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关云长的丹凤眼一样的丹凤眼……额……你们干嘛这么看着我?还看?再看也是丹凤眼……”
陈耀阳话音一落,老葛便跳起脚来,红着脸大声的辩解着,只是说着说着,便觉得有些不对,打眼一瞧这才发现,柏毅跟陈耀阳正像看怪物一样上下打量着他,这让老葛心底里没来由的一阵发毛,不过柏毅和陈耀阳却没管这些,又仔细的看了老葛片刻,这才不可思议的问道:“老葛你确定今年24?”
“是呀,是呀,怎么可能是24?说是42还差不多!”
听着柏毅和陈耀阳的问话,老葛差点没一头从病床上栽下去,可紧接着便指着他那张满是胡渣子的老脸没好声气的解释道:“这么多年风吹雨淋的,老一点不是很正常,如假包换的民国十三年生人(1924年),你们爱信不信!”
“信,信,我们信!”柏毅跟陈耀阳一见老葛青着脸要拼命的架势,赶紧点头承认,可转过脸却依然忍不住低声笑道:“正没看出来居然比我还小。”
“嘿!这家伙24?也长得太着急了点儿。”
老葛这回可真是要吐血了,他刻意打扮得老成点,也无非是让自己有个老兵的样子,在一些新兵蛋子面前说话底气硬一点罢了,所以他轻易不把真实的年龄告诉别人,怎成想今天居然被两个损友一番轮番轰炸,就把的老底全都炸出来,这让老葛一张少年老成的脸,顿时红的跟猴屁股似的。
看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老葛,柏毅也适时的将玩笑的话打住:“行了,行了,老葛还是老葛,至于那两个女兵,让我看咱们谁都别想了,那两个女兵不但封建的很,而且傲气十足,没看人家连看咱一眼的意思都没有,你们还使个什么劲儿?”
“就是,就是,咱们拼死拼活保住她们,可她们连一个谢字都没有就拍拍屁股走人,想想就气得慌。”
老葛一见话题从他身上移开,哪还再敢开玩笑,赶紧顺杆子爬上去,符合之声极为嘹亮,至于另一边的陈耀阳则意有所指的看了看旁边的糕点和水果,意味深长的感叹道:“也不能说没谢,这糕点和水果不就是那个李景琳和小芬托军分区的人送过来的?只不过咱们人跟家是两路人,终究不在一条线上,所以呀咱们与其想这些没用的,还不如想想咱们这几个伤残人士,到了白云厂之后该怎么展开工作呢……”
就这样三个人又七嘴八舌的侃了半个通宵,直到第三天上午,白云厂安排的车辆抵达医院,三个人这才重新上路,直奔白云厂,只不过当他们的车子路过前些天激战的瞪眼岭没多久,在附近一处掩埋匪徒尸体的土丘中,突然伸出一只血琳琳的手。
紧接着一个半边脸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壮汉,咬着牙吃力的从死人堆爬出来,旋即单目圆睁,望着仍是血迹斑斑瞪眼岭,嘴里的钢牙咬得咯咯直响,恶狠狠的赌咒道:“柏毅,我王天成这辈子若不将你碎尸万段,便誓不为人……”
第21章 白云兵工厂()
都已经不成人样的王天成再怎么赌咒发誓,柏毅也是听不见,此刻的他正跟老葛和陈耀阳,听着司机讲着全国形势的最新消息,就在他们路上这段时间,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与此同时,位于中原地区的华野和中野,共同发起规模更为宏达的淮海战役,也正因为如此,中央指示刚刚获得解放的东北地区,要肩负起大后方、大粮仓的保障作用,支援其它战场的兄弟部队取得胜利。
“所以,这些日子,比东北解放那会儿还要忙些,赶制被服,缝制军装,转运粮食,对了,还有咱们自己生产的枪支弹药,特别是那些个大口径炮弹,一个个少说也有大腿粗细,都是一火车皮一火车皮往关内运,这要是一股脑的都砸到敌人头上,我敢保证,绝对够那帮家伙喝一壶的……”
健谈的司机碎碎念着,脸上却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柏毅等人也是一样,毕竟胜利对每个军人来说都是值得庆贺的事,哪怕是相隔数千公里,但依然能够体会到那股从骨髓里扩散出来的军人荣耀。
就这样几个人就这全国形势一路说下来,时间也就不觉过得飞快,转眼间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当几个人还意犹未尽时,刻着白云兵工厂几个繁体大字的灰白色大门便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于是柏毅等人告别了司机,带着审慎而又好奇的目光,走进了这座半年前刚刚解放的兵工厂。
从前线出发时,上级向柏毅介绍了白云厂的一些情况的,这座始建于奉系张作霖时期兵工厂,期初只是作为沈城奉天军械厂的补充,主要生产一些步枪子弹的低端轻武器;九一八以后,白云厂被日本占据,刚开始也是作为奉天军械厂的补充。
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逐步扩大,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导致日军的军火需求与日俱增,仅靠本土和东北几个大型军工厂已远远无法满足要求,于是便择选几个基础良好的中小军工厂进行改扩建,以增加军火产量。
白云厂便在这时进入了日本军部的视野,旋即在1942年初开始大规模的改扩建工程,增设了冶炼、锻造、机械、装配等生产设备,生产车间也由原来的两个扩大到八个,并依托东北中东部丰富矿藏以及将刚刚投产的丰满水电站的充沛电力,组成一套完整的军工生产产业链集群。
截止1943年年底,白云厂从一个只能生产步枪子弹的小型兵工长,一跃成为能够独立生产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枪械、迫击炮、大口径榴弹炮弹等众多门类武器的大型综合性兵工厂。
然而白云厂的“华丽蜕变”终究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日本在各大战场的节节败退,原本的大后方频遭盟军的猛烈轰炸,尤其是支撑军队作战的军工企业,更是盟军重型轰炸机的重点目标。
白云厂也不例外,从1944年开始,美国驻华航空队便频繁对白云厂实施轰炸,大批厂房和机械被炸毁,仅仅一年后苏联出兵东北,以摧枯拉朽之势,将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横扫一空。
白云厂也就此落入苏联之手,苏联人对交战国的工矿企业只有一个政策,那就是通通般空,于是白云厂近千套完好的精密机械被苏联装了整整两百列火车皮,一个不剩的全部搬回苏联,当苏联人将白云厂移交给当时的国民政府时,白云厂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壳。
不过此时的白云厂虽然只剩一副架子,但大批的熟练工人还在,周边的矿场和水电也还算完好,部分厂房的基础硬件也还能使用,再加上苏联在多方压力下,也没把事情做得太绝,事后还归还了部分机械设备,只要国民政府能奋发图强,好好经营,未必不能让白云厂重新崛起。
只可惜,当时的国民政府的高层眼睛里只盯着内战,各怀心事的大佬也都是一个个拼命的向“钱”看,而当时紧俏的外国货是最赚钱的买卖,所以国民政府的大佬们才懒得理会只花钱不挣钱的白云厂,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倒买倒卖的生意中。
当然国民政府中主管军工生产的官员里,不是没有明白人,重新恢复白云厂的报告也是一个劲儿的向上递,可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某位大佬后辈开出的一份长长的进口清单,其报价之昂贵更是令人咂舌。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大佬们要吃油水,如果拿不出的话,一切免谈,民国政府的军工部门能维持住现有的基本盘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哪还有多余的钱给大佬们吃?于是恢复白云厂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于是只能勉强维持最低运转,而这也令得白云厂再次沦为只能生产子弹的低端厂,以至于在半年前我军攻打白云厂时,敌方都没怎么抵抗就逃走了,因为这座徒有虚表的兵工厂对敌人来说早已是聊胜无的鸡肋,丢掉并不可惜。
但我军却如获至宝,要知道当时的我军虽然也有相当规模的兵工厂,可若细算起来,充其量也不过是作坊一类的水平,像白云厂这样,即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又有周边的原材料供给,再加上本身的底子也不错,对我军来说,简直就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厂。
正因为如此,得知白云厂解放后,东野便调派大批有经验的干部和技术人员进驻白云厂,一面检修残留的机械设备和厂房,一面对白云厂原有工人队伍进行整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让几近停产的白云厂重新恢复生产。
与此同时,东野通过各种渠道,采购急需的机械设备,用于白云厂的恢复生产,就这样在东野的支持下,不到半年的时间,白云厂已经恢复鼎盛时期一半的产能,其中所生产的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乃至大口径炮弹,直接支援了刚刚结束的辽沈战役,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关键。
只不过因为敌我形势的限制,白云厂不得不被东野列为保密单位,别说一般的战士,就算野战部队主力师师长也未必知道这个厂的存在,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没办法,虽说我军在东北有着绝对优势,甚至解放全东北。
但还是有大量的敌特分子存在,别的不说,刚刚在瞪眼岭吃了大亏的王天成就是其中之一,更何况敌方的空军始终对我军的重要军工目标虎视眈眈,因此只要白云厂被敌方探知有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破坏。
是以,东野将白云厂划归直属的同时,也做了大量的保密措施,柏毅他们几个也不例外,在地方休息的时候,只通报自己的XX部队代替,并不说具体位置和职务,至于受伤无法抵达白云厂,也不能使用当地车辆,而是由白云厂派出车辆接回厂,所谓的就是要将白云厂大规模生产的秘密守住。
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也只有柏毅一个人知情,老葛和陈耀阳并不清楚,所以柏毅等人并没有立即进厂,而是足足过了几道关卡,由东野司令部开具的证明更是验了又验,才得以进厂,而这也让老葛和陈耀阳很是有些难以置信。
拿老葛的话说,就算他当年去纵队司令部汇报情况也没这么麻烦过,可当他听了柏毅的缘由,两人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旋即便是一脸的兴奋,陈耀阳自不必说,本来就对调往兵工厂举双手赞同,如今进入如此规模的大厂,更是他平生所愿。
至于老葛,在得知白云厂的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后,再也没有被发配边疆的遗憾了,反而有些跃跃欲试,准备好好过一过幕后英雄的瘾,用他的话说,今后再见到以前的战友,就能挺着胸脯指着他们的弹药袋拍着胸脯傲然的炫耀道:“你们弹药都是老子造的,所以你们杀敌的功劳也有老子的一半!”
柏毅和陈耀阳被老葛如此公然的装逼打脸梦想搞的是满头黑线,一个个都像不认识他一样,离老葛远远的,搞得老葛很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个劲儿的追着两人的屁股问这梦想到底如何,搞得柏毅和陈耀阳简直无语至极,好在此时一个年纪约三十多岁的干部,朝他们走了过来,旋即将目光定格在柏毅身上,温和的问道:“您就是柏毅同志吧!”
“我就是柏毅,您是?”
“我叫董斌,是林主任让我过来接你的,他现在就在办公室等你呢!”董斌说着便伸出手,柏毅自然迎了上去,与董斌握了握,便一路寒暄着跟着董斌向着白云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林波的办公室走去……
而此时,在林波的办公室里,一位梳着两个马尾辫的女兵,向着端坐办公桌后的林波做着汇报,待女兵说完,林波眼眸深邃的点了点头:“恩,看来敌人已经盯上你了,这段时间就待在厂里,至于引进机械设备的事,就交给老赵他们去办。”
“如果我不去的话,就怕……”
“没什么好怕的,机械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我可不想再冒风险,而导致因小失大,要知道你景琳同志可是咱们白云厂的顶梁柱呀,我老林可损失不起呀!”
梳着马尾辫的女兵不是别人,正是曾在瞪眼岭被柏毅等人救下的李景琳,听了林波的话,李景琳抿抿嘴,想要在说什么,却被林波伸手制止,旋即岔开话题:“这个事就这么定了,哦,对了,今天你恰巧也在,正好给你介绍个人!”
“介绍个人?”李景琳有些疑惑的看着林波,只不过她这句话刚出口,办公室的门便“咚~~咚~~咚~~”的响了起来,林波顿时指着门大笑道:“哈哈~~看看吧,说曹操,曹操就到!”
第22章 冤家路窄(求收藏、求推荐票)()
林波说着便站起身,快步走到门口,随手将门打开,带着亲切和煦的笑容,招呼着一干人等:“来,快进来,怎么样?柏毅同志,路上还顺利吧?”
正在林波身后的李景琳本来还不怎么在意,可当她听到“柏毅”这两字之后,两道如电般的目光刹时便投到刚刚进门的柏毅身上,一双清澈的美目顿时圆睁,柏毅正笑着与林波说话,突然感到一股诧异的眼神射向自己,柏毅下意识的转头,迎着那道目光看了过去,登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不过还是李景琳反应的比较快,那一抹诧异稍纵即逝,转眼便恢复清冷的神色,不咸不淡的打量一眼柏毅,就将目光收了回去,随后对着林波职业性的问道:“林主任,这就是您要给我介绍的人吗?”
“对,对,就是柏毅同志,刚刚从作战部队调到咱们厂,担任质保科科长,负责厂里产品质量和安全保卫工作。”以林波这般久经风雨的老辣目光,从刚才两人惊诧的目光中,早就看出其中的不对劲,于是便笑着看了看身旁两人,好奇的问道:“你们……之前认识?”
“见过一面!”没等柏毅开口,李景琳就已经抢先开口,紧接着便柏毅大方的伸出手,似笑非笑的说道:“欢迎你,柏毅同志,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
“额……”
柏毅楞了一下,可当他刚反应过来,正准备将手伸过去时,李景琳却已经将手收了回去,反而奇怪的看着柏毅:“怎么?跟女同志握手还不好意思?既然如此,就不难为你了。”
说完,便不在看柏毅等人而是对一旁的林波说道:“林主任,四号车间出了状况,需要尽快处理,不然就得拖累进度,我得赶紧赶过去。”
“又是四号车间,恩,好吧,你先过去,我等会儿也赶过去!”一听四号车间,林波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也不再多言语,忙点头同意,李景琳见此也不停留,直接头也不回的出门而去。
只留下柏毅等人,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直到李景琳的身影消失在走廊的尽头后,跟在柏毅身后的老葛这才反应过来,狠狠拍了下自己大腿,气鼓鼓的说道:“嘿,这个李景琳,有什么好神气的?要是没我们几个,她还能站在这儿?”
“哦?你是说,你们几个见过李景琳同志?”林波闻言一愣,不由得重新打量起柏毅等人,老葛一脸不忿的向前一步:“见过?我们还救过呢,要是没我们几个,他们早被一群悍匪包了饺子,要是不信,你可以去问问某军分区武装部长张大林同志,他可以为我们作证。”
“究竟是怎么回事?汇报的时候我怎么没听你说过?”听了老葛这句话,林波脸色不由得一沉,一双虎目直直的盯向董斌,董斌顿时慌了起来,赶紧站直身子的解释道:“主任……当时情况紧急,只顾着接回景琳同志和设备部件,根本没来得及确认,所以……”
“乱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