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战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乌江战纪-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桓轻轻“哼”了一声,从袖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两枚寐心桃儿,单手交给共桃花。

    共桃花接过,看了看,哑然笑道:“这桃,是我们这次带来的礼物,在虎安宫中还有不下数十枚,凭啥就说,是我昨日带进来的?”

    郑桓道:“巴境谁人不知,你与瞫梦龙有婚约,自然是芭蕉结果,一条心了!我敢断定,你一定晓得瞫梦语逃跑的事!否则,我们也不敢劳你大驾光临!你是聪明人,最好快快说出来,找回瞫梦语,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天地良心,神鬼可证,我实不知!”共桃花发誓道。

    鄂卓已经被这起事故整得灰头土脸,失去耐心,暴跳道:“共桃花,你清醒得了!你这次闯下的大祸,不仅关乎巴国公室的颜面,还关乎巴国世子的前程,更关乎不少人的性命!

    “不要以为,你是有身份的女子,就不敢动你!在巴公室面前,共氏、瞫氏两大部族,什么玩意都不是!实言告诉你,你的同伙,虎安宫侍女如烟,已然招了!大刑侍候  ,看你招,还是不招!”

    听他这话,共桃花暗惊:“看来,寐心桃是如烟取来的,但她没能脱身,或许,还受了酷刑。”

    她虽然听得有些糊里糊涂,想到与如烟的谈话,也联想到一些情节,转而怒道:“此时,我方才明白了:原来是梦语妹妹被强盗劫走了,你等无法交差,便来赖我!好让我帮你们替罪!你们,你们好做得出来呀!”

    郑桓道:“你休要巧言,瞫梦语一日不回来,你一日休想回大酉宫!更不要想进什么虎安宫!”

    共桃花大怒:“无能鼠辈!不快去追强盗,却在这里耍阴招,想嫁祸于我!”

    随即边骂边哭。

    鄂卓怒道:“不动大刑,如何肯招!”

    郑桓止道:“先将她带走,一路好好侍候吃喝!不准打骂!”

    两名武士闻令进来,将共桃花连拖带请弄出去,共桃花骂哭不止。

    郑桓又令接共桃花进来的巴平安的那个侍卫去对共公子道:“六公子听说公子妃受惊非小、神情不安、不吃不喝,担忧之至。只有桃花来了,方可有些好转。

    “六公子之意,烦请桃花一路陪她到龙溪口分手,好生解劝解劝。”

    共公子共彪丝毫没有怀疑,道:“到时,麻烦兄弟,给我送回来。”

    太阳升得老高了,以前在这个季节,凉爽的万风林海,也变得十分燥热起来。

    巴平安一行开拔。郁侯、共公子其后同行。

    因为担心再出事,鄂卓兄弟小心又小心,催程前进。路过万风寨,也不歇脚,可惜了寨主果乾风安排连夜杀了的猪,宰了的羊。

    一路无事到了丹涪水的龙溪渡口。

    正值下午,丹涪水面,就像一面不规则的大镜子,早已吸收饱和了阳光的热量,将热量反射到空气中。

    郁侯先别了巴平安,领人上舟先上水离去。

    共氏部布置在共滩的兵舟已到,停靠在龙溪口渡头的上水。

    共公子共彪一路跟来,走在巴平安和郁侯的后面,此时也到了龙溪渡口,来不及上舟,直接去向巴平安辞别,并接其妹共桃花。

    河滩上,砂石如才从火中取出,共彪领几名侍卫,向下游走出三十四步,前面不远,在这里最平缓的沙滩处,停靠有枳都水师的数十只战舟,很多人正在有条不紊上舟。

    突然,从前方迎面小跑来一个人,“巧遇”共公子。

    共彪一看,那人是巴平安的一个内侍。

    那内侍慌慌张张,已到共彪跟前,惊讶道:“公子,你还敢慢吞吞的在此逗留?”

    共彪吃了一惊,忙问:“此话怎讲?”

第188章 乍惊乍喜皆荒唐() 
那内侍拉住共彪的左手,向江水边走了十来步,离了共氏的几名侍卫,才道:“你尚不知?你家桃花与刺客有关,已被拘了,今日正要趁你来辞别之时,拿你到枳都!”

    共彪更惊:“妹妹如何会与刺客有关?”

    “是她送寐心桃到枳都军营中,迷住了守卫,刺客才有机会下的手!”

    那内侍说完转身要走,共彪一把拉住。这事,来得太突然了,共彪难以质信,想要追问清楚。

    那内侍焦急道:“一时给你讲不明白,很多事,老仆也不清楚!若不是共君时常把我挂念,每次有人到枳都,都有我的好处,老仆也不会冒着杀头的风险,来暗中给通风报信!”

    “可是,这怎么可能?一定是误会了!我去面见六公子,当面说清!”共彪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是真的。

    “大错特错!你一去六公子舟中,便不得自由。到了枳都,任人宰割,哪里还有申冤的机会!此时,走为上!先回到大酉宫,再作计较。事不宜迟,迟则有变!”

    “我走了,大妹怎么办?”

    “老仆胆敢意料,六公子一时不会杀了桃花。我等也会从中周旋  ,保住性命,应是有望。情势紧急,话不多说,赶快回去,再想办法!”

    内侍说完,转头就走,一副生怕别人瞧见的模样。

    共彪乍闻此事,方寸顿乱,心中无主,一时难辨真伪,又被这内侍“引导”,寻思别无妙计,只得急赶到自家舟中,不回答疑虑重重的侍从等人的问题,心心慌慌离了龙溪口。

    共彪回到大酉宫,报桃花被拘,共君大骂巴平安无礼,猛然间联想到一件往事:

    几年前,巴国六公子巴平安驻防军事重地石城军营期间,一次到共氏部族巡视,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这是很多平庸而又身居高位者的通病——到处指指点点,引起共君及其属下不满。

    当天晚餐,共君大摆宴席。

    由于被“领导”指评了,共君心情不佳,开宴才到一半,喝得醉了,头一下栽到在面前的几上,侍者急忙过来搀扶。

    巴平安也有些醉意,见此情景,大声道:“哈哈哈,共子老矣!”面带讥讽之色。

    在场的石城军营数名武将和共氏部族文武,无不吃了一惊。

    令众人更想不到的是,共君突然抬起头来,怒道:“你算什么狗屁公子!除了女人,你还懂什么!”

    说完,又一头栽到几上,侍者急忙扶走。

    巴平安顿时脸上红一处,白一处,巴不得地上有个缝,急忙钻进去——因为共君这话,除了骂他无能,还将巴平安此前不到三个月刚刚搁平的,他与江州巴国主宫中一个美人的丑闻,在众文武面前抖了出来。

    宴席草草结束,巴平安大失面子,一时成为笑柄。

    次日,共君酒醒,知了此事,后悔不已,但覆水难收,也只得作罢,每次见到巴平安,总不那么自在。直到几年之后,双方似乎均忘了那件尴尬事。

    此时,共君想到这事,暗想:“原来,巴平安并没有忘记那次羞辱,他这次是借刺客之机,拘了桃花,想羞辱我一次。”

    他没想到,自己这次,真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巴平安并不是爱记仇的人,早已抛之脑后了——政治斗争,你死我活,不记仇的特点,在巴平安的支持者看来,也是一大缺点。

    共君正在想,听族弟、大酉宫行人共信道:“大哥,你再有雷霆之怒,也无济于事。不论到底发生了什么,我速去枳都,上下重金通融,打探消息,先保住桃花性命要紧。”

    共君这才想起最应该骂的人,大骂共彪。

    共彪吃了个哑巴亏,任凭父亲辱骂,一言不敢回。

    随后,共君暗派共信到枳都使贵重珠宝等物。

    巴平安一路下水,不几时便到了虎宫山大部族的边界——麻湾洞。

    鄂卓传令护送(准确说仅仅相当于送亲)的瞫梦语的虎安山舟师伍佰长荼天尺送到此处为止。

    荼天尺奉了命,先去向鄂卓辞了行,然后移舟来向虎安宫行人若春沛辞行,道:“我已选好一队舟师,送大夫到枳都。”

    若春沛道:“有宫中虎贲就行了。”

    “大夫你尚不知?在拐枣坪宿营当晚,虎安宫中侍卫头目毛毛虫和度毛狗两人来见过我,说是宫中传令来说:梦语自有枳都侍卫保护,用不着虎安宫侍卫,奉命还虎安宫。当日夜里就回去了。”

    “嗨!我是说,这几日没见到他们,以为是你另有安排,原来已被调回。谢了!”

    荼天尺留下一队舟师武士保护若春沛,按与主将朴延沧分别时的安排,自领两百多人回盘瓠湖舟师营,并令人去万风林海向朴延沧报告,同时打听捉拿刺客的进展。

    次日近午,巴平安一行,抵近丹涪水边的小田溪昝氏部族。

    昝氏首领领昝芎早已探听到巴平安的大喜事,虽然因今年天气影响,食物短缺,以为是个巴结的好机会,杀猪宰羊,预作准备,率数只木舟,披红挂绿,上水十五六里来迎接。

    枳都将领鄂卓得到禀报,急令快舟通知昝芎:六公子回枳都有紧急军务,不敢多停,只须到达小田溪时,将食物送上战舟即可。

    丹涪水小田溪渡口。

    巴平安心情颓丧之极,面对昝芎奉上的香喷喷的美食美酒,食欲不振,想那美人,不知现在何处?越想越不想吃,眼神看着窗外发呆。

    一侍者跪地求道:“自从出了虎安山,公子没有一餐吃好过。如此下去,伤了贵体,小人吃罪不起。”

    巴平安无能之人,但为人还算良善,心肠较软,这侍者是从自己在江州就一直跟随的,见他如此说,叹息一声,开始用餐。

    勉强用到一半,鄂卓小步跑进船舱,禀报道:“公子,好消息!”

    巴平安扔了手中的鸡腿,像打了鸡血一样,腾地一下跳将起来:“捉住了?”

    “不,花仙子,花仙子找到了?”

    未等鄂卓答话,灰头土脸的巴平安突然听到“好消息”三个字,急忙相问,又立即改口道,喜极而有点口吃,同时回到在拜花神节上第一次亲眼见到美人那一时刻如梦如幻的境界之中。

第189章 迷一样的夜郎古国() 
“公子,石城来人了!”鄂卓尴尬道。

    巴平安大失所望之余,心中也吃了一惊:“请他进来!”边说边一屁股坐回原位。

    驻防石城军营的八公子巴远安的加急信使到,是为报告最近的军情。

    巴平安面无表情,听取来人汇报发生在晓关前方的情况。

    早在巴平安接到凤鸟飞临丹涪水的消息,大夫郑桓等就料到江洲会让巴平安进虎安山朝拜。

    将领巴秀等则提出,要防止楚军夷城主将养明,趁丹涪水发生特大旱灾、三大部族又在虎安山举行朝凤鸟和拜花神的盛事之机,偷袭晓关,逼进郁水。

    因此,报经江州同意,两月余前,便秘密调动了平都、枳都等地的精锐武士,再加共氏部族和郁侯的大部分武士,向军事重镇石城附近集中。

    由于是秘密调动,虎安山大部族中除了瞫伯父子和中卿相善及山、水两师主将,外人一概不知情。

    名将巴秀奉命秘密前往石城,协助八公子巴远安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局势。

    还在今年初,驻枳都的巴国中将军相雍病逝,经巴国上将军巴无疾力荐,当然巴平安也未反对(虽然巴秀不是巴平安阵营中如鄂仁一样的心腹,但其军事才能正是巴平安最需要的),巴国主已任命巴秀为巴国中将军(枳都上将军),佐统枳地、丹涪水一带军务。

    八公子巴远安心知肚明,巴秀名为协助,实则代表枳都主帅巴平安。

    巴秀一到石城,就听报了先前派出的探子打探回来的并不全面的夷城楚军军情:

    楚军以昭允、斗鹰为首的部分夷城一线守将,主张趁机偷袭巴国晓关,拿下石城,甚至郁水盐泉。但主将养明却有他自己的判断。

    养明则认为:

    其一,夷水流域也同样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当前第一要务应当是率领军民抗灾;

    其二,丹涪水流域灾情造成的巴国、夜郎等地的逃荒者,已经引起夷城及其周边地区一定程度的秩序混乱,应当稳定为要;

    其三,就算趁机攻破巴国险要关口,甚至取得郁水盐泉,好战的巴人绝不会心服口服,持续占领的难度极大;

    其四,巴国正在虎安山举行全国瞩目的重大仪式,在固执而愚蠢的巴人心中,任何人在此时触犯他,无疑是最大的挑衅,会激起巴国全国前所未有的愤怒和前所未有的斗志;

    其五,楚国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也不利于短期内向巴国发起新一轮进攻(这一点,在养明看来更能被多数楚将接受)。

    其他将领不一定全能明白,但养明的心腹、出身名门的将领庄复看得真切。

    作为楚国王室的后人,庄复知道一些更重要的、其他将领不一定知道的情况:

    听到秦国着手收复被魏国抢占的河西之地,又借韩魏两国威胁周天子显王为借口,起兵勤王,打败韩魏两军,秦国的国际地位在明显提高,又开始参与中原事务等消息,继位不几年的楚宣王热血澎湃,想要再次染指中原,重振大国威风,不能让曾经与楚国同样被排斥在周王室中央政治之外的秦国抢完了风头,因此将偏僻而又在楚国人看来是囊中之物的巴国,暂时放在了边上。

    再加上  ,“扩张必先安内”,楚宣王需要先处理好国内发生的世族之争等棘手问题,并不想急于对巴开战,但他不能所有事情都对臣下明言,也不希望给臣子们留下“怯战”的印象。

    在既懂政治,又懂谋略的庄复看来,养明这是一举两得:他本身也有自己的考虑,认为巴楚郁水盐泉之争的决战时机并未到来;同时他也看懂了楚宣王的心思,迎合了楚宣王的想法,或者说,养明与楚宣王达成了默契,于是他才找出上述几条既说不上没有道理,也说不上很有道理的理由来说服众将,或者说搪塞。

    巴秀了解了虽然不全面,但有价值的楚军最新情报,通过分析,认为楚军夷城主将养明,并不一定想要在此时用兵的情报是可靠的;但同时,养明不能完全决定战事的开始与结束,若楚王一声令下,他必须立即出击。

    巴秀还认为,对巴国而言,在虎安山举行盛事期间,若发生战事,一则穷于应付,二则极不吉利(这一点,在巴人看来,甚至更为重要);就目前而言,晓关前线,最好能保持现状。

    八公子巴远安完全认同巴秀的意见。

    不仅如此,巴远安心中还有一把小算盘:此时,二兄巴平安正代表巴国主(巴公室)在虎安山主持重大仪式,若巴楚在夷城——晓关方向发生战事,一旦失利,全部责任都是自己承担。

    因此,虽然他无时无刻不在想要建功立业,但此时此刻,最希望的同样是保持平静。

    巴远安、巴秀两人心思不完全相同,目标相同,一拍即合:

    一方面积极做好迎战的各项准备;

    另一方面,经巴秀提议,巴远安首肯,去使邻居夜郎,以盐、蚕丝品(当时夜郎蚕丝制品不能与巴蜀相比)等,让自高自大的夜郎侯先给楚军搞出一点麻烦来。

    当然,这次派人出使夜郎,巴秀、巴远安二人还有更为长远的考虑:意图将与夜郎因二公子巴西安死后而断绝的关系恢复起来。

    于是,郁侯部的行人巴圭,以巴国六子、枳都大营主帅巴平安使节的身份,奉命紧急出使夜郎国。

    夜郎是巴国重要邻国,两国之间,国土犬牙交错,民族关系错踪复杂,但两国交往并不密切,更不是同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