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战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转战国-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寡人是不是和你说过让你读书!”

    李仲辰这么一说,冯超立马就反应了过来,原来大王是要说这个,他的心中缓了一口气。

    “大王确实说过。”

    “好,既然寡人说过了,现在寡人问你,你读了多少书了?”李仲辰盯着眼前的冯超,他料定冯超没读几本。

    “这。。。回大王,不到半本。”

    冯超的语气之中带尴尬和羞愧,李仲辰听了他的话反而不觉得生气,毕竟冯超还是诚实的,语气之中也有懊悔的意思在里面。

    “这次寡人就不细究了,这一个多月你才读了半本,实在是说不过去,但你还是比较诚实的,以后每个月你最少要读五本书,月末来向寡人汇报。”

    听了李仲辰的话,冯超顿时有想哭一顿的冲动。他是个大字不识一升的大老粗,就是者半部兵书,也基本上耗光了他的才智,让他一个月读三本书,对他而言,简直比登天还难。

    “大王,臣识字不多,恐怕。。。”

    “识字不多就去学。于卿家,你亲自负责冯将军识字一事,他要是不好好学,你自来报我。”李仲辰说这话转头看向了左尹于健,于健一听李仲辰的话,顿时知道大王这是把烫手的山芋甩给了自己,但他也只能遵命。

    “是,大王,臣必不负大王所托。”于健双手一揖,算是接下了这苦差事。

    于健心里苦,冯超心里更苦。但李仲辰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冯超也只能咬断牙往肚子里咽。

    “臣遵命。”

    “好,下面说说你的封赏”

    李仲辰看到冯超一脸不情愿的接了令,心中暗道冯超终觉会明白他的苦心。

    “冯将军多有诱敌之功,后又有带头冲锋的功劳,累功可升迁。当由千人将而擢为三千人将,司师长之职。故任命冯超为朱雀军三千人将,同程乾,暂代军长之职,助寡人招募新兵,受大司马节制。”

    “臣领命,必不负王上所托。”

    冯超听了半天,终于算是听到了好消息。如今,自己也算是半个万人将了,脸上又重新露出了喜色。

    “冯将军,你不要高兴的太早,别忘了寡人的话,读不够书,你就给寡人当小兵去!”

    李仲辰的话就像是一盆凉水浇到了冯超的头上,一时之间,冯超也不只是该哭还是该笑。

    “行,你退下吧。”

    冯超依言退了下来,诸位将军看着冯超,一个个的绷着脸不让自己笑出来。

    “成全,上前听封。”

    解决完了冯超,就到了成全了,一看到成全,李仲辰就没由来的一阵心安。李仲辰对成全很是放心,这是个可堪大任之人,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上来就直奔主题。

    “成将军,此次征讨骆越,前面全歼应人的先头部队,当以你的功劳为最,加上后面大大小小的功劳,与冯将军不分上下,故寡人当擢你为三千人将,你可有疑义。”

    李仲辰看向眼前的成全,他的脸色平静,不似程乾那般靠着强大的控制力所致的平静,也许成全天生的性格就是如此,他的脸上古井无波,看不出半段的变化。

    “大王,此次能全歼应人,全赖大王和大司马谋划之妙,臣只是恰逢其事罢了,臣之功劳,不过尔尔,一切但凭大王吩咐,臣并无异议”成全的话说的不卑不亢,让人听了就很舒服,李仲辰也不例外,他看中成全也正是看中了他沉稳的性格。

    大司马听了,也暗自点头,不枉当日他在李仲辰面前极力的推荐成全去做这包抄之事,成全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冯将军,既然你没有疑义,寡人就封你为三千人将,司师长一职,暂代玄武军军长。”

    “臣遵命,定不负大王所托。”

    成全说着,便行了一礼。剩下的诸位将军听到成全也被擢了三千人将,一个个盘算着李仲辰会封他们什么官。

    “好,你退下吧”

    成全听到李仲辰的话,后退几步,回到了自己原本的位置上。

    眼见成全退了下来,将领们一个个的竖起了耳朵,等着李仲辰叫他们的名字。

    可惜,这次他们定然要失望了,因为在李仲辰的想法之中,重要的将领都封赏完了,后面的交给大司马就可以了。

    “大司马!”

    大司马一事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他也以为李仲辰会再叫上一两个将领。

    “大司马!”

    李仲辰又叫了一声,这回大司马程城反应过来了。

    “臣在。”

    李仲辰看到大司马程城回过神来,便一手拿起案上的竹简,轻轻的展开,随意的扫了两眼。

    “寡人已经看过了刚刚呈上来的战功,里面没有什么问题,至于其他将领的封赏,寡人就全权交托给大司马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章 揽月() 
李仲辰看到大司马程城回过神来,便一手拿起案上的竹简,轻轻的展开,随意的扫了两眼。

    “寡人已经看过了刚刚呈上来的战功,里面没有什么问题,至于其他将领的封赏,寡人就全权交托给大司马了。”

    “臣遵命!”

    听到李仲辰的话,大司马能感受到大王对他的器重,他知道这封赏一事这就算是完了。

    诸位将军听了李仲辰这番话,心知这次想要在庭堂之上露脸的机会怕是没有了,心中都不免得有些落寞。他们思量着下回一定要得个大功,也让大王亲自封赏一番。

    “大司马,此番玄武,朱雀两军,加上寡人的银蛇军,已经算是有了主将。其余青龙,白虎两军,暂时只能是你多费费心了。”

    李仲辰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到还有谁可以当此重任,一来他没发现什么大才,二来就算是殿中的这批人,也没有谁的功劳可以当此大任,即便是前面三个人,也只是暂代而已。

    所以,现在只能让大司马多多辛苦一下了。

    “是,臣必不负大王所托。”

    大司马也知道现在突然要扩军,将领匮乏。他一时之间也觉得担子很重,但王上所托,即便是累死,也要尽力的完成。

    李仲辰打量着诸位将领,心中暗暗的盘算着自己是不是要效仿战国四君子,是时候广纳贤才,养一批门客了。

    但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李仲辰眼见解决了封赏一事,转头看向了沈章。沈章一看李仲辰的眼睛看了过来,立刻就知道这是该他出场了。

    “沈卿,寡人征讨骆越的这两个多月,我巴国形势如何,其他的国家可有什么异动。”

    李仲辰看着眼前的沈章,这是士大夫之中他最为依仗之人,现在说完了封赏的事,是时候了解一下他出征的这几天巴国的国情如何了。

    “回大王,王上出征这两个多月,巴国上下并无任何不妥,按照王上的规划布置,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至于周边各国,包括我巴国的宿敌楚国和临国蜀国,大都处在战争之中。”

    沈章给李仲辰行了一礼,他在李仲辰回来之前就想好了要怎么向大王汇报工作,听了李仲辰的话,立刻就站了出来,这一段话说下来,没有半点停顿。

    “你具体给寡人说说。”

    李仲辰听了沈章的话,心中大安,看来还是没人注意到他巴国,他心中的三年行动计划也能一步步的如期施展。

    “是,大王。”

    沈章清了请嗓子,直起了身子,他虽然瘦,却是自有一番风度。

    “先从这“农”之一字说起吧,自这水稻一物在军屯之中获得成功之后,这几个月以来,已有三分之一的百姓改种了水稻,这半年没有天灾,定是丰收之年。而且,根据农人所说,这水稻一物似乎不需要休耕,如此以来,再等月余,我巴国的国库必会充盈起来。”

    沈章说到这里,便闭口不言,他在等着李仲辰开口。

    李仲辰早就知道这水稻不需要休耕。

    水稻一物,可以说是人类大大的进步,因为有了这个东西,大大的解决了粮食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水稻促进了中国第一次人口的大发展,间接促成了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但是,他也没料到,这一年竟然诡异的风调雨顺,让这水稻一物顺顺利利的就推广了下去,这可真算的上是老天爷保佑了。

    “好,这真算的上是好消息了,诸位以为何?”

    李仲辰看向了大殿之中的众人。

    “善。”

    众人齐声答道,连一开始不支持水稻的于健也跟着说出了这个字。

    “沈卿,你接着说。”

    “说完了“农”,再说工。这两个月,又陆陆续续的有匠人来我巴国。除此之外,公输大人改良了水车,现在灌溉更方便了,我巴国好多地方也用上了水车。铁质的武器也又造出了一大批,现在足可以装备三四千人。”

    “好,这公输衍和纯钧二人此番当记一大功,大司马,你尽快把这批铁制的武器装备下发下去,一两年之后,寡人想要看到一只全部都用铁质武器的军队。”

    “是,大王。”

    李仲辰说完话,又转头看向了沈章,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大王,这商业比前面的农工发展的更快。”一说到商业,连沈章的语气中都带着些欣喜。他受到李仲辰的影响,现在极为重视商业。在战国时代,商人的地位要比农名高,很多大商人真算的上是纵横各国,连君王都要把他们奉为上宾。

    “哦?说来听听。”听到沈章说这商业发展的更快,李仲辰一时之间也来了兴致,巴国经济的两条命脉,一个是农业,一个自然就是商业了,而李仲辰来自未来,对商业显然更感兴趣。

    “大王出征的这两个月来,我巴国的驰道进一步的修缮,拓宽,这不仅导致了我巴国的商人开始去别的国家从事活动,也让一些别国的商人看到了契机。”

    “你是说,有其他国家的大商人来我巴国经商。”李仲辰心道还是低估了战国时代商人的嗅觉。

    “不错,正是如此,这些商人来自各国国家,不只是鲁国,秦国这些离得近的,甚至连燕国,齐国的商人也不知什么时候得了风声,一个个的来到我巴国经商,各国的物产现在我江州城内几乎都买的到,甚至还有商人还在江州城中买地建楼。”

    “买地建楼?”李仲辰有点服了,难道这是要开始做上地产生意了?他不知道江州到底有什么好的,竟能吸引别国的商人买地建楼。

    “正是,据说是齐国的一个大商人买的,这个商人似乎颇有能力,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已经在东市之中盖起了一座八层的阁楼,就在大王回来的三天前,这阁楼刚刚建成。臣去看过了,好不精致。”

    “这阁楼是做什么用的?”

    “这,臣不知,这阁楼还没有开业,臣只看到牌匾上刻着揽月二字。”

    “欲上青天揽明月,揽月楼吗?真是好名字。”李仲辰思量片刻,口中喃喃的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一章 再见佳人() 
大概用了半个时辰的功夫,沈章把这两个月巴国各个方面的进展都大致向李仲汇报了一下。

    从整体上来说,巴国发展的不错,国内形势也比较安稳,加上还有其他国家的大商人来江州经商,所以巴国整体上还是按照李仲辰的设想在稳步的前进着。

    听了令尹沈章的汇报,李仲差心中不免暗喜。看来这初期的建设算是起了步,这巧妇的手中也算是有了米面。

    李仲辰回来的时候大概是午时左右,加上前面欢迎的时间,等到沈章回报完毕,这一场庭议散去的时候,已经足足的过了三个多时辰,现在已经是酉时过半了。

    现在正值十二月下旬,已经算得上是深冬了。这天色黑的很快,等到李仲辰从大殿之中走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的黑了。李仲辰看着眼前的夜色,稍稍的活动了一下筋骨,扭了扭有些发酸的脖子,身上立刻响起一连串炒豆子般的闷响。这一天下来,他也确实是有些疲惫。

    但是,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朝思暮想的嫣儿,李仲辰就没由来的精神一震,似乎一天的劳累之苦都一扫而空。

    。。。

    王宫不大,寝宫离大殿也不远。

    李仲辰走在通向寝宫的路上,不由得心跳一点点的加快。都说距离产生美,两个月不见,嫣儿在李仲辰的心中愈加的完美起来。转过了一个弯,李仲辰看到前面那道熟悉的拱门,他知道,只要过了这道拱门,就能看到嫣儿了。

    一步,两步,三步,李仲辰的脚步慢了下来,他下意识的搓搓手,人家都是近乡情更怯,到他这里却变成了近妻心却犹。

    和李仲辰一样,嫣儿同样是满含着思念之情。

    早在李仲辰在大殿之中庭议的时候,嫣儿就已经等在了门前。她从北门回来之后,立马换上了自己最好看的衣服,扎了个最好看发式,然后就静静的立在殿外,等着李仲辰回来。即便她不知道李仲辰处理国事要多久,即便她甚至不知道李仲辰今天回不回寝宫。

    这一等,就是三个时辰,嫣儿几乎是一动未动。得亏她的内功算是不弱,但凡换个常人在此,怕是已经手足酸麻,晕倒在地了。

    就在李仲辰转过弯来的一刹那,嫣儿的耳朵突然动了动。

    半年的朝夕相处,让她对李仲辰无比的熟悉,熟悉到听到脚步声就知道是他朝思暮想的人。她知道是李仲辰就在不远处,她的脸色一点点的泛起了红晕,嘴角也挂上了微笑。

    。。。

    转过这道拱门,李仲辰终于看到了心中的佳人,她是自己到这个世界以来看到的第一个人,她还是自己熟悉的模样。她现在就静静的站在那里,温婉而恬静。

    此刻,天色已经完全昏暗了下来,宫灯也一盏盏的亮了起来,一种特殊的气氛在两人之间萦绕。几个侍卫不亏是有些眼色的人,他们眼见大王和王妃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彼此,一句话都不说,一个个便都知趣的悄悄退下,只是一眨眼的功夫,这寝宫之前便只剩下李仲辰和程嫣儿两个人了。

    冬日的晚风轻轻的扫过两人的衣衫,吹起衣角,夹杂着些许的寒意。但两人都没有动,他们现在的眼中都只有彼此,他们的心是火热的,便也不觉得环境的冷。

    “仲辰。”

    一声轻轻的呼唤,打破了二人之间的平静,时隔二月之久,李仲辰又听到了那专属于一人的称呼。

    “嫣儿。”

    “你回来了。”这声音有些颤抖,好似夹杂着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在里面。

    在李仲辰离开的这两个月里,程嫣儿一直在宫中为他祈祷,盼望着他大胜而归。在得知李仲辰即将回来的这十几天里,她想过很多重逢之后要说的话。但是,当她真的看见熟悉的夫君完完整整,意气风发站在了自己的面前,却突然有些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了这一句你回来了,简单却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李仲辰看到了嫣儿眼中泛出的泪光,这泪光之中包含着太多的东西,最难消受美人恩,古人诚不欺我。

    “嗯,我回来了。”

    李仲辰尽量的保持着心中的平静,尽量把自己的语气放的舒缓,但他脸上有些激动还夹杂着些许心疼的神色还是出卖了他的内心。

    “巴国上下的事处理完了吗?”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程嫣儿依然记得李仲辰应当以国事为重。李仲辰听了嫣儿的话,心中再也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