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过去,大家也发现他来了,笑哈哈地迎上去和他拥抱,似乎用力拍拍对方的肩膀,才是表达兄弟情义的最好方式。
天霸弟弟也如往常一样,总是在吃着东西,不过这次拿的是馕饼,据说是小雅亲自烤的,让他给杨府送来了一担子。
可要让天霸等到三更天才吃饭,就有点难为他了,所以那一担子馕饼他早就截留了好几个,已经吃上了。
见杨怀仁刚洗了澡容光焕发的,天霸弟弟嘴里大嚼着馕饼,口齿不清地笑道,“仁哥儿厉害啊,听说刚才挽着两位嫂嫂一通回房沐浴,哈哈哈哈……”
杨怀仁一拳锤在他厚实的胸口上,“馕饼还堵不住你的嘴是不?你小子还笑话我呢,你看看你,咱俩是同时进门的,我洗了澡换了新衣服,你不还是一样?别说你没跟弟妹那啥……嗯?你懂的,哈哈!”
大家这才想起来,天霸弟弟如今穿的新衣服有点奇怪,听杨怀仁这么一说,才发觉新衣服应该是小雅新缝制的,虽然是按照宋人服饰的样式做的,不过还是加入了一些她们自己民族的一些风格特点,看起来特别新奇。
站在一旁的柯小川听罢忙拽着天霸弟弟的袖子嗅了嗅,“我说刚才我怎么鼻子觉得有点怪呢,起先还以为是腊药的味道,现在仔细一闻才弄清楚,你小子一个大老爷们,身上这套衣服香的很,比别人家的小娘子身上还香着咧。”
第901章:过年(五)()
杨怀仁赶忙起哄似的招呼道,“是啊,我才发现呢,来来来,哥几个都来闻闻,天霸比小娘子还香呢!”
大家伙坏笑着一拥而上,吓得天霸弟弟捂着衣服拔腿就跑,边跑边喊着,“香就对了,俺家小雅就喜欢我香香的!”
几人在雪地里肆无忌惮的打闹了一阵,杨怀仁说要去庄子里走走,几个兄弟便陪同前往。
杨家庄子这一年来变化非常大,庄户们全部都从原来的土坯宅子搬进了新居,整个庄子好像平移了一下位置一般的奇妙。
大家搬进了新房子,那种快乐是发自心底的,今年过年,也像杨母一样尽自己所能装扮着自己的新房子,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上新门神,新春帖,钉上了新桃符儿,挂上了新缕花,大红灯笼,整个庄子显得格外的喜庆。
每一户门前都挂了火红的鞭炮,这是等着新旧交替的时候大家同时燃放的。
今年庄户们的日子确实都不错,种地种菜的收入就足够他们过上好日子了,家家户户还有在杨家作坊里做工的,也积攒了不少的工钱,让家家户户也都有了积蓄,对于庄户人来说,这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有几户今年把家中的小娘子嫁给了杨府府卫的,便更是开心。府卫们的饷银很可观,把女儿嫁给他们,当爹当娘的也都不愁女儿家的吃穿。
而且这些府卫原先大都是没有家的,让杨家假作的婆家,杨怀仁向来大方,都给了不少的彩礼,不少新女婿又都是住进了丈人家里,就更让庄户们羡慕了。
如今杨家庄子里的待嫁小娘子们和未成亲的小伙子们可都是方圆百里之内的抢手货,外头不知多少人想托媒人把自家的女儿嫁到杨家庄子里来过好日子,小伙子也乐意上门,都知道只要是进了杨家庄子,以后的生活就不用发愁了。
可那些庄户们可发了愁,又女儿的不愿意让女儿嫁给庄子外头的人,都可着府卫里还没成亲的小伙子找。
有儿子的就更发愁了,孩子才十来岁,就好几家庄子外边的人惦记着了,恨不得提前六七年就先把亲事给定下。
媒婆们挤破了头,可难为了有儿子的庄户们。杨怀仁听完了就觉得好笑,实在不行,就让他们给儿子也办个什么比武招亲之类的活动,想嫁到或者入赘到杨家庄子里来的,必须得文武双全。
以前庄子里过年,一家四五口人,也就包上十几二十来个饺子,肉馅儿也没多少肉,就这还一家人围着桌子光看不舍得吃,大人们就吃一个尝尝,还是一个饺子咬十几口那么尝,剩下的都留给孩子们。
现在不同了,杨怀仁顺着整齐的房舍走过去,家家户户这会儿都在准备年夜饭,饺子馅满满的一小盆,远远看过去红红白白的都是肉,一个饺子皮包上一大勺肉馅儿,饺子包得鼓鼓的让人看着就喜欢。
家里的女主人从厨房里端出来的菜式,也大都是油花花的肉菜,满满一大盘,外头贵价的新式蔬菜,庄子里大棚里有的是,年前就家家户户都分了不少,如今端上宴席来,也显得格外有档次。
所有人都把大门敞开着,就是要让人看到家里富足的生活状态,也毫不吝啬地把喜庆的气氛散发到庄子里。
大人们在忙活着,孩子们则穿着新衣快乐地在家门口嬉闹着,胆子大的男孩子们抱着各色的烟花爆竹在空地上燃放,女孩子们则捂着耳朵欣赏着小哥哥们的勇敢和烟花的灿烂。
杨怀仁欣慰的自言自语道,“过年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如今咱庄子上的庄户们都过上好日子了,要是全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此生也就无怨无悔了。”
跟在他身后的几个兄弟听罢欣然一笑,接着又陷入了深思,也许以前他们还没太搞清楚杨怀仁的理想是什么,但今天,他们似乎有点懂了,杨怀仁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也似乎越来越高大了起来。
一开始庄户们也没主意杨怀仁这位家主从他们门前走过,后来发现了他,便戴着感激和激动的心情领着全家人出来给他行礼致意。
所有人都想让杨怀仁去他们家里坐一坐,看看他们生活的可喜变化,同时也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杨怀仁也没法答应每一个庄户的邀请,可也不好拂了众多淳朴的庄户们的盛情,只能象征性的走进几户人家里参观一下,给他们全家人拜个年,鼓励他们明年继续努力,日子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再往下走,就真的走不下去了,听闻家主在庄子里溜达的庄户们都从家中走了出来,竟把杨怀仁团团围在了人群中间。
杨怀仁也只好真诚地给大家拜年,然后回头回家,庄户们都是实诚人,也不知怎么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一会儿工夫便引来了几百个庄户和他们的一家老小,簇拥着把杨怀仁他们几个送回到了大宅门口。
杨怀仁也不知说了多少吉祥话,揖了多少礼,才把众人劝回家。
哥几个聊着天往回走,柯小川忽然说道,“哥哥,我以前就觉得当一个江湖大侠客才是一个男人真正的理想,风风光光行走江湖、行侠仗义,想想都觉得很爽。
但现在不知怎么,我忽然不这么想了。”
“哦?”
杨怀仁笑道,“那你现在的理想是什么?”
没等柯小川回答,天霸弟弟大咧咧地逗趣道,“哥哥,我知道小川哥的心里想的什么,这个太简单了,是不是明年把僧儿娶了,然后给你生个大胖小子啊?哈哈!”
天霸弟弟说完便闪到一旁,可柯小川并没有追他,而是呸了一口道,“你以为都跟你小子似的呢?”
接着他话锋一转,“其实也有这么个想法吧,还得看僧儿怎么想的,她要是不急,我也没必要太着急。
我想说的是,当侠客行侠仗义,也不过救几个人,顶多改变一小群人的生活,可真正的大侠,是仁哥儿这样的人,心怀天下苍生!”
第902章:过年(六)()
中堂里几桌宴席都差不多摆好了,今晚的年夜饭因为杨怀仁刚回家才没亲自下厨,不过羊乐天的手艺也不错,摆出来的都是随园里的十几道口碑上佳的好菜。
菜式其实都也不算奇特,大都是杨怀仁教出来的,不过有一点还是反应出了年夜饭和寻常宴席的不同。
宴席上各色的干果盘就不必多说了,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守岁,零食和小食自然在宴席上的分量显得特备重,杨家的零食干果就更多种多样了,看看就让人胃口大开。
各色风干的果脯,酸酸甜甜开胃的话梅,炒得焦黄的麦芽糖,辣味或者甜味的牛肉干,做成了孜然羊肉味的豆干,当然还有不同味道的瓜子和花生。
院子里点燃了篝火,听年长的人说,这是一种传统的风俗,叫做“庭燎”,就是在院子中间点燃一大堆柴火。
小孩们可以往火堆里扔竹竿,竹竿在火苗的炙烤下,爆开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用来驱邪辟鬼。
这也是“爆竹”一词的来源了,当然到了宋代,随着火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用在扔竹竿了,取而代之的是燃放各种各样的烟花和鞭炮。
不过这个风俗还是保留了下来,院子里在大年夜里燃起火堆,火焰把整个院子照亮了,喜庆的同时也让人们觉得心中敞亮。
大堂的门口摆着一张供桌,桌上放着几个盘子和一个香炉,盘子里装的是五谷、果子、蜜饯以及五色纸钱。
这些都是迎神用的,把这些放在家门口,百姓们愿意相信各路天神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下凡的时候,见到各家对他们的供奉,便会挑选虔诚的好人家,然后进门对这家人进行祈福,给他们带来来年一整年的好运气。
另外还要在进门的门槛处摆一个小盘,盘里只摆了三样东西,分别是一段柏树枝,一个柿饼,还有一个橘子。
这三样东西也是用来祈福的,合在一起的谐音便是“百事吉”,让进进出出的家人和初一来上门拜年的亲戚邻里以及友人从此跨过,嘱咐大家能在新的一年里百事皆吉。
正餐还没有开始,杨怀仁便聚拢了他的诸位兄弟们,还有家里几位掌柜和管事,先用这些零食喝起了小酒。
女人们呵呵笑着,聚在另一边拉着家常,同时也不忘手上包着饺子。
杨怀仁斜眼瞅着她们包饺子,真觉得她们手艺还不如他的好,这其实也不能怪她们,包饺子和干其他的事一样,也是熟能生巧的。
以往家里条件还没有那么好的时候,也只是过年才能包点饺子,平时哪里有这样的机会让她们练习?
所以她们的手艺还不那么熟练也就不稀奇了,杨怀仁倒是相信,用不了多久,她们每个人包饺子的手艺,起码都要超过他的水平。
杨母和李妈妈包出来的还算是有模有样的,其他几位,就真的包的各式各样奇形怪状了,莲儿包出来的更像是馄饨,韵儿包的则是因为用力过猛,反倒常常漏了陷儿。
虞美人和归鸿更是第一次干这种活,心里是觉得新鲜和幸福的,可手上的饺子就惨了,被她们捏得惨不忍睹,看来高强的武功到了这里,也派不上用场。
二丫头本来还想好好跟着娘学的,可后来怎么都捏不紧一个饺子皮,懊恼之下索性不用饺子馅儿了,直接拿了几个糖球往饺子皮上一放,然后双手把它搓成了个面团,可谓开创了糖球馅儿饺子的先河了。
两个婴孩儿闹腾了许久都累了,这会儿已经在摇篮里睡下了,小鱼儿还是吐着泡泡,大官则睡觉打把式,不时的挥一挥小拳头,踢一踢小腿,好似在梦里还不忘修炼功夫。
不过他们也睡不了多久,待会儿全庄子鞭炮声一响,又得把他们吵起来,不用想,也能猜到到时候这俩宝贝又得大大的闹腾一番。
男人们这一桌上,几位掌柜的和管事们向杨怀仁汇报着几年的账目,杨怀仁边听边不时的插话,一方面对他们一年来的工作表示满意和赞赏,一方面也提醒着他们来年注意的事项,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现在可用的人手多了,杨怀仁也没什么太操心的,只有一点,不管是庄子里还是酒楼里,亦或是合作的伙伴们,都要继续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思想坚持下去,不能让大家躺在功劳簿上变成了懒汉坐吃山空。
另外,在生意和人员的管理上,也嘱托大家要多想办法,集思广益,年后要整理出一套更严谨也更合理的管理办法和流程来。
赏罚分明的同时,纪律也一样重要,像绵州发生的利用杨怀仁的名声欺压良善的事情,一定要杜绝再次发生。
兄弟们这边,杨怀仁其实心里还有很多话要说,只不过现在好像还不是时候,年后章惇和赵煦是如何计划征讨西夏的事情,杨怀仁现在还不太清楚,也不好根据他所知道的有限的信息就盲目做出判断。
尤其是在这件事情里他会不会参与进去,龙武卫和虎贲卫的禁军将士们会不会奉命出征,现在还都无从得知,他所能做的也不多,只能让大家按部就班的训练,逐渐提高军事素质。
如果来年真的被点兵点到要出征,那么和两卫禁军将士也一定要做到招之即战。
这些等过了年可以把军官们召集到一起再细说,现在也不好向他们透露很多,以免他们,或者他们的家人担心。
一切似乎都已经走上了正轨,杨怀仁也越来越感受到他的宏伟理想,已经渐渐开始往实现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时辰差不多了,女人们也围桌落座,杨母和杨怀仁依次起身祝酒,祈盼来年五谷丰登,国运昌盛,大家便开怀畅饮,结着开始享受年夜的这一桌大餐。
三更的梆子忽然响起,刹那的宁静之后,整个杨家庄子顷刻之间便沸腾了起来,密密麻麻的鞭炮声震彻天地,整个庄子里电光四射,在纷纷坠落的大雪里映红了半面天色。
第903章:过年(七)()
看到如此热闹的场景,杨怀仁忽然想起后世春晚主持人们唱说的一句对联来,“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年。”
最让他惊讶的是,庄子里不知谁家放的烟花,也不知是改良过的二踢脚,还是类似彩珠筒一样的烟花,竟然射向了天空,大约有四五十米的高度,在天空中绽放开一朵美丽的光花。
杨怀仁欣赏的自然不是单纯这份绚丽,而是想到了如今的火药技术已然如此先进,连烟花都制作得如此精良,如果能把制作烟花的技术加以改进用在军事上,那对于大宋军队的武器和军力,是不是又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呢?
这事其实在他当初第一次去金菊堂的时候,知道了金菊堂以前的用途之时就想过,不过后来因为忙于其他事情,便渐渐淡忘了,如今想起来,杨怀仁倒也觉得还不算晚,起码没有耽误了大事。
也许用火药制作的爆破武器当下还不能改变整场战争结果,但是一定是会对宋军起到提高的作用。
孩子们的哭声打断了杨怀仁的思绪,外边“乒乒乓乓”声声炸耳,果然把几个孩子吓到了,哇啦哇啦大哭起来。
没等韵儿和莲儿两个当娘的起身去抱,倒是另外两个人抢先一步起身冲了出去,一个自然是归鸿,这个还比较好理解,另一个就让杨怀仁有点意想不到了,竟然是小七哥哥。
小七的宝贝女儿自然已经被小七嫂子抱了起来,但他却不是冲向了自己的女儿,而是杨怀仁的儿子。
归鸿哪里有小七动作快,刚伸出手去,大官早就被小七抢先一步给抱进了怀里,跟哄自己亲生儿子一般做着鬼脸哄着大官不哭。
何之韵直接去抱起了小鱼儿,轻轻摇着,嘴上哼着不知什么小调,小鱼儿便停了哭泣,依偎在她怀里了。
可大官也许是觉得小七面生,根本就不吃他那一套,依旧哭泣着,挥舞着小手,看样子是想去抓小七的脸。
归鸿不乐意了,叉着腰指着小七的鼻子质问道,“怎么你一个大……小男人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