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6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家是明智的,所以人家没有说谎。

    蔡卞在杨怀仁面前第一次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杨怀仁看到蔡卞笑得跟吃了俩仨蜜枣儿似的,也放下了心来。

    饮宴也只是个仪式,杨怀仁也跟蔡卞相谈甚欢,吃喝到最后,两个人的关系仿佛有一种多年的老友的感觉。

    蔡卞的皇命已经完成,翌日便要回京,杨怀仁不好直接给他送礼,吩咐人给老蔡准备了些江南的土特产让他捎上,既不会让人说闲话,也尽到了地主之谊。

    对于杨怀仁如何和朝中的大臣们打交道,他的兄弟们是从来不在意的,因为大家都清楚,杨怀仁越是和你客气,在他心里便越是和你疏远。

    而他们兄弟之间,根本也不需要这一套。

    吴监军也升了官,从兵部侍中升级成兵部侍郎,看起来只是官升一级,但实际上侍中和侍郎之间的差距,是很多文官一辈子都跨越不了的鸿沟。

    侍中就是跑腿干活的,侍郎就是发号施令的了,吴监军也完成了他从朝中普通官员到朝中大员的人生跨越。

    在蔡卞面前,吴监军是谨守文官之间的规矩的,上官说话,他绝不会插嘴,这和他在武德军中的架势可大不一样。

    这或许就是官场的风气,对文官上官,他能客客气气恭恭敬敬,对武官嘛,不管你级别多么高,在文人眼里都低人一等。

    送走了蔡卞,吴监军才如释重负似的,在杨怀仁面前变得轻松自在了许多。

    杨怀仁只想着赶紧回家看看孩子们,所以只是简单恭喜了吴监军,便打算告辞。

    不料吴监军拉住了杨怀仁,“该是下官恭喜王爷才对。”

    杨怀仁笑道,“同喜,同喜。”

    吴监军笑着摇头,“王爷误会了下官的意思了,下官不是恭喜王爷得了陛下的赏赐,而是恭喜王爷得到了陛下亲口的称赞。”

    “哦?”

    杨怀仁撇了撇嘴,“陛下说什么了?”

    吴监军道,“这次下官和黄公公提前回京,把王爷在交趾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陛下知道。

    陛下听罢开怀大笑,只说了三个字,‘做得好’。”

    杨怀仁立即明白了吴监军的意思,对于有功之臣,皇帝赏赐什么的都是正常的,但让皇帝亲口说出“做得好”三个字,确实极为难得。

    他拱手施礼道,“还是多仰仗吴大人和黄阁领在陛下面前的美言。”

    吴监军还礼,腰却躬的更深,“王爷言重了,应该是下官多谢王爷,正因为跟随王爷征伐交趾,才有了下官的高升。”

    杨怀仁忽然感觉吴监军变了,他完成了仕途上的跨越,但人的性情,也忽然因为官职的提升渐渐发生了改变。

    或许很多大宋的文人们,在十年寒窗的时候,是一个心境,到科举中第出仕为官,又换了一种心境。

    而到他们仕途掀开了新的篇章,从一个普通官员升格成为朝中大员的时候,又有了新的心境。

    一个人,从志向远大到谄媚圆滑,或许并不是这个过程中一点点体现出来的,而是在一个跨越之后,忽然改变了模样。

    杨怀仁也渐渐意识到,也许事情从一开始就不怪这些人,而是怪官场的风气。

    朝堂就是个熔炉,不管你原先是什么样的,到了朝堂里烈火一炼,都变成了同样的模样。

    杨怀仁心中叹气,也觉得有点想笑,什么叫现实?这就是现实。

    历史的车轮注定了要这么滚下去,谁都改变不了,小说里的故事或许很爽,但那也太yy了,也太浅薄。

    阿基米德说给他一根撬棍,他可以撬动地球,话是很激励人心,但仔细想想,吹牛比谁都会,可这世上没有人能给你拿一根足够长也足够大的撬棍。

    就算有,你能撬的动吗?屎壳郎子推地球,你真是想多了。

    杨怀仁没有那么大理想,因为理想太大,最终都变成了无聊至极的空想,还不如做力所能及之事,大不了安安分分给老婆孩子挣一个平平安安的未来也就算了。

    通俗的讲,星爷说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其实做咸鱼也没什么不好,努力做最咸的那一条就好了啊。

    吴监军这次来还有些公务要去武德军处理,然后便回回京出任兵部侍郎。

    杨怀仁和他客套了几句,这才和兄弟们往杭州家中赶。

    杨母只派了家中的管事来迎接杨怀仁,杨怀仁是一点儿也不介意,因为他知道,这会儿韵儿和鬼姐都快临盆了。

    让两个大肚婆挺着大肚子出门,实在是不方便也不安全,就算是杨怀仁,也觉得她们来没有必要,纯粹瞎折腾。

    两天的路程杨怀仁只赶了一天,气喘吁吁走进家门的时候才发现家里乱糟糟的,韵儿要生了……

    。

第1611章:产房外的战争(上)() 
    杨怀仁不是第一次当爹了,可遇到这样的情况,心中还是免不了紧张和兴奋。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后宅,母亲和几个老婆孩子都在韵儿门外焦急地等待。

    母亲见儿子回来了,也不用多说什么激动的话,只是自然而然的抬起一只手来。

    杨怀仁带着笑,同样自然的伏身下去给母亲磕头,母亲只说了一句“回来就好”,这才把儿子扶起来,右手在儿子的脸上摩挲着。

    母亲淡淡道,“韵儿这是第二胎了,比起第一次来,有了不少经验,生孩子的过程应该比第一次稍稍轻松一些,你不用担心。”

    杨怀仁点着头,小鱼儿早就抱住了他的腿,嘴里兴奋地扯着嗓子喊“爹爹”。

    小鱼儿抱够了,还记得弟弟妹妹,把他们也拽过来,让他们和爹爹亲昵一下。

    杨怀仁蹲下去一把把几个孩子都搂在了怀里,顺着他们胖乎乎的小脸蛋儿挨个亲了过去。

    一向顽皮的大官这次很懂事,或许是因为母亲正在生孩子的缘故吧,他这个年纪似乎已经明白了这对母亲来说是一场冒险和磨难,所以出奇的乖巧。

    他站在弟弟妹妹身后,竟恭恭敬敬地学着大人的样子给杨怀仁磕头施礼,嘴里也振振有词,“儿子恭迎父亲得胜而归。”

    杨怀仁乐坏了,心说平时最淘气的大官如何变得这么斯文有礼了?笑着对他挥挥手,也把他搂进了怀里来。

    五个孩子在杨怀仁的臂弯里拥挤着,脸上洋溢这幸福快乐的笑容,不时地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孩子们虽然还小,但劲儿似乎在这半年里增长了不少,竟推得杨怀仁没蹲住,向后仰着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杨怀仁很开心,“你们什么时候长得劲儿,都把爹爹个推了个大屁股墩,哈哈……”

    孩子们更开心了,簇拥上来继续扑在杨怀仁怀里,小虾米似乎对爹爹的鼻孔很感兴趣,伸着手指便往他鼻孔里塞。

    肉乎乎的手指头挠的杨怀仁很痒痒,赶紧求饶道,“爹爹错了,不要给爹爹上刑啦,哈哈……”

    杨母看着眼前的一幕,笑得前仰后合,兰若心赶紧上来把小虾米抱走,嘴里还嗔怪着,“你们看看,把你们爹爹的衣服都弄脏了。”

    大官领着弟弟妹妹,很懂事的从杨怀仁的身上爬起来,几个小家伙一起用力,把杨怀仁给拽了起来。

    杨怀仁这才有工夫去打量几个媳妇,莲儿身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丰腴了一些,比起以前瘦瘦弱弱的样子,更有了妇人的味道。

    玉儿的脸上有一些憔悴,想来她一个人带着两个顽皮的儿子,加上操劳镖局的事情,这段日子应该是很累的。

    兰若心还是那么精致,完全没有生了孩子的女人那种微微的臃肿,看来她管的那些生意应该让她很舒心,现在她专心带孩子,心情很轻松。

    鬼姐挺着个大肚子躲在后边,已经哭的梨花带雨了。

    这也难怪,这是她第一次和杨怀仁分离这么长时间,这对于一个带着身子的女人来讲,对一个来自辽国却远离熟悉的家乡的公主来讲,确实太煎熬了。

    更让她难受的,是他的辽国皇帝父亲派来的那些伺候她的仆子女使们,在杨家反客为主似的,一点没有当客人的思想觉悟。

    辽国皇帝和大宋皇帝派来的人之间肯定又闹了许多不愉快,这都让鬼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天天被监视似的呆在家里,那些辽国的仆人又跋扈惯了,难免会让她家里其他姐妹产生一些不愉快。

    丈夫又不在身边,她这段日子肯定有很多委屈和心里话要对杨怀仁讲。

    杨怀仁走过去轻轻抱了她一下,轻轻地是因为不想碰到了她腹中的胎儿,但这一抱却抱了很久。

    鬼姐本来还强忍着泪水不哭,但再一次被丈夫抱在怀里,她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委屈了,一双大蓝眼睛里立即噙满了泪水。

    一个契丹老妈子见他们抱的时间太长,立即上来伸手去拉杨怀仁,嘴里还阴阴幽幽地说着,“王爷抱够了没有?若是不小心伤害了公主腹中的胎儿,奴婢们可没法向大辽圣皇帝陛下交代!”

    杨怀仁早就受够了他们了,以前不想搭理他们,是因为不想让鬼姐为难,也不想一点儿小事搞得大宋皇帝那边失了颜面。

    但这帮辽国皇宫里来的仆子女使也太过分了,连他这个主人都不放在眼里,似乎觉得他们还是在辽国,宋人在他们眼里不管是什么身份,都是卑贱的。

    杨怀仁微笑着松开鬼姐,眼神温柔地望着她,“你不要为难。”

    说罢直起身子来,忽然脸色变得冷峻起来,盯着那个契丹老妈子,眼神里充满了杀气。

    契丹老妈子似乎也感受到了杨怀仁的可怕,竟不自觉的后退了一步,“你,你要干什么?”

    杨怀仁大喝一声,“我干你祖宗啊我干什么!”同时冷不丁一拳打了过去。

    契丹老妈子没料到他忽然动手,根本也来不及躲避,被杨怀仁重重的一拳打在鼻梁上。

    她“哇呀”一声大叫,脸上鼻涕眼泪鼻血四处乱飞,跌跌撞撞向后连退了三步,最后摔倒在地上。

    这一拳打得确实很实在,契丹老妈子疼得“呜呜”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她伸手指着杨怀仁质问道,“你为何打我?”

    同时她也给身边的几个契丹女使使了个眼色,那几个女使便向前逼了一步,似乎是要动手。

    这些被耶律跋窝台派过来的契丹人可不是普通的仆子宫女,他们都是在契丹皇宫里受过特殊训练的,能伺候主人,同时也是主人的贴身保镖。

    要是单独论个人武艺的话,即便是一个宫女,也足以单挑两三个普通的大汉。

    杨家人自然也不是好惹的,铁香玉和兰若心早就把孩子推到一边,站到了杨怀仁身边摆开了架势。

    杨母的脸色很难看,她内心里是很喜欢鬼姐的,但对于鬼姐身边的这些契丹人,她却非常反感。

    这些人在杨家没有一点当仆子丫鬟的觉悟,也不跟家里其他人来往……

第1612章:产房外的战争(中)() 
也就是说,这帮辽人从一开始也没把杨怀仁当做一回事,表面上还有些尊敬,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想的,指不定背地里说了他多少坏话。

    对杨怀仁都如此,就更不用说杨家的其他人了。

    杨怀仁在自己家里,还不可能被几个辽人给吓到,就算他们是耶律跋窝台派来的,可这里毕竟是大宋。

    杨怀仁笑道,“你们几个是要做什么?是准备以下犯上吗?”

    一个辽国女使见大家撕破了面皮,本来他们都不太讲究礼仪,现在更是一点儿面子也没打算给杨怀仁留。

    他讥笑道,“在辽国,圣皇帝陛下是我们的主人,在宋朝,安国公主才是我们唯一的主人,你算什么东西?”

    鬼姐脸色很难看,她明白这些人来自契丹皇宫,出了宫在契丹人的地方向来都是飞扬跋扈的,这也是契丹人骨子里带着的一种性情。

    特别是面对他们瞧不上的,且一直都认为是软弱可欺的宋人,就更是表现出一种看不起的意味。

    杨怀仁还是不生气,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但眼睛里却冒出来了更多的杀气。

    “你们还真有意思,我虽然是宋人,却是你们辽国皇帝的金刀驸马,是你们安国公主的夫婿,也是你们皇帝陛下御封的南方王王爷。

    你们是什么身份?敢对我不敬,还敢说不是以下犯上?”

    女使想了想,她对不尊敬杨怀仁的理由根本就是因为他是宋人,如果这些名头放在一个契丹人身上,她们也绝对不敢做出刚才那样的举动。

    但眼前的局面是她们不想服输,以至于丢了她们契丹人的颜面和自尊,于是她说道,“被我们圣皇帝陛下点名抓捕的王爷,算什么王爷?

    你可要知道,若是你现在在大辽,恐怕早已经被我们圣皇帝陛下软禁起来了。”

    杨怀仁摊了摊手,“照你们这么说,你们还有理了呗?”

    契丹女使们以为她们得了道理占了上风,竟纷纷点头。

    杨怀仁脸色忽然一沉,厉色道,“这样也好,既然你们皇帝陛下不把我放在眼里,那我也就没有把他当回事的必要了。

    你么是辽国皇帝派来的,那就更不用把你们当人看了,一帮使唤仆子丫鬟的,竟然在我家里对我不敬,我想怎么处置你们便能怎么处置,你们信不信?”

    女使见杨怀仁脸色阴沉,心中也是有些畏惧之意,只是为了面子,依然死鸭子嘴硬,“你敢?!小心我们大辽圣皇帝陛下找你问罪!”

    杨怀仁骂道,“问你姥姥的罪啊?我是宋人,你们番邦皇帝问的着我的罪吗?你们搞搞清楚你们身在哪里,这里是大宋,不是你们辽国!”

    辽国的女使忽然想起这是在大宋,真的有点怕了,向鬼姐投去了求助的目光,可鬼姐装作很累的样子,扭过头去不搭理她们。

    杨怀仁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接着突然收了笑容,大喝道,“王府护卫何在?把这几个以下犯上的仆子女使给我抓起来!”

    这里是后宅,除了杨怀仁也没有其他男子出入,但在几个入口处还是有家中的护卫把守的。

    他们平时不会越矩走进内宅,但听到杨怀仁的命令,便立即有十几个在门外守卫的亲兵冲了进来。

    他们手上也没有长武器,但每个人的手臂上却都有小型的手弩,可以迅速杀伤闯入杨府的贼人。

    十几个亲兵一字儿排开,一片“啪嗒嗒”的声音响起,这便是他们打开了手弩的保险机括了,随时都会有弩箭射出来。

    被杨府亲兵瞄准,辽国女使们这才真正害怕了起来,她们也知道杨府的亲兵可都是真正上过战场杀过人的一帮悍勇之军。

    只要看看他们脸上那种无视一切的淡然,还有眼神里那种无畏的气势,便知道这帮人杀人是绝对不会眨眼的。

    她们也意识到杨怀仁这次动了真格的了,绝没有和她们开玩笑的意思。

    原本她们还以为杨怀仁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才故意吓唬他们一下,即便亲自出手打了她们的一个头领老妈子,可绝不会想到真的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她们是有些武艺的,欺负几个平常人还不在话下,但面对杨府的精干护卫,又是随身携带手弩这种杀伤性很强的武器护卫,她们瞬间便怂了。

    杨怀仁盯着那个一直跟他针锋相对的女使笑问,“你现在还不信吗?不信也没关系,你动一下试试,看看会不会有弩箭射穿你的胸膛。”

    辽国女使的嘴巴哆哆嗦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