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娱抗日上海滩-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那个时候日本人何曾对这些无辜的人讲过什么规则!疯狗咬了人,人当然不能咬回来。但是乱棍打死,防止其再次咬人还是必要的!”

    梅汝璈也是经历过抗战的人。知道余生所说都是实情。便咬牙道:“好吧!这些钱我就收下了!我会将其用到审判日本人的刀刃上!”

    余生大笑道:“这就对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个人酒足饭饱,兴尽告别时,余生对梅汝璈道:“梅兄小心,欧美人也不是全然可信。特别是排座次的时候,会有很多陷阱。”

    梅汝璈闻弦歌而知雅意,恍然道:“明白了,我会小心!”

    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位于东京的常设地址工作。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位于东京的常设地址,是东京市市谷区,原本的日本陆军军部大厦。此处。在二战之前,曾经是日本最著名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甲乙丙各级战犯,大都诞生于这个学校内。而在二战开始,日本人发动七七事变,入侵中国,并谋划东南亚和太平洋时,此处便成为日本陆军军部和参谋本部。日本人在战时发出的指令,便是由此处传向世界各地。

    美国人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常设地址选在此处,为的就是一个反讽的意味,和对日本人加以警告。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大厅。则是原本日本士官学校的大礼堂。据说最多时,可容纳两千人。

    在麦克阿瑟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选址于此处后,盟军便开始将大礼堂按照纽伦堡国际法庭审判大厅的样式,进行翻新改造。而仅仅是翻修的工程。便干了三个月。翻修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大厅,远胜纽伦堡的原版。

    历史的走向和细节,仍旧是那么固执。不出余生的记忆之外。在远东国家军事法庭开庭之前,一场关于法官排排坐,吃果果的争执,还是爆发了。在国际事务中。很多时候处理和争执的,都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影响极大的细节。

    坐席次序的排列便是其中之一。在国际场合,都会产生有关坐席次序的争执与暗斗,因为这件事情关乎于一个国家的地位、荣誉、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各种牵连到的影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不例外。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庭长与首席法官,是澳大利亚的威伯爵士,曾经担任过澳大利亚政府任命的“日军暴行调查委员会”的委员长,虽然对日本人没有好感,不会徇私。但是,由于其出身,对澳大利亚名义上的老大英国人和实际上的老大美国人很是亲近。

    所以,在一开始十一位**官开会,宣布坐席次序的时候,很自然的将坐席次序排为——美国、英国、中国、苏联、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印度、新西兰、菲律宾。

    即便余生不预先提醒,梅汝璈也会争执一番,此时更是早有准备。在澳大利亚法官威伯爵士宣读完坐席次序后,梅汝璈当即表示反对:“我不同意!”

    威伯爵士问道:“梅先生,为什么呢?”

    梅汝璈道:“我认为应该按照《日本受降书》签字的顺序,安排法官的座次。中国在《日本受降书》签字仪式上排在第二位,那么,也就是说,在美国之后,应该是中国。”

    威伯爵士道:“这是法庭,并不是重演受降仪式。”众人哄笑不已。

    梅汝璈也笑道:“那么,威伯爵士,你又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排座次呢?”

    威伯爵士非常自然的解释道:“梅先生,这是惯例。”这确实是惯例,在日不落帝国衰落,一战结束后,英国人便无法在国际事务上独占鳌头。所以,原本毫无疑问的座次第一,变得不那么理所当然。

    而在二战中,英国人虽然扛住了德国人的轰炸,但仍旧损失惨重。国力衰弱至极。反倒是美国人,因为战争而来的订单,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了除苏联之外,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座次也提了上来。

    不过,英国人的余威还在,也没有下降太多,所以排在了第二。成为惯例。

    梅汝璈却故作惊奇道:“惯例?这是谁家的惯例?《日本受降书》的签字顺序不是惯例么?”

    话说,《日本受降书》的签字顺序,也是美国人排的。梅汝璈这是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威伯爵士回答不了,只能避左右而言他,道:“梅先生,我们是来审判战争罪犯的,为什么要对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揪住不放呢?”

    梅汝璈反驳道:“这个问题可不是小小细节!更何况,按照英美法系,真理只有深浅正误之分,并没有大小之分!”

    威伯爵士无奈道:“那么,梅先生提议一个公平的办法吧!”

    梅汝璈诙谐反击道:“如果庭长和大家不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那么,我提议一个公平的方法——我们不妨找一个体重测量器来,看看各人的体重是多少,然后按照它来安排席次,体重者居中,体轻者居旁。这样,我们便可以有一个最公平最客观的标准。”

    一众法官,除了威伯爵士之外,哄笑不已。威伯爵士略显尴尬。只能圆场道:“梅先生,你提议的方法确实很公平,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拳击比赛,而我们是国际法庭并不是拳击场。”(。)

第二百四十章 交锋() 
梅汝璈乘胜追击道:“如果不按照体重排座次,那么我认为,唯一公平的排座次方式,就是按照《日本受降书》的签字顺序。我一点都不希望我们的国际法庭真的变成拳击场。”

    拳击场这个比喻,反讽意味极重。每个法官都能听懂。威伯爵士无奈,只能避而不谈。暂时搁置了这个争议。

    澳大利亚的法官兼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庭长威伯爵士,虽然在审判中对中国保持了足够的尊重,但是从各种细节可以看出来,身为澳大利亚人的威伯,对中国人的感官一般。

    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重要因素,却很明确。澳大利亚,也曾经有过排斥华人的行动。并且,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

    华人进入澳大利亚,最初还是在清朝中后期。大约在一八三零年左右,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开始发展,但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并没有太多的劳动力。欧洲人仍旧视澳大利亚为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而土著人被殖民者该驱逐的驱逐,该杀戮的杀戮,没剩多少,也难以同化。

    所以,华人劳工便成为的澳大利亚农场主和牧场主的首选。然后,华人便发现澳大利亚这块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在一八五一年,澳大利亚墨尔本旁边发现金矿的时候,大量华人偷渡出海,移民澳大利亚。到了一八五九年,偷渡到澳大利亚的华人总数,便达到四万两千余人。这些华人,在澳大利亚找到了国内难以得到的工作机会。

    所以,许多华人劳工工作起来非常卖命。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挣下一笔钱后,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有了这个目的在,这种质优价廉的华人劳工很快便抢去了原本属于澳大利亚白人矿工的工作机会。一八五四年,维多利亚金矿区白人矿工集会。决定将华人矿工驱赶出矿区。随后成立的“金矿皇家委员会”,于一八五五年六月通过排华法案。

    这个法案不但对华人进入澳大利亚的数量进行了限制,而且,还设立了华人入境后的人头税。由于排华法案的正式通过。华人矿工的处境越发艰难起来,大量的财物被抢劫,并且无处申诉。

    而且,维多利亚地区当局还呼吁新南威尔士和南澳地区共同排华。一八五七年,南澳大利亚地区。和新南威尔士地区也先后通过了排华法案。

    这些法案直到十年后,金矿枯竭,才被废止。然而,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当一八七五年,金矿在昆士兰帕尔墨河被发现后,华人再次蜂拥而至。

    这些华人劳工知道机会难得,所以,不会放过每一盎司矿渣。正如当时澳大利亚人对华人矿工的描述——(他们)与世无争地在别人采过的金矿里挖掘矿渣。

    由于华人劳工的耐心与勤勉。这次淘金让众多华人劳工收益巨大。

    所以,冲突再次发生。一八七七年,澳大利亚昆士兰正式通过《限制华人移民法案》。甚至原本已经被雇佣的、与淘金无关的各大公司的华人劳工,也被逐步解雇。

    这一次的排华事件历久绵长,在一八八四年四月,维多利亚地区发生阿富汗号船只满载华人事件,被视为违规后,一八八四年六月,第二次大洋洲殖民区区际会议通过决议,决议规定——任何船只五百吨只准载一名华人入澳;并且禁止华人在殖民地移居。

    从此时开始。排斥华人成为澳大利亚的基本国策。澳大利亚全境,全面排华。可即便如此,数以万计的华人,仍旧在澳大利亚艰难的存活下来。

    中国人文化上的包容性。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其他文化时,将这种包容性迅速的转变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些华人在澳大利亚扎根后,开始从事家具制造业,蔬菜种植业,和一些其他的商业活动。

    这个时候,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给了他们强大的生命力。在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时代,许多中国家庭中的男子,都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木工活。因为学会后,就可以省下大量雇佣他人所需的费用。这种习惯一直传承到后世。

    所以,移民澳大利亚的华人,大多都有些木工的底子。学习木工和家具制造,很容易上手。并且因为吃苦耐劳的天性,竞争力强大的不可思议。逼得澳大利亚的白人不得不成立一个名为“家具制造业**联盟”的组织,用以阻止华人在家具制造业上的发展。

    不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反对,最终被经济规律所击败。在虽然白人劳工不喜欢华人,但是白人老板却非常喜欢。正如他们所形容的那样——“他们很少找麻烦,你能放心他们所干的活。”

    因此,这种排华虽然存在,但是华人却能在此异国他乡生存下去。直到后世华人在国际上越来越强大之后,澳大利亚这种对华人的排斥,才逐渐消失。

    当年余生购买澳大利亚的土地和矿产,也是因为有沙逊的面子在,才得以成功交易。如果当年是余生自己去买。还不知道要受到多少刁难。而余生派驻澳大利亚的人,也是因为澳大利亚人并不看好这几块地方,才能获得相应地方的采矿特许权。

    当然,如今的余生在混迹好莱坞,成为世界知名电影人后,再也不敢有人小觑。又是另一回事了。

    是以,余生对澳大利亚人,并无太多好感,给这个庭长添点乱,也成为应有之义。余生让夜无光买通了日本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并让这个记者以诙谐的口吻,写了一篇报道。

    这篇报道以讽刺的手法,将澳大利亚华工所受到的排斥和歧视,表现的淋漓尽致,从一八三零年,到一九三零年,这百年间华人所受到不公正待遇细细数落了一遍。并配上了梅汝璈和威伯的照片。

    最后来了一句——不知道威伯会不会给这个华人法官以公正的待遇呢?

    这篇报道看似是一篇历史考证,类似于后世论文,但是。最后这句话足以让威伯惴惴不安。如果梅汝璈在座次争执上,出现任何一点问题,并愤而辞职。那么威伯便无法向各方面交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公正性也将受到质疑。

    这是美国人绝对不允许出现的状况,因为这等于质疑美国。到时候。美国人不让威伯滚蛋才是怪事。

    另外,这篇文章颇有挑拨同盟国之间关系的意思,很得日本上下的欢心。所以,虽然这家报社和这个记者都受到了美国人的警告,但是。日本人却视其为英雄。层层遮掩中,将此人庇护下来。

    不过,事情还是如历史一样发展。威伯还是想为封自己为爵士的大英帝国争取一下。

    一九四六年,五月二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威伯准备迂回前进,让梅汝璈妥协。

    一九四六年,五月二日,当梅汝璈正在办公室阅读文件资料时,工作人员通知梅汝璈:“梅先生,今天下午四点钟。举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开庭仪式预演,请务必按照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着装要求出席,会有记者到现场拍照。”

    梅汝璈没有听到调整坐席次序的通知,心中便有了谱。在下午,在十一位法官预演之前的会议上,威伯果然说道:“因为明天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要正式开庭审判,所以,现在我们做最后一次彩排。下面,我宣布一下法官座位的排列次序。”

    “美国、英国、中国、苏联、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印度、新西兰、菲律宾。”

    梅汝璈听完后,合上笔记本。调头就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个举动非常出乎威伯的意料之外。他从来没有想到梅汝璈的态度居然有如此坚决。

    威伯不得不追到梅汝璈的办公室,对梅汝璈说:“梅先生,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听我解释。请你冷静一下好么?”

    梅汝璈道:“我听着。你说吧!”

    威伯解释道:“美国法官和英国法官坐在我的左手和右手边,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英美法系的程序更熟悉一些。这只是为了工作上的便利而已,丝毫没有任何歧视中国的意思。”

    梅汝璈白眼一翻,这番话只能骗小孩子。谁都不是傻子,只要座次一定,谁都会知道这其中是什么含义。这番解释。难道要一个人一个人的去说么?

    他对威伯道:“恕我直言,你我都清楚,这里是国际法庭而并不是英美法庭。所以,你的这个解释并不成立。我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安排!”

    威伯回应道:“梅先生,那你能否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呢?你想想,现在你们国家的法官来自于英国或者美国,而不是俄国,这对你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这段话,威伯仍旧是从便利工作的角度去说。

    梅汝璈却并不被威伯所忽悠:“威伯爵士,这是对我的侮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必须郑重的说,我来东京并不是为了愉快。我的祖国,遭受了日本长达五十年的侵略!”

    “对于中国人而言,审判日本战犯,是一件严肃沉重的任务!而不是用来愉快的事情!”

    威伯黔驴技穷,只能威胁梅汝璈道:“我也必须再次提醒你,这个座次安排,是盟军最高统帅的意思。遗憾的说,如果你拒绝的话,中美关系可能会陷入不愉快。你们的国家也未必会同意你做出这种争执。”

    一般来说,威胁他人的人,其实都是无力实现某件事情,或者实现后自己的损失比较大,不愿意承受。所以只能用威胁这种手段。属于明显的纸老虎。

    所以,梅汝璈坚持道:“我拒绝接受这种不合理的安排!在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中国受到的侵略最深,抗日战争时间最长,牺牲最大!而反观英国人!却只是一味的对日本忍受和妥协!中国绝不能接受,在这场审判中,中国的法官座次排在英国人之后!”

    “我认为中国的其他人也绝不会同意!我甚至怀疑,这是否是盟军最高统帅做出的决定!”

    其实,麦克阿瑟哪有闲心管这些事情。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排座次问题,还真就不是美国人的意思,而是澳大利亚名义上的老大英国人的意思。威伯自作主张,梅汝璈洞悉真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