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君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好,我还期待与何大人共事呢!”丁魁楚一脸关切道。

    何吾驺呵呵一笑,“首辅大人还是多多关心科举之事吧!皇上将此重任交付内阁,若办不好这差事,您这个当朝首辅可不好交代。”

    丁魁楚收起笑脸,沉声道:“这是自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做臣子的自当为陛下分忧。”

    待丁魁楚远去,曹烨一脸担忧道:“阁老,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件事情还未结束,只是开始罢了。”何吾驺望着天空中翻滚的乌云,意味深长道,“暴风雨要来了!”

    “陈大人、蒋大人请留步!”

    丁魁楚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陈子壮、蒋德璟一行人。

    陈子壮闻声,回头见来人是丁魁楚,拱手道:“拜见阁老!”

    丁魁楚抬抬手,笑呵呵道:“不必多礼,科举之事你们还要多费费心,这百分制的试卷毕竟是你们弄出来,你们熟悉。”

    “阁老哪里的话。”陈子壮不知丁魁楚心里打的什么主意,试探道,“皇上将此事交由内阁,您又是当朝首辅。。。。。。”

    丁魁楚摆摆手道:“我的意思是莫不如分工,我负责选定科考的良辰吉日和筛选考官,这样更快,到时候咱们一同交由皇上决定。”

    陈子壮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丁魁楚还是将主意打到主考官身上来了,沉思片刻,缓缓点头道:“好,那便按照阁老的意见来。”

    skbshge

第332章 轩然大波() 
朝廷要废除八股取士的传言,像一阵风,刮向了大明各地。

    广东顺德,锦岩山,一座十余亩的书院矗立山下,不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书院周边遍布农田,一身粗布麻衣的百姓趟着水在田间劳作。

    “驾!驾!”

    就在这时,一匹马沿着乡间小路飞奔而过,留下一阵烟尘,朝着书院方向而去。

    “唏律律!”

    锦岩书院门前,黎遂球一把拽住缰绳,朝不远处一身青衫的学生问道:“你们老师在书院吗?”

    青衫学生认识黎遂球,知道他乃老师好友,恭敬施礼道:“老师正在田间劳作。”

    待青衫学生再抬头时,却见黎遂球早已骑马远去。

    不多时,黎遂球来到一块田地旁,远远眺望,只见一人头戴斗笠正在田地里弯腰拔草。

    黎遂球高声喊到:“令斌兄……”

    几声下来,或是离得太远,那人依旧自顾自忙着。

    黎遂球无奈之下,只好将鞋袜脱掉,一脚趟进了水田中,一步步走过去。

    黎遂球的动静终于惊动了正在除草的陈邦彦。

    陈邦彦起身,抹了一把汗水,抬头见到黎遂球,诧异道:“美周,你怎么来了?”

    “令斌兄,你真是让我好找啊!”黎遂球望着眼前脏兮兮的陈邦彦,苦笑不得道,“真亏了你还有闲心忙这些,如今的广州城都快要翻天了,你竟然丝毫不知。”

    “又发生了什么事?”陈邦彦随口问道,说完继续拔草。

    黎遂球急道:“有消息传出,朝廷今年要开恩科!”

    陈邦彦闻言波澜不惊,摇了摇头,平静道:“这算什么大事,科举你我都参加过不下七八次了,多一次少一次又什么差别。”

    “哎呀!我要说的大事不是这件!”黎遂球一拍脑门,赶紧道,“据小道消息,此次恩科朝廷要废除八股取士,施行新的科举之法。”

    陈邦彦顿时愣在了当场,手也不禁一抖,刚刚拔起的杂草随即落进田里。

    “美周,你说得都是真的?”陈邦彦双手紧紧握着黎遂球的双臂,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就连说话都有些发颤。

    黎遂球重重点头道:“虽朝廷还没有公布正式消息,但应该八九不离十。我听说这还是皇上亲自提出来的,起初不少大臣都反对,但皇上坚决不退让,朝堂上好像还经过了一场激烈的辩论,甚至有官员以死相逼,皇上雷霆大怒,直接将其下了诏狱。”

    “哈哈……”陈邦彦肆无忌惮地仰天大笑,笑着笑着,泪水不知什么时候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黎遂球静静站在一旁,没有打扰此刻的陈邦彦。他当初得知此消息时,何尝不是如此,实在是我辈读书人苦八股文久已!

    陈邦彦将胸中二十多年的苦闷一朝发泄出来,浑身上下没来由一阵轻松,感叹道:“真想不到我有生之年,还能等到这一天!”

    黎遂球挥手赶了赶身边来回嗡嗡乱叫的飞虫,皱眉道:“令斌,咱们还是换个地方谈话吧!”

    陈邦彦瞧了一眼颇显狼狈的黎遂球,哈哈一笑道:“好!咱们回书院谈!”

    锦岩书院,陈邦彦的书房内,两人洗漱一番后,都换了一身干净衣服。

    书房摆设十分简单,一个书架,一张竹桌,两把桌椅,桌上摆放着茶具。

    陈邦彦给好友黎遂球沏上茶,迫不及待道:“美周,你再将事情的经过与我细细说一遍。”

    黎遂球喝了口茶,将他所探听来的消息一一道来。

    起初,陈邦彦一脸兴奋,乐得犹如孩童般,可越听下去,他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消失了,反而多了几分忧愁,因为他到现在还不知道朝廷究竟如何取士。

    待黎遂球讲完,陈邦彦才沉声道:“朝廷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这句话像是问黎遂球,也是再问他自己。

    按理说,陈邦彦内心里一百个、一千个愿意朝廷废除八股取士,可再联想到如今的局势,他又有些摇摆不定了。

    黎遂球叹了一口气,无奈道:“令斌也不要妄自担忧了,你我终究还不是官场中人,这些道听途说的消息难免缺斤少两。”

    陈邦彦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根本影响不了朝廷。当初他针对时局,精心撰写了数万言的《中兴政要》,开列了32条抗敌救国方略,踌躇满志地只身赴南京进呈弘光帝,结果连人都未见到,从那时起他便知道不进入朝堂,他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美周,咱们去广州吧!”陈邦彦望着黎遂球,双压冒着精光。

    。。。。。。

    广州城如今是天子行在,这里的士子最早知道了朝廷要废除八股取士的消息,他们奔走相告,一时间广州的大街小巷、茶楼酒馆到处都能看到各大书院的学生。

    有激进派嚷嚷着要朝廷不得废除八股,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高昂着脖子,扯着嗓子,有的主张直接组织人在皇帝行宫前示威,更有的扬言朝廷若是废除八股取士,他们就罢考,这群人占了大多数。

    当然,也不乏支持派,广州文教兴盛,有近百所书院,陈邦彦这类认识到八股弊端的还是有的,不过他们只占了一小部分,往往他们一发表反对八股的看法,就会招致激进派的围攻,双方吵得不开胶,就差动手了。

    不过,由于朝廷尚未正式公布消息,双方都有所克制。

    大明其余省份的读书人凡是听闻朝廷加开恩科的消息,无不欢欣鼓舞。科举三年一届,如今多了一次机会谁会不高兴呢?

    至于流传要废除八股取士之事,起初他们无一不嗤之以鼻,压根儿不信,只将其当做了一个笑话。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而且有的读书人的亲戚在朝中当官,再经过他们的证实,这一下彻底炸开了锅。

    读书人纷纷聚集到各地的衙门讨要说法,这让各地的知县、知府头疼不已,只能好言安抚他们,朝廷没有下达文书,莫要轻信谣言。

    与此同时,各省州府如同雪花般的奏折涌向了广州皇帝行宫。

    skbshge

第333章 推波助澜() 
没过多久,不知怎的,关于那天朝堂中发生辩论之事一下子就在广州城传开了,这下子士子们终于确定了朝廷是真的要改革科举,一个个像打了鸡血,群情汹涌。

    广州会馆,士子们的聚集地,馆内人头攒动,吵嚷声一片。

    要说单单只是废除八股文,还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关键是朝廷竟然又突然增加了一门考试科目……算科。

    四书五经、大明律法、经史子集本就是大明科举考试内容,他们没有异议,可这算科在读书人眼中不过是小道,他们平时根本不屑一顾,如今朝廷却堂而皇之将其安排到科举中,这让他们怎么考。

    他们中大多数对算科仅仅是微微涉略罢了,这还是抬举他们往高了说,稍微深奥一些的算题,如雉兔同笼,也许就能让他们头昏脑涨。

    科举关乎士子的一生命运,半点大意不得,更别提如此大的改动。

    “朝廷废除八股取士,这是要绝了我等的仕途啊!”有士子乍听此消息,面露悲切,呼天抢地,哭得好不悲伤。

    不少士子受此影响,一个个心情低落,不时开口咒骂道:“八股文都废了,这还算什么恩科?朝廷那些大臣都是干什么吃的!”

    “说得不错!这些朝廷大臣依靠八股取士步入仕途,如今反而要废除八股文,有道是吃水还不忘挖井人呢,都是一群狼心狗肺之辈!”

    一群人尽情发泄心中的苦闷,这其中不乏那些钻研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八股文的老秀才、举人。

    他们苦学多年,只为了一朝金榜题名。

    可是,如今有人突然告诉他们,他们学了几十年的东西白学了,任他们涵养再好,也会开口骂娘。

    “要说这朝中也不是没有忠臣,何阁老一心为咱们这些读书人着想,带头坚决反对,只是无奈朝中奸佞太多,他们沆瀣一气,何阁老独木难支啊!”这时,人群中有人适时开口道。

    这话一出口,立刻引来数人附和,“若满朝大臣都如何阁老明事理,何至于此!”

    “不错,想那陈子壮本是何阁老的学生,却连读书人最基本的尊师重道都不顾,如此无耻之辈怎能位列朝堂?他有何资格?”

    “还有那丁魁楚,先前不过一两广总督,更兼之为官贪婪无度,结党营私,一小人尔,哪里有宰辅之才?”

    “说得不错,何阁老五朝元老,学识渊博,通达时务,能文敢言,岂是他丁魁楚能比的。”

    。。。。。。

    人群中,七八个士子,你一言我一语,挑动着馆内士子的神经线。

    有头脑清醒的士子闻言,脸色大变,喝道:“诸位慎言!朝廷首辅人选岂是我等能置喙的!”

    “呵呵!看来这位兄台还是丁魁楚的支持者。”有人开口讥讽道。

    此话一出,刚才开口之人瞬间成人群中的焦点,不少人对他怒目而视。

    那日朝堂辩论中,丁魁楚的所作所为早已在士子中传遍,倘若当时身为首辅的丁魁楚能与何吾驺站在一边,朝廷废除八股取士一事未必能成,他们对丁魁楚的恨意,不亚于陈子壮等人。

    “休得胡说!”那人冷哼一声,黑着一张脸,不再言语。

    。。。。。。

    会馆东南角,林正茂与张子聪两人坐在一僻静角落,静静看着眼前的一切。

    “那是守直?”张子聪望着正在会馆中央高谈阔论之人,惊讶道。

    林正茂苦笑一声,点点头道:“不止他,你看他一旁之人是谁?”

    张子聪扭头望去,待看清那人面目,不由皱眉道:“守直怎么和黄智诚搅和到一起了?”

    “哎!看样子守直是被人当枪使了,我等虽有功名在身,但在朝堂大臣眼中,咱们不过一介小人物。如此光天化日之下置喙当朝首辅,守直怕是有麻烦了!”林正茂叹气道。

    张子聪亦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三人毕竟来自梧州,相识一场,无奈道:“稍后,你我再劝劝他吧!”

    随后,两人便聊起了此次科举改制之事。

    林正茂感叹道:“咱们这位陛下还真是说到做到,看来科举改制势在必行了。”

    “是呀!雷厉风行!更何况今上自梧州之时便就筹划此事,我想复旦学院的学生们应该乐疯了。”张子聪深有同感。

    两人一入广州,便听到了此次科举,朝廷要改用百分制试卷。

    那些初次听说百分制试卷的士子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林正茂、张子聪二人却十分熟悉,那不正是复旦学院平时测验的试卷吗?

    朱由榔在梧州之时,便已说过要开恩科,废除八股文,林、张二人在意识到朱由榔不是在开玩笑后,为此没少研究复旦学院。

    此时会馆中,马守直、黄智诚等七人舌灿莲花,引得不少士子阵阵欢呼,似乎快要成为他们的领头人。

    何吾驺府邸,关捷先笑脸盈盈,难掩喜色道:“不出阁老所料,民间士子们都反对朝廷贸然废除八股取士,群情汹涌啊!

    下官已经安排了一批人在士子中煽风点火,如今广州城中,读书人凡是提起丁魁楚、陈子壮之流,无不咬牙切齿,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

    阁老,如今时机已经差不多了,要不要让他们现在就去行宫前向陛下罢考示威,让陛下也看看废除八股取士是多么蠢的一着棋。”

    何吾驺高坐正堂之上,缓缓睁开双眼,露出一律精光,掷地有声道:“再等!”

    “还等?”

    关捷先敛起笑容,眉头紧锁道:“阁老,恐迟则生变,下官听说丁魁楚已经命人上书皇上,要严惩一批士子。”

    “就怕他不动!”何吾驺面不改色道,“宫中可有旨意?”

    “不曾有旨意传去。”关捷先摇了摇头回道。

    何吾驺面露凝重了,沉声道:“咱们这位陛下不简单啊!还真是小瞧了他!”

    关捷先不解其意,询问道,“阁老的意思是?”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更遑论天下士子,朝廷若真的动了士子,只会激怒士子们的怒火。

    这把火一点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熄灭的!可惜了!”

    skbshge

第334章 情报() 
朱由榔人虽在行宫,但是通过锦衣卫,他对广州城士子们的集会,知道的一清二楚。

    对此,他只是不屑笑了笑,并未在意,反而是锦衣卫送来的另一份情报,让朱由榔更加重视。

    为此,朱由榔紧急召见了瞿式耜、焦琏、刘毅等一干大臣、将领。

    瞿式耜站在殿中,一字不漏将朱由榔递给他的密奏快速看完后,面露喜色,激动道:“陛下,这是天佑我大明,如今建奴主力大军北返,南京兵力空虚,趁此良机,可令湖广何腾蛟所部、江西督师万元吉所部以及福建唐王麾下郑芝龙的水师同时向南京方向发兵,定可一举收复南京!”

    瞿式耜说道收复南京时,更是浑身颤抖,眼圈也不禁湿润起来。

    大明两京的陷落是他们这些臣子心中的说不出的痛,对他们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大,此次若真能收复南京,可谓意义重大啊!

    瞿式耜能想到的,朱由榔又怎会想不到,若大明此刻真能上下一心,收复南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可惜世事岂能如人意。

    朱由榔阴沉着脸,顺手抄起案桌上一本奏折扔到瞿式耜脚下,道:“你自己看看吧!”

    瞿式耜弯腰捡起奏折,这一看,他才知道朱由榔为何不快,原来是湖广总督何腾蛟为部下请求封赏的折子,上面罗列了一串串人名。

    这些人有功没功,瞿式耜心里当然清楚,大明军队一败再败,丢城失地,他们哪里来的功劳。

    何腾蛟为这些人请功,虽说打得是稳定军心的旗号,但未尝没有自己的私心,笼络这些将领,好稳固自己湖广总督的位置。

    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收复南京的良机就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