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军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军工-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因为他们为中国带来急需的技术知识。

    斯图腾贝格等人尽管并不知道“君以国士待之,我必国士礼之”这句中国古语,但心里却已经定下与这句古语别无二致的基调,那便是将这五年的服务当做一项事业,兢兢业业的做下去。

    正因为如此,斯图腾贝格他们在课堂上认真教学,在厂房里严谨指导,在疑难上有问必答,至于柏毅这种跃进式的不合理想法,他们更是实事求是,绝不迎合,于是斯图腾贝格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

    “其他都可以,但大口径火炮不行!”181

第三百二十章 近期目标:通用机枪与轻型火炮() 
斯图腾贝格此话一出,登时停下了脚步,面色犹如乍暖还寒的冷风,显得颇为严肃,以至于连说出的话,都有些冷冰冰的感觉:“机械设备并不是问题,人员和工艺也可以克服,关键是材料,没有高强度合金钢,火炮就算造出来也是一堆大一点的铁疙瘩。

    所以我觉得,中国想要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就必须从基础抓起,最起码要把钢铁工业放到重点的位置上,毕竟如今的战争打得就是两种东西,第一是火药,第二就是钢铁,而现在的中国连维持普通铸铁供给尚属勉强,就更别说用于火炮制造的高性能合金钢了!”

    顿了一下,斯图腾贝格的神情略有缓和,说话的语气也带着几分无奈:“当然,我也知道,中国跟德国一样是个缺镍的国家,而镍则是炮用合金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我的建议是,趁着贵国跟苏联存在紧密同盟的契机,尽量多储备些镍矿原石……”

    斯图腾贝格不愧是经历过二战洗礼的军工大家,一眼便看出中国目前军工发展的问题所在,再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番话可谓是老成谋国。

    而这也令柏毅为之肃然,刚想开口就镍矿和稀土问题跟斯图腾贝格交换一些意见,却没成想,来了兴致的斯图腾贝格根本就不给柏毅开口的机会,火炮的问题说完,又拿着MG42通用机枪开始更加严厉的批评起来:

    “MG42通用机枪以如今白云厂的技术实力是可以制造,但问题是这款枪优秀是优秀,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弹药无底洞,美军戏称它为‘希特勒电锯’可不是说它长像电锯,而是因为MG42全速射击时根本听不出弹药发射的响动,密集得跟电锯一般滋啦滋啦,如此射速,两百发的弹链不到一分钟就会打光。

    若是朝鲜前线的志愿军有着二战时期德军的后勤补给能力,装备这款吃子弹不要命的家伙我无话可说,可是现在,从鸭绿江到如今的前线足足有一千多公里,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在美军强大的空军面前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用一句毫不客气的话来说,十分的补给,能送上一、两分就算是上帝开恩,如此严峻的后勤保障下,类似MG42通用机枪这样的高弹药消耗装备根本就不是贵军的杀敌利器,而是适得其反成为贵军的沉重负担!”

    “这个……”

    “亲爱的柏,我很理解您对前线胜利的渴望!”柏毅刚要开口,便又被斯图腾贝格给打断:“学院里的学生也是一样,他们很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可越是如此就越容易不讲客观规律。

    昨天下午,马迪丽同学听了我讲授的V2导弹燃料剂生成后,就问我现在能不能造出几个V2出来,从这里打到跟贵军对峙的美军头上,这要是个小学生的意气之语也就算了,关键是他们都是从事军工研发的技术人员,头脑一定要冷静,决不能狂热,否则是要吃大亏的!”

    柏毅被斯图腾贝格这一阵阵抢白搞得一愣一愣的,哪里听不出,这位骨子里刻板到家的老专家是在拐弯抹角的批评自己头脑发热,步子迈得太大扯到了蛋!

    可问题是自己那句话说MG42通用机枪搞出来就要配给志愿军了?又那句话说FH18型150mm榴弹炮和LEFH18型105mm榴弹炮非要马上研制?

    “等等……等等……斯图腾贝格教授,您先等等!”

    于是在斯图腾贝格再次准备一番长篇大论之前,柏毅赶紧连连摆手,待制止住斯图腾贝格的话头,柏毅是生怕这家伙把台词全都抢了去,二话不说,赶紧连珠炮似的说道:“之所以制造MG42通用机枪可不是为了装备志愿军,而是在为我军营级支援火力寻找更为有效的伴随支援装备;

    尽管目前,为了朝鲜战争我们进口了苏联的几款重机枪,但您也看到了,无论从重量、火力还是机动性上来说,都不符合我军的现实情况,毕竟苏军已经实现了机械化,重型枪械可以随车转运,反观我军连骡马化还未完全普及,机动完全依靠两条腿。

    而从未来十年的我军营以下步兵火力分布来看,以50式自动步枪为基础的枪族为基干,配以二号无坐力火炮,足以构成班组火力的基本架构,但营连级别的火力却只有迫击炮和一号无坐力火炮,用于伴随支援的高机动型重火力枪械还尚属空白,所以……”

    “所以,你的意思是,想以MG42通用机枪为基础,研制一款符合中国军队的通用机枪?”

    没等柏毅把话说完,斯图腾贝格便再次开启了抢白模式,不过此时的柏毅也不得不缓上一口气,没办法,巴拉巴拉说那么多话,再不喘上一口,真会被噎死的。

    但缓过气的柏毅,却也没有给斯图腾贝格再次发挥的空间,点点头便继续说道:“不只是通用机枪,还有火炮,以105mm或122mm这类的师属火炮,比较符合我军的需求,从技术上来看,也切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但还是那句话,在我军机动能力未提高之前,轻型化的火炮还是最为重要的指标。”

    “可我还是那句话,没有高性能合金钢,说研制火炮都是空谈!”

    “这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去!”柏毅神秘的一笑:“你们来中国时,不是看到那一火车的矿业设备吗?”

    “看到了!不是说要用在开采露天煤矿吗?怎么……难道是为了镍矿?”

    斯图腾贝格点点头,但却有些疑惑,可说着说着,却见柏毅笑得很是意味深长,登时脑海中闪过一丝明悟,旋即双眼圆睁,不可思议的看着柏毅:“你们……你们……你们找到了镍矿?”

    “还有稀土!”

    尽管此时几个中苏联合勘探队正在甘肃和内蒙古的荒郊野外奋力摸索,但柏毅相信,只要按照他划定的小圈圈,找到稀土和镍矿并不难,是以他也没什么隐瞒,直接跟斯图腾贝格交了底。

    闻言斯图腾贝格可谓是一脸的激动,立马兴奋起来:“不但有镍矿,还有稀土?太好了,太好了,只要能够开采出来,我敢保证,不到三年我们就可以给贵国炼出高性能合金钢,到时候制造仿制FH18型150mm榴弹炮和LEFH18型105mm榴弹炮根本不在话下,哈哈,我说柏,你怎么不早说,害得我心跳差点超过了喷气式发动机。”

    斯图腾贝格一边说着,一边用力的拍着柏毅的肩膀,弄得柏毅只能苦笑连连:“您老人家哪给我早说的机会呀,当然现在说也不晚,而且我还得纠正一句,不是仿制,而是为了近期目标积累经验,这才是重中之重……”

    话到最后,柏毅的神色变得无比的认真……129181

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愿军() 
柏毅说的没错,无论是通用机枪还是轻型火炮,对于中国军工技术人员都太过陌生,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两款装备的核心要点,仿制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捷径,这就好比小学生写作文一样,不会写不要紧,多揣摩几遍范文,自然而然就清楚该怎么动笔了。

    MG42通用机枪和LEFH18型105mm榴弹炮便是柏毅为白云厂的技术人员找的两篇范文,之所以选择德械装备,而不是更容易些的苏式武器,主要是因为中国目前所获得的苏式装备陈旧且没有延续性。

    就拿苏联近期提供给中国的M—30式122mm榴弹炮为例,顶替它的苏联下一代师属火炮D—30式122mm榴弹炮,除了口径相同外,跟M—30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完全是另起炉灶搞出来的一款全新火炮。

    换句话说,如果以M—30式122mm榴弹炮作为基准的学习参考,估计除了最基本的火炮生产流程意外,其他的诸如设计思想,发展趋势,技术深化等等更为深入的东西,根本就学不到。

    反观德国的LEFH18型105mm榴弹炮,尽管基本型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以这个型号为基准,从二战直到战后,衍生出数个清晰可辨的发展脉络,其中的一条以GebH40型105毫米火炮为轴线的适应山地和空降部队等轻步兵的火炮发展路径,便是一条极具未来潜质的科技树。

    因为在战后,曾经是轴心国成员之一的意大利,在充分吸收GebH40型105毫米火炮的成熟经验后于1956年研制成功M56式105mm驮载榴弹炮,英国引进并装备M56式105mm轻型榴弹炮后,很快便将其技术运用到自身下一代师属火炮当中,并于七十年代末领先于世界研制成功L118型105mm轻型榴弹炮。

    随后美国将其纳入制式装备序列之中,待北约三次弹药协议之后,又将L118型105mm轻型榴弹炮的身管口径比进行调整,从而打造出日后轻型大口径重炮的雏形L119型105榴弹炮,进而以此为基础,最终进一步升华,造就具有化时代意义的M777式155mm轻型榴弹炮。

    毫不夸张的说,LEFH18型105mm榴弹炮一条轻型化的分支,成就了一条绵延半个多世纪的康庄大道,直到21世纪,大口径轻型火炮依然是世界火炮领域的前沿,亦成为世界各国军队争相装备的宠儿。

    前世的柏毅就亲眼见识过中国自行研制的AH—4型155mm轻型榴弹炮的强大威力,特别是在西藏这样的高海拔山地地区,不到4吨重的火炮,可以被直升机轻松吊运,即便是牵引,“猛士”、“山猫”这样的轻型战斗车辆便可胜任,加之齐全的弹药种类,其任务弹性十分强大。

    MG42通用机枪也是一样,二战之后基于此款枪械的衍生型号在欧洲各国可谓是遍地开花,最典型就要数联邦德国的MG3通用机枪,从五十年代列装,几经修改和调整,直到21世纪依旧是德军步兵火力掩护的主力,其自身的优异的机械性能可见一般。

    总而言之,两款德械装备代表着两颗潜力巨大的科技树,而柏毅要做的便是将其根茎深深的扎进中国这片肥沃的泥土里,至于成长的养料,哪里还能有比斯图腾贝格这些原汁原味的德意志血统更合适的呢?

    斯图腾贝格并不清楚未来的军工科技的发展发向,但能够在他的手上将当年德国经典装备重新制造并再次发扬光大,比什么都强,因为他后半辈子的希望,就是要让德意志重新伟大。

    而军工便是重新伟大的基础,只可惜如今的德国因为战败并不具备军工研发的宽松条件,是以在冯·莱曼与柏毅达成的协议中,就有同中国合作研发新式装备的意向,如此既可以将德国专家们多年生疏的技术能力给找回来,又能贴近时代发展潮流,为返回德国重新开展军工生产把握好基础和方向。

    正因为如此,当他听到柏毅将用MG42通用机枪和德制榴弹炮为蓝本,为研制下一代同类装备积累经验时,可把斯图腾贝格给乐坏了,中国的技术人员是在积累经验,而他们这87名德国专家,岂知不是在为德国战后新一代武器装备在积累经验?

    区别只在于,一个在学习过去,另一个实在积累未来。

    是以斯图腾贝格有信心,只要中国能够提供足够的基础原料,实现柏毅的这个小目标并不难,只是待心里的兴奋劲头稍稍弱了几分,斯图腾贝格便觉得那里有些不对头,按理说他们这87人的身份还没正式洗白之前,低调的做个教员勉强还能说得过去。

    可要是在具体武器装备的研制项目上牵扯过深,对他们来说并不见得是件好事,毕竟盯着中国装备发展的可不仅仅是中国自己,还有美国、苏联、英国……

    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以柏毅为中间人,将他们德国专家与中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连通起来,但听了今天柏毅的这番话后,斯图腾贝格隐约感觉到有些微不可查的变化,于是皱了皱眉头,对着柏毅直截了当的沉声问道:“你不准备做纽带了?”

    “我想做,只可惜……”

    柏毅叹了一口气,神色不禁有些无奈,但更多的则是难以言说的紧迫:“只可惜前线形势并不允许我按部就班,只能先将前期工作托付给你……”

    “什么意思?难不成你要离开白云厂……不对,你是要上前线?”

    斯图腾贝格眉头登时就立起来,他还以为柏毅借着外调其他厂,彻底撂挑子,于是一股无名火腾的一下便窜上来了,可还没等他发作,却看到柏毅目光中那股子恍然无措的神色,斯图腾贝格瞬间停下来,因为那股子无措的神色,他太熟悉不过了,在二次大战大战当中他曾见过无数次德军士兵脸上这般对未来生死无法预知的惆怅……

    “确切的说不是前线,而是朝鲜,就在昨天下午,志愿军司令部发来急电,令我立即前往平壤,协助志司后勤部首长们做好前线后勤保障的统筹工作!”

    “真没想到,你竟然是志愿军!”闻言,斯图腾贝格不禁摇头苦笑,而柏毅却自豪的挺直腰板:“我一直就是名志愿军!”181

第三百二十二章 秘密武器(上)() 
斯图腾贝格被柏毅的举动弄得很是吃惊,他看得出来,柏毅是清楚自己话里的意思,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柏毅这个搞军工的技术人员,怎么就被调到朝鲜去了,难道想立点战功,镀镀金?直接上前线多好,干嘛躲在不远不近的平壤搞鸟门子后勤?

    斯图腾贝格只觉得中国方面的这个决定实在令人费解,那个发出命令的人不是脑袋被门挤了,就是真的不明就里,让一个专研技术的去搞后勤?也难怪中国会有暴殄天物这个句成语,实在是这种那宝贝当干粮的门外汉太可气了!

    不过斯图腾贝格气归气,却没有发作,不是他老人家良心发现,自己个压住了火气,而是人家柏毅根本就给他发作的机会,掷地有声的撇下一句“我一直是志愿军”就被重返作战部队的唐继先找到并叫走。

    令得斯图腾贝格只能干瞪眼,直到半晚时分,暂时接替柏毅,担任白云厂技术科代科长的陈耀阳带着Flak 36型37mm高射炮组装流程计划方案找到他时,斯图腾贝格方才知道,原来柏毅在军队后勤方面可不是他臆想的那样,是个实打实的门外汉。

    相反,有着连多年老后勤都不得不佩服的本事,特别是在去年,制作炒面、囤积过冬被服,最终令紧急奉命从东南沿海北上赴朝参战的华东兵团得以在猎猎冬日里穿上棉衣,吃饱肚子。

    也正因为如此,在第二次战役东段长津湖一系列激烈的交锋中,华东兵团才能在将近零下40度的严寒里持续作战长达20余天,从长津湖一直把美军追到元山海岸。

    要不是美国海军关键时刻没掉链子,将近乎一半的运输力量投入到元山救援行动当中,并配合数艘战列舰和巡洋舰用重炮封锁元山以北地区,令华东兵团短时间内无法越过封锁线,估计美第十军早就被华东子弟兵撵到大海里去喂王八了!

    “没想到,柏居然有这样的本事,难怪他临走时那般模样,原来是真有摆架子的本钱,我却竟然……嗨,真是的,这个柏,总是让我是又吃惊,又窝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