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仁喜欢一切都尽在掌握的感觉,对于明日的大朝会,但凡有一点他觉得是他无法掌控的事情,他的内心里便开始不安了。?
尽管他知道赵明日无论怎么样,都不可能真的成事,可杨怀仁也绝不愿意拿大壮的安危来冒险。
赵起事的主要目的自然是控制住赵煦,然后逼迫赵煦让位,但为了保险起见,赵也一定会斩草除根,大壮的性命可就危险了。
杨怀仁想不通赵明日的详细计划是如何进行的,他便开始惴惴不安,心里好像压着一块大石似的,让他无法镇定下来。
韵儿带着丫鬟送过来午饭,杨怀仁这么注重吃饭的人,却连看都没看一眼,他实在是没有心情。
韵儿是了解她的官人的,她很少见杨怀仁这样的一个状态,除非真的有事让他纠结不清,否则他不会茶饭不思。
她盛了一碗饭,又在饭上布了一些菜端到了杨怀仁面前,“官人,你总说人是铁饭是钢,怎么今天也不吃饭了呢?”
杨怀仁有种被当孩子哄的感觉,他叹了口气,才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我这会儿,真是吃不下饭去。”
何之韵瞅了一眼杨怀仁面前桌上的地图,西华门那边画了好多个圈圈,聪明的她立即明白了。
“申王的死士便隐藏在这里?”
杨怀仁不太希望家里人掺和这些事,不过对何之韵,他倒也没有什么避讳的,便点了点头。
“我现在很想立即派兵去把这几个地方围了,然后把赵蓄养的这般死士一网打尽。
但是如果我这样做的话,便揪不出赵这个幕后的大佬了。凭他小心谨慎的性子,恐怕从这些死士嘴巴里,也撬不出能把赵牵连出来的证据。
假若这样,也便没办法把赵除掉了,恐怕将来这就是对大壮继位的最大的威胁,我相信赵一定会卷土重来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何之韵立即明白了杨怀仁为什么在发愁,一方面他为了将来大壮着想,这次一定要除掉赵,眼前最合适的机会便是让官家和满朝堂的文武百官看到赵起事谋反。
可杨怀仁眼下却还没搞清楚赵起事的详细计划和步骤,所以又担心宫中的大壮的安全,所以这会儿愁得没心思吃饭了。
何之韵想着为官人分忧,仔细查看了一下那张地图,然后问道,“官人你看,从西华门到皇宫的护城河之间,有大约十几丈的距离,然后是一道四丈宽的护城河。
护城河往西,还有一条五丈宽的环道,如果赵的死士聚集起来从环道外开始冲击西华门,显然这段距离太长了。
西华桥虽然宽阔,可如果那些死士要想冲过西华桥,也会变得密集,宫墙上的八牛弩一射,他们就算再大的本事,恐怕也无法对西华门造成很大的威胁。”
杨怀仁听何之韵分析的细致,点点头道,“这一点我们刚才已经讨论过了,要是他们想攻打西华门,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一千名死士没有攻城器械,靠近城门估计已经死伤大半,假设他们用钩锁攀爬宫墙,估计剩下的也会死绝。
所以我们判断西华门的守卫侯,有可能是赵的内应,这一点我已经派人去查明日皇宫的值班安排了,待会儿便会有结果。
而且我打算天黑之前进宫一趟,向陛下请旨,让龙武卫从今夜起暂时接管皇宫的城防。
如此一来,他们便再也没有机会从西华门攻入皇宫了。
不过我现在怎么想都觉得这件事我想的简单了,就算赵不算聪明,可他身边的幕僚里不缺少阴险狡诈之人。
他们能想出一个绝妙的计策来能让那些死士潜入皇宫,我是一点儿也不会惊讶,可这样一来,却让我非常担心了。”
杨怀仁说的激动,竟咳嗽了两声,何之韵赶紧轻轻拍着他的后背,目光却紧紧盯着那张地图,试图找出那些死士进城的方法来。
何之韵有皇族血统,但却出身草莽,当过山贼,也做过大盗,从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许比杨怀仁用正常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加有针对性。
何之韵看着看着,忽然睁大了眼睛,她忽然指着地图上西华门北侧的一个不起眼的符号问道,“官人,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杨怀仁不经意地看了一眼,是一个类似“s”型的符号,刚才他也没注意,只当是城墙上一个符号或者别的什么。
但现在看起来,似乎没有刚才想的那么简单了,他立即唤过一个风神卫来问道,“你看看,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那个番子仔细瞅了瞅道,“回禀大总管,这个符号所指的,是这一处城墙下面,有一处暗渠。”
“暗渠?”
杨怀仁大惊,似乎抓住了重点似的,接着问道,“你说的暗渠是什么样的暗渠,你能不能详细形容一下?”
那番子有点为难,“属下只认得这是个暗渠的符号,却没有机会实地考察过,所以大总管问属下这个暗渠具体是什么形状等信息,属下不知。”
杨怀仁有点不高兴,呵斥道,“赶紧去找,找个熟悉宫墙具体情况的人过来!”
番子接令便立即跑了出去,杨怀仁却紧张的开始心跳加速,他自言自语道,“难道那些死士,是通过这样的暗渠进入到皇宫里边?”
何之韵也不了解暗渠是怎么回事,只能从暗渠周边的情况来简单分析,“官人你看,金水河从西北方向流到皇宫的护城河,汇聚的地点正是在这道暗渠附近。
而金水河两岸的人家,特别是一些大户人家,都有在自家凿一条沟渠让金水河从自家院子里流过,从而形成一个景观的做法。”
杨怀仁再去看这张地图,似乎感觉上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些大户人家暗自开凿的沟渠,在地图上只是一条不起眼的细线而已。
但如果仔细看,会发现那些细线上都有一个水塘之类的东西,这便是那些大户人家私建的花园景观了。
当杨怀仁挨个检查这些景观的时候,看到叶家的后园,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第1822章:西华门的秘密(下)()
何之韵见杨怀仁终于露出了笑模样,也陪着笑问道,“官人发现了什么?”
杨怀仁外头想了想,缓缓道,“我觉得,我可能发现了赵的死士是怎么秘密潜入皇宫的了。 ”
何之韵大喜,“那太好了,只要官人识破了他们的计划,只需要在皇宫内他们的出口设下陷阱,便可以把他们一网打尽,大壮也就安全了。”
杨怀仁笑了笑,“说的不错,这件事还要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心思缜密发现了那个太显眼的符号,恐怕我现在还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呢。”
何之韵能帮上杨怀仁,自然非常开心,只是杨怀仁似乎还有些犹豫,他沉吸了一口气,“不过事情也可能没那么简单,有些细节方面,我还没能确定。
希望风神卫里还有些老人,他们熟悉皇宫内部的情况,也熟悉皇宫的给排水。”
说着他在地图上给何之韵示意了一下叶家的院子,“你看,金水河边的大户人家,大多是贵族和一些官宦之家。
不管他们是真的有雅致或者是附庸风雅,他们在自家后园里都建了一个鱼池或者荷花池之类的小型景观。
见这些景观需要的水便是通过开挖水渠从金水河里引到自家后园里的,既然有沟渠,不管是明渠还是暗渠,便能让人通过这些沟渠偷偷凫水进入到金水河之中。
金水河和皇宫的护城河相互连通,这些人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走‘水道’进入到皇宫的暗渠里,通过这种方式秘密潜入到皇宫之中。”
何之韵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官人为什么说有些细节你还不确定?”
杨怀仁解释道,“首先就是这个符号所代表的暗渠,具体是引水渠还是排水渠我还不清楚,而且这些暗渠的宽阔程度能不能过人,也是一个疑问。
何况皇宫的暗渠都在水面以下,赵的死士很的有这么大的本事潜水这么长时间,从叶家开始一路潜水进入到皇宫之中?或者有什么特殊的方法?
另外暗渠既然是皇宫的暗渠,那绝不可能就那么通顺,说不定有一些铁栅栏之类的东西阻挡外人侵入。
在地面上想越过一道铁栅栏都非常费时费力,何况是在水下?这样的铁栅栏也不可能只有一道吧?”
何之韵这才发现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乐观,很多细节方面的事情现在还拿不准,所以现在的结论,也只是个猜测而已。
杨怀仁安慰道,“你也不用太担心,我是绝对不会让人伤害到大壮的。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潜入皇宫,我一定在天黑之前搞清楚,然后做好应对的准备。”
正说着,刚才去在找人的番子回来了,还带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番子回来。
杨怀仁打眼便认出来这个老番子,年纪得有快七十岁了,是原来内卫中的元老级人物。
虽然他职位不高,但对皇宫内的情况却非常了解,因为他是个在宫里服役多年的太监,高太后起事的时候皇宫大乱那会儿,他逃出了皇宫的。
原本他明着的身份是内府了一个看管皇宫建设资料的太监,所以自然有机会接触到如今大宋皇宫的建造图纸。
或许他并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几十年守着一个仓库,无聊的时候他把那些图纸看的多了,自然会熟记于心。
后来内卫改变成风神卫的时候,像这位沙老公公之类的上了年纪的人,杨怀仁没打算接收他们,而是打算给他们一些田产,让他们安享晚年也就是了。
沙公公原来也是以为逃出皇宫后以他积攒的那些钱财,不但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可以扔掉内卫身份这个包袱。
可惜后来他才发现他一个人在宫中看守一座库房时间太久了,早已经脱离了宫外的生活,出了宫反而感到恐惧和害怕,最后还是重新联络了宫外的内卫,哪怕是当个打杂也希望留下来。
杨怀仁对风神卫的改造还是很人性化的,多养几个老头也没什么,便让沙公公继续看守风神卫的资料库。
何况这些老人真到了关键时候,也总能起到关键作用,真正验证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俗话。
沙公公已经知道了这次他被杨怀仁唤来是什么原因,给杨怀仁见过了礼之后,便在地图上一边比划着一边说了起来。
“大总管请看,东京城的地形,是西高东低的,所以城内几条河流和水渠的流向,也是从西往东流。
现在的皇宫,主要是仁宗朝时翻新和加盖起来的,皇宫的地基,也比周围的民居的地基要高出大约三尺。
这个三尺,也不是绝对的,而是顺着地势而建,皇城的西边比东边,同样大约高出三尺。
别看这三尺并不算多,可这就是皇城内整套给排水渠道能顺利工作的原因了。
金水河从西面流入到皇城外的护城河,皇城的西面,有数道水下的水门,把水引入宫城的地下水系之中。
皇宫里的取水处,也大都是在西边,比如浆洗房等等用水的地方,也是在皇宫西边。
宫里的贵人们,自然不会饮用河水,而是从城外运送回来的山泉水,官家喝的都是采集的露水,所以金水河的水只是给下人们使用的。
而暗渠留到宫城东边,便成了排水渠,宫中的废水便倒入到特别的排水井中,然后由数道暗渠流入到东华门外的护城河之中。”
杨怀仁很满意沙公公的解释,又问道,“还有两个问题,还需要沙公公详细解释,一是这些暗渠的宽度如何,能不能过人?
二是沙公公可否记得,几十年前有位姓叶的工部郎中,是否和这些暗渠的设计和建造有什么关联?”
沙公公听罢两个问题之后忽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过人?属下还真没想到过这种问题,不过这些暗渠的进宫的入口处,有足足两尺见方的大小,应该是能过人的。
但要通过这些暗渠过人,似乎也很难,暗渠每隔一段距离,有设计好的栅栏,会把人挡住的。
不过,暗渠每隔一段距离,同样也有检查是否堵塞的检查口……”
第1823章:个人印记()
听到这里,杨怀仁便觉得赵的计划已经渐渐付出了水面,沙公公的叙述里那些检查暗渠是否堵塞的检查口,应该就是那些死士进入皇宫的出口。狂沙文学网 。
沙公公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声音变得有些颤抖,“没想到他们会想到这么奇巧的计划,让人通过这些暗渠秘密潜入到皇宫之中。”
有了他这句话,杨怀仁便是觉得他认定了暗渠过人是可行的了,至于暗渠中的一些栅栏,他们自然有办法解决,不会阻碍宫里和宫外的交通。
沙公公继续说着,“姓叶的工部官员,属下也不太熟,不过属下隐约记得皇宫内部的给排水结构图上,是有一个叶子形状的标记的,难到这个标记和这件事有什么特殊的关联?”
杨怀仁大喜,心道是了,就是他!
古人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什么习惯,杨怀仁不太清楚,不过后世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绘制什么建筑平面图或者结构图纸的时候,会有在图纸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留下做图者姓名的习惯。
他仿佛也感觉印象里,古人作画或者作书法的时候,甚至是制作什么精美的工艺品等等,是一定会留下作者的个人印记的。
有的是直接留下了姓名啊制作的年月日rì等等,有些器具,像陶瓷啊铜器等等,专门供给宫里或者富贵人家所使用的物品,制作者不好直接明显的留下姓名,却也喜欢在某处隐秘的地方留下一个隐晦的标记,以次来证明这是他的作品。
这么说来,沙公公说的那些宫中的给排水工程结构图纸上那些没来由的叶子形状的标记,应该就是姓叶的那位工部郎中,在他的作品上留下的标记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么隐秘的让一大批人能偷偷潜入皇宫的办法,出自这位叶郎中的后人之手了。
而且很大的可能,那些死士最开始进入金水河的入口,便是在叶家的大宅之中。
杨怀仁觉得有些可笑,如果已经故去的叶郎中泉下有知,知道他的后人利用他所绘制的宫中给排水暗渠的图纸来帮助赵谋反,会不会从阴yīn间气得跑回阳间来收拾他的不肖子孙。
也许叶家的子孙做出这样的事情qíng,是一定有巨大的利益的,可惜他们忘记了这件事可能给他们整个叶家所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满门抄斩。
杨怀仁终于搞明白了西华门的秘密,心情qíng便轻松了许多,现在他要做的,便是针对赵的计划,然后设计他就是了。
给了沙公公很大一份赏钱,杨怀仁决定立刻便进宫面圣。要离开的时候,何之韵不知怎么了,依旧跟随着杨怀仁。
杨怀仁从她期盼的眼光中读懂了些什么,有些抱歉地对韵儿道,“今天不合适,不如下次,等事情qíng过去了,我一定想办法让你们进宫和大壮见一面。”
何之韵虽然不舍,却也知道眼下的情qíng况下,她想进宫看看大壮过的怎么样的想法有些不合适了。
她也好,或者是铁香玉也好,还有杨母和其他女眷们,她们对大壮的感情qíng杨怀仁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的。
虽然大壮和杨家人之间没有实质上的血缘关系,可大家看着一个孩子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长大成一个翩翩少年,时间已经把他们对孩子的感情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