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7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哈,我一个人上黄泉路还有成百上千人陪着,我觉得不孤单了,哈哈!”

    文武百官这才想起来赵佖派人抓了他们的家眷,即便那些自认为家中护院武艺高强的,眼下也不敢说他的家人就没有被赵佖的人控制,更何况那些普通的官宦之家?

    一想到那些死士可是连命都不要的亡命之徒,他们便为自己的家人捏着一把汗。

    一个上了年纪的官员忽然哭丧着脸冲着赵煦跪拜了下去,嘴里乞求着,“求求陛下解救老臣的家人。”

    接着又有不少人跪了下去,也是求赵煦能想办法救他们的家人。

    赵煦明白大家这是想让他放赵佖走了,可是他心里恨赵佖谋反,心理这一关就过不去。

    而且他现在十分认同杨怀仁对赵佖的看法,如果不除掉赵佖,将来大壮的皇位就永远坐不安稳。

    赵佖这种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了,现在如果放过他让他全身而退,等他重整旗鼓,那便是更大的麻烦。

    就算不为了自己的心情,为了孩子的将来能平平安安,赵煦也绝不愿意放过赵佖,连同那些跟赵佖一起谋反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可眼前跪了一大片人,他们还都是朝中的官员,这就让他没法不重视了。

    别看这些人并不是那些最核心的高层的相公们,或者是那些最大的王公贵族,可这些中层的官员才是为朝廷办事的最主要力量。

    如果今天赵煦一意孤行要把赵佖绳之以法消除后患,那必须要冒着寒了群臣的心的危险。

    别说是将来大壮登基后这些官员会记恨在心,就是眼下,他们都会立即表达对他这个皇帝的不满。

    这可怎么办?

    赵煦没有办法的时候,便看向了杨怀仁。杨怀仁回头给他一个淡淡的笑容,赵煦便感觉杨怀仁大概已经心中有数了,绝对会为他解除这个危机。

    杨怀仁对赵佖笑道,“这就是你的答案?赵佖啊赵佖,你实在是太可笑了,你宫中的计划都被彻底瓦解了,哪里来的信心你宫外的计划就会得逞呢?”

    赵佖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他觉不相信杨怀仁会把他计划的每一步都想到了。

    而且高启勋父子在宫外还在接应他起事,他还是有机会的。

    赵佖也故作镇定状的笑道,“杨怀仁,你不会以为你真的有本事把我所有的死士都看紧了吧?

    我也不用控制住几百朝臣的家眷,哪怕只有几十家,甚至几家,也就足够了。

    赵煦不是自负为仁义明君嘛,怎么要不要跟我玩个兑子的游戏啊?我一条命换几百条命,我不觉得很亏。”

    这种事很难说,就算赵佖拿下了一家,眼下这些朝臣眼里也害怕是他自己的家人被挟持了,所以他们没有一个人敢冒险。

    杨怀仁其实也不敢保证什么,可这种事后,越是不能在赵佖面前示弱。

    “你快算了吧,赵佖,你一共就蓄养了那么多死士,在宫里被杀了一半,另一半也被龙武卫的将士们盯得死死的。

    别说他们还有机会挟持某位朝臣的家眷,就是离开驻地或者你的王府,都是绝不可能的。

    你知道挟持人质威胁陛下,我难道就不知道挟持人质来威胁你吗?”

    杨怀仁确实派了不少人盯紧了申王府上下的举动,却没有直接作出太卑鄙的挟持赵佖家眷的事情,现在忽然这么说,也是吓唬赵佖,跟他玩心理战罢了。

    赵佖果然上当了,他质问道,“杨怀仁,你敢动我的家眷试试!”

    他越是怒意浓厚,杨怀仁便越是有信心,他故意做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来,“反正又不是我的家人,我怕什么?

    现在你最好祈祷你手下的死士并没有伤害到任何朝臣的家眷,要不然你伤害一个,我便杀你一个妃子,你手下人伤害了两个,我便再杀你一个儿子便是了。

    你不是喜欢玩兑子的游戏嘛,来啊,谁怕谁啊,只是不知你的家眷够不够我杀的!”

    最后一句杨怀仁咬牙切齿的说的非常狠毒,这也确实吓到了赵佖,他犹豫了,竟不敢接话。

    赵佖人长得丑,所以在找老婆这件事上就非常在意对方的容貌,意欲通过找漂亮的老婆来让他的后代能长的漂亮一些。

    他现在有八个老婆,这些老婆也给他生了五个孩子,虽然孩子现在还小,不能确定将来长大了是否漂亮,但起码这些孩子并没有像他一样生来残疾,样子也是正常的。

    赵佖因为自己的残疾和丑陋样貌,从来没怎么得到父皇的爱,连母亲也因为他的样子而感到伤心,也并不是对么疼爱他。

    赵佖娶妻生子后,便决心做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他对他的老婆孩子的疼爱,绝不是像其他王公贵族家里似的,因为老婆孩子太多而亲情淡泊。

    他是绝对无法容忍自己的老婆孩子受到伤害的,所以让他像杨怀仁说的那样拿他的亲人和那些朝臣的家眷做兑子,他是绝对不肯的。

    可他现在必须找到一个能全身而退将来又能卷土重来的办法,于是脑袋里飞速转动着,想着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脱身。

    他想到了什么,便不再继续伤害家人的话题,而是转向了另一个依仗。

    “杨怀仁,算你狠,可眼下长平侯父子大概已经领数万禁军将士冲进城中了,不克便将打到宫城墙下!”

第1837章:最后的疯狂(中)() 
赵此话一出,朝堂上众人皆是受到了惊吓。

    如果真是像他说的一样,那对整个东京城来说,那又是一场灾难。

    东京汴梁城是大宋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城市,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城市通过百年的发展,才到了今天的规模,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大家听到长平侯的时候,便知道赵所说可能不虚,以往大家便知道申王和长平侯私交深厚,也没少腹诽长平侯和一个王爷来往过密是非常不妥的。

    大家更知道长平侯虽然已经不再军中任职,可他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在的。

    而且长平侯高启勋的儿子目前却是禁军中的实权将领,长平侯高家也有其他的不少子侄在禁军中担任重要职务。

    如果赵说长平侯父子会跟着他起兵谋反,那高启勋父子策反几万人的禁军将士攻打东京城,那还真是很有可能。

    或许朝臣们不会认为凭这几万人就有能力帮助赵造反成功,可无论结果如何,对东京城和城中的百姓来说,很可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而那些相公们更担心的,是京城一乱,地方上那些本来就有野心的人也会跟着起事作乱。

    即便赵的谋反计划大概率不会成功,可作乱易,平定难,整个国家如果乱了,再想恢复原来的平静可就难了。

    耗费大量的国帑不说,不论是军队还是百姓中,都会死很多人的。

    章气坏了,冲上去就要打赵,却被几个龙武卫将士把他拦住。

    章气急败坏的冲着杨怀仁大骂道,“杨怀仁,你为什么拦住老夫?”

    杨怀仁很无奈,出手的不是我,我也没说什么话,你偏偏认定是我针对你,你还真有意思。

    不过这会儿他也懒得理章,因为目前也只有他和赵煦知道事情的真相是如何。

    他走到赵面前,脸上还是挂着他那没心没肺的笑容。

    赵有些看不懂杨怀仁了,明明别人听了他的话之后都担心的要死,却只有杨怀仁一副欠揍的样子,在他面前笑嘻嘻的好像一点儿也不担心似的。

    “杨怀仁,本王有点搞不懂你了,不知道是你真的胆子大,还是刻意装出来胆子大。”

    杨怀仁调侃道,“我胆子可不大,甚至有点胆小,不像你,胆子大到要造反,而且你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了,还有心编造谎言来蒙骗大家。”

    赵觉得杨怀仁这是在故意把他的话说成是谎言,好给其他朝臣信心了,于是斩钉截铁地说道,“是不是真的,你们待会儿便知道。

    只怕长平侯父子带兵打进宫来,到时候你才是那个小命不保的人。”

    赵还做出一副傲视群雄的样子来,指了一圈那些打扮成死士的龙武卫的将士们笑道,“你们也许很厉害,可指望这点儿人,在数万禁军面前却是不够看的。

    你们杀了本王蓄养的忠义之士,今日本王便替他们报仇!”

    杨怀仁看了一眼大殿之外走过来的两个人,然后给赵指了指,带着讽刺的口气笑道,“哎,赵,不用待会儿了,你回头看看,来的人是谁。”

    赵一开始以为杨怀仁是骗他,然后会趁他不注意偷袭他,但想想现在他的处境杨怀仁似乎不用这样做,才下心防备着转身去看。

    赵看到来人的时候,心情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因为那两个人在这个时间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如果再晚一会他们出现,赵或许会高兴的跳起来庆祝。

    来人正是长平侯高启勋和龙蹊卫将军高士迁。

    二人一身甲胄显得威风凛凛,特别是高启勋,虽然上了年纪了,可走起路来依旧虎虎生风,威风不减当年。

    朝臣们看见他们父子俩也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们现在出现在皇宫之中,一定不是他们带兵攻进了宫城,而是来参拜陛下的。

    高氏父子走进大殿,对赵看也不看一眼,走到殿上中间的位置,便开始行大礼拜见皇帝。

    尽管他们穿着厚重的甲胄,行起大礼来多有不便,但高氏父子还是把礼仪做的非常到位,没有一点儿不恭的意思。

    等行完了礼,高启勋才道,“长平侯高启勋率犬子,参加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傻了,看看好像完全不认识他的长平侯,在看看在一旁偷笑的杨怀仁,最后看向了高高在上的赵煦。

    当他发现赵煦脸上又露出了那种对他嘲弄般的笑意之时,他立即明白了。

    一切都是计,他设计意图谋反,却没想到从一开始就被人家看穿了,然后派了人主动向他投诚,博得他的信任,可事实却是他的一举一动,都早已经被别人洞悉。

    不用说,大殿上所有朝臣都明白怎么回事了,长平侯父子也没有反叛,更没有什么数万禁军围攻东京城的事情发生。

    杨怀仁这时候也不用贪功了,所有人稍稍一想,也不会想不到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高启勋自然也懂得恩出于上,功归于上的道理,几位相公为了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便跟他一问一答起来。

    高启勋把事情的大致经过一一道来,期间也不忘把最大的功劳往赵煦身上推,即便赵煦什么也没做,只是最后才从杨怀仁那里知道高启勋的反间计和卧底计划的,他还是很享受这种居功至伟的感觉。

    次要的功劳,高启勋也推给了杨怀仁,最后执行的功劳,才留给了他们父子俩,也没忘提其他几个人,比如张叔夜在这次卧底计划中所做出的贡献。

    相公们自然喜欢这种人,身体力行做了最多的事,却不贪功,看到赵煦眉开眼笑的样子,也不便多说什么,自然会去恭喜陛下忠臣环绕,乃是明君的表现。

    朝臣们不关心相公们拍马屁,他们只在乎整座城市,还有他们的家人已经安全了,既然禁军反叛攻城的事情不存在,那么赵所说的还有其他死士控制了他们家眷的事情,也就更不存在了。

    朝臣们露出了欣慰的笑意,唯独赵的脸色阴晴不定,似乎这样的冲击,已经把他最后一丝生的希望给毁灭了。 富品中文

    

第1838章:最后的疯狂(下)() 
朝臣们开始山呼万岁,把这次击溃了申王赵佖起事谋反的最大功劳,戴在了赵煦的头上。

    赵煦的生命走到了这种时候,自然知道这是朝臣们拍他的马匹,可他内心里却还是很享受这一切,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脑海里一闪之间,赵煦也意识到他这样似乎很可笑,可是当着大壮的面前,他还是想借此来给大壮留下一个好印象。

    虽然他们父子俩相认了,大壮对他也非常恭敬,可他就是找不到那种当父亲的感觉。

    思绪回到了他小的时候,他和他父皇之间,似乎也是这样的,父皇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他,可惜和他真正亲近的时候却不多。

    赵煦知道这不能怪他的父皇,因为他的父皇真的太忙了,记忆里好像父皇从早到晚都在忙着国事和政务,几乎没有多少私人的时间和老婆孩子在一起。

    可是即便父皇很努力去做一个好皇帝,可最后还是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变法失败了,父皇变得郁郁寡欢,最终也是英年早逝。

    他记得父皇弥留之际,曾经告诉他,大宋这样下去迟早要毁灭的,只有变法才能改变这一切,只是父皇没有找到最合适的变法之路罢了。

    所以他也成了坚定的变法派,总想着要在他在位之时实现父皇的遗愿。

    可现在看来,他并不是一个明君,他在位的前半段被祖母当做一个傀儡操控着,他根本没有任何去实现父皇遗愿的可能。

    而当他掌权之后,做的事情又太激进了,变法仍旧没有成功,章惇说是因为变法的策略不够强硬,只有雷霆手段,才能实现变法的成功。

    可是阻力实在是太大了,看着国家和百姓因为强硬的变法而变得困苦不堪,他犹豫了。

    章惇说这是免不了的阵痛,可赵煦已经对自己的变法方略失去了信心,他不愿意看到百姓因为强硬的变法而受苦,所以开始变得纠结。

    前朝的政务让他疲惫不堪,后宫的事情又让他做了错误的选择,不断的错误积累之下,让他最终搞成了现在的样子。

    赵煦猛然间清醒了,他不需要儿子记住他为了一些虚假的功绩而洋洋得意的样子,而是要让他看见自己是非分明的样子。

    赵煦收起了笑意,用尽了浑身的气力,才呵斥出声来,“朕直到近日才得知杨怀仁和高启勋的计策,所以这件事的功劳,并不在朕,而是在他们这些做了事的人身上。”

    群臣听罢无不激动万分,甚至有人声泪俱下,又是一片花团锦簇的马屁声传了出来。

    赵煦已经没有气力再去阻拦了,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对于赵佖,他心中非常的记恨,可是他想着应该给儿子做出一个仁慈的榜样,所以忽然间他不觉得把赵佖抄家灭祖,是个最好的处置了。

    赵煦说不出话来,只能动动嘴唇,群臣搞不懂陛下想说什么,只能等着苏公公作为代言人传达出来。

    苏公公脸色有点不服,可赵煦比起眼睛重重点了点头,苏公公才愁眉苦脸地宣布,“赵佖谋反,论罪当诛,朕念及兄弟情义,不忍诛灭其家族。”

    杨怀仁也没想到赵煦会这么做,群臣就更不理解了,没等苏公公说完,便鼓噪起来,还有不少人跪倒在地,言明赵佖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绝不能姑息。

    赵煦既然已经下了决心,便不会更改,闭着眼睛一言不发,苏公公也只能继续宣布,“褫夺赵佖所有封号、官职,所有家产充公,家眷贬为贱藉。

    赵佖本人贬为庶民,流放岭南,永世不得回京。其余同党,以此为例。”

    朝臣们很不满意赵煦对赵佖的判罚,不光是赵佖本人,包括他的那些同党们,竟没有一个人被判极刑,这太难以理解了。

    可当他们看见那个孩子的时候,也渐渐有些理解了,赵煦这是在给孩子做榜样,不管将来这个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位明君,起码让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