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君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岷敛挥淘ケ称ⅲ窃诤醯闹挥凶约旱睦妗

    “你有何打算?”蒋徳璟知道陈子壮不会无缘无故将自己叫住,想必有了决断。

    陈子壮停下脚步,仰头眺望着梧州方向,缓缓道:“既然阻止不了大明内讧,那我只能选择更有希望的一方。”

    “你这么看好桂王吗?”蒋徳璟已经猜出陈子壮的想法。

    陈子壮缓缓道:“中葆兄,实不相瞒,犬子上庸如今就在梧州求学,他在来信中,曾经不止一次称赞当今桂王在。对于桂王,我虽未曾谋面,但也算知道不少他的事迹。”

    “哦?”蒋徳璟诧异道,“桂王竟有如此魅力,得令郎如此推崇。”

    陈子壮将他儿子在信中关于朱由榔的一些对大明时局的观点以及朱由榔创办大明日报、复旦学院的事迹一一说给了蒋徳璟听。

    “现在,你觉得桂王怎么样?”陈子壮说完后,询问道。

    半晌,蒋徳璟才从震惊中回过神,不可置信道:“匪夷所思,这桂王才多大年纪,对大明时局竟有如此精准的判断,如同神明。无论是对闯贼的下场,还是建奴的南侵,仿佛未卜先知一样。若不是这些话出自你口,无论如何我都不能相信。”

    陈子壮捋了捋胡须,道:“桂王是否能未卜先知,你我不得而知,但纵观桂王的所作所为,若大明宗室中,还有谁能中兴大明的话,我宁愿选择桂王。”

    “中葆兄,我已决定不日即刻南下梧州,辅佐桂王,驱除鞑虏,中兴大明,你可愿与我同往?”陈子壮目光灼灼盯着蒋徳璟。

    说实话,蒋徳璟也不看好唐王朱聿键,朱律键确实有中兴大明之志,但奈何受制于郑氏,想要有所作为,难上加难。

    在听完陈子壮的话后,蒋徳璟对朱由榔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只犹豫了片刻,便下定了决心,道:“若这桂王真是明主,怎么能少得了我,陪你走这一遭又何妨?”

    “好!”陈子壮不禁开怀大笑道,“我相信桂王定不会让你我失望!”

    桂王监国如此大事,黄道周等人也不敢欺瞒唐王朱聿键。

    第二天一早,朱聿键便得知了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朱聿键听说之后,脸色苍白如纸,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难道就要离他而去。

    朱聿键虽然有郑鸿奎的支持,但他不知黄道周等人怎么想的,故作惶恐道:“既然桂王早已监国,孤岂可盏恋权位。大明正值危难之际,岂能同时有两个监国,使我大明内讧,孤这就下旨退位归藩。”

    朱聿键这番话一出,更加让黄道周认为,唐王确实值得他们拥护,立刻出列道:“殿下不必如此,桂王地处偏远,无法前来统领大局,我等一致以为殿下可以皇太叔的身份主持抗清大业,择机收复南京。”

    朱聿键闻言,紧攥的手心这才松开,犹豫道:“可是桂王那边会同意吗?”

    “殿下与桂王同为高皇帝子孙,若真有心驱除鞑虏,恢复大明江山,这个时候就应该与殿下同心协力才是。”

    黄道周的站队,总算让朱聿键松了口气。

    朱聿键取得了黄道周一众大臣的支持,心里有了底气,道:“那就召蒙自在前来觐见吧!”

    蒙自在没有等到苏观生的回复,却等来了郑鸿奎。

    郑鸿奎从苏观生那里得到蒙自在的落脚地址之后,带着人就将他的客栈团团包围起来。

    郑鸿奎可没黄道周那么多顾虑,在他看来,始作俑者就是蒙自在。

    没有他,郑鸿奎早就护送唐王到福州了,哪还有这么多事,未免夜长梦多,郑鸿奎决定直接将蒙自在赶出浙江。

    “你们好大的胆子,你们知道本官是谁吗?”蒙自在涨红着脸,嘴里嚷嚷道。

    蒙自在被两个士兵架着,就这样出了衢州城。

    城外,郑鸿奎眼神中闪烁着寒光,走到蒙自在面前,道:“你给我听好了,本官乃靖虏伯,你从哪里来,给我回哪里去。”

    “我乃是桂王的使者,你敢如此对我?”蒙自在气得浑身发抖。

    “哈哈!”郑鸿奎仰天大笑,厉声道,“这兵荒马乱的,死的人多了去,可没有人在意你的身份,不想死的话,就给我滚!”

    “你……你!”蒙自在闻言,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说不出话来。

    郑鸿奎冷哼一声,吩咐士兵道:“派人护送他出浙江!”

    朱聿键始终等不到蒙自在,不久之后,这才知道郑鸿奎竟然擅自做主将其赶出了衢州。

    郑鸿奎的这一做法,惹得黄道周大怒,不过朱聿键心里却暗暗欣喜。

    skbshge

第310章 归去() 
蒙自在被郑鸿奎的人“礼送”出衢州,这让他倍感羞辱。

    他无奈之下只得在浙江沿途各州府放出桂王监国,召大明有识之士前去听用的消息,之后就返回了梧州。

    不过这一切与陈子壮没有什么关系,他与蒋徳璟收拾好行囊,开启了他们的南下之路。

    广西,随着朱由榔大军攻占桂林,这场发生在大明西南边陲的叛乱,短短半个月就以靖江王被擒告一段落。

    朱由榔用赵千驷、严遵诰的头颅狠狠震慑了一番他们带来的军队,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何谓军令如山。

    靖江王府,石星跪在大殿内禀报道:“殿下,他已将毒酒喝了。”

    自古身为皇族,叛乱者有几人有好下场,朱亨嘉的结局早已注定,朱由榔不可能心慈手软放过他,赐了一杯毒酒,结束了他的性命,同时下旨除其藩国。

    大明的藩王太多了,虽然明末以来,被流寇、建奴杀了不少,但是也比不了这些藩王能生。如今朱由榔好不容易逮住机会,自然是除一个是一个。

    与国同休,绵延二百七十余年的靖江王一脉,走到了今天算是到了头。

    朱由榔挥挥手,道:“找个地方将他埋了吧!”

    “是!”

    “桂林城内附逆的官员查抄的怎么样了?”朱由榔解决了靖江王这个罪魁祸首,当然也不会放过他的虾兵蟹将。

    “原广西布政使关守箴、提学道余朝相、广西总兵杨国威、按察使……俱已被擒,现关押在府衙大牢之内。”石星报出了一连串的人名,无一例外,这些人全部都是桂林的官员。

    桂林府是这次靖江王叛乱的重灾区,不知有多少官员卷入其中。

    “这么多人?”朱由榔听完也不禁皱眉。

    石星抬头小心翼翼瞧了眼朱由榔,迅速低头道:“桂林城中有些士绅也参与其中,锦衣卫还在加紧清察之中。”

    朱由榔一时陷入了沉默,若都要将这群人按谋反罪处置,死的可不是成百上千人,而是以万计了。

    朱由榔伸手按了按太阳穴,沉思半晌,道:“这些人中有多少是主动附逆的,锦衣卫可能查清?”

    “可以,锦衣卫在城中部有眼线,卑职已有名单在手。”石星急忙回道。

    朱由榔心中有了决断,道:“传孤旨意,凡桂林官员主动附逆者,一律按谋逆罪论处,其余胁从者,虽情有可原,然法不可恕。孤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诛首恶,抄没家产,其家属可免一死。”

    朱由榔不是什么圣母,桂林这些官员都熟读经书,不可能不知道监国之位根本轮不到靖江王,但他们还是参与拥立,无非是因为自身利益,朱由榔对这些人不会心慈手软。

    但是朱由榔也不是什么杀神,让他下旨诛杀数万人,其中大多数还是老弱妇孺,他还真下不了这个旨意。

    “臣遵旨,臣这就去办!”石星松了口气,身为锦衣卫见惯了生死,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朱由榔现在有些头疼,桂林的高官几乎全军覆没,他一时找不出如此多人来管理桂林府,只能先从复旦学院中抽调一些可用之人,再从桂林挑选一些致士的官员暂为管理桂林府的政务。

    说到底朱由榔身边还是缺乏可用的人才,这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

    桂林城外,数以千计的百姓围观在漓江边上,今天注定是要载入桂林史册的日子。

    即使有了朱由榔的那道旨意,此次参与靖江王叛乱,要诛杀之人也达八百多,牵连不可谓不广。

    “时辰已到!带人犯!”

    随着监斩官的一声令下,数十士兵押着囚犯来到了江边。

    “饶命啊!”

    “臣知错了!”

    ……

    曾经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高官们如今都成了阶下囚,一个个披头散发,或者高喊饶命,或者痛哭流涕,或者瑟瑟发抖,再也没了往日的趾高气扬。

    “开斩!”

    数十个膀大腰圆的刽子手,手持鬼头刀,站在身穿囚服的犯人身后,闻听监斩官命令,毫不犹豫挥下手中的鬼头刀。

    手起刀落,数十颗头颅落地,骨碌骨碌滚到了漓江之中,溅起一阵水花,染红了一片江水,眨眼间消失不见,只在岸边留下了数十具无头尸体。

    “好!”

    “杀得好!”

    围观的百姓见了纷纷拍手称好,别说这些人平时就常常欺压百姓,就算没有,老百姓也乐得当官的被杀,除非某个官员踏实为百姓做事,深得百姓爱戴,百姓脸上才会有悲痛之色吧!

    这大抵是百姓从心底仇恨这些当官的,明朝末年赋税繁重,普通百姓深受其害,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当官的弄得,自然心里有怨恨。

    一批杀完,接着又是下一批,他们的脸上无不带着惊恐之色,这让百姓越发觉得解气。

    “哎!”

    围观的一书生不忍心再看,说道:“想不到这位监国如此弑杀,这可是几百条人命啊!他们中不少人可都满腹才华,不过因为一时行差踏错竟落得身首异处,可惜!”

    书生这话惹得一旁人讥笑,“呵呵!真是好笑,他们世受皇恩,皆饱读诗书之辈,如今国难当头,不思报效朝廷,反而犯上作乱,与靖江王谋逆,祸乱大明,死有余辜,有何可惜!此等不忠之人,纵然再有才华又有何用,若建奴攻来,他们说不定第一个投降,监国杀得好!杀得大快人心!”

    “这位兄台说的不错,看看周围百姓的反应,倘若这些当官的肯为百姓做事,而不是整天勾心斗角,谋权夺利,百姓怎会如此痛恨他们。”

    。。。。。。

    书生见自己惹得众怒,狼狈而走。

    朱由榔将桂林的一应事务安排完毕,便准备启程返回梧州。

    桂林码头,士兵们将一个个大木箱抬上战船,络绎不绝。

    木箱里装得都是朱由榔此次桂林之行的收获,这些财宝几乎囊括了桂林半数财富,其庞大程度可想而知。

    朱由榔只是将大部分值钱的金银珠宝等财物带走了,至于田地、店铺等一些死物,则交给桂林官员处置。

    临行前,朱由榔将焦琏以及自复旦学院而来的刘同升、涂绍煃等人召集起来,嘱咐他们好生经营桂林。

    skbshge

第311章 凯旋() 
此次桂林之战,焦琏因功被朱由榔封为广西都指挥使,掌管桂林军事之权。

    而涂绍煃、刘同升都是朱由榔从复旦学院抽调而来的可用之才。

    复旦学院自成立伊始,朱由榔就没有停下招揽人才的脚步。

    大明从不缺人才,只不过犹豫朝中奸臣当道,把持朝政大权,真正有才干之人,得不到重用,或是被贬,或是被罢免。

    涂绍煃曾任河南汝南兵备道、四川督学等多职,后因得罪马世英而丢官。

    刘同升更是明朝崇祯十年丁丑科的状元,被崇祯授翰林院修撰。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他施展才华,便因为与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不睦而被罢免。

    诸如此类,复旦学院还有不少,朱由榔对他们的履历都熟记于心。

    是以,在桂林官员被朱由榔一网打尽之后,他急招这些人来桂林,主持桂林事务。

    朱由榔任命涂绍煃为广西布政使,刘同生为桂林知府,还有其他几人俱都担任桂林要职,将桂林的军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士兵还在忙碌搬运财物,朱由榔以及焦琏等一干大臣正沿着漓江岸边而行。

    “靖江王之乱虽已平定,但广西也伤了元气,军士死伤无数。”朱由榔走在最前面,慢条斯理道,“焦爱卿,你接下来的重点就是为孤训练一支真正能战、敢战的军队。”

    跟在后面的焦琏双手抱拳,铿锵有力道:“臣定不辱使命!”

    朱由榔继续道:“暂时招募一万人,军队人数在精不在多,卫所士兵的战斗力如何,你们也都知道。”

    “此次附逆的卫所百户、千户,能抓的抓,能免的免,其麾下士卒全部分发军田,转为民籍。”

    涂绍煃闻听此话,心中一惊,朱由榔的意图很明显,这是要废除广西的卫所制。

    大明的卫所早已烂到根子里了,涂绍煃也深知其弊,但如此粗暴的手段,他总觉得不妥,道:“殿下,此事是不是可以徐徐图之,这些百户、千户多是世袭,在当地的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甚,恐又是一场祸乱。”

    朱由榔这是在动他们的奶酪,他们会甘心将利益让出来吗?

    “孤没有时间与他们扯皮,再大的乱子,能比得上此次靖江王之乱,孤连大明的王爷、布政使、总兵都杀了,还在乎他们!”朱由榔清楚其中利害,不过他如今携桂林大胜之威,不趁此良机解决,以后才会更麻烦。

    朱由榔停下脚步,转过身吩咐焦琏道:“孤会给你留下两千精锐之兵,供你驱使,但凡敢反抗者,一律以谋逆论处,直接诛其九族,孤给你先斩后奏之权!孤倒要看看有多少要钱不要命的人。”

    “臣遵旨!”

    涂绍煃没想到朱由榔如此果决,不过听在他耳中却也觉得热血沸腾,快刀斩乱麻,也未尝不可。时逢乱世,大明确实耗不起了,重病需要猛药医。

    朱由榔又望向涂绍煃、刘同升二人,郑重道:“你们的任务不比焦卿轻,桂林官员被孤一锅端了,如今百废待兴,接下来如何安抚百姓,稳定人心,恢复耕作,这都是你们要做的。”

    “从靖江王府以及桂林官员、士绅加家中查抄的田地、店铺,你们要好生利用,若是有人敢从中贪污,你们不需要手软,乱世用重典,直接杀一儆百。”

    “臣遵旨!”

    朱由榔将一切安排妥当后,这才蹬上了战船,乘风归去。

    桂林码头,焦琏、涂绍煃、刘同升目送朱由榔离去,直到望不见船影。

    回城的路上,涂绍煃感叹道:“真没想到,老夫还有再度出仕的机会,而且遇此明主!”

    刘同升亦有同感,他在家闲赋十多年,若不是受宋应星之邀来到梧州,也不会有这个机会。

    朱由榔的杀伐果断确实让他大吃一惊,不过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是该杀之人,身为朝廷官员,不晓国家大义,助纣为虐,死有余辜。

    “时值乱世,我大明有此明主出世,大明幸甚,百姓幸甚!”刘同升一腔热血道。

    不到两日,朱由榔便率军返回了梧州。

    南薰门外,丁魁楚早早得到消息,带领一众官员,欢迎朱由榔的凯旋。

    丁魁楚被朱由榔任命为内阁首辅之后,自是春风得意,整天笑脸盈盈,只觉得身上有使不完得劲儿。

    广东省各州府官员俱已献上笺表,随着朱由榔平定靖江王之乱,广西不用说,云贵川也不在话下,只是湖广、江西、浙江、福建有些麻烦,不过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没有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