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这好像是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爸,这好像是北宋-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老将军可是想要试试晚辈的成色?”

    “孙悦,事情我都知道了,确实是我孙儿的错,不过好在你夫人并没有什么大碍,我代我孙儿向你赔礼如何?这些年,咱们两家的关系一直不都不错么?况且伤的是慕容家的孩子,这对我来说不是外人啊,我年轻的时候跟慕容章就是好兄弟,后来我跟慕容延钊那孩子也有过不少交集,我还提携过他呢,真的,咱们自家人内部有点矛盾,何必非要生死相向呢?”

    “你跟慕容家有什么关系,跟我说不着,慕容嫣进了我孙家的门,就是我孙家的人,王老将军,我对你向来敬重,并不想与你太过难堪,我看不如这样,他伤我夫人一刀,我一刀还一刀如何?若他能受我一刀不死,我就放过他。”

    “孙悦!你这是要跟我火并!”

    “火并就火并,怕你个老家伙么?开弓!”

    “你………你敢在我的府上如此放肆?”

    “哈,今天小爷我就放肆一回了,你若要打,咱们打就是了,你猜,官家会不会杀了我替你报仇?”

    “这……孙悦,我也是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交出兵权而退,却被你这般羞辱,你以为你杀了我你能跑得了么?”

    孙悦不屑道:“此前朝事,何足论哉。”

    这话是赵匡胤第二次杯酒释兵权的原话,他就是听了这话,才乖乖将兵权交出来的。

    王彦超闻言真是死的心都有了,被一个小辈打上门来这般羞辱,一世英名啊!

    不过他也知道孙悦说的是对的,赵匡胤或许会为别的老将军出头,但对他,恐怕还真是不会,因为他跟赵匡胤之间,确实没什么恩义,反而还有点小仇。

    说起来也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他跟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毅本是故交,结果赵匡胤离家出走的时候就带着一封他爹的推荐信,要去投靠他,但是当年的王彦超有眼不识泰山,把赵匡胤当成要饭的了,随手给了几贯钱,就给打发走了,而赵匡胤受了一肚子气,也没脸回家,这才流落江湖,成了一个职业的游侠。

    所以说,赵匡胤偷白菜啊,要饭啊,都跟王彦超脱不开干系,结果没成想人家越混越好,后来干脆当了皇帝,这特么的,上哪说理去呢。

    所以,王彦超现如今要兵没兵要权没权,跟皇上还有点小仇怨,说真的,真特么的飘不起来了。

    一边摇头叹气拖延时间,一边不停的在用脚跟踢他孙子,可这傻缺,愣是半点长了个木头脑袋,除了瑟瑟发抖之外,屁用没有。

    你说这时候你突然站出来给自己一刀不就完了么,人家不就是想出口气么,你特么自己捅自己,稍微注意一点分寸也能起码保住一条命啊。

    唉,后继无人啊。

    “王老将军,您有四子六孙,而我,却只有一个夫人,你若拦我,大家拼一把鱼死网破,死的可就不是他一个人了。”

    “孙悦啊,非得如此不可么?”

    “非得如此。”

    “唉……那就,随你吧,老喽,老喽,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不过孙悦,你早晚有一天,也会老的,没有人可以一辈子顺利,这个仇,我们王家记下了。”

    “欢迎王家子子孙孙,随时找我来报仇。”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再是好弟弟了() 
    一直以来,孙悦给世人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很谦逊,很有分寸,懂得进退的一个形象,谁人提起都免不了要夸赞一声儒帅,都说武人跋扈,可这两个字跟他向来都是不沾边的。

    谁能想到,一个平日里斯斯文文从不惹事儿的家伙,发起疯来居然肆无忌惮到了这个地步?

    带着兵当街杀人!若杀的是普通人倒也还罢了,可他杀的是王彦超的孙子!而王彦超,数年前还是这天底下最有权势的那一小撮人之一,似乎跋扈两个字已经不能形容他了。

    王彦超人虽然老迈不堪一用了,但毕竟人走了关系还在,用膝盖想也知道他这事绝不会善罢甘休,他是个沙陀人,沙陀人如今虽然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存的这些沙陀人反而越来越有抱团的意思,真要一块发难力量其实也是不小。

    再说,这事本来也是他有理,朝廷若是不给个说法,很难讲别人的心里会怎么想,俗话说兔死狐悲,赵匡胤上台以后退休的节度使可是很多很多的,况且现在还正当值的那些节度使,多少也会寻思寻思。

    节度使啊,这已经是武人官途的顶点了,老子都混到这么大官了,万一退休后也被小辈给欺负了怎么办?

    更听说,孙悦当日直驱王府,亲手杀人,杀完人面不改色,只轻轻擦去刀上的血,转身就走,连句场面话都没有扔,嚣张跋扈已经并不能准确地形容他了,判他个造反也不见得就过分了。

    听说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夫人,啧啧,这还真是……啧啧,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孙悦是如此不智之人呢,听说现如今京城与洛阳两地的女子,大多都捧着孙悦的诗词整日怀春,纷纷要嫁一个如此有情有义的男子。

    外面的风风雨雨,孙悦懒得过问,他现在基本相当于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一个生活状态,整日里宅在家中特别殷勤地照顾着慕容嫣,除此之外几乎啥都不去过问。

    前两天慕容嫣搀扶着下地勉强走了几步,给孙悦高兴坏了,至于那些参他跋扈的大臣,他除了用一个小本本给记上之外倒是没有任何的额外行动。

    赵匡胤也很为难,参孙悦的折子很多,不过一方面他本身舍不得真处理他,另一方面,给他求情的人其实也不少,毕竟之前几年孙悦功劳实在太大,这次跋扈行径也是事出有因,在加上他一向的形象都挺光伟正的,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类的神格加持,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主张给他个机会的。

    年轻人么,有时候为了爱情难免做出一些二愣子的事,可以理解么,谁还没年轻过呢?当然,这些求情的折子里少说得有一半是图了卖好的心思,毕竟孙悦实在是太年轻了,只要不死,十年后人家也才不到三十,谁敢惹这么个主?

    所谓欺老不欺少,说的就是如此,王彦超毕竟是快七十的人了,跟赵匡胤又有一点小过节,满朝文武中真正铁了心帮他的人,说真的并不多,连参孙悦的那些人,也没几个主张明正典刑的,反而大多都主张小惩大诫。

    不知不觉间,他居然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除了赵普和赵光义之外,这天底下有资格跟他硬怼的人已经没几个了,再加上孙春明本身也已经成为了帝国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父子俩简直越来越像是一对庞然大物。

    赵匡胤无奈地笑骂道:“这臭小子,一年到头不折腾点幺蛾子出来他好像都难受。”

    说着,赵匡胤大笔一挥,就撸掉了孙悦的全部官身,命他在家待罪反省。

    这结果跟世人预料的也差不多,没什么稀奇,估摸着孙悦自己心里也会有数,反省么,多大点事儿啊,反正只要圣心不失,又有本事有威望,啥时候启用都一样,天底下毕竟还是有南唐和契丹的么,估摸着朝廷也舍不得不用他,反正他现在这小日子跟闲职也差不多少。

    孙悦在收到消息的时候甚至连一点情绪起伏都没有,依然跟慕容嫣腻腻歪歪的过小日子。

    但是,本以为这点破事儿这样就可以算是尘埃落定了,可冷不丁的,朝堂上突然就刮起了一阵倒孙的风。孙春明的孙。

    孙悦这事的起因也是因为洛阳大火并么,一场乱战之后死了好几百人,这无论放哪都是重大治安事件啊,再加上孙悦这档子事,扣他个教子不严的帽子妥妥的。

    所以这些弹劾孙春明的折子也算是有理有据,一开始的时候赵匡胤并没有去管,别说批了,连看都没怎么看,结果这帮上折子的人官职越来越高,最开始还只是不入流的六品小官,到最后御史中丞卢多逊居然亲自上书了,这就没办法再装聋作哑了。

    到了这份上,聪明人差不多就都能看得出来了,这是赵光义的手笔。

    赵匡胤气的都乐了,自己这个二弟,这些年成长的还真是够快,这都开始将老子的军了?叫板啊这是!

    要知道在赵匡胤的心里面孙春明是绝对不能走的,因为洛阳离不开他,这些时日以来洛阳的飞速发展就没让满朝文武的下巴合起来过,这是真真正正的治世能臣,换个人试试?别说发展了,就孙春明留下的这么大一摊子,天底下也没几个能接得了的。

    别看孙春明任上死了不少人,可特么这要是换个人,那还指不定要出多大的乱子呢。

    这个道理,赵匡胤明白,而且他相信赵光义肯定也明白,那孙春明还是他的支使出身,他特么为啥要动这么大的阵势要朝他开炮?

    很简单,洛阳发展的太快了,快到已经威胁到开封的地位了,用不了多久,恐怕开封有的人家就都有了,而赵匡胤迁都的心思其实也还是比较明显的,到时候,赵光义难免就要尴尬了。

    简单说,这其实相当于德险之争提前了。

    不同于原本时空中那句在德不在险,那个稍微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是一句屁话,若天下真的在德不在险,那还那么拼命去抢燕云干什么,当时的赵光义,事实上已经拥有了并不弱于赵匡胤的实力,可以堂而皇之的跟他哥正面缸了,而现在的他,显然是没有的。

    这时候,孙春明这么大的把柄送到手里来,他还顾得上旧情不旧情么?他现在实力也不弱了,那个单纯装好弟弟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 孤家寡人() 
    要理解赵光义为什么有胆气跟赵匡胤叫板,这还得从一年多以前说起。

    那时候出了震动天下的晋王行贿案,赵匡胤终于狠了一把,一个大棒子分别敲在了赵光义和赵普两个人的脑袋上,原意是让这俩人都特么老实一点。

    可结果,不得不说一句,事与愿违。先说赵普,政事堂这么中枢的衙门被他搞成了一言堂,两个参知政事本是要制衡他的,结果却让他使的跟助理似的,他不在,就没有人开会,而原本的军国重地枢密院,确是人虽走茶未凉,新任枢密使李崇矩跟赵普的关系好的几乎穿一条裤子,赵普说什么就听什么,完全没有丁点自己的意见,最狠的是,他特么居然还跟赵普结了儿女亲家。

    一言垄断了政事堂,又一只手把着枢密院,军政两方面全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这已经算是标准的权臣了,比之当年的王峻只强不弱,就连赵匡胤想干点什么,也得顾及他的意见。

    再说赵光义,赵匡胤把他中书令的位置给拿掉,可他的地位却不降反升,因为之前赵匡胤征讨北汉,赵光义是留守监国了的,那场仗打了半年多,等赵匡胤回来的时候许多事直接就是物是人非了,尤其是此人对新军的渗透,再加上管着三司的楚昭辅向他投诚,他现在比以前当中书令的时候可要牛哔多了。

    天下的权利是固定的,有一个总数,赵普和赵光义的权利都特么的增加了,谁的权利变小了呢?很显然,就是赵匡胤他自己。

    一个五千年历史前所未有的过的情况发生了,那就是皇帝本人的威望与日俱增,可实权却越来越小,翻遍史书,这样的现象还是独一份。

    十年不到,赵匡胤先灭荆湖后灭后蜀,南扫南汉北伐契丹,连燕云中的云都收回来了,一扫自唐末以来汉人屡遭欺凌的惨状,复盛唐天下之势已成,而老百姓却几乎没增加什么负担,不管是民望、官望还是军望,全都已经达到了唐末以来所有帝王的最顶峰,如果一切顺利,等到他收回燕云十六州之后,赵匡胤这三个字,一定可以跟千古一帝李世民相提并论。

    但,他特么的实权却越来越小了。

    很诡异,却是事实,因为赵匡胤性格中有两个致命的弱点:恋旧、和仁德。

    赵光义和赵普揽权揽到这个地步,说实在的这已经不再是他的左膀右臂了,而是他这正意义上的敌人,别说什么储君不储君了,就是真太子权势这么大也没有几个爹能忍得了,李隆基那种除外。

    不过话说回来,现如今这个政治局势,除了赵匡胤本人拥有的无与伦比的威望之外,他比李旦又能强出多少?赵光义和赵普已经越来越像唐朝时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了。

    如果跟朱元璋相比较,你会发现,赵匡胤各项能力指标几乎全都远在他之上,不管是统兵还是治国,甚至就连驭下的手段也比他高明许多,可大明江山就是比大宋稳固,哪怕朱元璋定下的祖宗家法中尤其经济部分漏洞百出,(我只说经济上,明粉不要喷我)致使他的后世子孙苦不堪言,与宋朝连可比性都没有,可人家大明确确实实坚持了将近三百年的国祚。不服么?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一个开国之君,应该是越残忍越好的,江山社稷,应该是杀的人越多就特么越稳固的,也许作为人,朱元璋许多做法挺不是东西的,可是作为开国之君,他就是比赵匡胤干的棒!

    可以说,以赵匡胤此时的威望,他真的是想杀谁就杀谁,想怎么杀就怎么杀,朱元璋能干的事儿,他没有一样是干不了的,面对两个明显已经尾大不掉甚至可以与他分庭抗礼的货,再没有什么比先杀了再说更好的办法了。

    可是赵匡胤就是不杀,因为这两个人一个是他亲弟弟,一个是他一路走来的知己和好哥哥,别说他们俩了,赵匡胤当皇帝以后除了敌人之外几乎就没杀过人,可以肯定的说这货真的是不喜欢杀人。

    历史证明他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比如说他两次杯酒释兵权,实质上造就了相当一大批的大地主,使得宋朝土地兼并的问题远比其他朝代迅速得多,最后这些大地主全都尾大不掉,甚至后来将门的形成也跟此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当时直接杀了,后面也就没那么多事儿了。

    更比如说,原本历史中的德险之争,甚至是烛影斧声。

    说回此时此刻,赵匡胤只是想要用更温和的方式来处理这政令三出的问题,可以肯定他从来都没有动过杀人的念头。

    然后,他就被赵光义给怼了。

    怼的简直是戳肺管子一般的疼。

    他满心希望他的好哥哥赵普这时候能站出来帮着他怼一怼这个不听话的弟弟,就如同一直以来这两货所干的一样,可是他却失望了,赵普那一系一丁点的反应都没有。

    很无情的一个现实,随着孙春明越干越好,迁都的难度现在是一天比一天低了,而赵匡胤的意思,也一天比一天明朗了,而在迁都这种事情上,赵普跟赵光义的利益几乎是一致的,迁都固然会要了赵光义的大半条命,可对赵普来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因为迁都,必然面临着政治洗牌,旧势力要给新势力让一让路,这也是历朝历代的天子摆脱旧势力最好的方法,比如武则天,一招迁都直接把李唐势力拦腰给砍了,迁都之后的赵普还会像现在一样风光么?

    肯定不会了,赵匡胤只是不想杀他,又特么不是不想办他,他还真打着借迁都把俩人一块给办了的主意。

    所以赵普很聪明的选择了沉默,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谁让孙家父子这回是真的有把柄呢,某种程度上,这事儿算是赵普和赵光义一块在怼他。

    这个无情的现实,让一直以来都很重感情的赵匡胤有点懵了。

    他呆呆的坐在万岁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