是背上了罪过。如果说华佗欺世盗名,那当时为什么还有人引荐了华佗。

    韩大夫还在考虑中,曹操又道:“是不是神医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已经死了。”

    这倒是一个很好的答复,韩大夫不无感慨。这位华佗有没有真材实料,他自然很清楚。据说对方还有一本青囊书流传下来,对于医者而言,此乃圣书了。

    曹操这时喃喃道:“这个华佗是个妖孽。奉孝临终之前说的两个字,他是怎么猜中的呢?这样的妖孽,不能留着……”

    这,才是华佗招致杀身之祸的缘由。

    是夜,邺城传出消息,曹操去世。

第301章 逼近() 
当曹操身死的消息传来,还在壶关坐镇的袁熙也彻底惊呆了。【。aiyoushenm】按照历史估计,曹操还有十几年的寿命。历史上,南征荆州,接着平定西凉,和刘备争夺关中,最后樊城攻防战,关羽水淹七军之后被杀,接着曹操才去世。如今刚刚200年出头,曹操就死了,自己这个位面的历史偏得离谱了。他哪里能想到,壮志未酬,年纪又拖不起,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致命。

    “没有曹操的情况下的怎么办,这个问题有没有讨论过?”他问田丰。

    “没有。”

    袁熙道:“想不到我放曹丕回去,倒是一个胜负手了。”

    他也是前一个月才知道甄姬已脱离邺城的消息,在并州,消息总是很闭塞,传信的人要从邺城去易京然后抵达幽州后再转到晋阳,而他那时候正在平定长子至怀县一带的曹军,于是滞后了一段时间。

    得知甄姬已经安全,留着曹丕似乎已经没了什么用,于是在郭女王言辞恳切的书信下,他便派人将曹丕送了回去。

    “无心插柳柳成荫啊。”田丰也感叹起来,运道来了挡也挡不住。

    当然,送曹丕回去,袁熙也没安什么好心,只是想将曹氏兄弟世子之争矛盾推向最高,然后让曹操自己头疼去。结果曹操一死,这个矛盾立刻激化了。

    如果曹操去世时,曹丕还在自己手里,那么这个人质的价值就归零了。曹植继位的话,曹丕的死活,就没有人关心了。而现在,曹丕回到许都养病,而曹植留在邺城压阵,曹得仓促,生前虽然将曹植立为世子,但此一时彼一时,曹丕和曹植两个阵营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袁熙对田丰道:“我们得帮帮曹丕啊,好歹也是我们送回去的。”

    于是,这一年的二月,距离曹操败退渔阳整整一年多,袁熙率着大军从大山中杀出,直奔邺城。

    曹植本就是世子,曹操去世时,曹丕又远在许都,形势便复杂起来。夹在两兄弟之间还有真正的皇帝汉帝,虽然快要被遗忘了,但曹操没有如历史上封魏王,他的手下其实都是汉臣,食汉室的俸禄,曹植抑或曹丕,谁要继位曹操生前的爵位官职,都得请到汉帝的圣旨。汉帝是傀儡没错,但人家毕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这时候汉帝还在许都,和曹丕在一起,于是袁熙这一围城,将正要准备出发去许都的曹植给挡住了。而那一边,曹丕的人早就动起来了。

    袁熙围而不打,就拦在邺城以南,补给靠抢,这时候经过一系列整顿,袁熙已经吸收消化了黑山军的兵力,又将河内收入囊中,反而在这一带有了兵力优势。

    过了半个月,消息传来,曹丕被汉帝封为丞相,接着加封魏王,成了曹氏阵营名义上的主公。不过他这么强行封王,也使得天下哗然。曹操灵柩还停在邺城,丧事办了一半,等着将曹操运回河南谯县。而那边曹丕已经在大肆庆祝封王,这等吃相,令天下士人齿寒。

    不过这也怪不得曹丕,如果等尘埃落定,这个位置哪里能轮得到他。

    但如此一来,驻守南皮的曹仁,驻守司隶的夏侯惇,和驻守长安的夏侯渊,宛城的曹洪等这些曹军支柱,就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到底听谁的号令呢?

    这时候远在幽州的袁军率先而动,沉寂了一整年的幽州百姓军一下子集结了两万人,在张郃率领下兵抵南皮城下。曹仁丢下南皮,直接退往平原。昔日攻打了整整三个月,死伤无数换下来的南皮城,如今易手。

    但袁军打下南皮城以后,却也不停步,直接又继续南下。曹仁率着军队直接弃了平原,直奔邺城来解围。

    袁熙的大军在邺城和黎阳之间驻扎,化整为零。他本人坐镇邺城城下,仰望着邺城城头。昔日自己的家,就在城中。

    “报告,夏侯惇率洛阳守军渡过孟津,已近怀县。”

    “报告,徐晃率濮阳军北上,已近甘陵。”

    “报告,曹仁大军已至馆陶,兵逼邺城。”

    袁熙哈哈一笑,道:“来的人够多的啊。”

    一旁的田丰道:“曹兵人多,二公子不可大意啊。”

    袁熙道:“看上去多,但没了主心骨,乱成了一团。夏侯惇的人,自有张白骑去牵制。徐晃的部队也不成气候,只有曹仁这一支算是有威胁。”

    田丰道:“曹仁当世名将了。”

    袁熙道:“若是曹仁守城,自然是万夫不当,不过如今我以逸待劳,在平原上决一胜负,那他就是舍长就短,我们也有机可趁了。”

    围点打援,说起来倒也普通,然而数支大军如同巨龙一般聚集奔腾,使得整个中原大地迅速热闹了起来。

    大军将至,地上飞尘扬天。曹仁目光疲弱,看着远处地平线。一路而来,倒似被人撵着走一般,从易京到南皮,从南皮到平原。如今平原也丢了。换做是曹操还在,这么快连丢三城,可要被问斩的。但这时候曹仁也不管不顾了,曹魏的根基不稳,尘沙俱下,得他这曹氏的支柱来撑起了。

    曹仁下马查看周围地形,此处距离邺城已不足五十里,若是对方有意来阻截,这时也该布下阵势了。

    身边谋士陈矫赶上前来,对曹仁道:“将军,如今我军跋涉而来,士卒疲惫,且连连失战,士气不高。如此局面,实在不利于我军。这邺城,去不得啊。”

    曹仁与这位谋士也相处时多,这时候听闻了这谏言,不免有些感慨,道:“依照兵法,自然不该强行军。只不过,此时危急,不得不出此下策了。”

    陈矫道:“我看邺城还是能守一守的。”

    曹仁道:“此处关键是人心啊。”

    陈矫一呆,便不再言语。他又何尝不知道,邺城被围了将近一月,始终没能解围,而许都曹丕登位,人心思变,若是曹仁不来坐镇,这个局面就无法化解了。曹军援兵一拨拨投入其中,被袁熙剿灭,等到此战过去,整个河南基本没有还手的余地。局面会比官渡之战前更差。

    轰隆隆……前方突然起了大片尘土。

    来了。

    曹仁拔出长剑,向身后的将士大声喊道:“前进,胜败在此一举了。”

    而同一刻,邺城城下,曹植派出杨修和袁熙接触,双方会于百姓军的营帐之中。

    袁熙笑着对杨修道:“只要让出邺城,我就放你家三公子和曹操的灵柩渡河南下。”

    杨修道:“我怎么相信你?”

    袁熙道:“等曹仁一败,你别无选择。”

第302章 重返邺城(大结局)() 
虽然袁熙参照现代军事制度改编了百姓军,又吸收改造了黑山军,削弱了决策的将领自由度,增加了容错性,然而上了战场,花巧的战术不起作用,靠的都是士卒的勇气。

    千军奔腾,万马齐喑,早春的阴冷天气中,邺城东面的开阔地面上,上演着决定性的一战。

    曹仁稳稳地站在部队最后方,看着前面激烈战况,心中复杂。自己丢了平原,如果此战不胜,将没有回转的余地。

    陈矫也站在一旁观看着局势,一面的严肃。脸上的两撇胡须,被他紧张地拔下了好几根。

    “你说,袁熙从哪儿弄来这么多善战之卒?要知道,三年之前,他可是一穷二白,被我们追着跑。难道这部队也能无中生有?”

    陈矫听到曹仁自言自语,于是道:“听说他火并了黑山军。”

    曹仁叹了口气,道:“若是黑山军,连十个我都不怕。就那些乌合之众,要不是躲在山里,早就让人剿灭了。”

    陈矫一惊,道:“将军的意思是?”

    曹仁道:“恐怕我们从一早就看轻了这人啊。你还记得当年在阳翟一带,就是他率着五百骑兵轻军突进,最后被我和元让给击退。在那时候,这支骑兵的战斗力就非同小可了。”

    陈矫是官渡以后才加入曹仁军的,这件事他并不清楚,但也听说过。

    曹仁道:“官渡大战的士卒,数以万计,然而他这五百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是后来袁氏颓败,这点印象也就湮没了,直到孟德在渔阳打败,这才重新回想起来。”

    陈矫道:“莫非他是有计划地往渔阳退,又是有计划地深入并州?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

    曹仁道:“很难想象。但恐怕确实如此了。”

    他看到前方杀得人仰马翻,手下爱将牛金举着双锤,一拨几十个人被对方几百人围住,正在奋力拼杀。到了这个程度,大家的阵型都乱掉了,一拨人抓住一拨人就是一顿猛打,毫无章法可言了。然而,还是看得出,百姓军在气势上更足,这就是以逸待劳的好处。

    曹仁突然抓起长矛,翻身上马,对陈矫道:“若是败了,将部队引至甘陵,交给徐公明。”

    陈矫伸手,刚想阻止自己这位老搭档亲自上阵,曹仁早就一骑当先,冲了出去。

    终于尘埃落下,到了傍晚,一轮巨大的落日出现在邺城的城头,白天的战场上稀稀拉拉来了批人,开始打扫。一个头盔被捡起,然后被人送到了袁熙帐中。

    袁熙拿到头盔,上面沾满的血迹已经干涸,和尘土混在了一起。他翻过来看了看,然后交给了对面的杨修,道:“我若有曹仁这样能镇守一方的将帅,绝不会轻易让他犯这种险。与其侥幸等着别人来救,不如自己杀出去来得痛快。曹子孝,天下猛将,你们将他的遗体一同带回谯县吧。”

    杨修脸色已然惨白,站起身来,终究没有说一句话,蹒跚而去。

    次日,曹植穿着孝服,扶着曹操的灵柩而出。一队曹兵人人披麻戴孝,耷拉着头没精打采,就这么拖着脚步,在袁熙百姓军的注视之下,逶迤南去。留下了邺城这座曾经象征着曹魏达到顶点的城池。

    百姓军入城,袁熙又回到了昔日的“家”。这一刻他感慨良多,曾经为了活下去而奋斗的他,如今又回到了原点。而身边,从一无所有,甚至被父兄压迫的局面,到现在有了千军万马,得到了问鼎天下的入场券。形势甚至比官渡之战前还要好,曹操打败了袁绍,打败了袁谭,打败了袁尚,打败了河北的大小豪族,破而后立,有了如今的光景。在这一片废墟上,他大有可为。

    回到了袁府,昔日满堂盈客的豪宅,如今变得破败不堪,欢声笑语不再,换做了鸦雀嘲哳。倒是城北的铜雀台,如今却楼阁林立。

    他摸着袁府的屏壁上的图案,手上全沾满了灰尘。袁尚不知道何时也凑了上来,道:“二哥,如今我们拿回了邺城,正该势如破竹,一举南下,你给我一支兵马,我一定完成当初父亲没有完成的愿望。”

    袁熙抬头看了他一眼,袁尚马上吓得不敢发声了。

    袁熙叹了口气。随着他重振了袁氏的声威,他自己也是越来越有威仪,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连袁尚都要感到害怕。难道这就是成功的代价么?以后自己也要称孤道寡了。

    出了袁府,一个丽人迎面而来,看得他护卫在旁的赵云眼睛都直了。

    貂蝉,城陷时留在了城内,躲在烟花巷子里传递情报,和高勉一起营救出了甄姬。如今一身朴素的衣裳却难掩她脸上的艳色。

    “义兄,终于等到你回来了。”貂蝉如同好友一般打着招呼,一脸平静。

    袁熙道:“你辛苦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