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状元-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禹王道:“两辅与众大臣随禹王祭天,大都不可无人,本辅愿留大都,助太子主理朝政。”

    禹王道:“正合本王之意,你就留在大都吧。”

    临行的前一天,侍臣来府传报,王妃要公主准备明天与父王、王妃同行。唐尧明知禹王此次有去无回,也不好说什么。

    叮嘱亦玉道:“照顾好父王、母妃。遇事千万莫急,差人速来报我。”

    第二天,唐尧和太子启送出禹王十里,禹王马车刚刚起动,又被唐尧唤住,唐尧向前来到禹王面前深深一礼,深情说:“父王已年迈,儿臣望父王多加保重,大都有儿臣,父王请放心。”

    禹王不明白唐尧这次一改往日的风格,变的如此优柔,豪气的说:“父王虽年迈,身体尚好,又有上天护佑,尧儿放心吧。”

    唐尧一直目送大队人马看不到方回。

    开国日这天唐尧一直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情绪,黄昏时分忽然一阵莫名的心痛。第三天半夜时分,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急忙走出房门,一个侍臣风尘仆仆,满脸哀伤跪在他面前,泣不成声地说:“禀首辅,开国日禹王祭天,一跪不起,已归天了,公主因悲伤过度黄昏时也随禹王去了,皋辅急火攻心,昏迷不醒,姒辅悲痛已乱了方寸。”

    唐尧听后呆在了当场,只到管家叫他,才回过神来。禹王归天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亦玉的离去却大出意料,十年来唯一的精神寄托没了,这对他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他令佐亊马上去叫唐兴、虞苗和虞利来府议事,不一会,三人到齐,唐尧表情严肃地直接命道:“禹王归天,我既刻赶往矛山,大都朝政,唐兴暂代,明天召示华夏,从禹王归天日起三年国丧。虞苗带领王师在大都二十里外布防,同时封城,任何人不得进出,违令者格杀勿论。虞利封闭王宫及宫内各府,任何人不得出入,违令者不管任何人,格杀勿论。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开城,现在就去执行吧。”

    三人见唐尧连平时对他们的称呼都变了,知事关重大,赶紧行动。唐尧骑马出了大都,在无人外进了清灵空间。对重明简单说明,重明背上唐尧,一个时辰后唐尧出现在禹王台,大臣们见首辅突然出现,众皆愕然。

    唐尧向禹王,深深一拜!走向亦玉,俯身在她的额头上亲吻!满眼哀伤。

    姒臣用沙哑的声音说:“我正手足无措,首辅来了就好了,禹王后事你来安排吧。”

    唐尧对礼仪卿和交通工卿说:“遵禹王遗嘱,后事从简,工卿明日着人在禹王台修建陵寝,七日后安葬。”

    七日后禹王和公主安葬完毕。姒臣突然向唐尧辞官,要陪王妃在禹王台守陵。唐尧见他心意已决,点头答应。并令工卿在禹王台下建房,供王妃、姒臣和守陵的役兵居住。

    这天深夜,唐尧进了清灵空间,一头倒在竹床上沉沉睡去,在似梦似醒中,听到亦玉在不停的叫自己的名字。醒来时,重明问他:“你怎么了,一觉睡了三天三夜?”

    唐尧两眼发呆,久久不说话。重明看到唐尧的眼神不断变化,最后定在一种坚定的眼神上。

    唐尧这时,确实想了很多,来到这异世,身边最亲的人接连离去,唯一的精神寄托亦玉的离去,让他又经历了一次,离开二十一世纪空间的亲人时,那种心如刀绞的滋味。他突然感觉,在这个空间已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没有了精神寄托,生命对他来说变得毫无意义。十年来,与禹王的相处,如友如父,难舍难忘。如今华夏国已步入正轨,他觉着自己已完成了历史使命。

    唐尧心意已决,郑重地对重明说:“祖爷,现在我把我的一切讲给你听,请你不要打断我。”重明点了点头。

    唐尧接着说:“我现在的这个身体,是尧帝的后代唐尧,而灵魂却是来自四千年后,恰巧也叫唐尧,我们那个时代,社会已达到高度文明和发达,孩子不分男女,六岁上学,学习各种知识,我的学历达到了最高层次,并且还是双学历,后来成了一名科学家,专门研究宇宙环境,和地球上的各种环境生命。”

    说道这里,唐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接着说:“一次意外,让我来到了这个空间,二十七岁的我,和八岁的现代唐尧合为一体,是我师父老神仙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后来禹王把公主亦玉嫁给了我,巧合的是,公主的名字和长相,和我在二十一世纪的未婚妻一模一样,有了她,我才觉着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有了意义,现在老天把我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泯灭了。”

    唐尧接着说:“禹王的归天,我是知道的,只是不能逆天阻拦,可亦玉的离去,实在是在我意料之外,这让我在这个世上,感觉生命是冰冷的,毫无意义。我想把这个空间留给你老人家,我要劈开时光隧道,去寻找我的归宿。”

    重明听后,惊讶地看着唐尧,说道:“你小子不会又在忽悠我吧?”

    唐尧苦笑地摇了摇头说:“你看我这个样子,像是在忽悠你吗?”然后伏在案上,写起东西来。

    重明看着他认真地样子,也没再说什么,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他。

    唐尧写完几个黄绢后,交给重明,对他说:“这些东西,上面都有名字,你不要现在就交给他们,待我所写的情况发生在谁身上时,再交给谁。我并不是对他们不舍,而是不能因我改变以后的历史,这样有违天命。如果说真的有不舍,我还真舍不得和你老人家分别,不知道我离开这个空间后,我们祖孙俩还有没有缘分再见。”

    重明看到这些,才知道唐尧说的是真的,他无可奈何地说:“那我们就顺应天意吧。若不是十多年前遇见你,我是不会再招惹这尘世的,咱们祖孙俩相处十多年,我总觉得还没和你待够,要没有你替我引荐女娲娘娘,哪有我重明的今天,你要离去,不想向女娲娘娘拜别吗?”

    唐尧说:“我想女娲娘娘早已料到有今天,他老人家不会怪我的。”

    重明问唐尧:“这清灵空间里,你搜集的这些宝贝怎么办?”

    唐尧说:“它们原本属于大自然,现在属于清灵空间,以后你是主人,由你做主吧。今后,你老人家对他们就说我归隐了。还有,请你老人家时不时的幻化成我的模样,在适当的地方露一下脸。最后,我要劝你老人家一句,不要管太多的事,一切事情顺其自然。”

    重明听完这些,眼里竟泛着泪光。唐尧对他说:“你老人家千万别这样,你这样,我离开是很痛苦的,咱们祖孙俩还像平常一样,说说笑笑地送我走,如果我能回到我以前的空间,我一定将女娲娘娘和你,还有我师父、义母的画像,挂在我的房间,这样我们每天都可在一起,最后,你老人家再陪我去炼石神坡一趟吧。”

    唐尧刚出竹屋们,被两只虎王拦住了去路,唐尧蹲下身子,一手抱一只老虎头,和它们贴在一起,好一会才放开,两只虎和黑马跟在唐尧身后,一起去了炼石神坡。

    唐尧站在炼石神坡上,两眼久久地望着清灵空间的上空,默默地祈祷,让女娲娘娘帮助自己,回到以前的空间。

    对站在身旁的重明说:“咱祖孙俩分别前,我给祖爷唱一首我们那个世间的歌吧。”他想起在二十一世纪空间里高中时,最喜欢唱的有哥地‘离别’改编一下。

    说完,唱了起来;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一刻让心灵交流中静静的渡过

    挥挥手莫回头当我唱起这首歌

    怕只怕泪水轻轻的滑落

    愿心中永远留著你我笑容

    伴你走过每一个舂夏秋冬

    几许愁几许忧人生难免苦与痛

    失去过才能真正懂得去珍惜和拥有

    情难舍人难留今朝一别再难逢

    喜和乐点点滴滴留心头

    愿心中永远留著你我笑容

    伴你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

    说再见再见将会太遥远

    若有缘有缘再见期待在来年

    愿你我重逢在宜人的季节

    重明听懂了歌中的大体意思。同时也被从没听到的音律感动,眼泪像串串珍珠一样滚落,以至变回了原形都没有察觉。两只老虎和黑马,眼里也满是哀伤。待重明感觉到歌声越来越小时,才回过神来,见唐尧边挥手边唱着,已经走得很远了,歌声还在清灵空间上空回荡。

    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

    说再见再见将会太遥远

    若有缘有缘再见期待在来年

    你和我重逢在宜人的季节

    不要问不要说

    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一刻让我们在心灵交流中静静的渡过

    挥挥手莫回头当我唱起这首歌

    愿心中留著你我笑容

    伴你渡过每个春夏秋冬

    唐尧来到放神斧的地方,聚起全身的精神,挥起神斧,向气墙劈去,只见气墙一阵剧烈的抖动,唐尧奋起最后的力量,将神斧扔了出去。这时,只见气墙上出现了裂缝,裂缝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出现了一个黑黝黝的大洞,唐尧只觉着一股巨大的吸力,将自己吸进了黑洞,身体在黑洞中不停地旋转着,最后意识逐渐模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大结局() 
二十一世纪的空间里,昏迷了一年半的唐尧艰难地睁开眼睛,恰好是夜晚,光线并不刺眼,既是这样他也适应了好长时间。他慢慢的环视四周,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明白,自己这是真的回来了。他看到在床头边爬着一位短发的女人,熟悉的耳轮,一看就知道一定是亦玉。他用尽全力,用手抚摸她的头发。亦玉猛然惊醒,看到唐尧在用手抚摸她,泪如雨下,喃喃地说:“你终于醒啦。”

    华夏国大都封城的第十一天上午,一位身高九尺,白发、白须的老者骑着唐尧的黑马,站在城门前,用洪亮的声音对守城的役兵喊道:“我是唐首辅的祖爷,快让你们的总领虞苗来见我。”

    守城的役兵虽然不认识老者,却认识唐首辅的马。立即去禀报了虞苗,虞苗来到城楼,向下一看,果然是唐尧的马,这位老者,在唐秋出嫁时也见过。

    虞苗不敢怠慢,赶忙走下城楼,令役兵打开城门。老者马也没下走了进来,看了虞苗一眼,那摄魂的目光,令虞苗不知不觉地打了个寒颤。

    老者对着虞苗说:“速去叫上唐兴和虞利,到唐尧府议事。”说完后,竟直催马而去。

    虞苗哪敢迟疑,快马去找唐兴、虞利,三人一起来到唐尧府。唐兴进门一见老者,双腿跪下叩首:“孙儿唐兴,拜见祖爷。”

    老者从怀中掏出一个黄卷,扔给唐兴,说道:“这是唐尧给你们三个的,自己看吧,看明白后,不得耽误,立即行动。”

    第二天一早,王宫门外,钟鼓齐鸣,在大都的大臣,听到钟鼓声,急匆匆地赶往王宫,进了禹王殿,见太子启高高坐在王位之上。众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默不作声。二公子‘宰’看到太子启高坐在王位之上,顿时怒目圆睁,刚想开口指责,只见虞苗、虞利两个,站在禹王殿门内的左右,手提神剑,杀气腾腾。顿时没了气焰。

    只见唐兴手持一黄卷,站在大殿中间,大声道:“禹王遗命;本王归天后,太子启仁德宽厚,深受臣民爱戴,可承接天命,号令华夏,为华夏国帝王,号‘帝启’,众大臣像辅佐本王一样辅佐帝启。”

    唐兴宣读完后,拿着禹王遗召,让站在前排的大臣,逐一验看。大臣们看到,果然是禹王手迹,且玺印俱全。

    这时唐兴高呼:“众臣还不赶快参见帝启。”

    大殿内的众臣,一齐跪倒,高呼:“帝启万岁!”

    帝启在王座上,稍稍迟疑,努力地镇定了一下自己,道:“父王已升天,帝启承接王命,承接天命,诚惶诚恐!为华夏国臣民安定,国家富强一如既往,遵父王遗命,兹封‘宰’为一等侯,封地商丘,限明日辰时赴任,不得有违。”

    宰听后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帝启又道:“王师佐领,带上二百轻骑兵,即刻赶往茅山,令茅山所有的大臣,守孝一百天,不得有违,违者格杀勿论。”

    第二天辰时末,宰一家还拖拖拉拉的没有离开王宫,这时,只见虞利带领一队侍卫冲了进来,不由分说,将一家人赶出了王宫。宰怒视了一眼帝启府,气哼哼地走出了宫门,带着一家人,赶往商丘。

    宰一家人,每到一个驿站,都要停下来休息,在住第三个驿站时的下半夜,宰的头颅不知了去向。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发现后,也没敢声张,带上宰的无头尸体,日夜不停地赶往商丘。

    禹王百日祭时,皋陶去世。消息传回大都,帝启下诏:“茅山所有大臣,即可返回大都。”

    这日大朝,帝启对众臣道:“首辅唐尧归隐,皋辅离世,姒辅辞官守陵,现三辅悬位。帝封虞苗为首辅,王师统领。唐兴为左辅,领皋陶所司之职。虞利为右辅,领姒臣所司之职,兼大都巡查总领,王宫侍卫总领。其他众臣,各司其职。”

    虞苗、唐兴、虞利三人下朝后,来到‘美味鲜’,喝得酩酊大醉。虞苗狂笑着说:“从今以后,我们三人就是华夏国的铁三角。”说完后,趴在桌子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一年后,虞苗开始自我膨胀,独断朝纲,唐兴规劝,虞苗乜着眼对唐兴说:“你是不是老了,该还乡了。”堵得唐兴从此后敢怒不敢言。

    这时民间不断传言,有人在崇山看到了唐首辅,也有人看到唐首辅在禹王墓前祭拜。虞苗听说后,气焰有所收敛。半年之后,见没有了唐尧的动静,虞苗的霸气更加嚣张,反而变本加厉,不把帝启放在眼中。

    一次在朝上,对帝启直言道:“本辅要将古阳镇设邑,将我爹虞山封为三等侯。”

    帝启看了一眼唐兴,见唐兴微微摇头。对虞苗道:“兹事体大,容帝三思,决断后复你。”

    帝启忧心忡忡地回到府中,唐秋见后问道:“启有何难事,这般忧思?”

    帝启对唐秋说:“虞苗独断朝纲,压制众臣,今日竟逼启命古阳镇设邑,封他爹为三等候,虞苗手握重兵,武功又高,朝中无人能压制住他,长此下去,恐起谋逆之心,启实在担心,因此烦恼。”

    唐秋对启说:“前几日我祖爷交给我一个锦囊,说是哥哥留给你的,要你在危难之际打开,我看现在是该给你的时候了。”

    帝启听后,两眼发亮,急切地对唐秋说:“你何不早告诉我,唐首辅有此锦囊,快快打开,首辅必有妙策。”

    帝启看后,满脸欣喜之色,对唐秋说:“你立刻回首辅府,将锦囊密交唐兴,让他按计行事。”

    唐秋回到唐尧府,先去看望了虞苗,然后又去了唐兴府,将锦囊交给唐兴,说了几句话,就出门回宫。

    第二天,唐兴的管家来到虞苗府,禀告虞苗,主人病重。虞苗听后,来到唐兴府,只见唐兴脸色蜡黄,冷汗直流。

    虞苗问唐兴:“唐辅患了何病,如此厉害?”

    唐兴有气无力地说:“我这是小时候落下的病根,每隔几年就发病一次,唐尧若在,一针就好,现在只能回大邑找老医者了,时间拖久了,恐有生命之忧,请首辅准行。”

    虞苗心想,你老家伙离着我越远越好,这次回不来更好。嘴上还是假装着急地说:“唐兄生命要紧,快快回大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